对初中学生运球上篮常见问题的剖析与教学建议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球上篮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得广大学生的喜欢。但学生在练习时经常出现上篮命中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他们对篮球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能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使学生能尽快掌握运球上篮技术,本文提供了一些看法与建议,以此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运球上篮;学生;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8-0036-02
  篮球运球上篮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也是上海市初三毕业生中考体育测试球类选测项目中学生选择最多的一个测试项目。据对上海市多个区学生选测人数的了解,男女考生每年选测篮球项目的人数占85%左右,而男生选测的比率更高,要达到95%左右。笔者根据前一段时间对静安区初二年级学生篮球运球上篮教学抽查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自己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参与教学研究积累的点滴经验,对目前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篮球运球上篮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和教学改进建议,与广大体育教师商榷。
  这次我们抽查的是篮球运球上篮,全区初二年级学生体育课本学期都安排了这个项目,各学校基本上设计了6课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主要是为了升入初三后,学生中考体育测试选择该项目做准备。本次抽查时间是在各位教师对这个单元教学内容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抽查的内容是“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抽查目的是检查学生通过这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在掌握动作技能方面所完成的情况。这次抽查出来的结果能基本反映目前我区初二男、女学生在学习篮球运球上篮时掌握这项动作技能的普遍情况。本次抽查了全区12所有初二学生的学校,共14个班级,369名男女学生,其中男生184人,女生185人。从抽查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运球上篮的命中率不高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上篮直接投进和第二次补篮投进,两次加在一起的命中率仅为51.4%,刚过一半。上篮第一次直接投进的命中率,男女生合计为17.8%,而女生只有9.7%,不到一成。男生虽然大部分人喜欢打篮球,对篮球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运球投篮的命中率也只达到25.8%。学生在练习运球上篮时为什么最后总是球投不进,命中率不高?从对369名学生抽查时完成动作的情况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图1
  1.学生不了解“擦板球”在篮下投篮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不会也不知道在篮下投篮命中率最高的方法是用投“擦板球”的方法,而且投“擦板球”时篮球和篮板的最佳接触点,是把球投向篮板中间小框线的左、右两条线的上二分之一这个区域(图1)。从对整个抽测过程中学生上篮投球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不是通过投“擦板球”完成上篮动作的,而是把球直接投向篮圈。这就提醒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时,首先应当让学生学会在篮下投“擦板球”。因此,在学生学习运球上篮这个单元之处,在教学中可以先设计一些在篮下投“擦板球”的各种练习或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篮下投“擦板球”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接触点这个位置在投篮时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篮下投“擦板球”的技术,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2.学生运球上篮时不懂得切入篮下时的合理角度
  在这次对学生抽查中,约有40%的学生,他们运球切入篮下的角度不合理,要么很大,要么偏小,不是在一个人与篮板45°左右比较合理的区域内切入。这样往往就形成了学生在投篮时身体与篮板几乎正面相对的态势,造成学生在投篮出手时,很难做到投“擦板球”所需要的合理角度与位置。因此,这些学生在上篮时不是投“擦板球”,而是把球直接投向篮圈,或者只是把篮球打向篮板。建议体育教师在做运球上篮练习时,开始可以在篮球场三秒区中段画一条明显的向篮下运球的标志线(图2), 或者在需要提示学生切入篮下的关键位置上放一个标志物(图3),要求学生切入时从标志物的外侧运球切入篮板,以此来强化学生形成运球上篮切入篮下的合理角度与运球路线。
  3.学生不能掌握适合自己运球上篮的起跳点
  学生运球上篮的起跳点要么离篮球架很远,起跳结束了,身体离篮板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么离篮球架太近,三步上篮的起跳动作还没有完全结束,篮圈已经在学生的头顶上。起跳点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学生上篮时投球出手需要的合理位置,这也是影响学生运球上篮命中率低的原因之一。改进方法:一是学生持球站在三秒区线的中间做跨步上篮;二是让学生在沿45°切入篮下的跑动中,接教师(传球者)在三秒区线中点附近抛出的篮球直接三步上篮;三是学生站在三秒区外侧线的中间点做原地运球上篮;四是给学生在三步上篮起跨点画一个标志线,提醒学生球运到这条线才能接球三步上篮。
  图3
  4.学生运球上篮不能正确把握最后球出手的高度和力度
  这种情况女生表现的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女生在运球上篮最后投球出手时几乎都没有目标,只是把自己手中所持的篮球抛向空中而已。建议体育教师在开展练习时,先安排学生做多种方式的篮下单手肩上投篮(主要是男生)或双手胸前投篮(主要是女生)的练习,并且对练习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能激发起学生练习兴趣的指标和要求,如一个人投篮五次要进四个球,或以小组比赛形式对学生提出完成的要求等等,以此强化学生去体会和掌握篮下投篮的正确动作、投球出手时的用力力度,促进学生用正确的投球动作技术去完成运球上篮,来提高学生投篮的命中率。
  二、把运球三步上篮做成运球并步投篮
  图4
  在这次抽查中,出现这类现象的学生总数占到3.4%,其中男生为7.1%,女生2.4%,男生比女生要高出近三倍。做出这种动作的学生,主要是他们对运球三步上篮动作的完整结构不清楚,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男生)是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脚的动作跟不上手的动作。在体育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用“一、二、跳”,或者“接(球)、跨(步)、跳”的口令来提示学生做完三步上篮动作,或让学生自己喊口令自己做;也可以在场地上画两条三步上篮拿球、跨步、起跳的标志线(图4),让学生根据标志线来反复练习手脚之间的配合。要提醒的是这部分学生在练习之初,对练习时所做的动作速度不能要求太快,动作幅度也不能过大,要强调动作完成的连贯性,上、下肢动作配合的协调性和这个动作的完整性,以此来强化这部分学生完成运球三步上篮正确动作的全过程,形成正确、完整的运球三步上篮的动作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器械作为前后滚翻器材,能使学生较好地体验前后滚翻时的身体位置,可激发练习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关键词:前后滚翻;平衡;器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75-01  一、器械结构  本器械由两个圆圈、两个卡肩、一个座椅、一个护头钢板焊接构成。两个圆圈使滚动更加圆滑,两个卡肩使头、颈部在翻转时不再因接触地面受到冲撞而引起颈
关键词:篮球;战术配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4-0051-02  基本构思  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练习中发现“二攻一战术配合”的基本做法、基本要求,并学以致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战术配合意识。同时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专门设计了“行进间传接球推进”练习、“遛猴”游戏,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对《挺身式跳远:空中挺身动作》一课不足进行反思,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准备活动必须适切;要不断加强对动作结构的敏感性,根据动作的特点对讲解示范进行预设;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
橡皮筋具有经济、便捷、安全等优势,常被一线体育教师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笔者通过几年体育中考带班教学发现,合理地运用橡皮筋辅助4x10米往返跑训练,对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
摘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技术复杂的动作,仅仅靠体育教师示范不能让学生领会,而通过人体动作演示器完成,教师加以讲解和练习,分析动作是否合理,这样便于学生更快、更准地明确动作要点、细节,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人体动作;演示器;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78-01  一、制作方法  1.人体结构简图:选用硬纸板或塑料
摘 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方格设计了一些运球练习的游戏方法。学生在游戏中既复习运球技术,又体验游戏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体育教师完成运球技术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方格;体育游戏;运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9-0071-01  交换阵地(以右手为例)  适合年级:小学3~6年级。  方法:两位同学站在各自的田字
摘 要:利用锉刀对钉鞋上磨损严重的秃钉和长期不用生锈钉子进行锉出新面,即可进行更换鞋钉。  关键词:钉鞋;钉子;磨秃;更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74-01  钉鞋是从事跑、跳运动项目的必备装备之一,每双钉鞋在购买时都会附赠一种卸钉用的拧钉器,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被过度使用磨秃了的钉子却常常无能为力,即使用钳子取代拧钉器仍然于
通过对《挺身式跳远》一课的观摩,我们可以发现潘雪峰老师用热情开朗、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关注学生兴趣的方法设计,搭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用协同互助的合作方式构建他所
关键词:八年级;三级蛙跳;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54-01  设计思路  本课结合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尝试,通过直观体验和感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经小组、全班范围内来讨论处理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更深层的理解,使之在练
关键词:北京;校园足球;暑期;嘉年华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78-02  7月1日~10日,“2016北京校园足球暑期嘉年华”连续第二年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曲棍球场举办。活动由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办公室主办,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承办,睿泽云涌(北京)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协办并负责执行,获得了市教委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