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游出“情味儿”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作为一个屹立于中华文学史前端的智者和伟人,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记承天寺夜游》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写,内容大致是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在深夜共赏一轮明月,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一些看法与感悟。全文一共三段,分别用了记叙、描写、议论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不同之中有共同点——作者的情感是在叙事的铺垫和写景的渲染之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换言之,若能把握三段文字内在情感的联系与变化,也许就能达到我的教学目的。那么,该如何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呢?在这节课上我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新课导入:需抓住契机,引发共鸣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每每提起苏轼,老师总会想起他的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一生频遭贬谪,走过了无数穷山恶水。为什么在他遭遇人生困境时,还能够如此潇洒从容地说一句‘此事古难全’呢?今天就讓我们走进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来一起寻找答案。”
  提到《水调歌头》是因为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能直接反应出作者洒脱的处事态度,另外让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寻找苏轼洒脱的答案,也能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但心中仍隐隐觉得缺了点什么,当时的我没料到两天后的一次考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难度比较大,同学们的成绩不算太理想,一下课看见本该生龙活虎的孩子们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蔫地趴在课桌上,没精打采。顿时,一个模糊的想法在我心中逐渐形成:苏轼的伟大在于他对失意的超脱,他的失意有多大,他的超脱就有多值得让人敬重。如果我从“挫折”入手,效果会怎么样呢?第三次是在自己班,一开始我就让大家谈谈那次考试后的心情,果不其然,孩子们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多围绕“难过”“悲伤”展开了话题,于是我趁机补充资料: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的一生。他频遭贬谪,一生历贬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命寄江湖之上;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遭遇好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千万丑态,却又无处话凄凉。
  没有直接点出他是谁,而是把他的人生经历铺展开来,从视觉上给了学生一定的冲击,之后再问“你觉得他的一生怎么样”时,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太惨了”。我注意前排某个学生小声嘀咕:“简直比我考试考不好还惨一百倍啊!”这时候,我知道感情的共鸣有了,不同的挫折经历,给了相似的挫折体验。于是我接下去说:“面对如此凄凉的人生,他却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什么在他历尽人世沧桑之后,还能如此潇洒从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来一起寻找答案。情感的铺垫有了,又设置悬念,激趣导入也就更顺理成章了。
  二、文本研读:巧设阶梯,强化感受
  在经过一系列字词句的点拨后,课堂进入了文本赏析阶段。第一小节,主要想让学生感受作者赏月时既惊喜又落寞的矛盾心理;第二小节是两句景色描写,除了掌握“无一字写月,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这个知识点外,还想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这片景色背后作者空明的心境,最后过渡到第三小节,让学生探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感情。这三段文字中,作者由最初的有喜有愁过渡到中间的空灵无物,再到最后释然洒脱,这正是作者逐渐“放下”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例如在解读第一层心境时,我是这样做的。
  1.同学们,在那样一个初冬之夜,苏轼解开衣服打算睡觉,是什么原因让他深夜起行呢? (月色入户。)
  2.十月十二日,那是一个距离月圆不远的日子,想来当晚月色一定很优美,于是激发了他夜游的兴致。文中有一个词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你发现了吗?(欣然、念)此番月色,如若当时无人相伴,苏轼一定觉得怎样?(遗憾。)
  3.苏轼来到了承天寺,寻找同游者。你觉得哪些字暗示了作者急切的心情?(遂、寻)
  4.除了急切,还有可能会有一丝担忧。苏轼在担忧什么?(怀民睡觉了。)
  5.怀民睡了吗?没有。实际上他不仅没有睡,甚至还有可能什么?(被月色吸引、等待苏轼赏月、想寻人赏月……)两人真是非常默契、心有灵犀。
  6.最后这一对友人漫步于中庭,他们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呢?(闲适、从容。)
  通过一系列简单却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很容易把苏轼夜游时的心境整理完整,为下一步的情感波动打下基础。
  根据课下注解(苏轼这时被贬为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闲人指的是谁?这时候有学生回答——闲官。于是我追问:“难道当时只有苏轼和张怀民是闲官,有时间赏月吗?”这个问题一出来,学生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此“闲”指的是在遭受人生失意时,还能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自然美景的闲适,这才是苏轼和怀民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回顾整节课,我相信:没有情感的铺垫与共鸣,就不能体味文章的深意。古文教学也可以像诗歌教学那样,以情感为舵,带领学生触摸作者的灵魂!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其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又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阅读能理解外界人、事、物,写作能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因此,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赏析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两者独立开来,以至于初中生在写作和阅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阅读时无法准确地获取中心思想,无法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写作时容易出现思维断层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确,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须以教材中的具体文本为范例,引领学生阅读探究,一方面教给他们阅读的基本技能,让他们练就读解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发现,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笔者结合《呼兰河传》一文两课时的教学过程,以为要使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更富实效,应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循着“词、
期刊
散文之“难”,“难”在哪里?于教师而言,难在怎样把握住文章之“脉”,怎样引领学生去深入文本;于学生而言,难在怎样掌握阅读之方法,怎样去学会解构之技巧。  对于初中生,我们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让学生能欣赏优美的语言,感知作者的情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尝试着去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获得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启示感触。简言之,终极目标就是要挖掘“此中有真意”
期刊
一、文本细读切入点:从“比对”入手  读罢“变曲的乡村路”一文,“追求弯曲的传统乡土路”与“追求笔直的现代高速路”两者对比显而易见,因此,文本细读直接从“两种路”的比对切入。  1.明确:文章首尾两端。  2.圈划首尾段中两种不同“路”的特点。  描述“传统乡村路”特点的语句:  弯弯曲曲的乡土路,这是印在我们心中的有关乡村的特别记忆。  弯曲的乡土路是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的……  乡村的道路——至少
期刊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很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逼迫反抗,终于投奔梁山,走向反抗道路的转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作品之所以能够渲染读者,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对话和行动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的突出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绕不开的重大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学生在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上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审题立意,作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审题  1.圈关键词,各个击破  作文标题一般是由若干个字词组成的短语或短句,圈划出标题中的关键词便是审好题的第一步。拿《当时只道是寻常》来看,首先圈出“当时”,何谓“当时”,是指过去式,是指曾经发生的,如果对该词的理解到此,那
期刊
初中生阅读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在阅读方式上呈现为被动的接受信息,较少有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特别是缺少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模式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批判性阅读是阅读者主动参与作者内在对话的一种阅读方式。大多数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批判意识,忽视或者歪曲文章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课堂从以教定学的方式转变成以学定教。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碧波深处有珍奇。”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潜向课文文本的碧波深处,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悟,让学生真正抵达课本深处,使学生体悟到课文思想和情感的碧波深处,只有这样才能求得教学的真谛。  在某次听课中听到了两位老师讲《天上的街市》这一课。甲老师在介绍了郭沫若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后,跟同
期刊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教师的引领自然不可或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解读文本。这样的互动在本质上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仍然是按照教师的指引按部就班地学习,其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为了避免上述情境的出现,我们只有将“双边”引向“多边”,即以多边的介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边互动之中“漫溯”文本,在互相讨论中深入文本,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的有效和高效。  一、拓展互动的边界  
期刊
写作教学在部编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写作教学专题与阅读教学并列,成为每个单元必备的两大版块。无论是写作教学的份额、写作方法技巧的点拨、写作策略的指导,还是写作训练的操控、写作实践的编排,教材编写者都有着充分的考量。厘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挖掘教材写作教学的资源,是充分落实写作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厘清编者意图,理解写作教学体系  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编排思路清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