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的风景中低语

来源 :艺术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电影,是紀录片,这些分类都不再重要。也渐渐对看电影不再有那么大的兴趣。阅读,更多是思想的、宗教的、历史的。以一种更为深入的阅读,来拓宽自己被禁锢已久的视野,走出多年来对文化和艺术的沉溺。即便是那些经过有色镜片过滤已显得有些变形的文字,也依然可以穿透时间的尘埃。
  影像依旧在做,基本是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记录。以前是一群一群的人物,渐渐过渡到地形、环境和社会风景。在这样一座小城的有限空间和时间中,能逐步地深入,注视、体验,无论是光影的变幻,还是空间的呼吸。
  以前云之南、宋庄、南京影展还在的时候,内心有一种希冀,会在哪个地方放映,和观众互动,和同行交流。其实大多数所谓的交流,是鸡同鸭讲,各自方圆,缺少同一层面的实质性对话语境和文本的准确性。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惺惺相惜和温暖慰藉,使彼此仿佛在荒原孤旅中显得不再孤单。其实本质上依然是你一个人在面对你所生存的土地,并用影像将之转换成你的作品,里面有自己的感受,以及生命的流逝。
  影展不在了,其他的放映也不再确定。放下心来,更坦然了。没有观众的存在,影像成为自足的,制作也变得更加纯粹。它既然成了你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和你的日常相关。晨昏暮蔼中的林林总总,终于可以用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去关照,去记录。没有了以前制作中的挣扎和焦虑,影像也可以更加宁静,无论面对喧嚣的马路还是浮躁的心灵。可以确定的是,影像和生命一样,会一直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缓慢而坚韧的生长。
  我现在做的东西是纪录片吗?或者是电影吗?我不认为一定是,也不认为一定不是。它只是一个尽可能忠实的影像文本和与之互文的文字记录,记录了我所在这座城市的空间和时间,以及人物的肖像、记忆和命运。是试图通过平视的个人目光,来书写一个地方的影像志和地方志。人物的不期而遇,空间的似曾相识,以及熟视无睹后再次产生的陌生感,都使我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这片时空,并努力把它转化为影像或者说社会风景。是地理的、地形的,也是内心的、社会的。在环境人物、山川河流、街道房屋和阴晴雨雪之间,加之我的主观感受,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关联,也成为之前一系列人物群像的背景。童年,青年,中年,老年,身边的同龄人在逐渐消失。注视着这些熟悉而陌生的脸,像沟壑纵横的田野,保留着时间的印迹。一个人走过去。一棵树矗立着。一朵云孤零零飘在空中。蚂蚁们成群结队地移动。我们是和它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吗?我们和处在同一个空间的人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吗?有时人和人的距离真的很遥远。词语是苍白的,无法传递那些细微而精确的讯息。对话也常常是在误解和理解之间潜行。
  影像或许能成为一个工具,成为一个载体,将那些无法用词语准确诉说的感受呈现出来,并与自己的生存体验相关。有限的个体生命无法更多地感受绵延的时间,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生活在此处。持续记录下来的影像碎片,乃是生命流逝的河床。
  生命四季和自然四季的双重变奏,内心风景和外在风景的交相辉映,让我在凝视中重新领受我所生活的这一处处空间、一张张面孔。一堵墙,一棵树,并带给我全新的感受。用影像记录下来,成为后期制作中的《沉默的风景》。
  生活在继续,拍摄在继续。生命没有停止,就只能向前走。我的思想会走向哪里,影像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都无法预期。或许这样的不确定性,除了带来诱惑和挑战,也使生命的丰盈成为可能。旅程,风景,不会一样。但心存感激和敬畏。
  早年听西方古典音乐,满眼都是名作。现在能听的越来越少,老巴赫依然是塔尖。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好多东西,从生命中走过、消失,不再关注。也会有一些始终伴随,并时时警醒自己。其实,一个人需要的东西真的很少。电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记录当下生活的影像文献和人物肖像,会穿过时间和记忆,比我们的生命走的更远。
  所谓“独立影像”,喧哗过后四处飘散,不说也罢。全部是牡丹和全部是荆棘一样可怕。何必需要更多的同路人,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路径独自前行。好在太阳明天还会照常升起。
其他文献
工业题材水彩画伴随着共和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记录。崔全顺的工业题材水彩作品以其独特的构思和技法呈现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印象,契合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具有符号化的可能性。  鸦片战争之后,西风东渐,水彩画逐渐在广州、上海等对外交流频繁的港口城市流行。这一时期的工业题材水彩画的内容多与港口货运相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国
期刊
木朵:让我们从一个句法结构中入手:“风暴过了五月,铜铃般的肺腑/悬满了边境。”(《早晨的向度》)这是一首诗的开篇,这里的“肺腑”更像是关关之雎鸠,一个兴起烘托之摆设,并无实质的、具体的人事,且“边境”这个来历不明的宾客/宾语,占据了其他实物本有的位置,并趁兴进贡了语义的舶来品,于是,边境以边境的花样/无限性蹩进了肺腑之言的系统之中,并把读者拽入“铜铃般的”不确定性之中,要听从于诗人那唯一的听觉判断
期刊
当代科技迅速发展使人类在一片狂欢声中迎来了由视觉文化主导的读图时代,电影自19世纪末一路走来,经过百年历程,不但形成了具有本体意义的表现风格和叙事方式,而且已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媒介。电影作为一门百年艺术样式曾经受到文学的滋养,如今寄生于印刷媒介的传统文学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传统观念中文学与影视的从属关系发生了转变,文学开始让位于影视。在商品经济时代,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文学创作出现了不可避免的
期刊
刘 兵:先简单谈一下你的创作历程,你是怎样以独立电影的方式来开始自己的创作,并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耿 军:我中专学俄语,19岁就毕业了,毕业了不再想继续读书,那个时候其实也是一个喜欢文学的文艺青年,同时身边的朋友也都喜欢电影。那时候看卓别林,看《霸王别姬》,看香港的周星驰,是录像厅时代,觉得电影有意思,但它是一个工业,属于国营厂,像我们这种非专业的人很难做电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后来在图
期刊
神秘主义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与神话,所强调的往往是非现实的、荒诞的非理性色彩。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它占据了极其强大的地位。志怪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从第一部《山海经》到《西游记》,这些极具神秘色彩和诡谲多变的物种很大程度上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源泉,作家们也习惯于通过对魔幻物种的书写和对神秘空间的打造,表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海火》[1]是徐小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她独特奇绝的写作风格早在她
期刊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发轫于中国戏曲和西方芭蕾,对于中国古人讲求的“左图右书”(历史图像与文献)没有太多的注意,因此,形成了今天“墙上芦苇”的状况,既不能在视觉直观中清晰地寻找到原型,也难以在文化深层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共鸣。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对柬埔寨吴哥窟舞蹈图像进行了深入观察;2018年,历经半个世纪重建的高棉古典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古典舞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人类学的田
期刊
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脑产生,至21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当今时代科技化和数字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科技革命”不仅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升级,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变革。科技改变了机器,改变了生产模式,改变了经济进程,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比如在影视文化产业中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其精准捕捉能力与实时化技术给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尝试,就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影视画面的认知。  人工智能(Artif
期刊
……  能听到吗?  你问为什么要记下这些?  是啊,为什么呢?好像并不是为补偿少年时被中止的发明幻想。还是和电影有关吧。多半是奢望——在有生之年赶上另一个新时代(之前是数码摄像机的出现):从演员到场景,都由电脑虚拟设计而成,凭一人足以完成一部电影。  你先看这里:  从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到电影,之后是全感。全感是……  抱歉,错了。应该是这儿:  若干年后,你进入全感舱(全
期刊
电影批评的话语工具能够提供“一种最敏锐、最灵活的方法分析和访问不断拓展的当代影像世界。”[1]美国电影批评的专业期刊作为一个国际性学术平台,通过吸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优质电影批评成果,以多元开放的学术视野和专业规范的批评话语对世界电影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评析。因此,借鉴美国电影批评最新成果,分析其主要学术取向,可以使我们一方面藉由其批评文本了解美国乃至世界电影的研究与创作动态,充实我国的电影学术
期刊
导语: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研究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建构  贾磊磊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电影一百多年以来有种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精神在延续、在回响、在激荡。这种文化精神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的,她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与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下,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交相辉映下逐步形成的。过去,我们对电影精神特质的研究往往在电影美学的体系内展开,在电影美学的体系内又将这种对电影精神层面的探讨集中在电影创作主体的范畴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