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关节等损伤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脊柱骨关节等损伤中临床诊疗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关节等损伤患者78例,对其分别行X线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骨折损伤检出率为100%,X线检出率为84.62%,显然前者检出率较后者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三维重组 X线 骨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7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28-02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交通事故等因素的高增长,使得骨关节损伤发生率逐年升高,骨关节损伤后如能展开早期准确诊断和切实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骨折的诊断传统方式为X线检查,但研究发现,X线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近几年CT技术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的问世,使得骨关节诊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脊柱骨关节等损伤中临床诊疗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脊柱关节等损伤患者分别采取X线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脊柱关节等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16-68岁,平均(39.8±12.5)岁,患者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42例,高空坠落伤22例,摔伤11例,击打伤者3例。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检查前将方法、目的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争取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展开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78例患者分别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检查方法。患者首先接受X线检查,对所得影像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做出相应诊断。而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扫描,所需仪器为GElightspeet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为:电流在200-250mA,根据患者体重量指数对扫描电流进行选择,电压为120kV,层厚与间隔均为3.75-5mm,螺距在0.562-1.375mm之间,三维重组层厚1.25mm,层间距在0.625-1.25mm之间,矩阵为512×512,所得图像经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法进行重组。所得图像经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进行双盲阅片,综合做出诊断。
  1.3 数据处理。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对象年龄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取X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颔面部骨折者36例,脊柱关节骨折者14例,骨盆骨折12例,肘关节骨折者8例,膝关节骨折者5例,踝关节骨折者3例。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全部得到确诊,检出率为100.00%,经X线检查检出66例,检出率为84.62%。显然CT三维重组对骨折检出率较X线高(P<0.05),脊柱关节骨折检出率两者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损伤诊断结果比较
  3 结果分析
  本组78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检查共检出颔面部骨折36例,包括Le Fort型骨折14例,单侧或双侧颧弓骨骨折10例,鼻骨骨折7例,眼眶骨折合并颅脑外伤者5例。经MPR法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了准确的显示,然而有1例患者单侧颧弓骨折单纯表现出轻微骨折线,并没有发生移位,经VR法无法进行准确的诊断。经CT三维重组共检出骨盆骨折12例,包括髋臼后缘骨折4例,坐耻骨骨折者4例,髋臼前缘骨折者3例,另外1例为单纯骶骨骨折,MPR法和VR均能够对骨盆骨折进行清晰的显示,经X线检查有3例患者没有得到明确诊断,对骨折断面的显示相对模糊。本组患者经CT检出脊柱关节骨折者14例,其中腰椎骨折者7例,胸椎骨折者5例,C2齿状突骨折者2例,经MPR法和VR法均可以对骨折进行清晰的显示,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附件骨折,同样经CT检查得到确诊,14例脊柱关节骨折患者经X线检查有6例漏诊。在对患者展开肘关节骨折检测的过程中,经CT三维重组技术共检出8例,其中有4例为桡骨小头骨折,另外4例为尺骨冠突骨折,经X线检查漏诊1例。本组患者经X线检查和多层CT三维重组检查对膝关节以及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无明显差异,共检出3例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3例股骨上端骨折以及2例距骨骨折,有1例胫骨上端骨折患者经X线显示稍有模糊,然而并未影响到诊断结果。
  4 讨论
  在临床上,针对骨关节骨折患者而言,早期准确的临床诊断是提高临床治疗的关键,在过去一段时间,骨折的临床诊断多采取传统X线检查,尽管其临床诊断率相对理想,然而依旧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特别是在脊柱关节损伤等方面,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高,对临床治疗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几年诸多新型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由于具有先进的MPR和VR重组方法,使得其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临床价值不断被证实。曾有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存在明显优势[3]。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脊柱骨关节等损伤中临床诊疗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78例临床确诊骨损伤患者分别经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检查进行诊断,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CT三维重组在脊柱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检出率较X线检查显著升高,总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证实了CT三维重组技术的优势。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损伤中的诊断检出率高达100.00%,其对X线无法显示的隐性骨折线不明显、深部骨折等骨损伤依旧存在较高的检出率,经MPR法可获得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面、曲面的二维影像,能够对患者骨折线及其移位、走位的趋势进行清晰的显示,并且对关节腔、椎管内的游离碎片、软组织血肿、积血情况等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该方法为二维影像检查,缺乏一定的立体感[4]。VR技术则可以对其进行弥补,其空间立体感较强,能够对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特别可以使骨折线的走位、移位情况获得清晰的显示,同时利用工作站的后期处理,使得关节面以及髋臼窝的重建效果逐渐被完善,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脊柱骨关节等骨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其借助MPR和VR技术在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诊断难度较大的骨损伤中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传统X线检查,这对于临床及时治疗、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敏,宋先东.64排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骨盆骨折的诊断[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2):77-78
  [2] 石建军.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外伤性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15-2616
  [3] 杨雯栋,王清,兰永树,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6):452-455
  [4] 徐慧洪.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613-1615
  [5] 葛俭.64排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优势[J].中国实用医药,2010,14(07):2172-21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剂量标准为10mg/kg,1次/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静脉滴注,剂量标准为10mg/kg,1次/d。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取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进行常规治疗,而干预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心理干预。采用Likert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进行对比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介入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牙尖周炎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照组应用干髓糊剂充填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根管治疗,观察对比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和9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和7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氢氧化钙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12月间开展的102例等离子电切术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配合、预防并发症、手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中和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手术配合是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各项仪器的熟练使用,术中密切观察等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薄壁空洞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7例薄壁空洞型肺癌病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薄壁空洞型肺癌主要是单发,癌性空洞主要是病变本身的影像表现为主,具有特异性。结论:肺癌瘤体内不规则的坏死液化是形成空洞的主要原因,对不规则的薄壁空洞要警惕肺癌。CT检查确认薄壁空洞型肺癌仍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肺癌 空洞 CT 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
期刊
摘要:本文就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7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32-01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内科治疗的总病死率达50%左右,是严重危害人类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粘膜下肌瘤,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因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粘膜下肌瘤,或妇检时发现宫颈粘膜下肌瘤,而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共36例,其中宫颈肌瘤16例,宫体粘膜下肌瘤20例,术后随访1~30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再次手术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100%,全部手术无1例并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与阿魏酸钠联合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48例患者,运用投硬币的方法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与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每组患者各有24例。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87.50%(21/24)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6.67%(16/24),并且
期刊
摘要:探讨药流不全后宫腔内胚胎残留的超声表现。近年来,药物流产在临床广泛应用。因其应用方便,可在家口服,不做手术,痛苦小,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对疤痕子宫、哺乳期子宫、子宫畸形等比较安全。但是,药物流产也有一些弊端,部分药物流产患者,由于胚胎残留,导致出血时间较长。现将2012年-2013年上半年126例药流患者中45例宫内胚胎残留分析如下。  关键词:药流术后 胚胎残留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方法与效果。方法: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都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急救,无死亡患者。治疗后患者的CS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0.0%。结论:高血压急性脑出血需要进行急救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应用能取得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