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它变成枯燥乏味的一门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一、注意加强语文与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它涉及方方面面。随着信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时空也得到了大大拓展。因此,语文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和教参,而且还应涉及上至流星雨的天文现象,下至地理奇趣;大到宏观宇宙,小到微观粒子;旧的可以涉及远古,新的可以涉及当前国内外大事等,纵横捭阖,在课堂中引入时文。同时,语文课还可以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把所讲的课文内容制作成课件,从而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听潮》一课,可以根據课文内容制作成“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等三个多媒体演示片段,同时请同学们为每一个片段写一二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有关同学朗诵解说词。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思维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化拓展
  
  1.数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学好语文,可以使人的思维正确、思路清晰,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组织、综合的能力,这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如,教“肯定句和否定句”时,就可引导学生借用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的“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法则学习,就能简单、明了、准确地判断出陈述句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2.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古代的诗、词、曲和文言文的作者、生活年代、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历史知识都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这种文史知识,涵盖到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讲到《过零丁洋》时,就要介绍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作者的处境,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诗,学生就易于理解。再比如在讲到《活版》介绍作者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时,就可以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历史知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3.地理知识和语文教学的联系。地理学科知识向语文渗透,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尤为突出。如《大自然的语言》《向沙漠进军》《三峡》等,要教好这些课文,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住重点,切忌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
   4.物理化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理化知识的课文有《死海不死》《万紫千红的花》《社戏》等。篇目虽不多,但从拓展学生知识面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在教学《社戏》中“夏夜行船”一段时,可以强调“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一句,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句是如何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了船行之快的。并要求学生可结合自己坐车(船)的体验谈谈如何感觉车(船)行驶的,从而引出物理有关知识——参照物。参照物的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也就不同。
   5.生物、生理卫生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有关这方面知识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也占一定比例。如《松鼠》《食物从何处来》《蜘蛛》等,这同样要求教师广闻博见,因为没有相应知识就不能解决相应问题。
  
  三、语文内容之间的拓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拓展渗透,还是语文内容之间的拓展。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自身学习经验的整合,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尤其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不同学科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生经验综合起来,让学生在愉悦中探求语文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试题具有“引导教学”之功能,其试题特点和价值取向会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从人地协调、真实情境、格局过程、实践探索四个维度对2021年部分高考真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学业质量评价试题命制的价值取向,为教师贯彻中学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考试题;评析  有关全国和部分省市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文章与试题信息看,高考试
听评课是校本教研最常规的形式,是基层教研最重要的内容。经常听评课有利于教师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成长周期;有利于中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的磨砺和形成;有利于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理念的深入推广和传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同课异构”是近年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师团队行动研究的独特形态。其主要指同一课题,由不
一、中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可能的课程资源    缄默知识理论的创立者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 ·M.)在研究和阐述该理论的同时首先注意到它与教育的关系。波兰尼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本文中,缄默知识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常常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并且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但却影响或支配着他
摘要:确定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正在进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重要内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以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背景,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深入研究并行开展;到目前为止确定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均直接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高中地理课程学科属性的共识。  关键词:素养;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
“八旬不退,力帆衰颓;后继有人,力帆腾飞。力帆走过弯路,愧把客商辜负;而今走上坦途,工厂客商同富。商家关照,力帆荣耀;力帆妖娆,老尹逍遥。”在一次新车发布会上,尹明善曾透露出隐退的想法。两年前,2017年10月底,他把董事长的权杖交给职业经理人牟刚。不幸的是,牟刚上任的第一个财年,中国车市就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 面对纷繁复杂的汽车市场,尹明善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尹明善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智慧课堂、智慧学习已成为当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智慧课堂应用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具体的发展趋势。文章以具体课例为案例,介绍基于智慧课堂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同时,指出了智慧课堂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实践  一、智慧课堂教学环境  1.智慧课堂软件教学环境  笔者所在学校应用的是科大讯飞的“讯飞智慧校园”系统
摘 要:绘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看,对于绘图技能的考查基本没有涉及,然而笔者通过梳理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模考试题发现,绘图类试题的考查得到了重视和凸显,这无疑将对当前教学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文章从命题立意考查形式与角度、答题要诀等对四省市模考及部分模拟试题中绘图类题目进行解析,并尝试探讨此类试题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等
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如同一篇精彩的文章,有了良好的开头,只能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结尾收束有力,对整篇文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如果收场好,也会起到或留下悬念,或余音袅袅,或撼动人心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中如何收好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1.画龙点睛法  随着讲读课文的深入,学生的思路也在不断的展开。为了收束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要领,抓住关键,老师在结束课文时,把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每每听到筷子兄弟这首《父亲》,总会触碰内心最深处最柔弱的秘密。曾有人说,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动物。是的,无论家里发生什么状况,父亲都会用他结实宽大的肩头为家撑起一片天。  今年的父亲节将至,不管是近在咫尺的儿女,
财富与权势总是代代相传,只是霸主地位并非永恒。  在过去几百年中,美国人见证了无数兼有权势与财富的商业王朝的起起落落。在时间的长河中,诸如肯尼迪、洛克菲勒、福特等家族,都凭借着傲人的权势与财富,深深影响着普通美国人的生活。  尽管老家族王朝的财富与权势依旧不可小觑,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新的家族王朝不断涌现。这些家族利用其拥有的财富和权势改变世界,或专注在某一领域深耕,成就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