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知道!您叫虞大明老师。”“那老师小时候叫什么知道吗?”“虞小明。”“老了呢?”“虞老明。”与学生一段风趣的对话,引出了课堂的一片欢笑,虞大明以自己独有的亲和力,从容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4月,借“2012‘绿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记者走近名师虞大明,聆听了他的精彩授课。
语文教学要全情投入
“……/大剧场里的掌声为何如雷鸣般轰响/那是虞大明老师在执教六年级语文《景阳冈》/都说他在课堂上是多么挥洒自如/但你可曾看到,多少个夜晚/他对着镜子操练时汗水的流淌?/都说他是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但你可曾知道,为了制作课件/他赶去古镇采风,赶去海宁观潮?/……/尽管我们会因此失去很多休闲与游玩的时光,但,为了孩子我们无怨无悔/我们精心地准备每一堂课,为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地享受课堂。”
这是虞大明自创的一首诗,也是他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练好课文朗读的情感和语调,虞大明时常在周末把自己关进教室,拿着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练读,反复读、反复录、反复听,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拍摄《中国名师》教学专辑录到《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文中有几处带省略号的句子“指导员,指导员……”“书……书……”“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几处省略号表现了指导员牺牲前说话语气的断断续续,可虞大明怎么读也读不出感觉。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绕着教室跑上几十圈。再读,文中情景终于逼真再现。
虞大明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型”课文占了一定的比例,像《狼牙山五壮士》《十里长街送总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这类“情感型”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很难领悟。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应全情投入。
首先是课前备读。教师课前备读,要大声地、反复地、有感情地读,要尽量让课文中蕴藏的情感打动自己。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能凭借表情、动作、语言等直观形象打动并感化学生。
其次是课上创设最优化情境。教师要全情投入,自始至终使自己的情感与课文内涵保持一致,并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及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再高质量地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为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情感共鸣的桥梁。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虞大明认为,语文教师如果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那怎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他推崇特级教师张化万的那句话:“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最好兼任班主任。”因为,当班主任有更多时间跟学生在一起,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虞大明认为,老师应该经常反思三个问题:我真的把孩子当朋友了吗?我们班真的民主和谐了吗?孩子拥有的童心,我们有吗?这是他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诀窍。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无疑能为教学增添强大的助力。在各地举行教学观摩课时,面对素不相识的学生,虞大明总能以轻松的语调、幽默的语句、亲切的笑容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当虞大明在课堂上提问时,学生往往抢着回答,即使回答不好也会“勇往直前”。这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是不多见的。
虞大明教一年级小朋友学拼音时,为了让孩子们更认真,他把当天要学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间隔开来。然后背对黑板,面对学生,反手拿教鞭点黑板上的词,点中哪个,孩子们就读哪个。手里的教鞭点得不准,偶尔会落到空白处,小朋友们会呵呵地边笑边读:“空气!”……
只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这样和谐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可以在不经意间将学生带入语文的世界。
教师应是教材的科学整合者
虞大明认为,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多,要求高,难度大,刚进校门的孩子得花大量时间一本正经地听课、做作业,玩耍的时间被无情地剥夺,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受到抑制,有的孩子甚至一入学就厌学。因此,教师必须学会针对现行教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自行调整、取舍,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比如说作文,教材上规定的7到8篇必做作文,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就是写了,也写不出几篇好作文,那是因为,教材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哪种教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滞后性,而作文题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还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了说空话、假话、大话的毛病。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教师可大胆地删除,并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如编故事、编童话,增加一些自由作文、想象作文等。这样对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训练学生想象、发散的能力,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那如何对教材进行科学重组和整合呢?虞大明认为有以下三个方法。
其一是增选教材内容。老师们不妨从教材之外,去寻找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二次或多次呈现。因为增选的内容学生事先不曾接触,教师可以有意对文本进行处理,为学生的想象、发散、推理预设空间和机会。
其二是创设空白。有些课文虽没有留白,但我们可以创设空白。如《手帕》这篇文章,说的是主人公沈峰在上学路上把自己的手帕送给一位摔伤手的老奶奶包扎伤口,却在学校检查学生带手帕情况的时候拿不出来,直到那位老奶奶找到学校送还他手帕时大家才明白事情的原委,纷纷称赞沈峰。传统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由教师提出一个象征性的问题:学了《手帕》这篇课文,你觉得沈峰是怎样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虽然孩子们的“表白”也会令人欣慰,但绝对不会令人感动和激动,因为这样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言说”的层面,不能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自然也就称不上真正有效了。但是,如果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留白,教学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课文的主人公是沈峰,大家认识他吗?(生:不认识。)既然不认识,咱们就把他改换一下,你们认为,把咱们班里哪位同学的名字换进去最合适?为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然后才可以对照本班同学的实际,通过分析、比较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其三是审视教材。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所描绘的肯定是对的,教材是完美的、毋庸质疑的。但是,教师应打破“教材唯一”论,引导学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材,从而获取突破教学疑难的契机。
虞大明认为,只要本着“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无比快乐的”这一出发点,删改、重组甚至整合教学内容,如增加听说训练的分量,补充快速阅读、汉字输入、上网阅读等做法,都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略读课文也可以有深度思考
《祖父的园子》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的略读课文,作者萧红以清新的笔触,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抓蚂蚱、“浇菜”、睡觉等,描述了儿时的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如何“瞎闹”“胡闹”,流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
在课的开始,虞大明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读法不同,可以是默读,可以是浏览,甚至可以是一目十行。在此基础上,虞大明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课文的三次阅读,逐步深入到课文当中。第一次阅读,让学生紧扣课题,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想到什么词,就写在课题的旁边。第二次阅读,虞大明让学生把刚才的阅读感受变成问题,如“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等。学生带着问题浏览第二遍,找到相应的句子,把词语写在句子的旁边。此时虞大明及时总结:通过读、划,阅读就相对深入了。第三次快速阅读课文,虞大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是自由快乐的”这个问题,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梳理出萧红在园子里干了哪些事情,反映出作者童年的快乐。通过这行云流水般、一环扣一环清晰明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把握了。
在课的结尾,虞大明抛出一个问题:作者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你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变得永恒?于是,这一节略读课,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别人的快乐,也开始反过来思考自己的童年,提升了心灵思考的深度,把语文真正变成了育人的工具。然而,课堂并未就此戛然而止,虞大明又出示了一段关于《呼兰河传》的资料,展示了作家茅盾对这本书的一个高度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情感陡起波澜,学生“自由快乐”的感觉忽然被阅读“凄婉”的《呼兰河传》的期待所替代。
“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虞大明用挚爱、热情、活力打造出一堂堂让孩子们喜欢的课。”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这样评价虞大明。引领学生享受有生命的语文,这是虞老师的课给记者最深的感受。
(虞大明,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10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3年出版个人专著《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主持课题“新班级教育”,成果获浙江省基础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责编 白聪敏)
语文教学要全情投入
“……/大剧场里的掌声为何如雷鸣般轰响/那是虞大明老师在执教六年级语文《景阳冈》/都说他在课堂上是多么挥洒自如/但你可曾看到,多少个夜晚/他对着镜子操练时汗水的流淌?/都说他是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但你可曾知道,为了制作课件/他赶去古镇采风,赶去海宁观潮?/……/尽管我们会因此失去很多休闲与游玩的时光,但,为了孩子我们无怨无悔/我们精心地准备每一堂课,为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地享受课堂。”
这是虞大明自创的一首诗,也是他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练好课文朗读的情感和语调,虞大明时常在周末把自己关进教室,拿着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练读,反复读、反复录、反复听,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拍摄《中国名师》教学专辑录到《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文中有几处带省略号的句子“指导员,指导员……”“书……书……”“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几处省略号表现了指导员牺牲前说话语气的断断续续,可虞大明怎么读也读不出感觉。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绕着教室跑上几十圈。再读,文中情景终于逼真再现。
虞大明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型”课文占了一定的比例,像《狼牙山五壮士》《十里长街送总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这类“情感型”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很难领悟。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应全情投入。
首先是课前备读。教师课前备读,要大声地、反复地、有感情地读,要尽量让课文中蕴藏的情感打动自己。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能凭借表情、动作、语言等直观形象打动并感化学生。
其次是课上创设最优化情境。教师要全情投入,自始至终使自己的情感与课文内涵保持一致,并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及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再高质量地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为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情感共鸣的桥梁。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虞大明认为,语文教师如果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那怎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他推崇特级教师张化万的那句话:“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最好兼任班主任。”因为,当班主任有更多时间跟学生在一起,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虞大明认为,老师应该经常反思三个问题:我真的把孩子当朋友了吗?我们班真的民主和谐了吗?孩子拥有的童心,我们有吗?这是他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诀窍。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无疑能为教学增添强大的助力。在各地举行教学观摩课时,面对素不相识的学生,虞大明总能以轻松的语调、幽默的语句、亲切的笑容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当虞大明在课堂上提问时,学生往往抢着回答,即使回答不好也会“勇往直前”。这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是不多见的。
虞大明教一年级小朋友学拼音时,为了让孩子们更认真,他把当天要学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间隔开来。然后背对黑板,面对学生,反手拿教鞭点黑板上的词,点中哪个,孩子们就读哪个。手里的教鞭点得不准,偶尔会落到空白处,小朋友们会呵呵地边笑边读:“空气!”……
只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这样和谐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可以在不经意间将学生带入语文的世界。
教师应是教材的科学整合者
虞大明认为,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多,要求高,难度大,刚进校门的孩子得花大量时间一本正经地听课、做作业,玩耍的时间被无情地剥夺,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受到抑制,有的孩子甚至一入学就厌学。因此,教师必须学会针对现行教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自行调整、取舍,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比如说作文,教材上规定的7到8篇必做作文,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就是写了,也写不出几篇好作文,那是因为,教材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哪种教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滞后性,而作文题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还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了说空话、假话、大话的毛病。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教师可大胆地删除,并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如编故事、编童话,增加一些自由作文、想象作文等。这样对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训练学生想象、发散的能力,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那如何对教材进行科学重组和整合呢?虞大明认为有以下三个方法。
其一是增选教材内容。老师们不妨从教材之外,去寻找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二次或多次呈现。因为增选的内容学生事先不曾接触,教师可以有意对文本进行处理,为学生的想象、发散、推理预设空间和机会。
其二是创设空白。有些课文虽没有留白,但我们可以创设空白。如《手帕》这篇文章,说的是主人公沈峰在上学路上把自己的手帕送给一位摔伤手的老奶奶包扎伤口,却在学校检查学生带手帕情况的时候拿不出来,直到那位老奶奶找到学校送还他手帕时大家才明白事情的原委,纷纷称赞沈峰。传统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由教师提出一个象征性的问题:学了《手帕》这篇课文,你觉得沈峰是怎样一个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虽然孩子们的“表白”也会令人欣慰,但绝对不会令人感动和激动,因为这样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言说”的层面,不能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自然也就称不上真正有效了。但是,如果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留白,教学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课文的主人公是沈峰,大家认识他吗?(生:不认识。)既然不认识,咱们就把他改换一下,你们认为,把咱们班里哪位同学的名字换进去最合适?为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然后才可以对照本班同学的实际,通过分析、比较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其三是审视教材。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所描绘的肯定是对的,教材是完美的、毋庸质疑的。但是,教师应打破“教材唯一”论,引导学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材,从而获取突破教学疑难的契机。
虞大明认为,只要本着“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无比快乐的”这一出发点,删改、重组甚至整合教学内容,如增加听说训练的分量,补充快速阅读、汉字输入、上网阅读等做法,都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略读课文也可以有深度思考
《祖父的园子》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的略读课文,作者萧红以清新的笔触,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抓蚂蚱、“浇菜”、睡觉等,描述了儿时的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如何“瞎闹”“胡闹”,流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
在课的开始,虞大明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读法不同,可以是默读,可以是浏览,甚至可以是一目十行。在此基础上,虞大明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课文的三次阅读,逐步深入到课文当中。第一次阅读,让学生紧扣课题,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想到什么词,就写在课题的旁边。第二次阅读,虞大明让学生把刚才的阅读感受变成问题,如“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等。学生带着问题浏览第二遍,找到相应的句子,把词语写在句子的旁边。此时虞大明及时总结:通过读、划,阅读就相对深入了。第三次快速阅读课文,虞大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是自由快乐的”这个问题,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梳理出萧红在园子里干了哪些事情,反映出作者童年的快乐。通过这行云流水般、一环扣一环清晰明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把握了。
在课的结尾,虞大明抛出一个问题:作者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你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变得永恒?于是,这一节略读课,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别人的快乐,也开始反过来思考自己的童年,提升了心灵思考的深度,把语文真正变成了育人的工具。然而,课堂并未就此戛然而止,虞大明又出示了一段关于《呼兰河传》的资料,展示了作家茅盾对这本书的一个高度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情感陡起波澜,学生“自由快乐”的感觉忽然被阅读“凄婉”的《呼兰河传》的期待所替代。
“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虞大明用挚爱、热情、活力打造出一堂堂让孩子们喜欢的课。”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这样评价虞大明。引领学生享受有生命的语文,这是虞老师的课给记者最深的感受。
(虞大明,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10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3年出版个人专著《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主持课题“新班级教育”,成果获浙江省基础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