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小说在他的手中开始并且成熟,从而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走入世界文学之林。他是现代杂文的开创者,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让杂文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形成了以他命名的“鲁迅杂文”。他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史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尝试具有诗的精魂和散文的外形的文体的作家。
  【关键词】:鲁迅;小说创作;文学史;意义
  (一)革命性的突破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就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小说是分量最大且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冲破传统小说的束缚,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1. 主题的变革
  传统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宝,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传统小说所体现的主题相对于鲁迅小说来说显得单调而狭隘,许多作品多针对社会现实的表象进行描写刻画,表现的思想深度不够,就事论事,内涵单一,观点大多浅显,缺乏对事物现象内部本质的探索。如清代作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所反映的主题最多者有三类:一类是批判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一类是抨击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对社会的毒害;一类是反映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勇于反抗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大胆追求。这些小说的思想比较浅显,主题也比较单一,而之后的许多文学作品,大多都离不开这些主题。
  2. 结构的变革
  传统小说的结构一般较为固定且单调。大多是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来结构组织文章,注重整体的全过程的描写叙述,大部分小说都是以大团圆作结局的。长篇小说多为章回体,而短篇小说则大部分追求离奇、特殊的情节,讲究注重传奇性、故事性、完整性。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拍案惊奇》等小说都是以这样的结构来进行叙述。
  鲁迅的小说则打破了这些传统小说的陈旧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独具匠心的手法,创作出各种不同而丰富的结构形式。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有的小说打破了时空顺序,如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般,按所叙述对象的内容需要去剪辑和连接各个场景和细节,有些小说则展示了现实生活的各种“横切面”,如一把巨斧般,剖开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选取其中最具感染力的几个细节或现实生活场景进行描写和叙述,带给读者心灵上的冲击。很明显,鲁迅的短篇小说不是中、长篇的浓缩,也不是完完全全、从头道来的流水帐,而是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断,来还原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
  3. 取材的变革
  说到取材方面,传统小说的取材往往较为特殊或较为新奇。小说所描绘和涉及到的人和事,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无论是长篇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还是短篇的《拍案惊奇》、《古今小说》、《聊斋志异》,极少有普通平凡的角色。
  鲁迅的小说中大多数作品的取材都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事和普通的人。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和华大妈、《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和七斤嫂,他们都是被传统小说所边缘化了的、不屑下笔的最普通、最下层的市民农民。“谁也不会愿意读《呐喊》,那里面有的只是极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然而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偏是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事里含有一切的永久的悲哀”。传统小说只有故事,选材多从故事的曲折性、离奇性方面去考虑,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而鲁迅小说除了典型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的大量描写外,还重在表现人物性格,选材上多注重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
  4. 语言的变革
  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类,分别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中国的传统小说多以诗歌形式穿插议论抒情,明确表达观点,除此之外,还大部分运用叙述语言,通过叙述来刻画曲折、独特的故事情节。而鲁迅小说则多使用描写语言,使思想观点在描写中流露出来,善于“莎士比亚化”,绝少“席勒”式的“叫喊”。在描写方面,鲁迅最擅长于白描手法,这是许多读者有目共睹的。如《药》中的对患痨病的人的描写:“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这病理的描写不就是一个患着童子痨的人的真实画像?又如鲁迅在小说中描写的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寥寥几字作者便将一个穷困潦倒的被封建科举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做灰黑,也不再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眼睛凹陷下去”。短短几句就将一个可怜的妇女刻画出来跃然纸上。
  另外,鲁迅还善于用最凝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狂人日记》以“吃人”二字,以及“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抨击封建制度罪恶本质,并揭去了封建社会道德伦常虚伪而恶心的面纱。
  (二)宝贵的艺术手法
  1. 艺术手法的创新
  鲁迅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起点是向外国文学艺术技巧学习,而落脚点却在民族化上。他的一些小说在艺术构思、艺术结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表现出很多受外国小说影响的特点。然而,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强调“神似”,以形写神,以及作品的讽刺性、抒情性、哲理性上,又完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形態、古典诗歌以及古典小说的精华成分。总而言之,鲁迅的小说提供了外为中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文学中可实施的艺术手法,以此来开辟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之新道路。
  2. 艺术手法的多样化
  鲁迅小吸取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创作手法,同时,都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来丰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小说作品《药》虽然充满象征意味,却是一部当代现实主义作品。“药”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主题,而“华”、“夏”则即象征着整个处于麻木状态中的中国旧社会。它的象征贯串在作品的始终,不仅仅是手法问题,而是从构思到表现。尤其是作品结尾瑜儿坟上的花环,既富有象征意味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为全篇笼罩上的惨淡气氛,增添了全文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总而言之,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并吸取了其他艺术手法的精华,为其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3. 艺术生命力的影响
  论及近代小说中艺术生命力,可以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艺术生命力最强的作品。从鲁迅小说问世以来,其小说作品就一直影响着读者,具有很强的时代穿透力。鲁迅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吸取融合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艺术手法,在形成了犀利深邃、独到刚烈而又辛辣苍劲的美学风范的同时,开辟了现代小说发展创作的广阔道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然而每次读《呐喊》、《彷徨》等小说中的故事,却总能在其中找到现代人的许多倒影,引起诸多反思,也许这也是鲁迅小说作品的魅力之一:具有浑厚的艺术生命力,而且这种生命力不受时代、空间、读者身份层次的影响。 重读时,仍然可以发现许多新的宝藏,可谓百读不厌。
  参考文献:
  [1]陈鲁芳,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论鲁迅小说的色彩意象[J],现代文学,2010年第09期:58~60。
  [2]胡家荣, “唤醒”与“召回”——从《祝福》看鲁迅小说结构之一种[J],新西部,2010年第12期:98~99。
  [3]于文秀,沉潜到生命本质的深处——鲁迅小说的人学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06期:197~201。
其他文献
春秋代序,川流不息,  弹指之间,三十几载,  遥想当年,青春年少,  懵懂无知,放纵不羁,  先生大爱,深如碧海,  授业之恩,重如泰山,  抚今追昔,承蒙错爱,  总角之年,悖逆先生,  百死之身,难赎其罪,  弱冠从军,慆然醒悟,  追悔不及,愧疚不已,  岁月蹉跎,修己改过,  惠兰有恨,枝犹存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到中年,万事皆休,  唯心余悸,实难释怀,  他日相见,皈依膜
期刊
有人说,城市越来越像动物园。我却觉得,城市,越来越像动物国。  上班的时候,烈日当头,人们撑伞防晒;下班时,细雨迷蒙,人们撑伞避雨。  好像他们什么都怕,总是畏缩着抵御这自然的一切。28楼风景不错,视野足够开阔,距离也足够深远。绿色的公交车像会缓慢移动的绿面包,湿了水的马路像山谷灵泉边黛色的石壁,远处的人,渺如蝼蚁。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城市中,仿佛我们的灵魂可以无限大。  《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
期刊
【摘要】:先分析某高校现状,从教师、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学院行政管理部门等角色的需求出发,分析出某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  【关键词】:需求分析;spring框架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校的各个部门能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全校教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实时向各主管部门上报相关信息,例如:教职工的各类考核、评比、评选,主持或者参与的教研、科研项目,各类教学、科研成果
期刊
好一池破败烟火。  好一场半梦半醒。  她端着手中的酒,一如五年前,一个小时,一口没动。  她又看见他了,比五年前更加的光鲜亮丽,周围的人依旧是围着他转的。  时光是公交车,载着我们穿过熟悉的街道,推着我们回忆那些往事,于是我们专注于看清自己的脸,却发现里面承载了愚昧,虚伪,或者还有那一瞬间的迟疑。  五年前,他抢走了她的酒杯,就这么一口饮下,喉结一动。她的心也随之一颤。  他笑得一脸无辜说,这叫
期刊
1、秋分  在你的身体内部全是火  在另外一个世界可以点燃  微弱的叫喊没有人听见  灵魂在飘渺的夜空中混沌得无法醒来  那是在某日的一夜晚  你不可能记起与今生无关的记忆  那是无法证明和相信的前生  今生里没有半点迹痕  無声的吉它  在与一个陌生的女人说话  废墟沉沦到了看不清楚的天边  无视黑夜和黎明一起到来  2、海蓝   在苍茫的人世,我们读过多少繁花   美妙,如梦幻奇景   在生命
期刊
作 品:《一抹嫣然1》390mm×543mm  作 者:纪磊 重庆师范大學 美术学院 2013级研究生  指导教师:龚文
期刊
【摘要】:尽管校园安全问题是各级各类学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教职员工也颇为尽职尽责,但是各种学生伤害事故仍难以避免,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笔者就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制度;完善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然而,学校毕竟属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在校园里经常发生学生伤害事
期刊
【摘要】: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部写给大人的童话,自问世以来深受人们喜爱。作者在书中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贪图名利和冷漠,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麻木、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呼唤人们回归人的本质。  【关键词】:小王子;生命哲学;自由;成长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由对生命的揭示推及到对整
期刊
《闺蜜》  闺蜜  很甜  很腻  不知从何说起  但只要在一起  明天是末日  我也愿意  就这样一起死去  我也不觉的可惜  珍惜  扶持  疯狂老去  回忆  思绪  从未停止  从现在起  屏住 呼吸  让风吹干我们的记忆  让爱 别离  《父亲》  父亲  沉重  深邃  如天  似地  再多的话语  也不及一句  我爱你  《等》  等 等 等  又等了一个四季  你依旧还没出现在我的
期刊
【摘要】:茹志娟的《百合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情美。茹志娟用她细腻的抒情笔调,运用典型的意象和细节、以虚写实、以情动人,成功塑造了饱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达到现实和人情美、人性美的完美融合。读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就好像在读诗化的散文一般,让人陶醉其中。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里,茹志娟似要把我们带入一个空气中浸润着香味,风中野菊花招摇,百合花飘洒的诗的世界。茹志娟用她那真诚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