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以色列之旅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往·出发】
  早就想到以色列看看这个奇迹般的国家——“奇迹”是我的感觉,也是以色列研究专家肖宪在《中东国家通史·以色列卷》里的观点:“如果说,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到50年后以色列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这个新生的犹太人国家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迅速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奇迹。”
  我理解生存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家,二是立稳脚跟。
  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成立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时,建立犹太人的国家还只是一个设想。对于这个设想,犹太人中还有分歧,有人认为只需要一个犹太人的精神中心,供寻根和朝圣,那当然是耶路撒冷;有人认为必须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方案之一是在地广人稀的南美阿根廷买片土地。自公元135年反抗罗马统治的大起义失败,古代犹太历史终结,犹太人便开始流散世界各地。受当地政治文化影响,犹太人的民族特性除了犹太教信仰及与教规密切关联的生活习俗,犹太人之间在思想文化上已有巨大的差异:统一的希伯来语仅限于祈祷时使用,在教义的理解和奉行上,也分为原教旨的正统派、有所放弃的保守派和主张与时俱进的改革派。筹备建国,要人,要钱,还要有雄才大略且服众的领袖,哪条都不容易。可犹太人居然成功了。
  而发展的奇迹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有效整合与建设,二是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创富创新。
  英国的30年委任统治留下一片烂摊子,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沉重的军费开支和移民安置,这是众所周知的困难。就是欧美来的犹太精英之间的政见分歧,亚洲、非洲来的所谓“东方犹太人”与前者巨大的教育和财富水准差距,也是很棘手的问题。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国家体系,看似遥远。君不见菲律宾、印尼等国家西化了数百年,结果不过如此;更遑论以色列周边那些先它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组建。刚宣布建国就被卷入战争,军事上保持着原来的格局,除了犹太社团的共同防卫组织“哈加纳”外,还有属于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的“伊尔贡”武装,以及极端的右翼民族主义军事组织“莱希”,这些武装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和政治纲领,力图保持独立性,不愿受临时政府控制。但临时政府总理本-古里安坚定不移地排除内部阻力,在阿以打打停停中不到5个月就完成了国防军的制度建设,取消了所有党派的武装,实现了全国军令的统一。2014年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以色列排名世界第18位。一个数百万人口的蕞尔小国,现已成为人才与创新的大国——以色列理工学院2015年已获准在广东建校,2017年就可以在中国招生开学了。
  以上说的是神往之情,但理性告诉我,这种心态容易滋生偏爱和偏见。人的本性,一是敬佩强者,二是同情弱者。犹太人如上所述是强者,曾失国流散又屡遭排犹且如今仍被宿敌环伺,故而也是弱者。若被这样双重的情感支配,难免对阿拉伯人不敬不公。
  其实,从血缘上讲,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都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不同民族之间他们的DNA最相近。在历史上,不论是阿拉伯帝国,还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穆斯林们都对犹太人相对宽容,巴比伦一直是犹太教的宗教和文化中心,甚至比耶路撒冷还兴盛。当欧洲人疯狂排犹时,曾有身为穆斯林的东方君主对犹太人表示欢迎。
  到了现当代,不论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有极端分子,对本族对外族大开杀戒。今天的犹、阿或阿、以之间,所不同的只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国家政治法律体制及相应的文化習俗有先进落后之别而已。说到底,作为民族生存,空间之争是残酷的;作为个人生活,是否过得好是最重要的。享有以色列公民权的阿拉伯人,他们现在绝大多数都愿意承认自己是“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并不敌视以色列国家政权。
  有了这些认知储备,对我们消除种族偏见,理解阿、犹矛盾,很有教益。
  我们乘坐的是以色列航空公司的班机,早就被告知,办登机牌和托运前,以航的职员要对我们一个个地面试,这是乘国际航班从未有过的事。经过12小时的航程,飞机于当地时间23点半左右到达特拉维夫。以前我从香港去欧洲,经停卡塔尔的多哈机场或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只要10多个小时,估计是以色列航班不能经过某些阿拉伯国家的领空,多绕了路。入关时检验的乃电子签证,入境卡另纸盖章,护照上不留痕迹——据说是为便利来访者以后访问某些敌视以色列的国家。
  【阿拉伯青年即使有以色列国籍也不能参军】
  当晚我们住在地中海岸边的小城内坦利亚。此行很幸运,陪同我们的是1991年从中国移民以色列的迪娜女士,汉语与希伯来语都好,知识丰富,有问必答。她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由于母系有犹太血统,所以成了以色列公民。据说以色列的《回归法》是按母系而不是父系确认犹太血统的,只要是犹太母亲生的,即使不信犹太教的无神论者,也被承认是犹太人而可以入籍。
  次日,我们参观完一个名叫尼尔锡安的基布兹后,驱车赶往一个叫索菲亚的德鲁兹人古镇。德鲁兹人是以色列国占总人口20%的阿拉伯人之外最大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阿拉伯语,信伊斯兰教。但他们与一般穆斯林不同:不缴纳天课,不封斋,不行割礼,不朝圣,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较多拜火教的习俗,只过宰牲节和阿术拉节。
  闲聊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德鲁兹人都是以色列国的公民。犹太青年必须服兵役,但对德鲁兹青年是欢迎参军,土生土长的阿拉伯青年即使有以色列国籍,也不能参军。这当然不公平,因为不少社会福利是与参军挂钩的,但也说不上是民族和宗教歧视,这是尚未完全实现民族和解和宗教宽容的现实需要。如果阿拉伯穆斯林青年参军,在战场上要他们向敌对的同族同教军人开枪,是很难执行命令的,且不说犹太人担心他们从背后放枪。
  1990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萨达姆威胁若美国胆敢进攻伊拉克,他将用化学武器“消灭半个以色列”。次年海湾战争一打响,虽然以色列没加入反伊拉克联盟,萨达姆仍用飞毛腿导弹打击人口密集的特拉维夫和海法市。在这期间,以色列政府也向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受伊拉克生化武器伤害。尽管如此,一些巴勒斯坦居民还是站在屋顶上为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呜呼,阿、犹仇恨是如此之深!
  【两次欢乐的高潮】
  住提比利亚市的次日,我们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乘船游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亦称太巴列湖,总面积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米,传统上被称为“海”,海拔-213米,是地球上最低的淡水湖。《圣经·新约》记载,耶稣曾在湖面行走,但《圣经》的批判者认为耶稣只是冬季在浮冰上走过。导游说,加利利湖是以色列的重要水源,其东岸中段就是戈兰高地;1967年“六日战争”前,戈兰高地完全在叙利亚手中时,随时可以炮击提比利亚市和加利利湖面的犹太人,所以以色列军队至今不肯完全撤出戈兰高地。阿、犹何时能像法、德等欧盟国家世仇消弭成兄弟尚不可知,至少当下没有打起来的迹象,我们可以放心地在湖面赏景寻欢。
  于是,接下来有了我们以色列之旅的第一次欢乐高潮。我们包了一艘游船,船东特意为我们加挂了一面中国国旗,导游早餐时让我们带了喂海鸥的面包。丽日蓝天,碧海和风,大家一会儿喂海鸥,看鸥鸟飞翔与争食,一会儿伴着音乐在舱内与犹太帅哥船员一起跳集体舞,高兴得像逛游乐园的小孩子。
  随后我们前往加利利湖的彼岸——戈兰高地的以色列控制区,从那里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海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这片土地几千年来没有停息过战乱,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等强国的军旅先后在此厮杀。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至今,戈兰高地大部分被以色列占领,联合国在叙以边界设置了缓冲区。
  我注意到,我们的旅行车在以方控制一侧的公路上奔驰,路上几次碰见载有以军坦克和装甲车的运输车。可是,我用苹果手机拍照,显示的地点总是“叙利亚”——看来美国人的共识是戈兰高地主权属于叙利亚。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的天然要塞,是叙、以争夺的战略要地。早在“六日战争”前,叙利亚在戈兰高地设置了3道防线,每道防线纵深20公里,设置有地堡、掩体、铁丝网,还埋伏有坦克、大炮。1967年6月5日,以军地面部队发起攻击,占领了叙军第一线的纳姆什阵地。由于先头部队搞错了方向,以军一个坦克营进入了叙军设置的布满地雷和反坦克炮的陷阱,损失惨重,等先头部队冲出叙军火力网时,只剩下两辆坦克。另一支以军以付出重大伤亡代价,终于攻占了特拉法赫尔山,打瞎了阿拉伯说的这只“中东的眼睛”。
  我们参观了那里的战时坦克露天展。十多辆坦克,或大或小,多数完整,也有被打趴下的,分散在或高或低的石头堆上。我们来不及听导游介绍,兴奋地爬上坦克,各自狂拍——这是我们行程的又一个欢乐高潮。
  本塔尔山脚下是两次叙以战争的旧战场,虽然战壕、掩体、装炮弹的山洞俨然,却是山花烂漫,人流不绝,一派和平景象。当你收回远眺雪山的视线,可以看到山下不远处叙利亚的军营,据说那一带就是以叙边境有名的“眼泪谷”。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观察员,就在这里用望远镜监视着双方。和平真好,我们不必担心风云突变,有炮弹落到头上。
  【雅法人心中的拿破仑是个小丑】
  下一站是耶路撒冷,被西方人和中东人称为“世界中心”的地方,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多方争夺的圣城。在圣城行走,我时时心怀惭愧,因为自己是个无神论者,总是虔诚不起来。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特拉维夫。今日以色列的经济之都,原本是雅法古城附近一片荒凉的沙滩,1909年犹太移民将这里命名为“特拉维夫”,意为“春天的小山”。
  有经验的导游,把在特拉维夫最后的节目改为第一个节目,先去“以色列钻石交易中心”。以色列不产钻石,却以非凡的钻石切割与加工技术蜚声世界。这里的安检之严格,我从未见过,排队照相、办出入证用了一个多小时,过安检比机场还严。在这里见识了以色列的严谨,似乎超过德国人。
  我们在拉宾广场下车,围着拉宾遇害的地点转了转,向他的雕像致敬。1995年11月4日晚,拉宾在此地被一个犹太青年刺杀,他的去世,使以巴和平进程陷入僵局,到2000年9月以巴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双方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一些极端分子总是以“爱国”的名义害国,骂主张妥协的人为“卖国贼”。其实,因主张“以土地换和平”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而与“巴解”首领阿拉法特同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拉宾,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旅长身份打通耶路撒冷的交通线,“六日戰争”中他是负责策划指挥的以军总参谋长,也是首位出生于以色列本土的总理,谁会比他更爱国?先于拉宾遇刺的埃及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萨达特,也是战时英雄,只因敢于打破僵局,突访以色列,签订埃以和约,引起了阿拉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仇恨。道德高地易占,真诚地为本民族谋利益的政治家却有很大的风险,古今中外大抵如此。
  凭吊拉宾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属于特拉维夫市的古城雅法。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雅法古城,既是地中海边的港口,也曾是军事要塞。
  让我觉得好笑的,是长方形广场两头进口处所立的拿破仑一世塑像。塑像没有基座,只是站立在地面上,应该与拿破仑的真实身高差不多,不到170厘米;用材和工艺粗糙不用说,那神情也没有半点英雄气概——在雅法人心中,拿破仑就是个小丑。“小厮”般拿破仑的塑像,让人不禁想起巴黎卢浮宫那幅浪漫主义的名画——《拿破仑视察雅法鼠疫病院,1799年3月11日》,二者的反差太大了。
  被世人视为大英雄的拿破仑,为何在当地人心目中如此不堪?1799年,担任法兰西共和国阿拉伯、埃及、叙利亚、印度方面军(东方军)总司令的拿破仑率师远征,与大英帝国争夺东方控制权,然而在此地惨败,未能占领叙利亚,更遑论印度。帝国争霸战的胜败与当地人其实关系不大,轮不到雅法人以胜利者自居。拿破仑丢下部队,甚至残忍地下令处死重伤员,撤退到埃及,又赶回巴黎谎报军功,夺得督政府的“第一执政权”,也不关雅法人什么事。200多年过去了,雅法人世世代代不肯原谅的,是法军当年在这里极其野蛮的奸掳烧杀抢。《耶路撒冷三千年》中引用一位随军法国科学家的记述:当拿破仑军队猛攻雅法时,他被“射杀声、妇女和父亲们的尖叫声、成堆的尸体、一个女儿在母亲的尸体上被强奸、血腥的味道、伤者的呻吟声、胜利者关于抢夺战利品的争吵声”所震惊。
  据说,今日的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唯一允许居民在安息日随心所欲的城市。电影院、歌剧院、俱乐部、舞厅、酒吧和脱口秀等使特拉维夫的街道繁华似锦。导游对我们说,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有很多犹太人移民到特拉维夫,自此这里便有了娼妓。为了预防性病悄然传染,这里的红灯区已合法化——虽然这不合乎犹太教规。可读阿里·沙维特的《我的应许之地》,目录第12章是“性,毒品及以色列的现状”,该章提要说:“你在耶路撒冷豪曼17号的舞池看到的,是21世纪的青年们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要求、法令、约束的反抗。够了,他们说。让我们生活。让我们及时行乐。”这就是说,不仅在经济之都特拉维夫,就是在圣城耶路撒冷,不仅是前苏东移民,而且是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在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必须以和平为基础,没有阿、犹的民族和解作前提,那无异于燕巢于幕、鱼游于鼎的醉生梦死。
  作为一个走马观花的旅行者,我肯定不如导游或《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犹太裔作者了解真实的以色列,但我相信:要和平、要自由、要享乐,是人的本能。问题在于,首先必须和平共处,自己要活,也让别人活,然后才是做到先知和基督教导的——爱人如己。
其他文献
人口因素当然是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  《同舟共进》:您这几年一直强调中国经济下行的根源在于人口问题,但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却不这么看,您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勇: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20年前是上升的话,那么20年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相应地是上升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通常会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20年前出生的人口,到了20年后进入劳动年龄,成为劳动主力;同时,这
期刊
中国城市化的下一步走向以及城市化到底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始终是很值得讨论的。从前几年起,很多地方就开始提倡所谓的“田园城市”,我记得当时成都和重庆都在往田园城市方向建设,而且还在比赛。实事求是地说,这两个地方这些年的城市化建设还不错。当时,它们提出“城乡统筹”的概念,基本上与我们今天讨论的同城化是一个意思。  “田园城市”强调社区活力  “田园城市”到底是什么意思?“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
期刊
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是否只属红4团22勇士的功劳?从史料中可以看到,飞夺泸定桥和强渡安顺场是同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渡过大渡河。因为安顺场渡河速度太慢,追兵迫近,中央红军才不得不飞夺泸定桥。正如上将杨得志在回忆录中所说: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红1师和尚未渡河的红4团同时夹河而上,共同夺取了泸定桥。  红1团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红军的目标是东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1团在团长杨
期刊
称吴稚晖是“粗人”,并非确认这位民国元老的特质如此单纯,而是特意摘出其鲜明醒目的一面,以区别于同时代的各路英豪。这位“粗人”的“粗”,既见诸粗率的言行、粗鲁的文字,也见诸粗放的信仰(无政府主义)和粗朴的生活方式。  “动粗能力”出众  吴稚晖原名朓,后改名为敬恒,字稚晖,出身于小商户人家,五岁失恃,由外祖母抚养长大。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在码头附近玩耍,市面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江面上商船如梭,桅杆林
期刊
河北石家庄 王德彰(河北省政协乡音杂志社原主编)我是贵刊的老读者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河北省政协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天。2017年的贵刊,11月中旬就已办理了订阅手续,在我每年订阅的五六种期刊里,贵刊是首选,且年年按期珍存,一期不落。  我觉得,贵刊是广东省政协主办的刊物,自然要体现政协履职的内涵,这在“议政论坛”“委员在线”等栏目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堪称完美。我之所以称其“完美”,是因为各界人士
期刊
四百多年前,当莎士比亚写下“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文主义箴言时,汤显祖创作出“临川四梦”,借《牡丹亭》的角色道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同样充满人性解放的意蕴。东西方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在同一时期创作了交相辉映的不朽杰作,折射出文明的曙光。  两位戏剧巨匠的生花妙笔,绘画出可资比较的两个时代:晚明中国光怪陆离,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风尚浮华奢靡,异端思潮逐渐兴起,社会转型和变迁正
期刊
现在政府提倡“双创”,这背后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试图重新释放社会活力的一次倒逼。2015年,我曾在李总理看望中关村创业青年时写过一篇文章《当年任志强卖煎饼和总理看望创业青年都是历史大转折的标志》,今天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毕业生很大程度上就跟当年上山下乡后回城的知青一样,需探索出一条道路来,这很艰难。上世纪80年代有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今天也有人写文章忧虑《创业潮失败后,谁来
期刊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同舟共进》:汤显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四百年来其戏曲演出历久不衰。相比而言,汤、莎两位戏剧巨匠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黄天骥: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其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牡丹亭》水平很高,要深刻地体会是难以做到的。《牡丹亭》与汤显祖的其它剧本不同,与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
期刊
在当今社会,“见义勇为”是一种越发稀缺的美德,但在距今两千年前的秦朝,却是“黔首”(秦朝时期官方对百姓的称谓)们应尽的义务。  【“一人有罪,全体连坐”?】  1975年,湖北云梦县出土了一批记载秦朝法律的简牍,其中一批名为《法律答问》的秦简中就有一条规定:“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有人在大道上杀伤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不加以救援,应罚两套铠甲。)  或许对现代人来说
期刊
当前,社会上“良法善治”的提法多了起来。依法治国,良法善治无疑十分重要,但民主法治和良法善治并不等同,甚至有较大的区别。  “不对人感恩戴德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点”  善治是人民的基本要求。中国历史上值得称道的善治就不少,比如,康乾时代就有过举办“千叟宴”的善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北京首次举行有来自全国4240位60岁以上老人参加的盛大宴会。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举行了第二次,参加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