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这样的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就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生活实践的切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人格的提高,体悟到生命的价值,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并从中达到人性的升华。那么,怎样才能进行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觉得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年前,我校就对学生进行“乐善自省”教育。每天最后一节课下课前五分钟,学生静坐教室,对照广播内容,进行自我反省。这一学年来,我校还制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登记表》(共22条),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天学生行为与要求逐项相对照,并且填写好,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
  二、养成教育要以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想象几乎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用文明语,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忘记带笔,他就举手向我示意。我了解情况后,就把自己的笔递给了他,还跟他说下次要记着带。下课后,他上来把笔还给了我,没想到他还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老师!”我听了,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心里很温暖。
  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每当我走进教室,发现地面有垃圾时,我总是赶紧捡起,丢进垃圾桶;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整齐……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垃圾,会有学生会捡起。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和保持良好习惯,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养成教育要表扬鼓励,激励学生的行为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因此,我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立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本学期,我班继续开展竞赛活动,每位学生平时在学习、纪律、劳动、习惯等方面表现好的就能得到老师的红旗。这样,学生竞争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
  四、养成教育要注重体验, 防微杜渐
  小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對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遏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要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即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难度就会增大。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不要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每当学生出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我就及时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如开学初,我班的覃瑞国、李忠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还爱说谎。我就及时打电话与他们的家长进行联系,说明情况,让家长严格监督,配合老师做好工作。经过联系沟通以后,他俩在家长的管教下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偷懒说谎,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主张把生活与教育统一起来,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等,开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初探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教学活动的
期刊
一、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成绩的保障  我们做为老师就要把课讲得精彩,通过自已经抑扬顿挫的声调,幽默风趣的语言,手手舞足蹈的动作去吸引孩子们,把我要你听变成我想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讲得真好我就想听的不行,不管他坐成什么样他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身上就可以了,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因为你本来需要讲十遍,而现在可能讲两遍就可以了,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的前提  教师讲课
期刊
一、发扬学生的自主性,让做作业从被动走向主动  我首先改变了留作业的形式,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再是老师布置,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布置。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我应该完成的,也是我自己要完成的。一段时间试下来,这样布置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效率也提高了。  二、精心设计作业,让做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的展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
期刊
我班在已有的小组合作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推出了一套小组合作新思路。  一、小组成员组合动态化  小组合作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小组成员的选定。现行成员组合的标准有成绩、身高、学科、自由组合、学优生与学困生组合等方式,无论那种方式都有利有弊,但是总的来说呈现出静态的稳定性。我尝试了一种动态的分组方式即“学期重组”的方式。根据不同学期的工作重心,衡量学生的整体状况,按照学生优势与劣势的组合,借助原
期刊
一个自律、有序的班级环境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保障。创设良好的班级秩序离不开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协调管理。因此,班干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参加工作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悟出了培养班干部的几点心得:  一、精挑细选,百里挑一  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一定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和一群得力的班干助手在共同主持营造。班主任再优秀也不可能每时每刻跟在学生后面,唯有班干部可
期刊
一、对当代世界少儿美术教育的剖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的美术教育,其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影响到他们的美术教育届,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活动通常是在学生自主的、带游戏性的状态下进行的。少儿的美术作品呈现出经松、自在的多样化风格。然而,他们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的作品也缺少深度。再来看看日本的美术教学方法,其以传授为主的教育法,有着严谨的教育系统,严格的课堂训练使
期刊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叶澜先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笔者深以为然。为师者,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大爱润泽心灵,以言行启迪智慧,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培养中,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营造一个适宜学生成长、促进人的和谐
期刊
李季湄老师曾经说过:《指南》是核心素养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实施《指南》的过程就是在落实核心素养。《指南》5大领域的32个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全面而具体的表现,涵盖了核心素养3维度、6要素、18个基本点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推进《指南》在幼儿活动中的落实,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是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基于《指南》指导下的园本课程建设,是促进园所发
期刊
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我们的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少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所以老师感到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
期刊
一、渗透生命教育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教师针对升学的考试方针,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应对措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去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心里感受,成绩成了教师衡量一个学生“好与坏”的标准,在学生的心里也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这个定律。教师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使那些力争上游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偏激的想法,或者过分的要求自己,要使成绩达到一个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