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墨与乡土文化的相融

来源 :理财·收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这片热土上,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孕育出独特的绘画艺术——中国画,高士美女、花乌鱼虫、苍山落日、涓涓溪水、梅兰竹菊、家禽猛兽,尽入其中。中国画技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笔和墨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笔墨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写意画,画面自然、古朴、生动,具有由内而外的生长生命力。
  每当路过乡村、走进自然,“天机自动,触物发声”,就不由得想起李厚杉先生,想起他的笔画情怀。他画作细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形式,强烈而鲜明的艺术特征、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山东乃至全国艺坛中国画写意方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家学渊源,受益多师
  1941年4月,李厚杉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文峰山麓的一个偏远村庄,原名李厚山,字静岩,号松年,其祖父李玉琢和父亲李忠志都是当地艺术文化名流。李玉琢是享誉山东省的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李忠志作为柳琴戏(东柳)创始人之一,为柳琴戏泰斗梁学蕙的关门弟子,艺名卓著,曾受到山东省文化厅的表彰奖励。李忠志不仅在曲艺上熏陶了李厚杉的艺术修养,还为他在文化道路上觅得好教书先生,悉心栽培。李厚杉受到父亲很深的影响,并先后跟随乡绅秀才王振东、陈允生课读,经史上熟读孔孟,书法上宗学“二王”,为他将来进入书画学习、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厚杉自幼耳濡目染,儿时就喜好绘画且显露出多方面的才华。就读小学时,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把大地当作画板,画小人,画马、牛、羊和鸡等各种动物,对家乡的花木山水、虫鱼鸟兽和乡土民情都有着浓厚的情感。其后跟随父亲登台献艺的日子里,也从没间断过练习绘画。
  20世纪50年代初,李厚杉被著名写意画家王小古教授收为入室弟子,一学就是26年,这为他日后登上画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又拜学于崔祝生、郭仲选、刘海粟先生等高师。50年来,他始终不负众恩师所望,毫不懈怠地实践、探索,汲取古今艺术精华,潜心钻研绘画艺术,终究形成自己粗犷奔放、雄健憨厚、朴实自然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尤擅长牡丹、梅、兰、竹、菊等作品。其作品线条遒劲流畅,设色自然典雅,构图别致清新,笔、墨、气、情浑然一体,达到了中国传统精神与现代意味的高度完美统一。
  二、文人笔墨,于古为新
  李厚杉受到戏曲的熏陶,從抑扬顿挫的戏曲音律中悟出绘画的道理,寓刚于柔、幽咽委婉的唱腔特点使其体会到绘画运笔的潇洒自如,同时,他还从戏曲人物的表演动作中领悟出中国画运笔挥洒的韵味,使画面有静有动,别有风味,其众多精彩画作可谓“挥洒出尘,各具其妙”。
  李厚杉说:“我在作画时,就像演戏一样,能够立即进入角色,当拿起笔来挥洒自如之际,也就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上的花鸟树藤、涓涓河水、累累顽石间,感情上与大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融为一体,进入物我两忘的仙境佳境,创作的激情与妙品奔涌而至哉。”在文化传统中寻觅精神回归,他利用自己的笔墨语言,面向大众,在绘画的力度、气势等方面,在构图、画面结构方面,继承了先贤大家的笔墨,又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与情感的升华”,这是我们在日常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时看到优秀的绘画作品时情不自禁的感觉,仿佛所绘之物均是有呼吸气息的、是活的,是传达情感的生命。 “虚拟”的生命在观者身上引起不可言喻的感官体验:可观、可触、可感、可思,一连串的个体感官体验所激发的心理体验。然而清楚表达作品的“有意味的形式”绝非易事,因为它不是简单地、纯粹地将画面表达转为语言的描述。李厚杉的中国画作给人的观感就是这样,手法上大写意、小写意相结合,画风清新别致,既传统又现代;设色自然典雅,用墨自然通透,笔、墨、气、韵浑然一体;表现主题既小又大,表达着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蕴的完美统一结合。他的《莲花十丈叶生香》《铁骨》《双贵图》《顶天立地》《双鸽》《一月一次开不败》等作品都达到了墨色苍茫、笔笔见性的境地,乍看飘逸,其实不然,体现出了“无法而法”的思想境界,从笔墨的方法与技巧上体悟了现代笔墨精神的深层内涵。
  三、乡土情怀,中和之境
  李厚杉主张中国绘画精神的“一气呵成”,有助于现代主义的建树。从墨笔中可以得出,线条流畅,而这种流畅大大丰富了墨的节奏和气韵的内涵。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精神,创作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精神靠笔墨形式来表达。简而言之,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由生活到创作的过程,重心就在于精神的把握。
  李厚杉对艺术充满热情,在艺术上求索亦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作品中蕴蓄着厚积薄发的韵味,以娴熟严谨的笔性挥洒于画面,其笔墨张力虽突出于画面,但隐约可窥之意蕴中的内敛理性和韵致丰裕。一叶一花见精神,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靠着刻苦学习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滋养的悟性,诗词、歌赋、戏剧、书法无不涉猎。正如专家学者们所评价的.“从乡情的郁积,到欲写‘高旷之气’的50余年间,李厚杉始终在文入画和乡土文化的两端中,孕育自己的艺术灵感与创作冲动,所以他的作品不似旧文人画的游戏笔墨与无病呻吟,一扫残花败柳、凄风苦雨的气息,以充实、鲜活构筑了花鸟画新风范与新面貌,可谓‘山川之灵、草本之秀,触发其诗心画境,故成其大’也。”
  儒家的“中和之境”,佛家的“圆融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三种不同维度。李厚杉的画境追求的更像是儒家和谐之境。他的中国画花鸟作品多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吉祥、安康、平安等主题,这源于其本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愿景,《山家也有富贵花》《平安》《月桂图》《金翅大鹏上九重》《铁骨》《一月一次开不败》等作品都突出了这一特色。日常生活的平安和谐才是人生之最大的道理,也是儒家“中和”之美的最好诠释。
  四、悠游于艺,立志于道
  李厚杉有对“游于艺”的艺术追求。他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花木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齐鲁书画院名誉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一级美术师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赛中获奖,其中《梅花》获得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览一等奖,《牡丹》获得国际美术创作巡回大展银奖,被国家领导人和中直机关及海内外友人收藏。作品刊登于省内外多家报刊,被编入《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等丛书,山东电视台、临沂电视台都曾分别予以报道。
  李厚杉还有对“志于道”的精神追求。“志”者,心之所指之谓也,“道”者,天人之达道也。“志于道”是传统知识分子心向往之神圣责任。问道与传道,在继承和传播“道”“艺”方面都不辱使命。不仅拜师问道恭敬谦虚,而且学道求道更是刻苦力行。李厚杉当初在临沂市的柳琴剧团工作,为不耽误演出,他在创作国画时,也常常边练功边画画。有时会把腿用绳子吊在梁上,一边保持单腿站立的练功姿态,一边进行水墨笔画的练习。用功之勤可见一斑。他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也是山东人的性格,更是豪爽直率、文人气节。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绘画艺术渐兴,前来求学者甚多,他从未拒绝。李厚杉对学生如同子女,关爱有加。有家境困难的学生,他便会主动提供绘画用品并在生活上给予照顾。
  李厚杉的创作精神不局限于老旧格局。一代画家既要秉承历史,又要开创革新,靠自身对艺术创造力的探索笔墨语言。笔法、笔意、笔力与墨法、墨韵、墨色等均在鲜活的感受中翻出新意,折射出他艺术生命的活力和信息时代对艺术升华的态度。艺术是文化灵魂的核心,是人生命自由的顿悟。李厚杉的道、艺人生是后辈学习的楷模。
  五、结语
  李厚杉同志63岁不幸辞世,留下了无尽遗憾,也留下了无尽思念。他的朴厚为人、他的精湛笔画,都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逝世后,他的中国画作品《野火掠后墨花香》陈列于王羲之故居,《岁寒同心》被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永久性收藏。今天,每当我们在画册、在美术馆、在网页上看到厚杉先生的作品时,总有无尽崇高的敬意和无限怀念。正如《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所言:“深受本土文化滋养的李厚杉绘画艺术,出于天性,并不安于因循守旧的传袭式学习方式,在循序渐进中,他逐渐进入笔墨的自由王国,得以随心所欲,书写胸襟与情怀……他是今人的榜样和楷模,他留下的不只是作品艺术的纯熟与数量,还是一种人品风范与道德高度,这是最值得我们珍视与怀念的。斯人虽逝,精神永在。”
其他文献
砚台,亦称“砚”,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之起源甚早,据考古资料可知,早在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砚的雏形——石砚磨盘,之后陶砚、铜砚、瓦砚、漆砚、磁砚等相继出现。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故而笔墨纸砚的需求旺盛,制砚业亦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人们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成为主流,其中用端石、歙石、洮河
期刊
陶瓷是横贯中国历史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国历代匠人们的匠心之作。汝瓷作为中国历史上艺术浪潮中的一朵奇葩,引领了一场始于唐,盛于宋,影响深远的艺术革命。而这份全新的审美观念既与汝瓷独特的烧制技艺有关,又与宋代的人文精神有关,更与宋代主流的极简主义有关。  汝瓷全新的审美观念  什么是振兴汝瓷文化发展及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对宋代汝瓷研究和剖析过程中,通过多年来汝瓷烧制的经验,结合当下社会主流美学观念和宋代
期刊
2017年7月20日,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当代瓷器捐赠收藏仪式。作品《玉钧玺》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  作品《玉鈞玺》由中国钧瓷工艺大师王现锋潜心多年创作而成,整体造型端庄大气,威武雄壮,钧玺上部一只瑞兽稳稳端坐,翘首远望,壮美中祈福归,盼财到;下部则别具匠心地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灵兽镇守,稳若泰山之气顿显,寓意增祥瑞,聚福来,基业万年永固!  作品《
期刊
清代中期的书坛受董其昌的影响很大,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以“董书”为宗法,对其倍加推崇、偏爱,因而整个清朝前中期的书法多以“董书”为主。但仍有很多学者则是向宋、唐、晋的大师们取法,将传统帖学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善书的人众多,其中翁方纲、刘墉、成亲王、铁保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成、铁”。他们是清代中期盛世书风的代表,体现出当时帖派书家的实践水平和整个书坛的风气取向。  讲究“无一笔无出
期刊
钺是中国古代一种兵器,其最早可能起源于生产工具石斧。许慎《说文解字》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尚书·顾命》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钺从形态上看就是大斧,主要区别是斧刃相比钺较窄,钺刃宽大一些,呈弧形,似新月。  玉钺是择石之美者以玉而制成,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即将产生的历史时刻。玉钺结合了美玉高贵的秉性和武器杀伐的气息,它更多的不是一种实用
期刊
山东省高密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世俗文化高度发展。一个县级市,却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其中一个就是凝聚着中华古朴民风的活化石——扑灰年画。  被誉为“中国一绝”的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工艺繁杂,题材众多。所谓扑灰,即根据预先构思好的题材,用柳枝或者豆茬烧成炭条起稿,画出大体轮廓,然后拿画纸在底稿上拓扑,一稿可得扑稿数张;同一张画稿便成了对称的两张,这完美的对称
期刊
人每天三分之一时间都在休息和睡眠,因此,枕便成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生活用具。当代枕的材质和功能繁多,有保健枕、药用枕、首枕、腰枕、靠枕等,足见人们十分注重睡眠休息时枕的舒适性功能。与当代相比,古代枕的内涵更为丰富,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  三彩枕,始烧于唐代,成熟于宋金辽时期,属低温铅釉陶枕,是陶瓷枕林之中的一朵奇葩。其明艳柔和的釉色、变化万千的造型和包
期刊
关于柴窑的问题,也是陶瓷界老生常谈的话题,本刊在2014年曾经做过《揭开柴窑神秘的面纱》系列报道,2017年本刊第五期的卷首语中再次刊发《柴窑爱你不容易》,备受陶瓷界和读者的关注。柴窑因至今未见到考证的实物,未发现窑址,仅在《格古要论》《清秘藏》《五杂俎》等书中有所记载,因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如照目前多数陶瓷学者意见,基本上已经否定其存在,且以“钧窑”取而代之,原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
期刊
西周作为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两大玉器发展高峰的承上启下阶段,注重礼仪、制度和政治化的周人对玉的需求有更高的文化内涵,旧玉改制是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人们对玉料的珍惜和再利用。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鸟纹玉器占有重要比例,并存在部分旧玉改制的现象。本文以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鸟纹玉器为例,探讨旧玉改制的原因和形式,反映周人旧玉改制的运用和意义。  西周是礼乐制度
期刊
敦煌市位于今甘肃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一带设置了四个郡,分别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而敦煌郡位于最西端。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这里成了中西方交流的重镇。因此,诞生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自印度传入犍陀罗地区,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边缘传入中国之后,作为西汉帝国西部门户的敦煌成为佛教传播的必经之地,造就了敦煌石窟与佛教艺术的兴盛。  敦煌石窟包括今天的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