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标准及原则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标准及原则。规范标准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标准,二是文化标准,三是品位标准。规范原则主要有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实语言;规范;标准;原则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产生于网络空间环境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传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语言大有“走出网络,走进现实”的趋势。很多流行于网络的词语成为社会热词,比如“给力”、“打酱油”、“伤不起”、“被XX”、“很X很XX”等。网络语言应该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仅仅在网络空间使用的语言,二是突破网络空间限制进入现实生活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不规范的语言系统,,从语言学角度讲,它在丰富传统语言新词汇的同时,也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因此,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时必须进行规范。本文探讨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标准原则。
  一、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标准
  在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过程中,不能任其自然,而应该设立一定的标准去进行规范。笔者认为,规范标准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语言标准
  网络语言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网络语言既然是语言,就要符合语言生成、应用和发展规律,符合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规范。从网络语言的现实情况看,各种各样另类的表达形式,正在冲击和破坏着原有的语言规范。可以说,违反语言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
  1.违反语法规范。在网络语言中有许多不合语法规范的说法。经常出现粤语方言语法中的状语后置现象,如“你走先(你先走)”、“给个理由先(先给个理由)”等;西北方言中的“知不道(不知道)”运用也不少。另外,还存在许多搭配不当的表达,如:“真男人”、“很风景”、“很林黛玉”等。
  2.肆意曲解词语。一些传统词语在网民手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词语的意思和书写形式本身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音都没有关系。如用“天才” 指代“天生蠢才”,用 “神童”作为“神经病儿童”的简称,用“偶像”指代“令人呕吐的对象”,等等。这些词语原有的词义十分优美,但曲解出的新含义不仅晦涩难懂,而且令人生厌,违反了语言简明的原则。
  3.故意使用方音。为了取得方言的发音效果,网民们常常会让一些字发挥“新”的作用。如“麻烦介绍一下撒!”(“撒”,语气词,四川方言),“那个片粉好看!”(“粉”意思为“很”,港台方言),“有个哥哥说这样子爱慕虚荣的女银不适合的!”(“银”意思为“人”,东北方言),还有把“怎么”说成“肿么”,把“同学们”说成“童鞋们”,把“同志们”说成“筒子们”,等等。这些模拟方音的用法虽然有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但违反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网络语言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与现实语言的语言规则格格不入。如果被广泛运用,无形中会增加理解的难度,造成一定的交际困难,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和严整性。尤其是对于进入现实语言系统的网络语言,更要注意运用普通话的语言规则进行合理规范,不能把流行于网络空间的语言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现实语言中。
  (二)文化标准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具有突出的工具性特征,同时也具有文化的属性。在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网络语言的文化性应该受到特别重视。所谓文化标准,就是从保护汉语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网络语言是否规范。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围墙。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网民们对标点符号、键盘符号等进行组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表意符号,如“:D”表示开口大笑;“:一<”表示难过的苦笑;“Y(^_^)Y”表示举双手胜利,等等。这些表意符号只不过是一种不规范的图形符号,根本不具备文字的基本功能,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含蓄和精致,缺乏汉语厚重的文化底蕴。
  网络语言中大量的外语因素对汉语文化的凝聚力带来冲击。外语因素如潮水般涌入网络语言之中,影响着网民的思维。主要表现有:
  1.外语语法的运用。运用英语的时态,如现在进行时,“得意ing(得意着呢)”、“郁闷ing(心里正郁闷)”;现在完成时,“午饭ed(吃过午饭了)”、“上课ed(上完课了)”。运用英语的复数形式,如“兄弟姐妹s(兄弟姐妹们)”。运用英语的状语后置,如“我上午看书在图书馆”。运用日语句式的“……的说”,多出现在文章标题中,如“今天晚上谁去听音乐会同去的说”,其实“……的说”并无实际意义。这些用法严重影响了汉语语法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2.字母词的大量出现。由于英语是全球强势语言,英文字母词在网络语言中相当普遍,并呈泛滥趋势。如“IC”( I see)、“GF”(girl friend)、“BF”(boy friend)、WTO(World Organization of Trade)等。
  外语因素的大量频繁使用,容易造成网民对外来文化的认同,造成汉语文化的弱化,影响汉语文化的凝聚力。因此,有必要设立文化标准,比如在现实语言的使用场合限制表情符号、外语因素的使用等,从保护汉语文化的角度去规范网络语言。
  (三)品位标准
  语言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体现出个人或社会的道德取向、道德意识和道德标准。网络空间的匿名性造成了网民角色的虚拟化,出现了不受“熟人”监督的情况,进而造成了网络空间道德特征的弱化。网民在聊天室或BBS里拥有了释放社会压力的机会和充分自主的“话语权”,而且对自己说出的话不用承担责任,这无形中成为网络语言粗俗化的重要原因。一些素质不高的网民借机在网上发泄对他人的不满和仇视,出口成“脏”,导致一时间网上脏字满天飞,国骂、翻新出奇的詈语,令人脏不忍睹。例如“WBD”(王八蛋)、“TMD”(他妈的)、“NND”(奶奶的)、“QNNND”(去你奶奶的)、“婊子”、“狗屁”等,数量不少。有些网名以骂名为美,以臭名张扬个性。例如 “杀人”、“疯子”、“包藏祸心”、“暗中伤人”等。还有的在网络的留言板上发下流、肮脏的帖子。   网络上粗劣、污浊语言的大量出现,与某些网民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他们只顾自我发泄,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解气,不顾语言的美丑,不文明、不道德的语言自然大行其道。长此以往,网络语言的品位会不断下降,现实语言的品位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必须考虑对语言品位的追求。应该及时发现好的、新的语言现象,向人们推荐典雅的、纯洁度高的语言。
  这三个方面的标准,语言标准和品位标准被关注较多,但文化标准往往被忽略。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各种文化撞击渗透的现实面前,文化标准应该给予足够的注意。
  二、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规范的原则
  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
  (一)柔性原则
  所谓柔性原则,就是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要宽严结合、刚柔相济,不能一味从宽或从严。柔性原则主要表现为承认适者生存,尊重约定俗成。
  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规律同样适用于语言的变化。网络语言的变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语言,它就有无限的活力,就会被广泛使用并日趋规范。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只能流行一时,最终会被淘汰。网络语言是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的反映,一些优秀的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自然会为社会所接受。
  采取柔性的原则来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要承认网民的创造性,尊重网络语言的新现象,但决不放任自流。在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时,要及时确定语用环境,减少字母词的使用数量,缩小字母词的使用范围,制定数字谐音的使用标准,限制表情符号使用的语境。
  (二)动态性原则
  所谓动态性原则,就是在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进行规范时,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虑,要积极关注网络语言,积极对新兴的网络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甄别,推荐一些又新又好的语言来满足现实生活交际的需求。
  网络语言是鲜活的、发展的语言,是目前汉语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不断产生出新的甚至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因而网络语言规范总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中的某些词语经过长期使用,逐渐被大家接受下来,会不断地从网络渗入到现实语言中,这就需要对它进行规范,才能适应语言发展的要求。所以网络语言规范更是动态的规范。只要是文明优秀的网络语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能够吸收进入现实语言的,就应该吸收进来,而不应该用现成的规范去硬套,不符合的就统统拒之门外,甚至“一棍子打死”。
  (三)层次性原则
  所谓层次性原则,就是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时,要区别层次,分类要求,进行有分别的规范。
  网络语言进入现实生活的渠道主要有机关公文、新闻媒体、学校教育、大众生活等。面对不同的渠道,在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时,不能只有一个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分出层次。机关公文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公共事务等,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网络语言。国务院有关部门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制发公文时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词”。新闻媒体语言介于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之间,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应该运用规范的语言。但一些报纸和杂志开设的网络、博客版面,就可以使用较多的、规范的网络语言,这样,既可以保持网文的原貌,又可以反映年轻人个性对话的内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语文教育,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教会他们甄别网络语言,吸收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自觉摒弃那些粗俗、低劣的网络语言。至于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要求可以更为宽松一点。只要能够进行有效的思想感情交流,使用一些诸如“给力”、“伤不起”之类的网络词语,应该允许。对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进行规范时坚持层次性原则,可以使规范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网络语言的繁荣和发展。
  只要我们依据语言标准、文化标准、品位标准,按照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对网络语言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鉴别,让网络语言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规范,网络语言中的优秀成分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名正言顺地进入现实生活,成为人们交际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尚伟.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11(7).
  [2]张剑平,刘波. 中文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探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6).
  [3]江南,庄园. 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李清福,冯智勇. 浅谈网络语言规范问题[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5]邓文彬. 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着眼点,就教师如何维护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课堂上采用合适的课堂用语,从课前问候语、讲授中的指令语、课堂提问和问题反馈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在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共同作用下的教师课堂用语,对如何推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面子理论; 教师课堂用语  Brown和Levinson指出:许多语言行为蕴含一个共同点——“照顾面子”。
期刊
摘 要:诗歌翻译所使用的是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艺术语言。因此,当在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诗歌作品被“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去时,为了使接受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使用创造性叛逆翻译技巧极为必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决定诗歌翻译是否能成为翻译文学的关键所在。以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论述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诗歌翻译的主体在翻译中的所能掌控的创造性与限
期刊
摘 要: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禅宗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古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决不仅是因为优美的文字与华丽的辞藻,也不仅是因为巧妙的结构与精美的修辞,应该是文章所承载的一种精神与思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也是大量古文被收录到高中语文课本的原因。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把禅宗思想运用到古文教学中以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特作此文。本文佐以诸多实例,并引述相关禅宗
期刊
摘 要:认知语言学语法原型理论框架下,及物性作为一种语法范畴,是具有典型性的,动词及物性被认为是一个语法原型。本研究对典型及物性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证明这一观点所引发的结论的不全面性。原型范畴仅在语用解释层面起作用,只是对现象的菱镜似的解读,解释不了及物性问题。  关键词:及物性;认知观;反思  1 Introd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s consider that
期刊
摘 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一思考一行动”为逻辑顺序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政策分析的课程教学应用中有四个步骤:经典场景设定、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实施和案例讨论总结。在此基础上,就角色扮验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与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公共政策分析    角色扮演是以莫雷诺(J.D.Moreno)为代表的心理剧论者和群体动力学论者
期刊
摘 要:军训在高中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培养其国防知识与军事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培养高中生的行为习惯与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等非智力因素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但是,当前的高中生军训中存在一些列问题如师资队伍、军训教学管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对策以便改善高中生军训,更好的提升军训的效用。  关键词:军训;高中生;功能;策略    一、高中生军训的功能  (一)军训对高中
期刊
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琳》是他的短篇小说《都柏林人》中一篇,描述一个名叫伊芙琳的女孩在关键时刻放弃追求自己幸福生活希望的故事。伊芙琳的两次精神顿悟过程陷入两难境地,该人物极具代表性的展现了当时爱尔兰人民精神瘫痪的状态。  关键词:精神瘫痪;意识流;顿悟    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包含了15个小故事,刻画了当时爱尔兰社会人民精神瘫痪状态的全景。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们大
期刊
摘 要:《论语》是反映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它的翻译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从目的论的角度评析《论语》选段的不同译本,不仅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证明了翻译批评在提高译者翻译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 《论语》; 翻译批评    一、前言  翻译,即语言的转换,它包括相同语言的语内转换和不同语言的语际转换。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文学作品语际转换的重要目的
期刊
摘 要:中日两国素有“同文”之说。如果单纯就两国具有悠久的“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及共同使用“汉字”这一点来说,似乎不无道理。但随着对日本文化诸要素的深入探讨,不难发现日语与汉语本属全然不同的语系。无论是语序、构成还是语法规则,甚至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都有很大差异。  关键词:日语;一心传心;暧昧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季风气候使大自然富于变化。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培育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细
期刊
摘 要:雷锋精神,放诸四海皆准的道德规范,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颠扑不破。在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精神,60年代是追求真善美;70年代是爱憎分明;80年代是发扬“钉子”精神;90年代是爱岗敬业,而今是返璞归真。本文从雷锋事迹中剖析雷锋精神,深入分析道德建设中典型教育弱化的现象以及它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而深层次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并结合社会需要、道德传统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建设道德文明的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