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品学”课程是物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基础课和实训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的作用。要开展好这门课的课堂理论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使商品学的教学更加贴近物流的实际工作,真正让商品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理论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训练在实习基地完成,沿袭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实践和理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而商品学的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方法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地把理论与实践交融在一起,把直观和抽象交错在一起,形成了理论教学中包含着实践训练,实践训练中又贯穿了理论指导,打破了以往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
二、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体现职教特色的重要依据。在制订《商品学新教学大纲》时,按照《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标准》,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为目的,培养“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增加活动课、情景教学、综合训练等实践化的教学形式为指导思想。根据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要求,增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笔者在《商品学新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根据物流专业对商品知识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物流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整合。在大纲的制订上,按照物流领域不同商品的特性,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如食品模块、纺织品模块、日用工业品模块、家用电器模块等,在每一个模块中又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中提出在物流环节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如下图所示),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打破了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层皮”的现象。
三、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考核方法
在商品学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过程中,笔者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根据模块进行以专项任务或课题为内容的考核
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教师评价,又有社会评价。在教师评价中分为课前准备阶段的考核、课堂训练中的考核、课后完成训练的考核。如在东方信捷物流公司按照“工作过程”的顶岗实习考核、让学生以小组(4~5人)形式到企业参观实践时师傅的评价;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核分数。
2.坚持以解决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
在物流领域,商品学各个模块的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例如,考核“在物流环节中日用工业品商品养护的条件和措施”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的知识包括商品的分类、日用工业品的理化特性、成分与结构、堆码的方式、外界环境因素、储存和运输的方法等。因此,考查的是学生解决物流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能力。
3.采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评分制
能力考核要注重对平时考核实行的全过程控制,采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评分制。
例如,在“物流领域对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课题考核时,根据同学们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分别给与三个等级的分数。
四、理论教学实践化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中不能重练轻学
在学习中,将“学”与“练”相结合。由于每次上课都有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或模拟物流公司的场境,极大增加了课堂训练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商品学的过程中喜欢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理论,教师必须适时的引导,把每一个任务或课题的最终结论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学习方法陷入传统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2.克服教学中“两张皮”的问题
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化手段,强调的是改变以往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把理论与训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融合起来。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错。笔者在商品学的教学中,不仅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还将不同的教学形式,根据任务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物展示法、课题研究法、实验教学法、专题讨论法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
总之,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化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中职学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供销学校)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理论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训练在实习基地完成,沿袭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实践和理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而商品学的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方法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地把理论与实践交融在一起,把直观和抽象交错在一起,形成了理论教学中包含着实践训练,实践训练中又贯穿了理论指导,打破了以往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
二、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体现职教特色的重要依据。在制订《商品学新教学大纲》时,按照《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标准》,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为目的,培养“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增加活动课、情景教学、综合训练等实践化的教学形式为指导思想。根据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要求,增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笔者在《商品学新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根据物流专业对商品知识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物流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了综合化整合。在大纲的制订上,按照物流领域不同商品的特性,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如食品模块、纺织品模块、日用工业品模块、家用电器模块等,在每一个模块中又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中提出在物流环节中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如下图所示),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打破了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层皮”的现象。
三、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考核方法
在商品学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过程中,笔者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根据模块进行以专项任务或课题为内容的考核
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教师评价,又有社会评价。在教师评价中分为课前准备阶段的考核、课堂训练中的考核、课后完成训练的考核。如在东方信捷物流公司按照“工作过程”的顶岗实习考核、让学生以小组(4~5人)形式到企业参观实践时师傅的评价;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核分数。
2.坚持以解决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
在物流领域,商品学各个模块的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例如,考核“在物流环节中日用工业品商品养护的条件和措施”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的知识包括商品的分类、日用工业品的理化特性、成分与结构、堆码的方式、外界环境因素、储存和运输的方法等。因此,考查的是学生解决物流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能力。
3.采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评分制
能力考核要注重对平时考核实行的全过程控制,采用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评分制。
例如,在“物流领域对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课题考核时,根据同学们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分别给与三个等级的分数。
四、理论教学实践化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中不能重练轻学
在学习中,将“学”与“练”相结合。由于每次上课都有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或模拟物流公司的场境,极大增加了课堂训练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商品学的过程中喜欢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理论,教师必须适时的引导,把每一个任务或课题的最终结论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学习方法陷入传统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2.克服教学中“两张皮”的问题
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化手段,强调的是改变以往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把理论与训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融合起来。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错。笔者在商品学的教学中,不仅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还将不同的教学形式,根据任务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物展示法、课题研究法、实验教学法、专题讨论法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
总之,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化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中职学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供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