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堂存在的问题探究及反思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与现实的教学碰撞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反映了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误区及反映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反思意见,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好历史与社会课功能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知识;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开放性题目
  
  新课程改革实践了几年,成效颇多,课堂模式、教学方法走向多样化、现代化,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体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落实。另外,中考历史与社会实行开卷考后客观上也引导了中学历史与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然而,教学实践中还是屡见一些问题的出现,本文就改革与现实碰撞的一些矛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希望同行们指正。
  
  一、 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内容枯燥无聊,学生没有兴趣。反思:培养兴趣,高度重视,讲课不局限于书本
  
  就现今采用的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来看,从七年级、八年级到九年级,几乎每本书都有一部分内容列入了中考考查的范围。但由于在中考中它的分值只有50分(与思想品德合卷共100分),在所有中考科目中是最少的,因此,一些师生对它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七、八年级的平常教学检查中,不把它列入检查的科目,在课时安排、课外辅导、作业布置等方面不予重视,有些教师上课敷衍了事,上起课来也还是老一套,要么照本宣读,要么条条框框,圈圈点点,枯燥乏味,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弱。
  通常我们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离题的那部分内容,却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刻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现今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内容相当简单、相当概括、相当扼要,就光讲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而且也很难讲清一个问题。进一步讲,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要使学生广博知识,使学生能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能运用知识为解决问题服务,这一切仅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由此,我们讲课时应大胆地抛开教材的束缚,将更多更丰富的课外内容引入课堂,应该给我们的学生展示更多的历史与社会及与历史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如及时了解时政变化,把时政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高课堂内容的含量,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学活用。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资源问题的课,这位老师巧妙地把语文课的《草莽英雄》的片断用录音的方式读给学生听,再把文中大瑶山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历史与社会课中资源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联系起来,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大瑶山的资源以前如何被埋没,现今如何被利用,大瑶山的人们又因此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的过程。在老师的讲解中,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人民的辛劳。这不仅是一堂知识的讲解课,更是一堂思想的洗礼课。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前提,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对自己感到索然无味的课程倾注热情,因此,我们教师的教学首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把学生向兴趣之路上引导,而不只是单一地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多以教师为主体。反思:教学形式多样化,多让学生参与
  
  据调查显示,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缺乏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形式过于单一,枯燥乏味,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更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参与教学过程。
  传统的社会课教师往往习惯于让自己操纵、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单方面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我为中心,教学中只会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老师“强求”要记忆的条条框框,被动地充当一个“看客”、“听众”,学生兴趣得不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挥。这几年,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已试行,新的教学模式也已在尝试,但某些学校、某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他们更多地还是习惯于依赖传统,缺少创新。
  实际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生学习的心向怎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堂上应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把合作式、探究式、新课程理念带入课堂,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教学中应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不仅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导演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发现者、合作者、欣赏者,学生则是表演者,真正的参与者。学生只有成为学习、课堂的主人,才可能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与研究,亲身体验、感知和感悟所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更多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才能更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才能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的课学生才能真正地喜欢。
  
  三、 问题:现代化教学手段喧宾夺主。反思:不要用教学片代替老师的讲解,注意传统与现代的衔接
  
  为了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存在一些误区,以为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就不单一了,于是,有些教师整节课都采用多媒体,如:投影片一投到底,整节课黑板上无一字,书本上无一画,抛开书本都用幻灯片,有的整节课都用课件,只让学生看课件,缺乏理念性的讲解。自以为非常新颖、非常现代了,但殊不知结果并不尽人意,一是采用多了学生不喜欢,虽然一时学生会感兴趣,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二是许多知识学生单凭直观印象不能很好理解,只能是半生半熟。
  《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都已搬上银幕,人们也都喜欢看,喜欢影片中活生生的人物,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并不是因有了电影、电视而去看原著的人就减少,相反的, 看原著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有的甚至因为有了影视反而刺激了人们再看原著的欲望,这是因为人们喜欢从原著中的字里行间去尽情地寻找、想象、回忆故事中的人物,因为原著中的人物才是最原汁原味,最具有原始性。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现代化教育应该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幻灯片也好,多媒体课件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虽具有直观性,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信息、一个画面而已,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在教学中的地位。书本中的概念、原理、知识需要教师的讲解、师生共同探讨才能讲清,况且,一位优秀教师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治学态度、教态仪态、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各方面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终生,而这些光看看课件是不够的。
  
  四、 问题:作业死板,只讲条框。反思:适当布置,增加开放性题目
  
  在布置历史与社会作业问题上,我们也存在一些误区,为布置作业而布置,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另外,在要求给学生减负以后,我们历史与社会作业有的就干脆减掉了,有的是学校规定,有的是年级、班主任规定,课外可以少布置或不布置历史与社会作业。这样,有的社会教师为了减少改作业时间,真的就不布置或少布置了。
  其实作业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理论掌握了,基础知识扎实了,不等于会做了,也不等于能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了,这就是说,知了不一定能用,而且,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需要通过作业来体现,因此,不通过做作业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学生就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一起来,也就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谈不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更谈不上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了。
  我们文科作业,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阅读材料、语言表达等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有自已独到的作用。近几年,我们历史与社会中考实施开卷考后,主观性试题多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还有表达能力,因此,在设置的题目上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试题,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文字表达与组织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精心指导与练习才能逐步领悟。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中发现,许多学校的学生不会答主观性试题(多是开放性试题)。学生的答案不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答案文不对题,就是逻辑混乱、语无伦次,不是理解与材料不一致,说理不充分,就是常常面对题目不理解,无从下手,因此,适当地布置作业,特别是适当地布置一些开放性题目是必要的。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其思维、迁移、分析、理解、归纳、文字表达与组织等能力会慢慢地得到锻炼与提高。
  教学相长,是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期望与认识,了解课堂中存在的缺点和失误,才能促进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改善我们的教学,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而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篇.
  [2]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3]托起明天.方方.
  (金华武义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是指在物理学习中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学生。消除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实现人人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点分析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高中生感到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  随着高考物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高考成
根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强化职业意识,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 组织学生参观人才招聘会,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动态,培养职业意识    就业是中等学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的标志,是人生道路上一次飞跃,实现飞跃,端正观念,学会择业,是职业生涯第一步的关键。为帮助学生走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和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的内容与侧重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目的与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不谋而合,都是培养出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于各科
2006年笔者对克鲁兹王莲繁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仔细观察。掌握了王莲的开花结实习性后,可用人工杂交的方法选育出王莲的杂交新品种。王莲属和同科的芡实属具
本文建立了一种木材及木制品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检测方法,采用超声法甲醇提取,离心后浓缩定容,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回收率在8
2014年对宜昌地区核桃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选优,同年10月采集核桃坚果经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检测后从中择优30株坚果样品,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结果表明
许多富人抱怨饱受金融危机之苦。然而,在我看来,对许多富人来说,潜伏的更大苦难是子女成才接班的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外在的,也是暂时的;而子女成长的危机是内在的,更是影响久远
本研究对湖北襄阳楸树种质资源库内收集保存的100份不同种质的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叶柄长度的变异最大,叶宽变异居中,叶长变异最小.同时,不同种质在叶长、叶宽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一、爱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核心  因为爱是桥梁,是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种子,是拂拭师德这面镜子的柔柔丝绢。它能够驱散黑暗的寒夜,消融心底的坚冰,滋润
小学班主任生活在一群顽皮淘气、蒙昧无知的孩童中,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一方面,是做不好班主任工作的。我们必须还要看到孩子身上蕴涵着的巨大的可塑性.像欣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