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解释的模块整合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我们尝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专题将必修二中“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苏俄)经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二十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等三个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三者的共同点:以危机为缘由,以重视民生为出发点,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内容,以促进经济全球化作为诉求。试图从三种途径去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民生状况为线索梳理经济政策,以政策辨析反观体制变化与选择,以体制认同推演经济发展趋势。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究侧重点集中于对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解释,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解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解析也存有盲区。基于教学实践,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视角去分析:时空定位,引导学生合情合理的解释;流变梳理,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动态解释;对比辨析,突破学生对历史的定势解释。
  一、时空定位,引导学生合情合理的解释
  “我们就不能通过理性来理解客观精神,而是得返回到那在各个共同体中有其连续性的生命单位的结构性关系的系统之中。我们不能将客观精神嵌入一个观念系统,而是必须到历史中去寻找其实在性的基础。”[1]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不是随意猜度和揣测,而是基于真实客观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回到史料中”,选取最具有针对性、最具有“代入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最为相近的材料,将历史事件定格于发生的时空中,这样的课堂才具有历史味道。
  材料一:苏联(苏俄)人均一年消费食品数量(公斤)
   经济史的研究离不开大数据,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最能激发学生探寻的积极性。材料一中从1913年—1952年展现俄国人民生活的点滴,设计问题(1)读数据,说变化。试着将表格中的数据划分时间阶段,并说明在各个时间阶段中人民生活的状况。(2)据知识,作解释。从政策角度说明不同时间阶段民生变化的因素。(3)你认为哪个政策对民生较为重视,请说出你的依据。
  以民生状况为依据能够更直观、客观地反映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效果。除此之外,基于三个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可以反观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变化。
  材料二:美国人把流浪者的窝棚称作“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域称作“胡佛村”,……用來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佛猪”。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三: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稳定农产品价格。
  保护劳工权利,设立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根据人教版必修二教材进行摘编)
  通过材料二、三美国民众在不同时期生活的比较,可以得到信息:一边是胡佛政府的“政策自信”,一边是美国民众生活的困窘;一边是政府失信于民,一边是政府有效行政;一边是民不聊生,一边是民众的生产、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一边是固守自由放任,实施有限干预,一边是政府对经济全面调节。以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体察危机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危机感,能更深入剖析产生的政策因素。
  材料四:肖开翠劳动力较弱,一个女人包了八分田、七分地,两季收粮二千多斤……。去年收入一千一百多元,人均三百多元……。
  ——1980年中共大邑县委办公室
  以典型人物不同时间生活境遇的变化,以鲜活的事例吸引着学生对农村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正确性的深入认知。
  从大数据到普通民众群体再到典型人物的设计,由面到点,更为聚焦地分析体制变化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不论是苏联(苏俄)、美国,还是中国,不论是出于制度的维护、阶级矛盾缓解的考虑,还是社会制度转型的尝试,都无一例外的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也都是难能可贵的。从而对民生与经济政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经济政策调整要关注民生的需求,根据民生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重视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二、流变梳理,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动态解释
  学生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理解浮于表面,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政府职能辨识不清。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分析政府的政策及职能的变化,并以此为视角去分析体制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体制的选择,并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一定的异议和“忧虑”。
  材料五:一成不变的价格
  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材料六:无处不在的政府
  材料七:灵活多样的经营
  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如此迅速的进展,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设计以下问题:(1)从政策中分辨异同点。(2)三个国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析各个国家做出如此选择的理由。(4)分析说明计划指导和指令性计划的区别、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区别。(5)请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进行总结。
  经过分析,学生对经济体制的多样性有进一步认识。例如苏联纽扣价格一成不变说明商品价格不是由市场而是由政府决定,政府掌控着经济,政府指令随处可见、无所不包,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新政下的政府是干预者,是通过政府干预,达到激活市场经济的目的。中国农村改革从集体经济转移到分散经营,管理体制从政社合一到经营权的下放,反映出在农村,政府的职能转变,由“严防死守”到“宏观调控”。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各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对经济政策的调整有所侧重,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出于世界局势的考虑,也是基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为了经济恢复、政治稳定、思想解放(或统一)而做出的一种选择。政府职能是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而转换“角色”,也映照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变化。
  三、对比辨析,突破学生对历史的定势解释
  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材料、信息,不是盲目轻信,而是以开放的心态、独立的倾向进行实事求是地审视分析,从而突破思维定势、纠正偏见、形成正确认识,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2]批判性思维的获得需要提供同质或异质的材料并对其进行辨析。辨析的过程是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突破思维定势,多元认知历史现象的过程。
  片段一:2018年5月9日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阅兵,在观众席上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前苏联“苏共”书记戈尔巴乔夫。
  片段二:德国的统一是德国自己的事情。苏联对德国统一的支持,使德国的统一进程顺利推进。
  ——戈尔巴乔夫《我与东西德统一》
  设计问题:
  (1)在阅兵式上,戈尔巴乔夫流下了眼泪,你能站在他的角度结合所学解释他流泪时的感受和原因吗?
  (2)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是“世界的英雄、俄罗斯的弃儿”根据片段一和片段二请从世界和苏联两个角度谈一谈对戈尔巴乔夫的认知。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戈尔巴乔夫是如何从经济上改革斯大林模式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怎样的体制改革的趋势?
  本环节提供了有对比价值的两组材料:一是军事科技强大的俄罗斯阅兵仪式和“戈尔巴乔夫的眼泪”之间的对比;一是对戈尔巴乔夫及改革评价的对比,在俄罗斯人民眼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弃儿”,而在世界面前他却是“英雄”。对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它埋葬了苏联,断送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应该“追本溯源”,在苏联历史中找寻支撑和依据。如若我们从全球视野去观察这个改革,可能会欣喜地发现,他在用市场经济去改造苏联,用另外一种经济手段去发展苏联,并由此冲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市场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积极融入世界潮流。
  片段三:戈尔巴乔夫评价改革开放: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保持了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并且促使这个国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
  研究人员齐迈克认为,中国改革成功,重要原因就是富有智慧的中国人不断突破禁区,并把一系列重大措施付诸实施。
  片段四: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將‘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根据片段设计问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从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2)理解片段五中的“水”与“火”的相融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从戈尔巴乔夫、研究人员和美国学者的视角评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者用智慧和创新精神不断挣脱体制束缚,寻求发展出路。通过分析经济体制、所有制和个人崇拜的突破,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冲破传统的藩篱,给企业、地方“松绑”,给经济注入活力。这些改革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融奠定了基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紧跟世界发展脉搏,在开放地区尝试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尝试着紧密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尝试着增长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基于此,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能够更为清晰的认知,对“中性词”市场与计划的辨析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对苏联(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整合,从人民生活、历史研究、历史反思等视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体制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呈现历史的“前因后果”简化理论性较强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以实现对历史的解释,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需要关注不同时空中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历史所学去解释和理解;历史辨析能力和思维是学者所需要的涵养,通过对比经济政策,再一次深入了解人们生活背后的政策因素;历史推演能力是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通过经济体制的内涵和走向分析,用批判和反思去汲取养分,并从中梳理历史发展的走向。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知,尚有欠缺之处,还望能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
  【注释】
  [1](德)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彭刚等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2]季晓燕:《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5期。
其他文献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元化成为其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包容和接纳外来移民的典范,加拿大社会秩序安定,各个民族和平相处。这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教育政策不无关系。加拿大的教育事业由各省和地区直接管理。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曼尼巴托省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省,本文力图分析其历史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特色,并提出对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借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1]。史学家在解释历史时通常利用理论工具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历史解释应是史论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存在没有理论基础的历史解释”[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素养,优化运用历史理论方法、能力。史学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视角和路径。  史学语境,由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范式所构成[3],是带有史学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理论,人们习惯上把“认知过程”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归于低阶思维;把“分析、评价和创造”归于高阶思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目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他們是否能够在特定情境下,基于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低阶思维的同时,还需培养他们的
让学生“学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落地的有力证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会”?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学会”?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会”什么,明白学习的“终点”在哪里,再规划学习攻略,向着目标出发,这种“以终为始”强调评价先行的教学设计称为“逆向教学设计”。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不足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面较广,整体跨度较大。由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为“热题”。笔者以为,历史繁芜,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可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连续认知。但时常又会出现“连而不通、续而无序”的情况,所以在整合时需凸显史事的时代差异与内容特征。知异方可融通,才能和而不同,形成对史事的科学认知。因此,以整合为基,以辨异为要,以认同为矢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具有不小的价值。  一、重视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
一、文章缘起  在刚结束的高考历史全国1卷中,有三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涉及数量分析和描述,分值共37分,可见数量分析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的分量,也体现了高考1卷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视。本文浅析数量分析在今年高考1卷中的具体考查方向,探讨一轮复习中如何依托数量分析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提分高考。  二、數量分析的含义和今年高考1卷运用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如何深化村级民主协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县域治理的重要课题。2019年以来,
在欢度又一个“六一”儿童节之后,有不少家长发现,在孩子们活动的现场,又多了一些“小眼镜”。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近视是外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  近视以视远不清、视近清为主要特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屈光不正主
有的历史课堂妙趣横生,有的课堂知识清晰,有的课堂生动有序,有的课堂富有思维魅力,历史教学无外乎对过往历史井然有序地叙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差异万千。学生在历史课中是学有所获还是困乏无趣与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历史教学的筋骨和肌理有着密切关系。关于“一节好课”的论题常话常新,如何打造理想课堂的追问也常变常新,现下看来,具有逻辑思维且有意有情的四十分钟无疑是受学生欢迎的。有条理、有内涵、有效果的教学追求将课
文物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直觀、真实地反映着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等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进行着阐释。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将历史文物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中学历史课堂中对于文物的运用存在局限性和低效性等缺陷。“何尊”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去感受到“何尊”的魅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将现代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对文物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