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中,家庭的核心作用。第一,从转变家长角色、做学习型家长、父母榜样示范三方面提高家长的素质;第二,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充分民主三方面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从努力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培养家庭成员珍惜时间、阅读习惯、思考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参与活动的习惯等方面提升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习型家庭;家长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学习型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成员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前提下,通过有组织的自学、共学和互学,改善家庭学习的内涵与品质,提升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最终实现家庭成员个体及所属家庭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家庭形态。从学习型家庭的定义来看,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思考学习型家庭的创建问题。本文即专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过程中家庭的核心作用。
一、提高家长素质
家长的素质是影响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根本因素,直接决定着以家庭学习为核心的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成败。家长的素质包含众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转变家长角色
时代的发展使家长不得不转变角色。无论在孩子的眼里还是实际上,现在的家长都不再是正确观念的代表,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e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形式。[1]今天,在我国社会剧烈变迁中带来了文化传递模式剧变,已从“前喻型”文化类型向“并喻型”文化类型转变,并将继续向“后喻型”文化类型发展变化。在这种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亲子互动关系发生了动摇,亲子两代几乎面对的是同一起跑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和成人面对同一崭新的环境时,幼儿对新环境中刺激的感受更为强烈。今天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年人已经成为必然,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因此,家长必须转变以前的家长权威,与孩子一起学习,并勇于向孩子学习。
(二)做学习型家长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呈加速度发展的态势。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现在是每3~5年就增加一倍。面对如此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知识时代,“学无止境”应成为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座右铭。家长只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家长,通过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才能在今天的社会上立足,才能在子女的教育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担当起教育培育子女的责任。从培养子女对学习的兴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角度来说,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可以在子女面前树立起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对事业不断的追求等正面形象。同时,家长的言行还为子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子女在这样的氛围中将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三)父母榜样示范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总结了20多年社会学习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榜样作用的学习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除少数属于无条件反射以外,绝大多数行为是后天通过对榜样的观察习得。对孩子而言,父母是天然绝对的榜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每一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要牢记:家长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家长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要求和鞭策,是一种教育氛围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这种教育比较容易被子女所接受。在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成长,父母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智慧型的父母。
二、改善成员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决定了家庭生活的气氛、生活秩序和稳定程度,对所有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影响更大。以核心家庭①为例:
(一)夫妻关系
据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女士调查,中国人的婚姻既不是高质量,也不是人们常说的“高稳定、低质量”或“凑合型”,既有感情生活的高满意度,对配偶多为肯定评价,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维系婚姻的主要是责任而非爱情,夫妻互动不足、缺少情趣。
[2]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夫妻家庭负担重、闲暇时间少,也与人们观念上对夫妻感情培养重视不够、家庭精神文化投入少有关。学习型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自觉践行,在共同的学习与成长中更新与发展爱情,提高婚姻质量,这是婚姻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学习型家庭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二)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传统社会,“在家庭内部,亲代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亲子两代在生物繁衍链条上的前后相继性,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会教化过程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
[3]信息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凸显。父母“在新器物的使用及新潮流的了解方面则几乎没有发言的余地”。
[4]网络传媒的广泛影响,使得子代能够从父母、学校、老师、课堂的书本以外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了“话语权力”,提高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开阔了父母的眼界,提高了其社会适应性。因此,信息时代的亲子关系应从“听话”转变到“对话”模式,从单向转变到双向互动模式。
(三)充分民主
现代家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既不应该把孩子置于中心位置,其他家庭成员围着孩子转,孩子的事高于一切,孩子的话就是圣旨;也不是象封建家庭那样,家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用“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作为衡量孩子是非对错的标准。家庭民主气氛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最好课堂,只有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权利与责任,民主之花才能真正开放。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使两代人共同成长。学习型家庭不是迷信权威,而是祟尚真理,家庭成员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家庭中,家长注重与子女平等交流,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既不溺爱孩子也不“棍棒教育”。
三、提升学习能力
要提升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三管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努力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主要指家庭的精神生活方式,很多教育家都对家庭文化都很重视,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中就论述了家庭文化的重要性:“父母本身不读报纸不看书,不去剧院或电影院,不喜欢参观展览会,博物馆的家庭里,很难使儿童有文化修养。”[5]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固然难以脱离家庭的经济水平,但更重要的还是家长的投资观念和文化需求。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里的购书支出、家庭藏书和孩子的课外读物数量关系比较密切。[6]这说明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儿童家庭的精神环境与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调查发现:家庭中成人普通类图书、杂志的数量并不高,将近一半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幼儿图书、杂志的数量也不多,一半以上的家庭的幼儿读物在20本以下。[7]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培养家庭成员积极的学习心态
心态在心理学上是指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即心态就是性格和态度的统一,态度是心态反应的表现化。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8]
因此,欲提高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必须培养家庭成员的积极学习心态。而要培养家庭成员的积极学习心态,必须做到:①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价值;②对学习充满热情与渴望,把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学习;③敏于并敢于学习新事物,不怕挫折与失败;④不为生活与学习中的失败找理由与借口。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与学习的质量。因此,家长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家庭成员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求新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如:良好习惯;不良习惯。[9]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10]叶圣陶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11]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十分重要。比如培养珍惜时间习惯,培养思考习惯,培养孩子使用工具书习惯,培养孩子参与活动的习惯等等。
虽然以上我们探讨的是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家庭的核心作用,但是,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或有组织或自发的实践活动,呈现出的是一种家庭、学校、社区联合的趋势。在家庭与社区、学校结合的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中,三者之间只有互相支撑和相互关联,才能更好地完成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系统工程。
总之,学习型家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期间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憱而就。
[注释]
①核心家庭: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他在《社会结构》(1949)一书中认为,从亲属关系着眼可把人类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复婚家庭、扩大家庭等三种基本单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几种家庭形式赖以扩大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社会学广泛使用。(参见:本书编委会,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24CD完美版•社会学》[M/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张莉.学习型家庭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80~81.
[2]王蕾蕾.论学习型家庭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4,(4):9~10.
[3][4]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51,59.
[5]乐善耀.提升家庭幸福能力系列(之二)幸福家庭的钥匙在哪里[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6,(10)
[6]孙越,孙莅野.家庭环境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J].教育探索,2001,(5):67~68.
[7]李兰生.21世纪初上海幼儿家庭教育的矛盾及化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1,(4):24.
[8]转引自蒋光宇.选择决定人生[J].科学与文化,2007,(11):47.
[9]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夏征农主编.辞海(普及本)[M/C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69.
[10](英)约翰•洛克(Locke,J.)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11]转引自杨乐生.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之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7(2):60.
关键词:学习型家庭;家长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学习型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成员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前提下,通过有组织的自学、共学和互学,改善家庭学习的内涵与品质,提升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最终实现家庭成员个体及所属家庭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家庭形态。从学习型家庭的定义来看,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思考学习型家庭的创建问题。本文即专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过程中家庭的核心作用。
一、提高家长素质
家长的素质是影响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根本因素,直接决定着以家庭学习为核心的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成败。家长的素质包含众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转变家长角色
时代的发展使家长不得不转变角色。无论在孩子的眼里还是实际上,现在的家长都不再是正确观念的代表,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e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形式。[1]今天,在我国社会剧烈变迁中带来了文化传递模式剧变,已从“前喻型”文化类型向“并喻型”文化类型转变,并将继续向“后喻型”文化类型发展变化。在这种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亲子互动关系发生了动摇,亲子两代几乎面对的是同一起跑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和成人面对同一崭新的环境时,幼儿对新环境中刺激的感受更为强烈。今天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年人已经成为必然,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因此,家长必须转变以前的家长权威,与孩子一起学习,并勇于向孩子学习。
(二)做学习型家长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呈加速度发展的态势。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现在是每3~5年就增加一倍。面对如此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知识时代,“学无止境”应成为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座右铭。家长只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家长,通过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才能在今天的社会上立足,才能在子女的教育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担当起教育培育子女的责任。从培养子女对学习的兴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角度来说,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可以在子女面前树立起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对事业不断的追求等正面形象。同时,家长的言行还为子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子女在这样的氛围中将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三)父母榜样示范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总结了20多年社会学习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榜样作用的学习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除少数属于无条件反射以外,绝大多数行为是后天通过对榜样的观察习得。对孩子而言,父母是天然绝对的榜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每一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要牢记:家长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家长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要求和鞭策,是一种教育氛围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这种教育比较容易被子女所接受。在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成长,父母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智慧型的父母。
二、改善成员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决定了家庭生活的气氛、生活秩序和稳定程度,对所有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影响更大。以核心家庭①为例:
(一)夫妻关系
据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女士调查,中国人的婚姻既不是高质量,也不是人们常说的“高稳定、低质量”或“凑合型”,既有感情生活的高满意度,对配偶多为肯定评价,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维系婚姻的主要是责任而非爱情,夫妻互动不足、缺少情趣。
[2]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夫妻家庭负担重、闲暇时间少,也与人们观念上对夫妻感情培养重视不够、家庭精神文化投入少有关。学习型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自觉践行,在共同的学习与成长中更新与发展爱情,提高婚姻质量,这是婚姻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学习型家庭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二)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传统社会,“在家庭内部,亲代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亲子两代在生物繁衍链条上的前后相继性,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会教化过程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
[3]信息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凸显。父母“在新器物的使用及新潮流的了解方面则几乎没有发言的余地”。
[4]网络传媒的广泛影响,使得子代能够从父母、学校、老师、课堂的书本以外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了“话语权力”,提高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开阔了父母的眼界,提高了其社会适应性。因此,信息时代的亲子关系应从“听话”转变到“对话”模式,从单向转变到双向互动模式。
(三)充分民主
现代家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既不应该把孩子置于中心位置,其他家庭成员围着孩子转,孩子的事高于一切,孩子的话就是圣旨;也不是象封建家庭那样,家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用“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作为衡量孩子是非对错的标准。家庭民主气氛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最好课堂,只有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权利与责任,民主之花才能真正开放。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使两代人共同成长。学习型家庭不是迷信权威,而是祟尚真理,家庭成员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家庭中,家长注重与子女平等交流,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既不溺爱孩子也不“棍棒教育”。
三、提升学习能力
要提升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三管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努力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主要指家庭的精神生活方式,很多教育家都对家庭文化都很重视,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中就论述了家庭文化的重要性:“父母本身不读报纸不看书,不去剧院或电影院,不喜欢参观展览会,博物馆的家庭里,很难使儿童有文化修养。”[5]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固然难以脱离家庭的经济水平,但更重要的还是家长的投资观念和文化需求。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里的购书支出、家庭藏书和孩子的课外读物数量关系比较密切。[6]这说明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儿童家庭的精神环境与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调查发现:家庭中成人普通类图书、杂志的数量并不高,将近一半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幼儿图书、杂志的数量也不多,一半以上的家庭的幼儿读物在20本以下。[7]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培养家庭成员积极的学习心态
心态在心理学上是指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即心态就是性格和态度的统一,态度是心态反应的表现化。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8]
因此,欲提高家庭成员的学习能力,必须培养家庭成员的积极学习心态。而要培养家庭成员的积极学习心态,必须做到:①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价值;②对学习充满热情与渴望,把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学习;③敏于并敢于学习新事物,不怕挫折与失败;④不为生活与学习中的失败找理由与借口。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与学习的质量。因此,家长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家庭成员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求新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如:良好习惯;不良习惯。[9]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10]叶圣陶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11]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十分重要。比如培养珍惜时间习惯,培养思考习惯,培养孩子使用工具书习惯,培养孩子参与活动的习惯等等。
虽然以上我们探讨的是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家庭的核心作用,但是,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或有组织或自发的实践活动,呈现出的是一种家庭、学校、社区联合的趋势。在家庭与社区、学校结合的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中,三者之间只有互相支撑和相互关联,才能更好地完成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系统工程。
总之,学习型家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期间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憱而就。
[注释]
①核心家庭: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他在《社会结构》(1949)一书中认为,从亲属关系着眼可把人类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复婚家庭、扩大家庭等三种基本单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几种家庭形式赖以扩大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社会学广泛使用。(参见:本书编委会,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24CD完美版•社会学》[M/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张莉.学习型家庭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2):80~81.
[2]王蕾蕾.论学习型家庭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4,(4):9~10.
[3][4]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51,59.
[5]乐善耀.提升家庭幸福能力系列(之二)幸福家庭的钥匙在哪里[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6,(10)
[6]孙越,孙莅野.家庭环境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J].教育探索,2001,(5):67~68.
[7]李兰生.21世纪初上海幼儿家庭教育的矛盾及化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1,(4):24.
[8]转引自蒋光宇.选择决定人生[J].科学与文化,2007,(11):47.
[9]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夏征农主编.辞海(普及本)[M/C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69.
[10](英)约翰•洛克(Locke,J.)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11]转引自杨乐生.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之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