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坐标下的结构性改革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西方世界正在进入的漫长衰落,中国该如何处理与西方及新兴经济体的关系
  
  2011年4月份的第二个周末,中央高层密集到地方调研:吴邦国到重庆,温家宝在浙江,习近平去安徽,李克强赴吉林。
  细心的观察家注意到,这次调研的路线应是精心安排的。高层所到之处,分别代表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格局。如何均衡发展,已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之一。
  30年的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路径,基本上是沿着不均衡发展战略进行的。但如今资源和要素禀赋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结构改革需要新的全球性眼光。
  站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上,中国在为发达国家储蓄;发达经济体是中国的买方客户——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何中国总避免不了客户的挑剔和威胁。
  另一方面,中国既是新兴经济体的最大买方客户(能源、矿产、粮食),也是新兴经济体的主要投资国之一。
  以上是当前中国之于世界分工体系的基本位置。对于这样的分工角色,中国是安于现状还是勇于调整?
  4月14日中国三亚迎来金砖峰会。“展望未来,共享繁荣”,这是金砖五国元首讨论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上,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变化:占全球人口42%的地区,联起手来,实现共同的梦想和繁荣。
  中国正在承担这样的积极角色之一。但对于中国来说,还要面对世界舞台上的另一个主角——西方世界正在进入的漫长衰落,如何处理与西方及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这需要中国自身进行结构性改革。
  首要的是,中国应努力调整对外经济结构,这也意味着调整与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角色和在全球分工的位置。
  一季度的贸易数据出炉,自2004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季度贸易逆差。西方主流舆论对此数据迅速作出积极反应。这一心态也深刻反映了面临衰落的西方更愿意中国成为他们的买方客户。
  对于中国来说,未来也许是,但不是现在。新的趋势提供了可能。实际上,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梯度产业分工逻辑正在被打破,新的全球供应链系统正被重新组织,近岸供应链系统开始被跨国公司重视,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和证券化则让贸易的地理标志显得更加模糊。
  外贸不仅是中国经济跑得最快的那驾马车,而且还吸纳了大量就业,因此中国贸易结构调整应稳步推进。4月9日,温家宝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
  对外开放的调整将推动中国结构性改革。
  首当其冲的是区域发展战略。当初的设想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当几亿民工如候鸟一样来回迁徙、当先发地区人均GDP并不把非户籍人口计算在内、当即使如深圳这样的城市也在占有非户籍务工人员社保的统筹部分、当西部的重庆开始大建保障房而东部仍在观望的时候,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就到了必须矫正的时刻,应回到更加均衡的路径上来。对于中国来说,这还关系到8亿农民的发展和福祉。
  结构改革的突破口是投资,不仅应对外贸转型带来的缺口,也推动均衡发展战略。观察家们已经注意到,在投资组合上,中央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一是中央确定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包括十年4万亿的农村水利投资和未来几千亿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引发了新一轮财富转移效益。仅在2010年政府就向农村地区提供了上万亿的投资和补贴。中国农业银行也因此受惠,其近400亿的利润来自农村地区。原来离开农村地区的银行正积极返回。
  二是今年1000万套、未来三年3600万套保障房投资。虽然目前看上去困难重重,但应坚定这一目标。这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战略眼光:大学生阶层和农民工二代,将是稀缺资源,前者的智慧和创意更是未来竞争力所在。
  三是政府对于发展新兴产业的投资将改变中国国家产业形象,并推动中国竞争力迁移。
  四是今年教育和科技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
  通过中国之于全球分工角色的稳步调整、通过投资的结构性战略布局,将引发全球和中国财富转移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进行上述结构改革,不仅是新一轮宏调的组成部分,也为旨在改变发展模式的“十二五”目标提供支撑,更意味着此轮宏调对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坚定,不会轻易被干扰。
其他文献
“现在应该是对高铁建设进行阶段性反思的时候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铁道部客运专家组专家说。据他介绍,过去几年,压缩工期已经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常态,已建成及在建的高铁项目,基本上是4年工期的压缩到3年,3年工期的压缩到2年半。  铁道系统内部也有对高铁建设重新审视的声音。一位接近铁道部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人在反思“高铁有没有必要跑那么快,高铁有没有必要建那么多”,“是否应该缩减高铁的建设规模,
期刊
曹广晶认为,对于产融结合,监管部门应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实业与金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两个翅膀。”这是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对产融结合的看法。  近年来,在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粮集团等“先行者”涉足金融版图之际,作为同样有着雄厚资金基础的三峡集团没有忽视另一个“翅膀”。  早在组建之初,三峡集团已酝酿在财务公司、保险、银行等领域有所作为。目前,尽
期刊
单尚华提前退休了。在主政铁矿石谈判三年后,中国最强势也最压抑的行业协会秘书长选择了“早退”。  2月21日,中钢协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65岁的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主动辞职;与此同时,71岁的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正常退休。过去数年主导铁矿石谈判的两位主将,同时告别舞台。  与罗冰生近9年的常务副会长任期相比,单尚华的秘书长任期仅仅三年;但短短三年,单尚华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业的明星人物。尤其是2
期刊
作为产业与金融融合最好的实践者,日本模式中融入了更多时代的特色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破坏性极强的9级地震之后,公众普遍认为日本的经济在一定时间内难以恢复。但在专家的眼中,在日本的产融结合的模式下,日本国内的损失不足以影响日本整个经济体,因为日本在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经济体量远大于国内。  “日本的产业链条已经遍布世界范围。”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理事会理事白益民说,“很少有人知道,丰田、东
期刊
财政政策收紧是配合货币政策收紧的一项必要措施,如此才能给中央银行以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将货币政策收得过紧    对全球各大经济体来说,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萧条。随着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的经济迅速复苏,多数新兴经济体都重新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此前的萧条被复苏所弥补。  在主要新兴经济体,贸易和外部需求越发旺盛,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的信心都在提高,信
期刊
需明确金融业务发展的节奏、途径及资源。用做金融的态度做金融,适应金融行业特性    从当前的产融结合实践看,产融结合模式为集团的发展所提供的助力可分为服务集团主业、构筑多元业务两种。  所谓服务集团主业,是指通过金融产业的发展,可以整合集团内部金融资源,并针对集团主业需求展开金融服务,提高主业竞争力,如西门子、GE集团。  西门子集团以其财务部为基础,于1997年成立金融服务公司,为工业、能源和医
期刊
抗日战争爆发时,吴蕴初不在国内,他千方百计赶回来,与自己的企业一起奔赴国难。《大公报》著名记者徐盈见到他时,看到的是一位胖大而有欧洲人风度的化学家——双手拿着蓝图,穿着骑士般的格子呢马裤,正在指挥为造漂白粉而盖起的回旋塔。  吴蕴初的企业虽然因为战争而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他的锐气并没有被削掉。徐盈在《当代中国实业人物志》中描述道,“这位胖胖的化工家,摸着灰白的短须,闪动着圆圆的眼睛而大笑起来。他是乐
期刊
美国房地产业的暂时低迷其实并非坏事,一方面可以吸引相当数量的海外游资进入美国;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暂时性衰退对美国人过于奢华的居住模式进行了一轮强迫式调整,使之更加注重经济实用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去年暑期,我曾在美国中部和西部大致了解美国房地产业的行情与现状,寒假期间我又对美国西部的房地产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具体方式是把数据检索与私人访谈和走马观花式的随机调查相结合。  根据粗浅的了解,
期刊
钱钟书先生曾经有一个“通感”说,认为是中外文学中共有的一种艺术方法和规律。他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这即是通感。他不但以此为题撰写论文,在他的名著《管锥编》中又多次谈到这个理论,同时将通感的观念给予扩展。按钱先生的论述,简单地说,所谓通感,即是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
期刊
吴晓灵透露,在民生指数试编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就曾有意向将该指数纳入现有的官员考核体系,但是最终课题组没有将其提交给中组部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把GDP称作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然而,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发现人均GDP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改善,有时反而更糟糕。  以日本为例,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即GNP,当时世界通行的方法是测量GNP,从19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