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印社发刊词

来源 :书法赏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正值冬日,塞北已冰天雪地,南国却草萌花盛。北斗印社社刊终于创刊了,作为印社中人,不禁感慨万千。
  首先,我想到的是印社的发起人、创办者,我们的先师汪新士先生。去年的今日,他老人家还在挥刀课徒;今年的今日,弟子们只能用一张小报来告慰和怀念他老人家,我想他老人家如能收到这份小礼物定会高兴的。
  
  先师汪公为当代著名篆刻家。他师从王福庵、韩登安、唐醉石、马公愚诸名家;1946年就加入杭州西泠印社,后又在武汉加入唐醉老鹰下的东湖印社;晚年在湖北荆州创办了南纪印社。十年前旅居南国深圳,广收门徒,躬耕艺苑,成为一代艺术教育大家。两年前,汪老决定在南国深圳再创办北斗印社。这样,先入"西泠",后入"东湖",再创"南纪",又创"北斗",形成"东西南北"之艺趣,以了"以身许艺"之宏愿。湖湘书家颜家龙有联赞曰:"脉继西泠名成东湖,望高北斗艺重南纪"。前几日,欣闻大师兄少军君在汉上又创办中流印社。这样,"东西南北中"都齐了。作为篆刻大家,如此宏大的艺术事业,鲜有所闻。它象征着恩师汪公名播四方,艺传千秋。
  立社之旨,意在继前人艺术之衣钵,扬民族精华之鸿光,必将得到社会各界之扶持和关爱。作为汪老的弟子、印社一员,更要努力不懈,刻苦钻研篆刻艺术,把老师开创的艺术事业传递下去,为特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在深圳这片经济之洲,投身篆刻艺术之爱好难能可贵。但艺术使人生更充实更精彩更高雅,艺术养人眼养人心养人神。人类社会越发达,越是寓不开艺术。愿同道们在篆刻艺术这块土地上矢志不渝,耕耘不止,你一定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其他文献
一、在悉尼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月八日,悉尼。气温四十二度。从公寓里走出来,立即感觉到像刚刚打开烤箱查看里面的东西时胳膊感觉的那种被灼烧感。  新闻里,西区Shalvey的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无视头天晚上新州政府和警察的呼吁,有意纵火。大火烧了十余亩林地后才被扑灭。每年夏天,澳洲人都为山火而困扰,而恣意寻事的少年又为城市的高温恐惧增添了新的不安。现在是澳洲学校的暑假,对浑身有用不完的能量,但没
期刊
张旭、怀素是唐代狂草艺术最为著名的两位书法大家。由于他们一生精意翰墨,对草书艺术的独特追求和刻苦实践,更由于他们独辟蹊径,在狂草的新领域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确立了二位狂草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显赫地位。张旭创造了狂草书的新体势,成为大草派的开创性书家,被誉为草圣。而其学生怀素又在张旭新的狂草书体上,融入了自己探求书学的思想和理论,加强了中锋锋颖技法的运用,使他的狂草又达到了一种新的意境,形成了张颠怀狂
期刊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再次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亮相。笔者专程赴京有幸获观了全部出展的作品,虽然是开幕式当天,观展的人数不多,偌大个展厅,显得冷冷清清。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在此之前,“兰亭奖”在青岛终评后颁奖的同时曾经举办了一次首展,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参观过。其二是目前已临近新春,人们正沉浸在圣诞节的快乐与忙碌之中,已经无暇顾及这门渐被冷落的古老艺术了。由此预言
期刊
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源于战国,孕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是我国汉代的主要书体。它源远流长,贯穿古今,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由于秦代官狱事多,书写速度缓慢的小篆适应不了繁杂的官狱事务,于是就使用了这种俗体字,作为小篆的辅助之体。经过先民长期的群众性书写实践的结果,形成了这种字体,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推广,至今,我们仍有学习和研究的必要。现就其艺术特色,略谈个人
期刊
书法是抒发书者情性,用笔墨构筑艺术,用线条传递出丰富的艺术信息。书者,抒也;它是书法家内在性情的外在表露,因此,不同书家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不同的笔墨技法是不同书法风格的外在表现。而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情性,有不同的阅历、经历、学历,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对形成书法风格的影响则更为深刻。严太平先生对书法有着深刻的见解,用功亦勤,尤以行、草书见长。他的书法作品的特点,突出的是两个字,一个是“活
期刊
塞缪尔·约翰逊的哲理小说《拉塞勒斯》第三十二章,拉塞勒斯与夫子因列、妹妹聂卡娅等一行人游览埃及金字塔,观瞻完墓室和石棺后,三人坐下歇息,夫子因列对兄妹二人就金字塔的由来作了一番评论:  至于为何埃及人要耗资巨大、用工浩繁地建造金字塔,至今没有理由可以充分解释。金字塔狭室窄道,无法用作躲避敌军来犯的场地,金银财宝本可以藏在同样安全的场所,却无需付出高昂的代价。似乎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只是为了顺从饥渴的
期刊
老赵是个勤快人,说要去采访他,他一早就带着资料自己来了。他拿出一本像册,里面有他和毛泽东嫡孙毛新宇、曾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静将军等人的合影,一张张照片被他仔细地收好,下面还标注了日期。照片里的老赵带着厚道、诚恳的微笑。  老赵7岁就开始学习书法,并拜著名的书法家启功、游寿先生为师。他从楷书学起,先后习练了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张旭、怀素等诸家碑帖,具备了扎实的功力。最终,他迷上了毛体书法,一有时间就
期刊
蔡修权是我交往颇多的一位书法同道,出自章祖安先生门下,潜心钻研章先生所列诸多书论目录,以体悟书法是抒性情、写修养这一宗旨。在其所有的书体中,修权以行书和小楷见长,尤其是小楷令人称道,字字珠玑,时有精妙之笔。  修权的极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有一种崇古心态,崇尚古朴自然,反对流俗造作,在“古”字上作文章,入古出新。他在书法创作中重视和推崇古人,学习上皆以古人为宗,将把握传统和尊崇古风作为学书之根本,迥出
期刊
  
期刊
编者按: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书风,弘扬书法艺术的“主旋律”,一直是刘炳森先生所大力提倡的。今年4月9日,本刊主编张戈先生就此话题采访了刘炳森先生。现将访谈录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张:炳森先生,2001年第四期《书法》刊出了对您的访谈录《书法的“主旋律”》一文后,关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书法的“主旋律”问题,一直为书法界所关注。今天我想就此问题向您作进一步的请教和探讨。  刘:好的。《书法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