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真理观如何受到奥古斯丁的影响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笛卡尔开始,主体性问题一举成为西方哲学基础问题,这一变化震动了整个时代,处于这种影响之下的后人往往只是看到了笛卡尔哲学中变革的一面,而较少关注其对传統传承的一面。对于笛卡尔哲学而言,它的渊源除了古代哲学,最直接的就是中世纪哲学,不理解中世纪哲学就去径直评论笛卡尔哲学,会导致很多误解。
   中世纪哲学本身博大精深,笛卡尔与中世纪哲学的复杂关系因而绝非“批判”二字所能穷尽。再加上笛卡尔本人很少正面直接阐述他与中世纪哲学的关联,这就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根据笛卡尔的文本来看,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思考显然和中世纪哲学存在继承关系,而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就笛卡尔的真理观来说,笔者认为,其深受奥古斯丁的影响。
  一、笛卡尔真理观的三个维度
   笛卡尔本人对真理和谬误的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突破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符合论真理观,在他看来,全部的思维分成三类:观念、情感、判断,认为必须考虑在哪些类里真正有真理或有错误。
   在人的各类思维中,有些是事物的影像,笛卡尔认为“只有这样一些思维才真正适合观念这一名称:比如我想起一个人,或者一个怪物,或者天,或者一个天使,或者上帝本身。” i如果只就观念本身而不把他们牵涉到别的东西上去,这样说来,它们不能是假的:不管想象一只山羊或一个怪物,这些想象的内容在人的想象上同样都是真实的,所以观念必然都是真的。因为观念不牵涉外在事物,只是人内心的想象,来自人自身。
   而思维一旦牵涉外在事物,就分为两类:一类叫作意志或情感,另外一类叫作判断。意志或情感也不会有假的:“即使我可以希望一些坏事情,或者甚至这些事情永远不存在,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我对这些事情的希望不是真的。” ii即,情感指涉的内容有真有假,但是情感行为本身不存在虚假。
   判断是和观念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思维活动,判断其实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要判断一个观念有没有牵涉到人内心之外的事物,因为如前所述,一个观念若是不牵涉外界事物,其本身必定是真实的;若是涉及外界事物,笛卡尔说:“判断里可能出现的重要的和最平常的错误在于我把在我心里的观念判断为和在我以外的一些东西一样或相似。” iii第二步是要判断在有关我觉得来自我以外的什么对象的那些观念之中,看看有哪些理由使我不得不相信他们是和外在对象一样的。笛卡尔认为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我觉得这是自然告诉我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我自己体会到这些观念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这两个理由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使我相信观念和外在事物是一样的,这里的判断并非可靠的、深思熟虑的判断。所以,此处笛卡尔放弃了传统的真理符合论,转而寻求另外一种途径来解决观念和对象的符合问题,即,如果把观念只是看作一种思维方式,那就认不出观念与外在事物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观念看作是外在事物的影像,那么观念就会出现不同等级的客观实在性。因此,真理的符合论问题就变成了观念的实在性的差异问题。
   根据客观实在性的多少,笛卡尔把观念分成了三个等级:最下面的层级实在性最少,这些观念仅仅表现样式或偶性;中间的层级通过表象而分享程度更大的存在或完满性;最上面的层级是由于体会到了完满性的不断增强,进而认识到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观念。
   综上所述,笛卡尔的观点可以概括为:观念如果不牵涉外在事物,比如我想象、我怀疑、我回忆等等,就一定是清楚明白的,必然为真。这种观念,其实无非是一种“人在观念”的行为;观念如果牵涉外在事物,作为某物的表象,就会有真有假。真的观念就意味着观念表象的外在事物存在,假的观念就意味着观念所表象的外部事物并不存在。
   笛卡尔表示,人对真理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都是上帝赋予的,并且因为上帝不想骗我,所以“上帝肯定没有给我那样的一种判断能力,让我正当使用它的时候总是弄错” iv,那么,虚假和谬误是从何而来的呢?追寻错误的原因,笛卡尔发现,在我的思维中不仅出现一个实在的、肯定的上帝观念,或者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理念,同时也会出现一个否定的“无”的观念,也就是说,与各种类型的完满性完全相反的观念。而“我”好像是介于“上帝”与“无”之间的,即被放在至上存在体和非存在体之间,这使得我既分享了至上的存在,又分享了非存在,从而处于一种缺陷的状态之中。这样一来,错误也是一种缺陷,人犯错就是因为上帝给予的去分辨真假的能力对我来说并不是无限的。笛卡尔进一步考虑了错误的原因,他注意到,人犯错误既是由于认识能力和选择能力的不足,同时也是由于意志。意志能力同样是上帝赋予的,它的本性非常广大、非常完满,比理智广大得多。但是,人却没有把意志加以限制,反而把它扩展到自己理解不到的东西上去,于是人就陷入迷惘,把假的当成真的。所以,人犯错误是由于人自身不恰当地使用了上帝赋予的能力,上帝是真理的保证,绝对不是错误的原因。
  二、奥古斯丁的真理观念与笛卡尔的相似之处
   (一)真理和怀疑的关系
   在“怀疑”的问题上,在奥古斯丁《论真宗教》这一著作中,他有如下表述:“凡知道自己在怀疑的人都明确地知道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他在怀疑。因此,他对‘某个’真理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每个怀疑是否有‘真理’存在的人,至少有‘某个’真理是他不能怀疑的;而任何事物只有包含真理才可能是真的。所以,人可以怀疑任何事物,但不应怀疑‘真理’本身的存在。哪里有怀疑,哪里就有光。” v而且奥古斯丁提出,肯定没有人怀疑他生活、记忆、理解、意愿、思想、认识和判断。
   笛卡尔对“怀疑”问题的说法是:怀疑“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也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决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因此它的好处还是非常大的” vi、笛卡尔表明,“我在怀疑”是件清楚明白的事情,是一切思维的支点,笛卡尔的怀疑都是从怀疑感觉开始,他认为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当人做出对一切都可以怀疑这一判断时,“我在怀疑”(我在思考)是毫无疑问的。怀疑代表着思想,那么,当“我”在思想时,必定有一个思想者存在,所以,领会到“我思故我在”是非常合理的。这样,笛卡尔就发现了其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是以往任何怀疑主义的论断都无法推翻的第一原理。怀疑代表着思想,思想代表着存在;怀疑意味着怀疑主体的存在,思想意味着思想主体的存在,因而,“我思故我在”,“我思”与“我在”是同时并存的,并不存在推论关系。这种通过怀疑得到确定不疑的真理的观点、通过直观感受而非逻辑推理的方法,显然更具有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味道,明显是受到了奥古斯丁的启发。    因此,奥古斯丁和笛卡尔一致认为“我怀疑”这件事必然为真,如果一个人怀疑,他就生活着;如果他怀疑,他就记得他为何正在怀疑、理解他正在怀疑,他就有意愿要确定。
   (二)真理和上帝的关系
   笛卡尔试图通过普遍怀疑摧毁思想中的一切成见并找到一个绝对不可动摇的真理的根基,然而他的目标却是建立一种新的“上帝存在”的证明。笛卡尔在论证上帝存在时,认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他们的效果上来证明,另一条是从他的本质或他的本性本身来证明。从第一条路看,笛卡尔运用“原因必须大于或等于结果”这一原则,认为在不完善的我心中存在着一个绝对完善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不可能来源于自身,只能来自于一个在我之外的、超验的、绝对完满的实体——上帝;从第二条路看,他论述道:“我”十分清楚明白的认识到上帝的存在性包含于上帝的本质之中,并非像其它事物一样,存在可以与本质相分离,而对于上帝来说,其本质包含存在,所以,上帝存在。认识到上帝的存在,为外界事物的存在和人们对外在世界知识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奥古斯丁把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基督教的教义结合起来,认为真理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低级层次的真理相当于柏拉图主义中的“理念”,指的是确定知识所表达的对象。他把这一层次的真理比喻成“光”;更高层次的真理相当于柏拉图主义中的最高理念善,指的是知识的最高对象和来源。他把这一层次的真理等同于上帝。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光照说”。在笛卡尔看来,正是上帝的存在和人们心中的上帝观念保障了你所接受的东西——自认为清楚明白的东西的真实性,因为上帝是全善的、全能的,他不会欺骗人,他完全有能力让每个人都体悟到清晰确定的东西,同时也能保证它的真实可靠性。由此得知,笛卡尔同意上帝是真理的保证和来源、人的真理能力也是上帝赋予的。这和奥古斯丁的“哪里有怀疑,哪里就有光”其实是朝向同一个目标——清楚与明晰的观念不仅意味着拥有明见性思想,而且同时就是对于世界真相的揭示,是真理之光,是要朝着真理的源泉——上帝的追随。
   (三)真理和理性的关系
   笛卡尔的真理观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人的发现还是人与物质的分离都离不开理性(包括禀赋、直观)。上帝将具有完满性的东西如真理、规律等赋予了外界事物和人,不同的是人具有先天禀赋,因此可以利用理性来通过事物认识上帝从而发现真理。这种先天禀赋在笛卡尔看来是“我”被创造的时候就与生俱来的,所有对真理和知识的寻求最终都是为了发现这个禀赋。在这个过程中人可以运用理性去探索事物的规律,依靠内省,运用直观、判断、推理、演绎等方式,主动发现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由不完满不断接近完满,寻求善和真理。
   理性是人的一种认识能力,人的理性能力是上帝赋予的,对真理的发现是来源于完满的上帝,上帝本身拥有的客观实在性比在“我”有限的实体中拥有的不完满观念要更多,正是他把具有完满存在性的真理观念放在“我”的心中才使得“我”具有了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奥古斯丁也深入讨论了真理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认识能力、人的理性能力是上帝赋予的,因此真理(上帝)高于理性。
   奥古斯丁对人类知识的来源分析,认为知识的获得不仅需要人的感官,更需要人的认知能力。他柏拉图的知识等级观念出发,将人的认知能力分为三个等级。最低层次为外感觉,即感官,可以感觉冷热、光线、声音,以及辨认颜色等;第二层次是内感觉,它以心灵为基础,把握外感觉,可以感觉“这个很热”,“这个很冷”,并且想办法使自己躲开他,这是一种初步的判断,因为动物也有这种判断,所以这还不是理性的判断,还不能构成知识;最高一层的是理性,它能把握内感觉、外感觉,可以作出真伪、是非、善恶、美丑等判断。外感觉以外部事物为对象,内感觉以外感觉为对象,理性则以内感觉为对象。这样外感觉、内感觉和理性就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等级。奥古斯丁认为,在认知功能的三个等级中,外感觉属于身体,内感觉和理性属于灵魂,灵魂的存在价值高于身体。因此,理性是高于感官的人类最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人们要想获得确切的知识,就必须借助理性的判断。
   关于真理与理性的关系,奥古斯丁提出,真理高于理性和心灵,当人们拥有真理时,才算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为了证明真理高于理性的观点,奥古斯丁充分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对真理高于理性进行了论证。
   首先,如果真理低于理性,理性就会对真理作出判断,正如我们对有形之物作出判断一样。而理性的判断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正确的理性判断才是真理。错误的理性判断就不是真理,两者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对真理只能认识,而不能判断。比如当有人说七加三等于十时,我们只能认识到它是如此,并没有人会说它是应当如此。所以,真理不能作为判断的对象,真理不可能低于理性。其次,如果真理等于理性,那么真理就是变动的,不断变化的。因为人的理性是人的心灵状态和过程,处于不断流动和变化中。但真理不会因为人的状态的好坏而改变,它始终是完整无损、永恒不变的。所以,真理不可能等于理性。最后,奥古斯丁得出结论:“既然真理不低于我们的理性,也不是等于我们的理性,那么它必然高于理性,优越于理性。”vii这样,奥古斯丁把真理居于最高的位置,作为最高的存在,是理性指向和追求的对象。
  三、小结
   笛卡尔不但创立了主体性哲学,而且还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方面通过排除感性认识的确定性,指出人的理性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确立了理性的地位;另一方面,他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来自于上帝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上帝的全能性、至上性和神圣性。这些思想都被打上了深刻的中世纪哲学的烙印,和奥古斯丁的思想存在高度相似。笛卡尔曾经直言不讳地承认,“我非常高兴地发现自己与奥古斯丁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他并未详细说明,笔者只能就其真理观来稍作探析。
  注释:
  i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7页。
  ii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7页。
  iii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页。
  iv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館,1986年,第56页。
  v奥古斯丁:《论秩序》,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54页。
  vi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页。
  vii奥古斯丁:《论基督教教义》,转引自唐逸著《理性与信仰:西方中世纪哲学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参考文献】
  1、《以“罪”替“错”——辨析<第一哲学沉思集>对错误来源问题的回答》李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第16-26页.
  2、《笛卡尔与认识论转向》叶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世界哲学.2018年06期第68-76页.
  3、《论笛卡尔真理观的三个方面》.陈勇,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家.2016年04期第20-25页
其他文献
【摘 要】从传统菁英政治的士大夫阶层,突遇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中西文化体系的碰撞中,他们的身份在几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巨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夙愿,转变成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政治抱负。在这个震荡与裂变的时代,士大夫群体发生着重大结构的调整,一部分走向了民主政治的道路,一部分人被历史淘汰。  【关键词】晚清士人;近代知识分子;转变历程   中国近代是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一个过程,知识
期刊
在探讨苏格拉底(或者说将苏格拉底作为代言人的柏拉图)灵魂不朽论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灵魂不朽这个命题,一直到今天,都是无法被证实或证伪的。没有人能够在死亡以后,回到人世向我们转述另一个世界的情形。那一端只有人们想象的幻影,在事实层面上仍旧一片空白。   那么,苏格拉底是如何通过哲学思辨,试图将这个命题转化为理论必然的呢?首先,苏格拉底认为,肉体的感觉是既不准确也不清楚的,热爱智慧的人不会在肉
期刊
编者按: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经历了思潮的产生与探讨激辩、共识的形成与蓬勃发展两个重要阶段后,进入了重塑管理与开启海外履责的全新阶段。以2012年为新起点,社会责任重塑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开启深入探索社会责任管理的新阶段;以2018年为重要节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迎来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新征程,中国企业的海外履责进入有组织、
期刊
【摘 要】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文山苗族服饰重图案轻首饰,以朴素为美。苗族服饰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其也具有文字表达的功能。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农业社会的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受到了市场浪潮的冲击,在成功申请非遗之后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新机遇。  【关键词】文山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苗族服饰纺织工艺成功申报非遗项目  苗族是一支古老的
期刊
【摘 要】社会工作者作为治理力量的重要部分,介入新冠疫情不仅是专业使命与价值驱使,同时也是现实需要的必要考量。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历经三十余年,应对公关危机经验较为短缺。此次疫情,社会工作既积累一定专业应对经验,也看出行业前进的发展短板。如何从法律法规、应急机制、专业性以及人才培养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危机,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治理中确立自身专业角色,深入参与社会治理。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伦理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文从中西方学者对翻译伦理学的阐释出发,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为例,通过译者的基本伦理、责任与使命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翻译工作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严复早年私塾和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其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与一般译者相比,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都相对典型。因此,他的作品不仅忠
期刊
【摘 要】作为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和庄子是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论语》和《庄子》流传至今,是现代社会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分为从何谓“人”出发,结合《论语》、《庄子》原文,简要比较分析孔、庄思想在何以成“人”、何为“圣人”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成人;仁;礼;天命;自然;圣人  一、孔子的“成人”   (一)仁与礼   傅佩荣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昆曲是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它自诞生以来,就逐渐向外埠流传,并在浙江民间扎根,从宫廷艺术转变为民间艺术,形成多种支派,“金昆”就是浙江诸昆中的重要一脉。本文以浙江金华地区的昆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积极探索其有效传承。  【关键词】非遗;金华昆曲;武义昆曲;曹宅昆曲;现状;传承  一、“非遗”与金华昆曲  我国国发【2005】42号国务院文件就指出“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
期刊
在“爱美戏”或称作现代剧的话剧在中国出现之前,剧场里上演的剧目基本是古代戏剧或民间传说改编的戏曲。尤其是京剧,传统剧目是京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保留剧目。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传统剧目的内容、观念以及形式有直接的关系。它所张显的忠效节义是传统剧目的核心主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风靡一时的“文明戏”或爱美剧,以及延安时期对传统戏剧的重写,对民众欣赏趣味的重塑,使过去的广泛流传的传统戏剧处
期刊
【摘 要】《航拍中国》是央视记录频道推出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从空中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各省市的人文与历史、自然与社会,气势宏大,意蕴悠长。影片采取了“全部航拍”,视觉上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而解说词巧妙的与拍摄配合,两者共同完成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成功表达。《航拍中国》的解说词是其生命线,本文旨在从解说词为切入点,通过其叙事形式、修辞运用和情感传递三方面,分析解说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结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