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弹力线套扎+硬化剂注射+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12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弹力线套扎+硬化剂注射+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2天VAS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临床疗效及术后
【机 构】
: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 湖南长沙 410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弹力线套扎+硬化剂注射+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12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弹力线套扎+硬化剂注射+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2天VAS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2天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RRP、ARP、AMC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创面愈合后,两组RRP、ARP较术前降低,观察组RRP、ARP低于对照组,两组AMCP较术前升高,观察组AMCP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大出血、肛门坠胀感、肛门皮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弹力线套扎+硬化剂注射+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疗效良好,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相比外剥内扎术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EMR和ESD是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确切的成功率和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中需根据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等特点,本着整块切除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内镜切除方法,尽量避免分片切除.本文就EMR和ESD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围绕切除方法的选择、内镜切除新技术等进行述评.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被确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结肠镜检查是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是指通过结肠镜观察肛管、直肠、结肠、回盲部黏膜状态,进行诊断或治疗肠道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被公认为诊断和治疗肠道病变的“金标准”[1].然而结肠镜检查受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内镜医师操作技术水平及患者肠道解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肠道病变漏检率.既往一项系统综述显示结肠镜检查对腺瘤在内的各类息肉的漏检率高
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EMR治疗的144例早期结直肠癌或HG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病理特点,评估内镜治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144例患者中:病灶部位,降结肠至直肠115例(79.9%)、横结肠13例(9%)、盲升结肠16例(11.1%);病灶形态,山田Ⅰ型(扁平型)/侧向发育型息肉9例(6.3%)、山田Ⅱ型(无蒂型)38例(26.4%)、山田Ⅲ型
目的 分析开展结肠镜检查规范化培训对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吸纳国内22家带教医院及136家地县级医院参与,采用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牵头制定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督导与效果评价表》作为评价依据,评价带教医院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由22家带教医院对地县级医院采用“一对多”模式的带教培训,比较地县级医院接受培训前后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前述评价表的总分及腺瘤检出率(ADR).结果 22家带教医院的前述评价表总分均在80分以上,中位总分为91.5(88.9,95.3)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对平均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肿瘤无创筛查手段的不断兴起,粪便DNA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最早的单基因靶点检测发展到目前的多靶点联合检测,其具有无创、便捷、敏感性高的优点.本文围绕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就其应用优势及技术应用相关的问题展开探讨.
Castleman病于1954年由Castleman和Towne首次报道[1],是一种罕见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Cas-tleman病以淋巴源性良性肿瘤为特征,主要分布于纵隔、颈部、腹腔,较少见于盆腔腹膜后[2].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盆腔肿瘤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盆腔Castleman病的临床诊疗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报道1例盆腔腹膜后Castleman病男性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回顾总结相关文献资料,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 基于肛周MRI图像资料,分析肛瘘复发患者与治愈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及肛瘘相关参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肛肠科住院手术治疗且术前完善肛周MRI检查的421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患者64例(15.2%).比较复发患者与治愈患者的肛门括约肌相关参数(肛门内、外括约肌厚度及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距离)及肛瘘相关参数(肛瘘高度、内口高度).结果 复发患者的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侧方距离及肛门内括约肌厚度大于治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目的 观察痔上黏膜结扎疗法和RPH术治疗Ⅱ~Ⅲ度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67例Ⅱ~Ⅲ度脱垂性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4,予痔上黏膜结扎疗法治疗)和对照组(n=33,予RPH术治疗).其中研究组有1例患者失访,不纳入分析,最终研究组纳入33例患者.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扎或套扎数目、痔症状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息肉筛查、诊断和随访手段中的“金标准”,可在镜下检出病变、进行活检,并明确病变性质.随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和结直肠癌筛查的持续推进,结肠镜检查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1-2].但是,作为“金标准”的结肠镜检查并不能确保检出所有的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荟萃分析数据显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在良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和充分的退镜时间(withdrawal time, WT)条件下,仍然会遗漏约26%的结肠腺瘤[3],而腺瘤漏诊则是结肠镜检查后所规定的筛查间
目的 探讨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后是否加固缝合吻合口分为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组(n=26)和未加固缝合吻合口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盆腔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加固缝合吻合口组(P0.05).经肛加固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