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导向下的“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实证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设计专业的“传统民居与建筑”精品在线课程以“金课”为导向,紧紧依托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突破性地将湘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发展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形成构建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建设中注重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开展混合式教学,建设线上优质课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精品课程的改革发展和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梦想。
  關键词:金课;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混合式教学;在线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8B496);湘南学院2020年教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一、金课建设的背景
  2013年以来,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了过程管理、综合分析的平台与窗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用越来越大。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千门,学习人数突破7千万人次,开课学校数量、课程总量、学习人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成为世界在线课程大国。
  2018年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国教育大会、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等系列重大政策的颁布、“互联网+教育”平台构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等教育改革新要求的提出,使各地高校积极开展线上课程建设,打造“金课”成为一线教师们努力的目标。
  “传统民居与建筑”是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2017年构建线上课程,2018年被立项为湖南省普通本科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程。“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在线课程初步构建试用后,教师与学生在感受到信息化为学习带来便捷、丰富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如单纯线上学习,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率低,学习积极性衰败速度无法调控,学生碎片化时间有限,一门课程如果全部采用线上学习,未必就能完成教学任务。随着“金课”概念的提出,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课程内容,富有先进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培养,得到了很好的实现。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为“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更准确的方向。金课导向的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所需、课程改革所需,是湘南传统建筑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呈现。
  二、“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在线金课建设实践
  (一)国家政策、学校支持
  湘南学院是湖南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截止2019年5月立项了32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
  (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配套课程,创新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1.强化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除“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外,开设了“湘南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艺术研究”“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地域特色课程20余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概论”“建筑设计史”等基础理论课程增设南岭民族文化内容,“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地方建筑文化研究,而是人才培养体系里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2.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将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新“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90%以上做到“真题真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近十年,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80%以上的选题都来源于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项目,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服务地方的能力大幅提高。
  3.搭建教学、科研与服务平台,为高素质设计人才培养服务。组建了乡村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岭走廊乡村治理中心、南岭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湘南木雕”传承与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一批研究所、工作室,由政府部门、企业老师、教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施和设计项目服务。
  4.深入研究传统建筑文化,建立金课资源。课程以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背景、审美意蕴、空间结构、营造工艺,探讨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传承与保护策略与方法,守护历史文化遗存,守护乡土文脉,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发挥文化的带动作用,服务郴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追求理论讲述和影像资料有机融合,对原教学内容的村落案例进行筛选,选择具有湘南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保存完好的永兴板梁古村,宜章腊元古村,栖凤渡岗角村,郴州坳上古村,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象,现场拍摄,联合校企合作单位整合文化资源,对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进行全方位深度剖析,形成系统完整、相对独立的45个知识点(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5.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程互动性,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本课程以湘南地区遗存的明清时期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为对象,通过9章45个视频讲述文化背景、村落布局、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的构想、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继承示范案例。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每个视频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内容紧凑,学习方便(如图7、图8)。
  6.完善教学方法,优化“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新媒体技术,课程由线上学习和线下专题研究两部分组成。突出课程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同时强调课程的参与性。学生登录超星平台或学习通,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与研究,实现课程资源的聚生效应。线上课程主要是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视频知识学习,扩展阅读(课题组老师及其他专家老师写的论文、专著),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拓展国际视野的自学活动阶段,针对每节课知识点开设讨论专区,师生互动,相继完成课后训练题、线下专题研究,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传统村落分布地图,按照自己兴趣选定某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或对传统村落中某一知识点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发布于课程网站,进行展示、交流与学习。2018年第2学期“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课程分两种形式开设,32课时的学校校级选修课,主要以普及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知识为主,全校各个院系不同年级共120名同学报名选课,上课过程中以线上学习,线下辅导,重点知识补充讲解的形式完成。2016级4个本科班117名同学的32课时必修课中,要为后续“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毕业设计”核心课程做基础,课程的严谨性,研究性要有充分的保障。学生课前完成在线预习外,强化课堂学习,重视实地调研环节,安排如表1:   同学们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开展田野调查,实地测量、民间走访、掌握了湘南传统村落规划现状及特点、对湘南民居传统建筑对的样式、体量、形制、室内外空间特点有了充分的把握,体会到湘南民居建筑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熱爱,为后期建筑设计的创意打下了基础(如图9、图10、图11)。
  三、多维度评价系统
  以金课为导向的“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以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标准进行衡量,实行多维度评价系统。
  (一)学习过程评价分为线上评价与课堂表现两个部分。通过超星后台数据,统计每位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任务点的完成度、课后测试答题正确率、讨论积极程度、结合线下课堂考勤,综合表现,给学生综合打分(如图12、图13)。
  (二)实践结果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撰写调研报告、复原村落及民居建筑、制作村落现状动画视频,形成数字化资料。重点整理古村落建筑装饰纹样,如木雕纹样、石雕纹样、灰塑纹样,并对其进行活化产品设计,用创意产品打造古村创意产业,改善古村落居民生活水平,使古村落留得住村民、游客,使古村延续新的生命力(如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二是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的角度出发,为古村设计一份完整的保护性规划方案,制成汇报PPT,集中汇报。
  四、结语
  “传统村落与建筑”金课课程构建过程中,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培养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的设计人才为出发点,通过与地方文化资源、校企资源整合,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优化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体系,保障课程的教育性、实用性、前沿性,特别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极大激发了老师备课、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互动性,使这门课不再是一门理论灌输的僵化课程。“互联网+”时代,金课的打造一定是在关注“教”与“学”双方主体人的情况下进行的,前进的路上依旧需要不断探索,希望打造更多科学有效、有趣的金课课程,以培养更优秀的设计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佳,姜元杰.实践育人“金课”的培育策略研究——以《追梦·青春》为例[J].智库时代,2019(39):193-194.
  [2]田园.避免“水课”,打造“金课”: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
  [3]王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艺术乡建”策略研究[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9:3.
  作者简介:
  王丽娜,硕士,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刘平,湘南学院软件与通讯工程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理解儒家服饰观对新时代青年着装理念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实物考证的方法,首先探究了不同阶段儒家服饰观的文化内涵及意义。然后,对《光明日报》中近几年有关现代青少年着装、消费观念等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服饰观注重“文”与“质”并存,而现代青年却存在注重外形轻视内涵的问题。因此,如何帮助新时代青年形成既重视外在又注重内在修养的正确着装理念成为本文最重要的研究目的。同时,为提高全民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各地区政府部门、学术研究者、社会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文化强国、构建文化强省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广阔的空间和明显的优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传播和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水族豆浆防染进行展示需要以创新思维为主运用数字化技术方式来实现。作为水族文化重要体现的豆浆印染艺术需要融入社会,走进我们的生活,实现活态化发展。 
摘 要:民间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探讨民间艺术如何被转化及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为我国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结合提供一定的思路与路径。首先诠释了民间艺术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等特征,然后探讨民间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设计流程,提出简化、嫁接、夸张等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师与民间艺人协同创新、进行品牌建设、系列化设计、虚拟数字化设计等民间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设
摘 要:用户研究是一切设计行为的开始,只有通过严谨的用户调研和分析,发掘用户痛点,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多年的实践创作经历,总结了多媒体交互作品的用户研究过程,并结合多件交互作品分析了用户研究过程中的观察法、跟踪法、用户体验地图和测试法这几个主要方法,为今后更多作品的用户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用户研究;用户体验;观察;跟踪;用户体验地图;测试  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同思维的过
摘 要: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创产业发展。数字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创产品的形态,文创产业要紧跟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来释放传统文化的活力。本文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出发,探索泸溪非遗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形式和开发策略,为泸溪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推动泸溪文创产业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文创;设计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摘 要:生活日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产品设计在层次感表现方面具有不同的形式,外在与内在层次感塑造皆为产品设计的审美体验、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提供方法和途径。对产品设计中的层次感的赏析,有助于设计师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提高艺术审美活动的明确性和自觉性,从而在未來的产品设计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层次感体验,以符合用户生活诉求、市场预期及时代脉搏。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层次感赏析将以
摘 要: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人人都能方便且快捷地生成设计。此背景下,设计师们该何去何从,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探索性研究法,分析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使用的优缺点,从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取代设计师完成设计的五大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师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核心素养体系。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
摘 要:随着高校課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专业课程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是高校专业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从立德树人、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三个维度探讨“室内设计1”课程思政教学。将立德树人、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内容融入专业课课堂,旨在培养有专业才能的设计人才;培养爱岗敬业、德才兼备、有责任有担当的设计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室内设计;教学实践  “室内设计1”
摘 要:“构成”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是首饰设计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从构成与珠宝设计的缘起出发,通过一些珠宝首饰设计的应用实例,结合构成艺术的内容,论述构成艺术在现代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师设计出具有时代感的珠宝首饰作品提供灵感来源。  关键词:构成艺术;首饰设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一、构成艺术与首饰设计  构成艺术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造型行为。构成艺术就空间维度可
Moonassi的图像多以传统东方绘画的形式美学和思想作为来源探讨当代人当下生活的困境与救赎.其风格独特的人物形象潜藏的理性思考背后的东方思想美学意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东方禅学自身逻辑表达的追求,简单的线条和黑白的画面形式超越了绘画作为再现或象征的表现形式,使得绘画的形式美从日常经验的裂隙中迸发出的荒诞指向存在主义语境下的赋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