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创新教育中的运用及对数学教学的改变,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教师应具备的理念
   1.教为主导。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是“导”。这一理念表明,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者,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2.学为主体。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运用信息技术课件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到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进行;要为学生会学习,学得好而进行设计;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
   3.动为主线。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学生互动;有助于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促使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应用中发现、应用中体会、应用中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它不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而且易于操作,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注意,起到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2.实践性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不能用“直观教学法”代替“活动教学法”,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由操作,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和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绝不能以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取代学生的活动。
   3.情境性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背景,建构互动交往的环境。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组织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为学生、老师建构起互助交流的环境。环境的设置以丰富的资源库信息、系统的学习材料为手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多样性原则。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三、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运用的作用
   1.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知识呈现方面的重大突破。教学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被模拟仿真。
   其次,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展现出来。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摆正教与学的位置,要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使教育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灵活、多样、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这样变“苦学”为“乐学”,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4.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注意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培养教育,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的“四要素”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学生认知工具。
   总之,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驮英水库灌区所在的左江旱片是广西三大旱片之一,区域内部条件复杂,外部受限制因素多。为充分利用区域有限水资源,使灌区效益最大化,有必要科学规划灌区的范围。论述了确定驮英灌
摘 要: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意义重大,不容忽视。本文就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措施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人要能够全面的发展,不仅要努力追求理想提高知识水平,还要追求艺术审美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艺术教育作为人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人的情操的重要途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将艺术作为职业学校的一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范围广,力度大,尤其是被誉为“人生跳板”的高中阶段素质教育改革更是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如何实施高中素质教育改革才能既培养了学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又不影响高考成绩?”再次成为教育界的焦点话题。改革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引起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一些困惑和疑虑,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困惑一:学生如何科学利用好周末?  新政策不允许中小学生上晚
本刊是由吉林日报集团《东西南北》杂志社与北京太一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品位利:科性期刊。办刊方针是:坚持以传播水文化,繁荣水文化为宗旨,立足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讨,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所以学习途径、步骤、方法也就不可能统一步调,整齐划一;在空间上,研究性学习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是多元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一、启发探究兴趣
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创新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让生按照设定的“标准”去解答规定的题目,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启迪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课堂精彩导入,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
教师和学生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分别发挥着主导和主体的作用。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习状态和策略,其中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和环境,策略是指学习方法和过程。而这些因素主要取决于有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故探索有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地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动机
结合工作实际,从教育、制度、监督、党性修养等方面论述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沙螺寮海堤工程设计中,考虑到土料运输较远而海沙可就近抽取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混凝土台阶式护坡加消浪平台堤型、吹砂筑堤施工的设计方案,经计算分析堤身抗滑及渗流稳定满足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提出问题时学生并没有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只有少数举手发言,其他学生都在静静等待。这片刻的安静,学生不是在思考,而是大部分学生在等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