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木兰诗》抉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在这一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忠孝两全、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形象。因而,关于木兰的研究从未止步。本文从《木兰诗》的文本分析入手,探究了木兰的身世、北魏对柔然的那场战争,以及 《木兰诗》 的创作成因和文学价值。由于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为中国文学史确立了一个永恒的母题,使得历代文人在各种题材里歌颂木兰这一巾帼英雄,从而确立了《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木兰诗》 本文分析 巾帼英雄 文学品格
  “江左宫商发越,贵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晋室南渡以后南北方文学的特点似乎已被《隋书》道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歌继《诗经》之后的又一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南北方文学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南方继承传统中原文化中“正统”的因素,创作出诸如民歌《西洲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北方民族生性豪放,逐水草而居,笼罩在游牧文明粗犷的框架之下,创作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其反映了北方民族(鲜卑、羌、氐、匈奴、羯、敕勒等)社会特有的美学特征,在我国民歌史上独呈异彩。389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凡九十七年,孝文帝出于完成统一大业的需要,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并迁都洛阳。在洛阳,因为更大程度地接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加之南北方书籍也得以共用,南北艺术交流与融合也更加频繁,大量的中原文人加入到北朝文学创作的队伍中,使得北朝文学创作渐趋繁盛。笔者认为,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就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于迁都前成型、在迁都后由一些文人加工而定型的。
  一、《木兰诗》的成因探析
  木兰,民间习惯上称她为花木兰。关于她的姓氏,有学者认为她并不姓花,而是复姓木兰,还有一种说法是木兰姓穆,即穆兰,在今天晋北一带就有很多穆姓的村庄。最早为木兰冠花姓的是明代大文豪徐渭创作的《雌木兰替父从军》剧本。该剧开场,木兰便自报家门,“妾身姓花名木兰……俺父名孤字桑之”。因“花”字古义有不真实之解,可以理解为作者暗示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因此,最早载录《木兰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所纂的《古今乐录》中称“木兰不知名”。
  《木兰诗》也作《木兰辞》。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册)》一书,在《北朝乐府民歌》一章中即称《木兰诗》。宋代郭茂倩将《木兰诗》收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横吹曲”北魏时是在马背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演奏时有鼓有号角,因此称为“鼓角横吹曲”。笔者认为,《木兰诗》真正成为乐府民歌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众所周知,孝文帝是北魏建都平城的最后一帝。他在平城修建了明堂,还在平城实施了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倡导并实施迁都洛阳。孝文帝又锐情文学,史称他雅好读书,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无不精彩。可以说由于孝文帝带头创作文学作品,引领拓跋勰、韩显宗等一大批文人形成了一支文学劲旅,使得北魏“太和文学”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而此时,北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人物,即孝文帝祖母冯太后—— 一位北魏王朝中兴的关键人物。她一手抚育孝文帝,又帮助孝文帝登基并实施改革,使北魏日益强大。孝文帝又是个孝子顺孙,于是孝文帝身边的文人在民歌的基础上创作成乐府诗歌,用文学艺术歌颂巾帼英雄便顺理成章。
  关于木兰的身份,在《木兰诗》的开始就有交代,“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见木兰在从军之前以织布为生。而北魏的丝织业蓬勃发展,桑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北魏的田令中,对每户分得田令的数量有明确的规定。还规定,男子授桑田二十亩,桑田可作为世袭产业,不用上交国家,可传于子孙后代”a。“桑树的果实桑葚还可用于酿酒,上品供皇帝御用”b。所以在北魏,木兰从军前以丝织为业说明她是北魏平城人,而且就住在郊区。当然,木兰是鲜卑人。《魏书·列传第十六》载,北魏律令明确规定汉人不能服役,只能“扶勤农桑,以供军国”。这一规定到孝文帝改革时才废除。那么,木兰可以直接以军人的身份参加战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和北魏实行的兵制有关。北魏兵制可分为前后期两种:前期为氏族或部族兵制,后期则为府兵制。所谓氏族或部族兵制是指氏族部落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军事组织。农忙时,他们种田收割,满足生产需要;农闲又急需作战时,他们便放下镰刀锄头,奔赴战场,英勇杀敌,为国效力。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而且,作战时,将士们往往自备武器,不被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组织较为松散;将领多采用鲜卑姓氏,为的是能够增强北魏民族的集体荣誉感。这也就能够解释《木兰诗》中木兰作战之前,在东、西、南、北四市为自己准备各种武器时的忙碌了。
  再者,诗中在描述木兰凯旋时,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一句。南北朝时期只有北魏都城平城有明堂。《水经注》载:“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为重隅也……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c在近些年的古城修复与保护中,山西大同市在原址的基础上按史料恢复了明堂,遗址也证实其直径达290米。据《魏书》载:北魏太和十年“九月辛卯,诏起明堂,辟雍”d。也就是说,北魏太和十年,即公元486年,孝文帝下诏建明堂,太和十五年(491)十月建成。可见,《木兰诗》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成型于北魏孝文帝建起明堂后;而作为文学作品其描寫的战争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对柔然的战争。笔者以为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木兰诗》是为纪念冯太后而在民歌的基础上由北魏文人再创作成型的。据《魏书》记载,北魏太安二年(456),文成帝立皇后冯氏。466年,十二岁的献文帝即位,尊冯氏为皇太后,此时丞相乙浑视皇帝年幼谋逆,冯太后密定大策诛乙浑,遂临朝听政。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下诏让位于不满五岁的太子拓跋宏继位,自己为太上皇。冯太后辅佐幼主执掌朝政。476年,三十五岁的冯太后被孝文帝拓跋宏尊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称制,同时尽心培育孙皇。稳定朝政后,冯太后和孝文帝巡狩四方,考察政情民意,发现了许多严重问题,于是于太和八年(484)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太和十四年(490)九月,冯太后因长期持政,积劳成疾,于平城病逝。次年,明堂建成。孝文帝非常尊崇和敬仰冯太后,而且,其时朝廷上下尊称冯太后和孝文帝为“二圣”,强调冯太后与皇帝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中就有几处为二佛并坐像,即二佛同龛,就是反映“二圣”比肩现象。将“二圣”体现于云冈石窟造像中,有文字证明,云冈石窟《太和七年五十四人造像记》中有如下碑文:“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国祚永康。”e二佛同龛或“二圣”尊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因此,朝中文人就选取太武帝时对柔然的战争中女扮男装、驰骋疆场的木兰,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形象,由于皇帝倡导而广为传颂。其次,此时,由于政治、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朝中选拔任用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创办学校,征集天下书籍,学习汉文化。《魏书》称,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推崇汉文化传统的孝道,曾命人用鲜卑语翻译了《孝经》,以供“国人”学习。《木兰诗》中的木兰忠君孝父、代父从军立战功这一思想也契合了孝文帝之义。再次,因为孝文帝改革,北魏社会、文化、经济、军事迅速繁荣强大。此时,北魏已统一了黄河流域,于是,孝文帝将目光投向了中原。他决定迁都洛阳,经略四海,扩大疆域。由于朝中许多人有不同意见,他需要树立一个忠孝双全的典型来大力宣传,统一思想,鼓励三军将士和文武大臣,去实现这一理想。因此,他很推崇《木兰诗》这样的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反腐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要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处理好文学本体与主体的关系。《人民的名义》中,作者周梅森用外在式叙述者的方式,营造了叙述学意义上的虚构性文本,从而实现了本体意义上的自我逃脱;但他又以精心的构建传达出现实主义文学的铿锵之声,体现了主体意义上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 叙述学 反腐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2017年,电视剧《人
摘要:城市化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当代小说尤其是21世纪以来,反映城市化发展的作品逐渐增多。但在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城市化层面上,也有不足与缺憾。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表象之下,挖掘城市性与城市人的现代性方面。本文以郝群(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冯慧的《群生沸腾》为例,对城市化书写的不足与缺憾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书写 城市性 伦理构建 中国当代小说  截至2017年,中国
摘 要: 舒婷是朦胧诗人中的女性代表,在20世纪80年代她一反政治抒情诗的“大我”常态,创作了新时期女性“自我”形象,唱响了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创作的“先声”。本文通过分析诗人诗中的几类女性形象,如追求平等自由、崇尚独立的女性,温柔善良又关怀他人的女性,追求理想且有反叛意识的女性,探究舒婷对自由平等理想的追求以及同时蕴含的传统美德意识,肯定其难能可贵的、由时代变革孕育而生的新与旧的转变。  关键词
摘 要:《尘埃落定》自问世以来便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并摘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大多数学者从民族、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但就其艺术手法而言,复调性构成了其独有的叙事系统,本文主要从人物语言、结构、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的这一特性,以便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  关键词:《尘埃落定》 复调性 语言 结构 文化  20世纪20年代,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
摘 要:王安忆的《小城之恋》一发表,就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引起了剧烈的震动。这部作品不同于她之前的所有作品,它通过对男女之间两性关系的描写,表现出对男权话语的颠覆以及女性意识的崛起。  关键词:《小城之恋》 情欲描写 女性意识  20世纪80年代,王安忆的小说《小城之恋》一发表,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文坛来讲,作品中大量的性描写,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
摘 要: 祥子悲惨而凄迷的一生,有四大重要的精神烙痕:突然闯入,不可忽视的人生刻度;倏然而去,难以磨灭的酸楚印迹;卓尔不群,让人敬仰的精神姿态;自甘堕落,精神坍塌的无边苦痛,它们忠实地记录着祥子的精神由生长、迷失、参天到断崖的全过程。  关键词:《骆驼祥子》 突然闯入 倏然而去 卓尔不群 自甘堕落  祥子凄迷的一生,是其精神生长、迷失、参天到断崖的一生,有着清晰的轨迹和深深的烙痕。若要深度走进祥子
摘 要: 南京大屠杀题材在近年的纪实文学与小说创作中常常出现。《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抗战狙击手》作为三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剪影。这些文学记忆虽有雅与俗的分野,但它们都见证了历史,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呼唤重建人类新的道德共同体,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题材 文学记忆 雅与俗 战争与人性 文学价值  南京大屠杀这场民族浩劫至今已有八十余载,在这期间众多南京大
摘要: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方闻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他立足中国艺术传统,并借鉴西方艺术史观念,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并付诸实践,同时也培养了~批优秀学者。本文将着眼于《中国艺术史九讲》,即方闻教授在2004年至2012年间在中国两岸三地发表的演讲文稿,论述方闻教授的艺术史观。  关键词:方闻 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观  方闻生于上海,1947年留学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乔治·罗利(Geo
摘 要:李渔是明清戏曲史上一位大家,不仅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更撰写了戏曲理论书籍。其小说的创作实际上遵从了戏曲的理论,“立主脑”“剪头绪”等理念纯熟地运用到了小说中。《十二楼》《无声戏》中出现了多次“相思病”情节,这不仅反映出时代的思潮,还体现出李渔作为书商抱有求新求奇的观念,从而使得书籍达到畅销的经济目的。  关键词: 李渔 相思病 《十二楼》 《无声戏》  “三言”“二拍”问世不久,
摘 要: 乾嘉诗坛,一方面由于秀水派的盛行和肌理派的兴起,宗宋成为一时风尚;另一方面,由于稽古右文的政策,经学、金石考据学开始兴盛,一大批文人开始从事考据诗创作。受时风习染,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中既有宋诗化倾向的诗歌,又有熏染金石之气的考据类诗歌,共同推动了伊秉绶诗歌质实诗风的形成。  关键词:乾嘉诗风 宗宋 金石考据 伊秉绶 诗钞  乾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化上也较清初有了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