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寓像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oeni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摄影师伯恩哈德·普林茨(Bernhard Prinz)1981年毕业于纽伦堡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Nürnberg),现任卡塞尔艺术学院摄影工作室教授。他最初学习的是绘画,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雕塑和装置,最后才固定以摄影为主要的创作手法。1980年代初期他把雕塑、现成物和图片放置在一起展出,使得二维的图片和三维的物体之间形成某种视觉上的联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展出方式,也由此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在这种图片与三维物体混合的展示中,他力图使图片成为三维物品的一种说明书从而更加突出摄影的观念性,加强观众的现场感受。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图片,同时也要注意空间和摄影作品以及空间中物体之间的关联。类似于这一手法的各种应用在当代西方艺术大展中屡见不鲜,它体现了一种现代的,超越平面摄影作品的展示方式和理念:即作品本身不是孤立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必然和整个展区的环境空间发生联系。在1980年代初期就开始使用这样的手法挖掘空间与作品互相关联的可能性,普林茨无疑具有某种艺术上的前瞻性。
  1980年代的德国经历了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重新回到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博伊斯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活动将卡塞尔文献展推向世界顶级艺术盛宴的高度。其后的第八届卡塞尔文献展更加先锋和激烈,布展上力图消除观众与艺术家的距离,各种建筑、墙体、空间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艺术作品。在这种背景下,普林茨的作品展示方式在摄影领域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也因此被邀请参加第八届卡塞尔文献展。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这十年中,德国摄影教育从重视职业技能转向理论方向,创作上以“新客观主义”(Neue Sachlichkeit)和“主观摄影” (Subjektfotografie)为基础转向当代观念摄影[1],从而奠定了摄影大国的地位,而普林茨正是这一时期那些优秀摄影师中的一员。
  普林茨的摄影作品拍摄的都是具象的人或物,但他要传达的观念和想法却是抽象的。他摆拍了很多画像般的年轻人,漂亮的人物和女性。在他的观念中每一个人物个体都是与社会相关联的,每一个个体的情感、精神状态和个性都指向了处在一种共同文化中的群体。他虽然拍摄了客观的人物,但他想表达的绝不是关于这个人物具体的外貌和故事,这种手法可能与一般观众对图片的叙事性期待有所不同。普林茨把人想象为现实世界的摹本,用他的作品反思人的历史,描述人的身体和思想,试图传达想象中完美和理想的人物。他的肖像摄影作品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肖像摄影的解读方式:摄影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高度浓缩的象征意义,他们指代的不是人物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而可能是一个群体、一种文化对象或者是一种历史的情感表达。
  摄影是联系感官和精神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普林茨的照片呈现出一种画面氛围上的完美和真实。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现实并不完美,完美的是理念本身,而现实世界是理想世界的影子或摹本。普林茨的作品就是他把人想象成为完美的手段,他拍摄的女性、儿童、身体的伤痕和纹身等等,都是他脑海中关于人这个概念本身的想象。所以他虽然拍摄了很多我们身边的物体和客观的人物,但是看上去却给人另一种错觉。他的摄影系列作品有一种陌生的距离感和冰冷的氛围。艺术性和人工性[2]在他的作品中完美地对立起来,使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显得崇高和纯净。
  在他1984年至1989年完成的摄影系列“洗净的衣物”(Reine W?sche)中,16位身着白色衬衫的年轻女孩子带着冷酷自信的目光看向观众,那些过时的发型,雪白的衬衣和特定的姿势会把人们带入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作为战后一代出生的艺术家,普林茨这一系列作品没有矫揉造作地刻意传达一种对残酷的恐惧,而是表现了对二战那个年代的回忆和反思,因而显得更加冷静与深沉。
  在后来的1996年至2002年之间,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影像。“女性肖像”(Ikonen)系列中,他拍摄了很多现代女性的肖像。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女性显得美丽而安静,苍白而脆弱,她们都只代表一种影像的比喻而不是她们自身。普林茨不断地创作这些女性的图像,以此表达对现代女性浪漫的崇敬。他作品每一个个体都带有综合的崇高的母性形象,似乎女性是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看到的完美。她们是生活的馈赠,而普林茨的图片是对女性爱的诉说。
  “十字”(Krux)系列拍摄的都是9至11岁的儿童。这些图片正如“Krux”这个词本身所包含的双重含义一样,仿佛在说这个年龄本身处于成长的十字路口,又仿佛在说精神内心的苦恼。这些被拍摄的孩子们,他们的服装和肢体语言流露出一种被置于儿童与成人世界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摄影图片的真实和摄影的功能性完美结合起来。而在“伤口”(Blessur)这个系列中通过拍摄在身体上打孔、伤痕和奇装异服来表现人的个性。人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这些伤痕就好像人身体上的首饰。他拍摄的对象以这些伤痕作为自身完美和人格独立的标志,通过它们将自身独立个性的魅力英勇无畏地展示出来。
  普林茨拍摄的这些大量的人物肖像,包含了众多对人类身体、成长、心理、历史与族群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但摄影是否就是现实的镜子?因为看起来它能够反映现实,所以摄影常常就被赋予记录客观真实的功能。图片也因此被认为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直观的方式。同时摄影自己也能塑造某种客观现实,通过摆放物体或是错觉来达到摄影上的真实性,由此摄影拔高自己,混淆视听和控制一切。正如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的《柏拉图的洞穴》一文所说的“搜集照片就是搜集世界。照片不可能创造道德立场,但它们可以强化某种立场并催生某种观点”。所以当代摄影逐渐发展成为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它记录客观,同时也通过自身塑造的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从而吸引我们的视线,提出问题。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 1876-1964)说:“照片就是你的镜子,就是你。”如果说桑德的作品记录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 从这些人物的肖像中我们能分辨他们的职业、身份、所处的环境和年代特征,他的作品最终成为了反映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镜子,普林茨的作品则正好与之相反,个体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他的作品抽取了拍摄对象每一个个体的情绪、精神、个性和社会关联性,这些人物综合在一起形成他脑海中关于完美理想的幻象。这种人物形象的图片开拓了我们的视线,丰富了我们关于如何解读肖像摄影的读图方式,同时也引导我们思索一系列人与人性的问题,对战争的反思、女性的伟大、半成长的身体和心理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身体(的痕迹)等等。摄影在这其间的作用是通过影像的转化将我们脑海中理想化的事物投射出来,变得直观可见、易于传播。在此过程中摄影也使得我们对人本身的思索变得崇高而具体。
其他文献
晚秋时节,笔者拿到了佳能发布的第一台无反光镜可换镜头微型相机EOS M,此时的中国北方大都进入落叶时节,笔者带着它前往正值气候较为怡人的马来西亚拍摄,几天的拍摄下来让我对小巧的EOS M有了更多的认识。  源自IXUS  佳能的第一款可换镜头微单相机EOS M体现了佳能在小型相机上的一贯审美风格,沿袭了源自IXUS方中带圆的框架感,这已经是佳能的经典造型了。EOS M套机包含两支镜头,不得不说的是
期刊
2012年11月18日,结束了短暂的“哈药”之行,本刊编辑又应邀来到有中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绥化市。  绥化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文化发展也齐头猛进,特别是在摄影领域更是干劲十足。以绥化市摄影家协会刘忠泽为主席的领导班子,以辛勤的工作和极大的热情,把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团结在一起,让地区摄影风声水起。  此次本刊绥化影友联谊会吸引了300多位热心的影友,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场面其乐融融。交流中不仅有热
期刊
上官高翔:  你好!  作为一个一直用镜头关注乡村教育的摄影人,能看到在浮华年代、浮躁环境中,有后生也能深入乡村把镜头对准懵懂求学的孩子们,并准确摄取了这群孩子的天真好学的面貌,让我深感欣慰。  科技的发展,让拍摄简便易得。当今,是一个人人都想拍照、时时都在拍照、事事都被拍照的年代。读图时代让我们每天不得不阅读大量的图片,以往图片的新鲜与赏心悦目的效应,被不断累加的图像稀释了,眼睛终归变得麻木。 
期刊
乔治·伊斯曼生于1854年7月12日,幼年是在纽约州北部尤提卡地区的华特维尔村度过的。5岁时,他父亲把全家迁到了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本来父亲是想在这里建一所伊斯曼商业学院,但突如其来的不幸降临这个家庭 ……父亲意外病故,留下一个陷入财务困境的四口之家。  这时家庭花销越来越难以支撑,而且一个姐姐还有严重的身体残疾,这使得乔治·伊斯曼在14岁时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寻找一份能给家庭带来一些收入的工作。他
期刊
对于青年摄影,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摄影,本刊一直给予关注。在2005年和2010年,本刊分别推出高校摄影教育的相关专题,集中呈现了国内外摄影专业院系学生的影像实践和现状。今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大学生,以及他们拍摄的照片,与以往仅局限于专业摄影院系的学生有所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注目非摄影专业学生所拍摄的照片。  摄影数码化所带来的便捷拍摄,让拍照几乎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关注当代,就
期刊
“生命的存在如此庄重,命运这般吊诡,源于生存、生活的深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飞逝、空间的变迁而异化,反被永恒的影像,嵌入‘存在的神情’里。”这是陕西摄影师李泛最近在曲江西安美术馆的展览《生命之重》前言的一段文字,100余幅超过一米的影像,也是李泛多年来“西部影像四部曲”的一个汇总与精选。  从大凉山彝族聚居地苏祖博坦到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李泛的脚步不可谓不远。而从摄影本身的因素来考量,李泛的影像
期刊
中国摄影:你的西部系列,主要包括哪几组重要的作品?  李泛:主要是西部影像四部曲,总的题目是《存在的神情》。第一个系列是彝人,在近八年的时间里,我一共去过20多次。然后是塔吉克,喀什的高台民居其实是包含在这个过程中的,我拍摄了大量的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图片,现在喀什的老民居已经拆掉了。然后是云南的基督徒,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我想重新命名为“云南乡村信仰”,这个系列主要是集中在云南的茨中拍摄的。其实基
期刊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照片要能震撼观众。接着就是要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把新闻与艺术联系在一起。”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对亚洲感兴趣最早是源于1986—1987年在亚洲第一次比较密集的旅行。后来他供职于一些著名的杂志社如《明镜周刊》、《时代杂志》、《STERN》和《德国国家地理》等,直到90年代末期他才有了较多的时间在远东进行自己的创作,这些创作最终都以摄影集的形式
期刊
对年轻人的拍摄现状稍有了解,但要说点什么,确实诚惶诚恐。  想来想去,只能说几句酒话—“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临墙,推倒胡床。旁观拍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说了,一笑了之;听了,一笑了之。  看到许多年轻人的照片,准确地说感受是有大喜也有隐忧:从形式到内容,整体水平相当高,与时代同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在这些难能可贵的成绩与收获的背后,我们亦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社会环境对年轻人
期刊
关于留守儿童,很多摄影师都拍摄过,而我拍摄的“留守儿童”其实是一群外来农民工子女,他们随父母来到或者出生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然而,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又去另外一座城市打拼,他们就成了当初这座城市的“留守儿童”,我称他们为“二次留守儿童”。  拍摄这个群体,一是可以解读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外来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经济社会带来的进步,二是可以发现被歧视、被忽略、被冷漠等诸多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我也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