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阅读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语文教师而言,读的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用的书,指教科书、参考书、教辅资料等直接服务于教学的书,这些书能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内容、获得教学技能和提高考试成绩等。另一类是“无用的书”,指用来帮助教师积淀文化底蕴、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的书。
  当今的语文教学,为什么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教师只读有用的书,课堂上“以本为本”,不加选择,照本宣科,结果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柔和,但是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如果教师能够再多读一些“无用的书”,就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一些“无用的书”呢?
  一、 读人文经典,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给学生的一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人文教育不能光靠讲和练,更多时候需要教师的熏陶感染。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美文,都是作者深情的表达,思想的抒写,生命的律动。教师只看到一些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不能走进文本,不能心有灵犀,人文教育一定是机械的、理论的、乏味的,更别奢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了。
  人文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出来的,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不朽之作,适合教师读的有很多,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等古代传统经典,海伦·凯勒、苏轼、梁思成等人的传记,毕淑敏、刘墉、林清玄等人的散文,尼采、罗素、杜兰特等人的哲学著作,《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中的优秀思想随笔,还有《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爱的教育》等儿童文学名著。读这些书,教师的内心会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教师脱俗的气韵、优雅的谈吐、入情的朗读,无声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反响,使得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 读“百科全书”,提高知识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泛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诗人。”特级教师贾志敏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 ……总之,是个杂家。”由此,教师要多读介绍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社会科学的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国家地理》、《中国通史》等,成为一个博识之人。其次,学习写作、书法、绘画等各种才艺,成为一个多才之人。一句话,教师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课堂上,教师孤陋寡闻,知识单薄,课程资源匮乏,就语文讲语文,势必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根据课程和课堂的需要,信手拈来,适时地露“两手”,如漂亮潇洒的粉笔字、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这样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学生是学趣盎然的。许多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时并非源于学科本身,而是来自教师的几手“绝活”。有“绝活”的教师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喜欢。学生一旦喜欢上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 读语文课程,把握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有总目标,有学段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这些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螺旋上升,前面的为后面的作准备,后面的是前面的深化和发展。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高学段教师抱怨低学段教师,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该教的没教,该学的没学,该会的不会。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自扫门前雪”;二是不读课程标准,只是用课文教课文,造成学生的学习上出现了漏洞或断层。
  为此,教师要读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本学段的具体目标,并弄清总目标和每一学段的目标。其次,教师要通读小学、中学的教科书、参考书,了解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果能走进不同学段的课堂听听课,就更好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高屋建瓴,做到“三维目标”训练系统化,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
  总之,“无用的书”并非“无用”,实有“大用”,它是教师最需要补充的“养料”之一。而这“养料”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细水长流般的积累。时间从哪里来?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先把鹅卵石装进一个瓶子,彻底装满之后,再一把一把地抓沙子放进瓶子,直到装得满满的,结果还能一杯一杯地往瓶子里倒水。时间也是如此,不管多忙,见缝插针,每天总可以抽出点时间来读书。只要教师自觉地去多读“无用的书”,假以时日,其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湖南省桂东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有实验证明,当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的时候,运动会促使血糖上升,肌力增加,精神饱满;如强迫他们从事体育锻炼,血糖会下降,导致肌力减退,并很快会出现精神倦怠的疲劳症状和消极锻炼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
期刊
成语运用中“语义重复”本来不是什么复杂问题,但因为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类语义重复问题,有些师生“神经过敏”,对有些具体问题争论不休,尤其是把不存在语义重复的成语用例也说成是语义重复。感于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成语运用的语义重复现象,人们能一眼可看穿的,都是语境中有与成语构成的语素具有相同表意的明显词语,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没想到却受到不虞之誉”、 “过分的  溢美之词”“ 至今还记忆犹新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
期刊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远远赶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作文教学现状还很不好,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笔者身处农村,在农村初中任教语文十五年,对农村作文教学是比较了解的,尤其近期有意对兄弟学校作文教学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更有感触。在此,愿意将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所见所思行之于文,以便求得与同行共谋农村作文教学的改善与发展。  一、现状及分析  (一)学生方面。经
期刊
苏教版的语文课文语言优美,思想内容丰富充实,而且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是课堂教学中无可非议的好教材。可是全凭教师课堂上歇斯底里的抓关键词句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课文,以单纯的文本解文悟文,未免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因此,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以补充课内阅读的不足,并帮助理解和感悟课文。但我觉得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因此,我尝试着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多角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  师生交往包括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物品的交换等,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主要在教师,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教师应怎样创造和谐的课堂
期刊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
期刊
一直以来,很多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 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 情感教育 非常有必要。  但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指挥”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 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功利性的一面。“语文阅读技巧”“简答题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尝试,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一、兴趣教学法的定义与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兴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是学生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对于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为了考上好大学。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大量地灌输和练习高考知识点,一方面又要让课堂丢掉沉闷而活跃有趣起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绝非朝夕之功,但只有朝着这个方向一点一滴地改进,从而达到改变,才可以使沉闷的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高中英语 点燃热情 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