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读”与“朗读”有很大的区别,“朗读”是必须做到有感情地读。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主,到了中、高年级才以阅读为主。我觉得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應从识字阶段开始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把文章读通
这在朗读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朗读的基础。把文章读通,换句话说就是把文章里的文字内容读对,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这也是我经常对学生们讲的初读课文要“三不”。因为文章所包含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都埋伏在字里行间,作者的谴词造句,甚至一个小小的“的”字都容不行读者随意改动,所以,拿到一篇文章,必须要求学生首先把它读对,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把文章读得流畅,不结结巴巴,做到这一点,也就算是“会读了”。
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完成这一环节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识字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读通一篇小文章的需要,教师应主动,在课堂上多范读、多领读。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扫除读中的“拦路虎”,然后放开手一遍遍练习,直到一气呵成。到了高年级,就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有的教师,也包括我在内,有时急于求成,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等学生站起来读时却大煞风景。同时,在学生没有读通文章的情况下,任凭教师授课过程怎样精彩,效果也不会好的。
二、读出轻声和儿化
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完全按汉语的标准语音去读,会非常生硬和死板,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言者的意思,更会防碍到感情的抒发。轻声和儿化就属于读的技巧处理,外理好了,它能使文字内容变得活泼有光彩。
轻声的读法有一定的规律性。上过师范院校的教师都学过《语文基础知》这一专业课程,里面就讲到了这方面的知识。像下列这几种情况就要读作轻声:句末语气词“啊”、“呀”、“吧”等;叠词中的第二个字,如“爸爸”、“星星”、“说说”等;ABA式词语中的中间字,如“等一等”、“看一看”、等;出现在词尾,但不表义,如“石头”、“桌子”等;不能拆分的连绵词中的第二个字,如“葡萄”、“玻璃”等;还有一些词也要作轻声处理,如“月亮”、“太阳”、“高梁”等。
儿化在一篇文章表达感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中,词尾使用了“儿”字,自然容易判断儿化读法,可是很多时候,“儿”字并不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句子感情,从而判断是不是需要把某字读成儿化音,通常情况下,表示对某人、某物的喜欢以及一些小巧可爱的事物,如“小草”、“小树”、“柳条”、“脸蛋”等词的末尾字都要读成儿化音。
我觉得在指导学生轻声、儿化读法时,不应讲过多过深的理论,而应该多举例,多引导学生把读与理解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断地训练,学生才会逐步地掌握朗读技巧,并能独立揣摩文字内容所包含的感情。
三、读出节奏和韵律
这一点在诗歌朗读训练中尤为重要。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之后就要指导学生朗读。如古诗《枫桥夜泊》应这样朗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略带伤感语调,语速要慢,第三句稍快,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这样朗读,就达到了表现诗人当时孤寂、忧悉的情感的效果。
这首诗同是写景,由于朗读时节奏、语调、韵律处理有别,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样的朗读处理,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使朗读与理解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四、掌握好语速、把握住语气、读出感情
读文章就要品味句子的含义与情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感情朗读。每篇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朗读时应带着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缅怀和爱戴之情,语速应慢一些,语调应低沉一些,对重点词,尤其是表现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应读得重一些,如“挤满”、“焦急而又耐心”、“不约而同”、“摘下”等;对总理往事的回忆,读的时候语速稍快,语气欢快、骄傲,当读到“然而今天”,由幸福的往事回到痛苦的眼前,情绪立刻低落下来,语速缓慢下来,这样一快一慢,一喜一悲的对比,就将人们因失去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这就是朗读的功效。《秋天的怀念》要读得深沉,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疚、热爱、怀念。《狼牙山五壮士》读得慷慨激昂,表现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军神》要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读,以示对刘伯承的赞扬。
教师训练学生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示范读、学生集体读、个人读、配乐朗读,久而久之,学生便能逐步提高朗读能力,从而学会更为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感情。
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巧妙、适时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由感知语言到感悟语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一、把文章读通
这在朗读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朗读的基础。把文章读通,换句话说就是把文章里的文字内容读对,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这也是我经常对学生们讲的初读课文要“三不”。因为文章所包含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都埋伏在字里行间,作者的谴词造句,甚至一个小小的“的”字都容不行读者随意改动,所以,拿到一篇文章,必须要求学生首先把它读对,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把文章读得流畅,不结结巴巴,做到这一点,也就算是“会读了”。
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完成这一环节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识字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读通一篇小文章的需要,教师应主动,在课堂上多范读、多领读。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扫除读中的“拦路虎”,然后放开手一遍遍练习,直到一气呵成。到了高年级,就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有的教师,也包括我在内,有时急于求成,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等学生站起来读时却大煞风景。同时,在学生没有读通文章的情况下,任凭教师授课过程怎样精彩,效果也不会好的。
二、读出轻声和儿化
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完全按汉语的标准语音去读,会非常生硬和死板,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言者的意思,更会防碍到感情的抒发。轻声和儿化就属于读的技巧处理,外理好了,它能使文字内容变得活泼有光彩。
轻声的读法有一定的规律性。上过师范院校的教师都学过《语文基础知》这一专业课程,里面就讲到了这方面的知识。像下列这几种情况就要读作轻声:句末语气词“啊”、“呀”、“吧”等;叠词中的第二个字,如“爸爸”、“星星”、“说说”等;ABA式词语中的中间字,如“等一等”、“看一看”、等;出现在词尾,但不表义,如“石头”、“桌子”等;不能拆分的连绵词中的第二个字,如“葡萄”、“玻璃”等;还有一些词也要作轻声处理,如“月亮”、“太阳”、“高梁”等。
儿化在一篇文章表达感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中,词尾使用了“儿”字,自然容易判断儿化读法,可是很多时候,“儿”字并不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句子感情,从而判断是不是需要把某字读成儿化音,通常情况下,表示对某人、某物的喜欢以及一些小巧可爱的事物,如“小草”、“小树”、“柳条”、“脸蛋”等词的末尾字都要读成儿化音。
我觉得在指导学生轻声、儿化读法时,不应讲过多过深的理论,而应该多举例,多引导学生把读与理解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断地训练,学生才会逐步地掌握朗读技巧,并能独立揣摩文字内容所包含的感情。
三、读出节奏和韵律
这一点在诗歌朗读训练中尤为重要。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之后就要指导学生朗读。如古诗《枫桥夜泊》应这样朗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略带伤感语调,语速要慢,第三句稍快,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这样朗读,就达到了表现诗人当时孤寂、忧悉的情感的效果。
这首诗同是写景,由于朗读时节奏、语调、韵律处理有别,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样的朗读处理,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使朗读与理解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四、掌握好语速、把握住语气、读出感情
读文章就要品味句子的含义与情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感情朗读。每篇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朗读时应带着对周总理的深切的缅怀和爱戴之情,语速应慢一些,语调应低沉一些,对重点词,尤其是表现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应读得重一些,如“挤满”、“焦急而又耐心”、“不约而同”、“摘下”等;对总理往事的回忆,读的时候语速稍快,语气欢快、骄傲,当读到“然而今天”,由幸福的往事回到痛苦的眼前,情绪立刻低落下来,语速缓慢下来,这样一快一慢,一喜一悲的对比,就将人们因失去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这就是朗读的功效。《秋天的怀念》要读得深沉,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疚、热爱、怀念。《狼牙山五壮士》读得慷慨激昂,表现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军神》要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读,以示对刘伯承的赞扬。
教师训练学生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示范读、学生集体读、个人读、配乐朗读,久而久之,学生便能逐步提高朗读能力,从而学会更为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感情。
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巧妙、适时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由感知语言到感悟语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