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老人”尚待破题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晃,春节就过去了。
  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今年到哪玩?”我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当‘孙经理’,带娃。”我嘛,带的是外孙。大的外孙4岁多,在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放寒假了。小的外孙1岁多,在家里,由奶奶带。
  家里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在政法系统,所谓“为大家舍小家”,节日期间“保一方平安”去了;另一个做财务的,也说年终岁首各种忙。
  我自己的岳母在福州,90岁出头了。春节前,妻子就说得一起去拜个年。我答应了,可我女儿有些犹豫,主要是,家里的两个娃都处于最调皮的阶段,如果我们不搭个手,她有些吃不消。于是我自告奋勇地说:“我留下来带娃。”
  这样说起来颇有些“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意味,其实当中更多的是不得已。
  现在报端经常有文章提倡儿女要理解老人、解放老人,让老人放飞心情,重拾兴趣,游山玩水。还说,老人也要拿得起放得下,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退休了就不要背负太多包袱,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如我者,大有人在。我带大宝到科技馆、到公园,就遇到好几位老同事、老朋友,他们有的退休几年了,有的也和我一样刚刚退休,大家一见面,不是问你今年贵庚了,身体状况如何,而是问孙子孙女几岁了,上小班、中班还是大班?还有的就是感叹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情感,只是财力上对儿女的支持还不够,还得在精力上、体力上多多付出。大家一边感叹,一边还不能走神,还得盯着身边的娃。
  从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两年来,生育“老二”的家庭持续增长。然而,“老二”谁来带实在成了一道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排在民生新进展的第一位,可见地位之重要。
  可是这个“育”由谁来育?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还能有谁?父母嘛。问题远没那么简单。比如,对一般家庭来说,雇佣月嫂和保姆,经济上负担不起,难以长期承受。于是,相当一部分家庭只好依靠祖辈带养,这就让本来可以颐养天年的老人,再次背负育养之累,还增加了家庭矛盾,给年轻父母带来压力。
  为了解放老人,有必要呼吁政府加快发展普惠性托幼服务事业,构建多渠道托幼供给体系。比如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卫生、財政、民政、妇联等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将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纳入公共服务范畴,进而在政府层面研究出台相关法规和实施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托幼事业发展。再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自有场地内,建设托幼设施并给予政策扶持。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内家庭互助式托儿所,解决双职工夫妇孩子无人照料的燃眉之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幼有所育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家长,但政府也责无旁贷。全国总工会最近完成了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调查显示,目前职工总数已达3.91亿左右,比2012年的3.5亿增长了11.8%,且“70后”“80后”仍是职工队伍主体,“90后”职工大幅增加,而他们又恰恰是生育“二孩”的主体。可见,只有政府“有形之手”全面介入,“全面二孩”政策才能得以实施,幼有所育和解放老人才不会是空话。目前看来,这方面尚待破题。
  (作者系第十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日报》原社长)
其他文献
“学习”一词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典籍《礼记》中“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一语,“鹰乃学习”的意思是“雏鹰就学会飞翔”。嗣后,孔子向门徒强调学习能给人带来莫大的乐趣,诲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虽将“学”和“习”分开来讲,学”是知新,习”是温故,但二者实为一体,实乃一事之两面,不可断然割裂。  北京大学老校长蒋梦麟治校有方,自诩为“北大功狗”,不算过分。在著作《西潮·新潮》中,他有
期刊
“五一口号”出炉  1948年春,解放战争进入了生死拼杀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在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当局召开充斥尔虞我诈的所谓“行宪国大”,登上总统宝座(4月19日)的蒋介石在这次“国民大会”上仍旧宣称,“在最近六个月以内,国军有绝对把握消灭黄河以南匪军所有的兵力,决不让他有整个师或整个旅的存在”。  另一方面,也是在4月份,中共中央把大本营迁到河北平山县的小山村——西柏坡,而
期刊
1917年夏,一位名叫叶伟宜的年轻华侨从马来西亚出发,经香港、越南抵达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简称云南武校),成为该校第12期炮兵科的一名学生。在当时,叶伟宜和众多云南武校的学生一样籍籍无名,没人想到30多年后,竟会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帅,他就是叶剑英。  其实像叶剑英这样满怀报国之志且愿意回国投身军旅的华侨不在少数。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军校都不招收华侨学生,使得不少华侨报国无门。1917年5月
期刊
我们来谈谈城市公园的历史,或许可以纠正你的一点偏见。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为预备立宪,派遣端方、戴鸿慈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相传戴鸿慈等人第一次见识西方城市的公园,感慨万端:“每至都会繁盛之区,必有优游休息之地,稍得闲暇即往游观,辄忘车马之劳,足益见闻之陋。初犹以为欧美风俗所趋,未必有关政俗,继乃知其专为导民而设,无不具有深心。”戴鸿慈笔下的“优游休息之地”,是指欧洲的城市公园,
期刊
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为改革者撑腰》的评论,由项南当年以非凡气魄支持福日公司一事切题,“闻鼙鼓而思良将”,称他是“改革开放的大将”……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出可以搞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办企业,并明确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但由于“左”的思想没有清除,对此没有取得一致认识,几乎每一个大的项目、每一个没有先例的举措,都意想不到地毁誉交织。第一家中外合资家电企
期刊
杨小凯(1948-2004)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生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文革”期间曾因《中国向何处去》一文入狱十余年,入狱后以惊人毅力自学了英语、数学、经济学等课程。1978年4月,从湖南岳阳建新农场出狱后,杨小凯开始寻找“深造之路”。由于“历史问题”,他无法参加研究生考试,只能在湖南一家印刷厂做外文校对工作。在李锐、于光远等老先生的帮助下,1979年下半年,杨小凯借调至中国技术经济研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的命运像高长虹一般,从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到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仍是一个负面符号: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直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过,高長虹才算被官方正名。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高长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坛的崛起与消失,皆缘于他与鲁迅的关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一个文学青年的“狂飙运动”】  高长虹,原名高仰愈,出身于山西盂县书香
期刊
【从八旗共采到帝室私利】  产于奉天、吉林、高丽等地的人参称“辽参”,又称吉林参、高丽参,以野生者为贵。中国古时最重上党参,至清代,由于清室崛起于辽东,遂使辽东人参地位倍增,为参中王者。辽参产于深山人迹罕至处,采参时,必纠合数十数百人,携带粮草弓弩器具而入。山中到处是参天大树,不见天日,沿途要砍松枝烧火作标记。往往要在山中行上十余日,深入千余里,方有参源。  女真人一直将人参当作珍宝,严禁汉人、朝
期刊
在瑞典,有一位与诺贝尔齐名的人物。他一生五次进入中国西北探险,先后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塔里木河,揭开罗布泊之迷,发现丹丹乌里克、尼雅和楼兰古城,穿越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头并探察古丝绸之路。他终身未婚,自称“和中国结了婚”。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探险家斯文·赫定。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死考验  斯文·赫定1865年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科幻冒险书中的人物着迷。15岁时,他见
期刊
邓小平与荣毅仁邓小平摆宴,为个体私营经济撬开口子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会议闭幕才半个多月,翌年1月17日上午,工商界五位元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应邓小平约请,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邓小平开门见山就说:“现在经济建设的摊子铺得大了,感到知识不够,资金也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过去耽误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