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创新,高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大,各种各样的器乐教学也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高校大提琴教学是其中一种教学内容。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对此,本文将分析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原则,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和国家支持等多个方面,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仅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提琴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现代社会,自从西方乐器传入我国以来,它一直影响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高校的整体教学体系。并且,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下,大提琴教学也被教师、学校和家长所重视,并呈现在日常的课程体系中,是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音乐艺术素养。对此,作为大提琴课程的教师,应该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创新教学模式。
一、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原则
高校大提琴课程目前是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器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还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1]。所以,教师要想提高高校大提琴教学的效率,就应该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以此约束自身和学生的行为。首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科学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艺术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以艺术为表现形式。高校大提琴课程也要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讲解演奏技能的同时,传递音乐的艺术,从而熏陶学生的心灵。其次,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大提琴课程的直观性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的讲解并示范多种演奏方法,它的抽象性体现在学生在多种感官上对大提琴魅力的感受,以此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大提琴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器乐的使用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充足的社会实践工作,进而通过各种实践练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大提琴演奏能力。
二、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计,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
高校教师要想提高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就应该建立较为完善、较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工作,确保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等等,最终有序、顺利的开展并完成大提琴课程的教育工作[2]。因为,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单一、缺乏条理,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降低他们的演奏欲望。对此,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选择合理的课程内容,科学的设置课程安排。一方面,教师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转变以往实践教学一边倒的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知识的完善推动学生的实际演奏,并且在实际的大提琴演奏中感受理论知识,从而整体上提升大提琴演奏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适当的增添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在课堂上对世界名曲进行鉴赏,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了解大提琴创造的魅力,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大提琴演奏的知识。
(二)将信息技术与高校大提琴教学相结合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这足以说明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也存在信息技术的“影子”[3]。对此,高校大提琴教學也应该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改变以往口头传递、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刻板的大提琴知识与技能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确保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和灵活性。并且,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大提琴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提琴演奏技能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PPT课件的手段,增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性,适当的在知识讲解环节增添趣味游戏,以此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及其专业综合能力
教师,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群体,他们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他们也是教育工作和教学体系构建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由此可见,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教学效果,只有各方面能力具备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工作,更有效的完成教育任务和目标。而且,如果高校大提琴的师资团队较为薄弱,直接说明了教师的素养较为低下。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大提琴教师的专业素养,组织相应的培训机构或进修机会,以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进而培育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提琴教学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大提琴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促使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此,高校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不断创新大提琴的教学方法,例如完善教学设计,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与高校大提琴教学相结合等等,进而保障高校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军.基于大提琴演奏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136.
[2]胡馨天.略论高校大提琴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6:128-130.
[3]孙昕阳.高校大提琴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4:132-133.
作者简介:刘洋(1989.12-),男,汉,贵州贵阳人,博士,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提琴表演
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16JJD760003)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25
关键词:高校;大提琴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现代社会,自从西方乐器传入我国以来,它一直影响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高校的整体教学体系。并且,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下,大提琴教学也被教师、学校和家长所重视,并呈现在日常的课程体系中,是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音乐艺术素养。对此,作为大提琴课程的教师,应该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创新教学模式。
一、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原则
高校大提琴课程目前是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器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还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1]。所以,教师要想提高高校大提琴教学的效率,就应该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以此约束自身和学生的行为。首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科学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艺术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以艺术为表现形式。高校大提琴课程也要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讲解演奏技能的同时,传递音乐的艺术,从而熏陶学生的心灵。其次,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大提琴课程的直观性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的讲解并示范多种演奏方法,它的抽象性体现在学生在多种感官上对大提琴魅力的感受,以此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大提琴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器乐的使用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充足的社会实践工作,进而通过各种实践练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大提琴演奏能力。
二、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计,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
高校教师要想提高高校大提琴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就应该建立较为完善、较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工作,确保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等等,最终有序、顺利的开展并完成大提琴课程的教育工作[2]。因为,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单一、缺乏条理,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降低他们的演奏欲望。对此,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选择合理的课程内容,科学的设置课程安排。一方面,教师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转变以往实践教学一边倒的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知识的完善推动学生的实际演奏,并且在实际的大提琴演奏中感受理论知识,从而整体上提升大提琴演奏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适当的增添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在课堂上对世界名曲进行鉴赏,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了解大提琴创造的魅力,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大提琴演奏的知识。
(二)将信息技术与高校大提琴教学相结合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目前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这足以说明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也存在信息技术的“影子”[3]。对此,高校大提琴教學也应该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改变以往口头传递、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刻板的大提琴知识与技能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确保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和灵活性。并且,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大提琴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提琴演奏技能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PPT课件的手段,增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性,适当的在知识讲解环节增添趣味游戏,以此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及其专业综合能力
教师,是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群体,他们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他们也是教育工作和教学体系构建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由此可见,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教学效果,只有各方面能力具备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工作,更有效的完成教育任务和目标。而且,如果高校大提琴的师资团队较为薄弱,直接说明了教师的素养较为低下。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大提琴教师的专业素养,组织相应的培训机构或进修机会,以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进而培育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提琴教学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大提琴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促使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此,高校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不断创新大提琴的教学方法,例如完善教学设计,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与高校大提琴教学相结合等等,进而保障高校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军.基于大提琴演奏的声乐表演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136.
[2]胡馨天.略论高校大提琴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6:128-130.
[3]孙昕阳.高校大提琴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4:132-133.
作者简介:刘洋(1989.12-),男,汉,贵州贵阳人,博士,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提琴表演
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16JJD760003)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