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经济环境的调查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村域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并对造成村域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要发展村城经济需要采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村域经济;村域文化;劳务经济
  
  村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的地域单元之一。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在共同作用界面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村域人地系统是村域内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各因素之间所组合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本篇文章从村域人地系统出发,通过社会调查法。简单谈一下龙泉乡彭庄村的村域经济环境。
  
  1、农户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1.1 该村168户家庭,1200人。92%的农户以传统种植业为基础,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占农作物的80%,经济作物比较少,有烟叶、花生、瓜果等,占农作物的20%。农民收入为卖粮收入和打工收入,其中打工收入占60%,卖粮收入占40%。农产品90%以原料形式外销,产业链条极短,产品附加值极低,农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310元上升到2005年的1200元。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再加上没有什么资源,所以村上没有什么村办企业,只有4家小商店,1家诊所,1家农户卖早点,有两家不成规模的粮油加工点,两家磨面房,为农户提供服务。由于农村劳动力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劳动效率低,转移能力弱。所以青壮年劳力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村收粮,只有8%的外出打工者留在乡镇或城市自谋职业。
  
  1.2 该村劳动力700人,现有耕地2400亩,人均耕地2亩,粮食产量平均每亩小麦600斤。玉米每亩700斤,土地土质一般,基本靠天吃饭,旱时无水浇灌,涝时容易发生水灾。
  
  
  2、村域文化调查
  
  2.1 物质文化层:
  
  2.1.1 住房:住房面积人均19平方米。2000年以前90%的农户住的是瓦房,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户的收入除了投资后代教育和农田外,大部分投资到住房上,到2005年,80%的农户住上楼房,瓦房住户占20%,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19平方米。
  
  2.1.2 饮食:该树农户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主食以小麦、玉米等为主,副食以自家喂养的禽蛋为主,蔬菜也以自家种植的为主。肉类、鱼类这些高营养品在2000年以前人们基本上是过年才吃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也吃的上。
  
  2.1.3 教育设施:该村有一座小学,教室有10间,教师有5名,教学设施简陋,没有体育设施,由于教室简陋,现在只有小学1—2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都到附近村庄去上。
  
  2.1.4 交通状况:该村位于叶县龙泉乡东南3公里处,南边和东边2公里处是干江河,北边3公里处是澧河,交通十分不便。这影响着村域内外物质、信息的交流。对村域人地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农户要去县城,得骑自行车到龙泉乡才能坐公交车。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里修了一条乡级公路,使人们外出方便了许多。
  
  2.1.5 消费结构:该村农户的生产消费(种子、化肥、农药)所占比例为20%,基本用于农业生产;生活消费中,衣着占10.5%。食物占16.2%,医疗保健占17.2%,文化娱乐(主要用于教育投资)占25.5%,交通通讯占5%(电话普及率50%),家庭耐用品占10.5%(电视普及率90%。洗衣机7%。其它支出占5%),(以上资料以2005年为主)
  
  2.2 行为文化层:
  
  2.2.1 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村村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年,高中以上学历占10.5%,初中文化程度占70%,小学文化程度占19.5%。村民文化素质偏低。
  
  2.2.2 生产行为:该村村民基本上从事农业种植,生产活动已传统机械为主、人力为辅。夏秋收粮、种植都是机械耕作,小片农田耕作以人力为主。由于交通和通讯不畅,限制了农民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再加上经济水平低,所以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没有浇灌设施和机井,旱田无水浇。涝天无法排水。农民生活完全是自给自足。该村村民没有种植其它经济作物,也没有养殖业,农闲时间,劳动力基本都出去打工,包括一些年轻妇女。一般妇女在家务农或从事家庭劳动。农户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房屋翻修和后代教育。
  
  2.3 观念文化层:观念文化层次积淀在人们意识、心理中自觉和不自觉的某种特质和性格,最能体现文化形象的特征。
  
  2.3.1 村民整体文化素质:整体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是农户的生育观,大部分家庭都有2—3个孩子,个别家庭有4—5个孩子。由于经济水平低,孩子们在上完初中,若考不上高中,就出去打工。家庭没有能力供他们上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技术。
  
  2.3.2 农闲娱乐:农闲时间,村里剩下老年人、一般妇女和小孩,由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村里又没有什么企业,许多妇女就聚在代销点打牌、打麻将,许多老年人在家看电视。
  
  2.3.3 环境保护;村民们文化素质偏低。环保意识淡薄,夏收和秋收后,还有部分村民在夜间点燃秸秆。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另外村民对土地施用化肥和农药(灭虫剂和除草剂),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土壤结构。虽然80%的农户在荒地、沟坡、路边种植树木,也主要是为了经济原因。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户在庭院种植花卉、蔬菜,还有一部分农户种植树木(桐树、杨树、果树等),既美化了庭院,夏天又能乘凉。
  
  3、现阶段。我国农村村域存在三种经济实体
  
  其一是农户家庭经济,其二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其三是第三经济实体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合作与合伙企业)及私营企业等。从以上种种情况看,该村的经济属于农户家庭经济。造成农户家庭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 体制原因:目前农村广泛推行的经济体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收入也大大提高,但这毕竟是小块土地经营,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土地承包收益权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矛盾造成土地转包过程中的障碍和混乱,制约了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规模化流转。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之间转包土地只是短期的,土地规模经营不足造成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矛盾显得非常不协调,阻碍了村域经济发展。
  
  3.2 劳动力因素: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严重影响了村域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由于素质偏低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非常少,70%的劳动力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现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政府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但这些信息有时传递不到农民那里。少部分已富裕起来的农民工也不愿回村带动其他农户富裕。
  
  3.3 资金的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投资,但一定时期内政策性支农弹性有其限度,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投入难以满足需求;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方面也存在着能力不足和社会信用不良的情况;欠发达地区农民经济条件差,在应付子女入学、生病就医后,基本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虽然农民现在免缴农业税,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却抵不了免缴的农业税。资金的缺乏,制约着村域经济的发展。
  
  3.4 村委会职能的发挥:在村域经济发展中,领导决策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其行为也往往是农民的先导和表率,然而由于人们思想意识相对落后,村干部工作不积极,缺乏改革精神,市场意识单薄,对群众利益没有长远考虑,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没有切实可行的想法。
  
  4、发展村域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4.1 采取多种模式,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解决农村承包制度的固有矛盾、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乡镇要在维护原来的土地权属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制度,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积极推行“抛荒地或粗放经营地转包”、“大户或场园主租赁”、“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土地核价人股”等有效的流转模式。以中介服务体系为“媒”,理顺土地承包关系,提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2 发展新型劳务经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相对剩余,技术和资金缺乏。随着现代生产力的提高。各行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组织化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发展劳务经济,要树立。转移脱贫、转移创业、转移富村”的新型劳务经济观。
  
  4.2.1 积极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增强务工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劳动力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4.2.2 充分发挥外出人员的牵线搭桥作用,加强与输出地企业联系与合作,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实现由劳务合作向经济合作转变。
  
  4.2.3 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在资金、技术等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在外创业和回村创业,实现“打工养家糊日”向“打工创业”转变。
  
  4.3 发展能人带动型经济:能人带动型经济即依托能人资源,发挥能人的作用,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和扶持、帮助其他群众走上致富路,促进地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能人可以带动全村办一项事业,兴一项产业,成一项大业,带活一方经济。发展能人经济,必须在乡政府和村干部以及村官的指导下。发挥能人的作用。
  
  4.3.1 示范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能人事迹,让群众学习,充分发挥能人的模范带头作用。
  
  4.3.2 决策作用。要尊重能人,重用能人,通过他们和村官为村域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找准路子,提高效益。
  
  4.3.3 带动作用。采取“能人+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组织村内、村外能人联手组建各种合作形式的联合队,充分发挥各能人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一片地区经济的发展。
  
  4.4 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强化“村为主”,集中力量抓发展,村级班子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要积极发挥其村域经济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作用。以“村为主”,使村级组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村为单位自行选择项目,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村落在地缘、人缘方面的特殊优势,组织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幼儿教育改革中针对幼小衔接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了解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经验,有助于对我国现阶段的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审视及反思。本文尝试对法国、日本、葡萄牙、澳大利亚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动态进行概括介绍,并试图总结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摘要:壮族是云南文山州的土著民族。而且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应该有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壮民族文化从《舞春牛》中可见一斑。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壮族农耕戏剧《舞春牛》所展示出的民族文化含义。首先是体现出本民族的宗教情怀,希望通过仪式活动达到“祈丰”的目的;其次,此戏剧活动也是对自然节律感受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活动前的习俗。并且此戏剧又是一种俗文化。起到口耳相传教授知识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示了以歌代言的“
期刊
机械化代替手工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机械化是当今各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走势低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明显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徘徊局面。人们开始对农业生产力现状产生忧虑。  我国
期刊
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在他的《性格组合论》中曾阐述:一个文学形象的性格应该是多元的,复杂的组合,而不应该是单一的,平面的。中外许多文学家自觉遵循“性格组合”的理论规律,创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文学形象。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在他的名作《雷雨》中,就塑造了一系列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周公馆的统治者周朴园就是其中之一。  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本积累者用最残酷的、残无人道的手段积累原始资本。用这样的话注释周朴
期刊
摘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领导者要加强学习,特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人才观去考察和识别人才,要走群众路线,要加强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健全人才识用机制。这样才能识到人才,用好人才,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人才;科学人才观;识别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的
期刊
摘要: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于什么呢?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呢?深究下去,就是为了获得利益。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全球问题:人口膨胀、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除发展绿色科技以外,还要考虑到利益分配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科学技术:利益理论:马克思主义    一、马
期刊
摘要:21世纪将是以品牌竞争为主的时代,中小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小企业的品牌传播的几种传播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传播;策略    在品牌制胜的年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钥匙。品牌化将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品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的塑造过程就是品牌传播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选择适合于自己
期刊
摘要:广播电台在媒介多重竞争的环境中努力求得生存之道。节目主持人却在电台中具有核心灵魂的地位和角色,其中节目主持人的自我认同如何认知以及其对广播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广播电台和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相比,体现出传媒环境中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节目主持人的自我认同,反过来,自我认同的重新认识也不断的影响着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从多维视野来分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自我认同;类型化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合理的进行公路网密度的优化处理,使公路网布设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路网布局;优化    路网密度是指一个地区的道路总长度与该地区的面积的比值。它是反应地区拥有路线长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路网规划的合理性,对提高公路运输能力和满足公路交通需求与充分发挥公路的投资效益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农村路网密度也在逐渐的增加。如何在合理的区域内建立一个科学
期刊
摘要:路翎以开掘人物灵魂为己任,是一个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他站在“原始强力”这一高度,在小说中探索反思生命强力的内涵及其价值,笔触直逼人物灵魂的深处,从中发掘出人性性格自我价值的火焰。郭素娥这一人物,更可以说是原始强力精神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路翎;原始强力;郭素娥    七月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路翎,是个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他特别重视作家直逼人物灵魂深处的笔触,而不是令人厌倦的思想表象的描述。胡风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