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如何在工作中注意多措并举,积极创设有活力的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一、活动育人
纪念日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防范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这些纪念日都与环境教育主题密切相关,而且每年的纪念日都有明确的主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配合相关主题开展一定的纪念活动。学校利用纪念日的教育作用,一方面组织学生配合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举行专题性纪念活动,比如演讲、小报汇展、环保绘画等比赛。如3月12日植树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花花草草展示会”,孩子们通过亲手栽培花草,查阅资料了解花草特性,精心护养花草并进行展示交流,既增长了植物知识,又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生态的责任感。再如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我们组织了创意环保袋制作活动:孩子们精心设计,把T恤衫、牛仔裤等日常用品二次利用,做成环保布袋,并进行个性化装饰,然后把这些充满魅力的环保袋在广场及菜场入口处展示并赠送给市民,通过“小手拉大手”,向社会广泛宣传,唤起更多人参与节能活动的热情。
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从学校及乡土地域特点出发,充分挖掘长兴本地所蕴涵的环境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研究环保课题,比如“太湖水质的调查与保护”“白色污染的危害”等。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亲身体验到环境污染的可怕危害,大大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课题竞赛,如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学生认识到了能源的可贵,增强了利用“绿色能源”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在寒暑假,我们安排学生利用外出旅游和走亲访友的机会开展自选小课题研究,进行环境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使孩子们受益匪浅。如在全国2007年度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比赛中,我校选送的《电池的危害和处理调查报告》等六篇小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通过多样化的课题研究,学生从关心自己发展到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真正理解了地球是人类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把环境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实践基地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野外考察,强化环保意识。如:参观“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了解扬子鳄在地球上已神奇地生活了两亿三千万年,是人们研究和揭示自然奥秘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对象,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参观“金钉子地质公园”,了解地球形成并孕育生命的过程;考察仙山湖湿地,宣传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在活动中,孩子们能自觉爱护野生动物和花草树木,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和木筷,主动打扫和清除垃圾,把环保意识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我们还在龙山新区、北门社区建立了护绿基地,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环保活动,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
其他绿色人文活动。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绿色承诺”“争当环保小卫士”“我为长兴献一片绿”“淘书乐”“缤纷艺术节”“绿色挂牌行动”“校园花木认养管护”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创建“绿色书屋”“绿色班级”“绿色家庭”等,使得全校师生人人关心环境,个个重视环保。如在“节约一滴水”活动中,学生反思并比较了自己从早至晚的用水方式和用水量后,感受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对生态的影响,明白环保就在身边,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而自觉制定了家庭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环境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不用一次性木筷,买菜购物多用布袋和篮子,少吃口香糖,节约纸张,回收废纸,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等,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身边的人。在长兴县中小学生“打造绿色
长兴,建设生态长兴”征文比赛中,我校有48名学生获一、二等奖,超过总奖席的50%。
二、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认真挖掘现行教材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的环境知识及环保内容,并在每学期初分册罗列出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教学语文课《去年的树》,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感悟着友谊,也反思着自然生物的现实处境,感悟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数学课《自编应用题》的教学,老师通过了解学校绿化情况,引导学生用环境绿化的数据自编应用题,强化环保意识;科学课中,教师更是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时时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全国劳动技术课赛课中,我校何卷棣老师执教的《纸杯娃娃》一课,师生利用废旧纸杯尽展才艺,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些课堂教学,均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渗透,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实践性的综合活动。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设计了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使学生牢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增强了环保责任感。其中,喻秋凤老师设计的综合活动课《校园节约新主张》荣获市一等奖。
三、环境熏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爱护校园开始。因此,学校注意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孩子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立体绿化,四季花香。学校充分利用空间,如校园的边角、空地,教室的走廊、窗台等,建起了花坛、草坪、绿地,栽种了银杏、红枫、香樟、桂花、杜鹃、黄杨、铁树等品种多样的花草树木,并注重花草树木的树体与特性、颜色与形状的合理搭配,再加上盆景的装饰与点缀,把学校变成了一个四季常绿、清香宜人的大花园,让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加植物常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垃圾分类,校园整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学校在操场、楼道等公共活动区放置了垃圾箱,在教室里设置了绿色回收垃圾筒,教育学生垃圾分类投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保持校园的整洁。学校大队部还开展了“弯弯腰,还校园一片洁净”“废旧物品制作设计大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环保的热情。美丽整洁、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激发了孩子们爱护环境的热情。
除此以外,校园的每项设施设备都精心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兴趣,作好整体规划,把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渗透其中,逐步做到让“每块墙壁会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从想象奇特的绘画,图文并茂的小报,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宣传专栏,主题鲜明、书写工整的黑板报,富有创意、形式多样的书画作品展览,到小巧别致的花木吊牌,含意深刻的警示语,美观大方的提示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环保理念的熏陶和影响。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不断努力,让绿色环保旋律永驻校园,让生态文明意识永驻心间!
(作者单位:浙江长兴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一、活动育人
纪念日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防范荒漠化和干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这些纪念日都与环境教育主题密切相关,而且每年的纪念日都有明确的主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配合相关主题开展一定的纪念活动。学校利用纪念日的教育作用,一方面组织学生配合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举行专题性纪念活动,比如演讲、小报汇展、环保绘画等比赛。如3月12日植树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花花草草展示会”,孩子们通过亲手栽培花草,查阅资料了解花草特性,精心护养花草并进行展示交流,既增长了植物知识,又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生态的责任感。再如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我们组织了创意环保袋制作活动:孩子们精心设计,把T恤衫、牛仔裤等日常用品二次利用,做成环保布袋,并进行个性化装饰,然后把这些充满魅力的环保袋在广场及菜场入口处展示并赠送给市民,通过“小手拉大手”,向社会广泛宣传,唤起更多人参与节能活动的热情。
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从学校及乡土地域特点出发,充分挖掘长兴本地所蕴涵的环境教育因素,引导学生研究环保课题,比如“太湖水质的调查与保护”“白色污染的危害”等。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亲身体验到环境污染的可怕危害,大大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课题竞赛,如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学生认识到了能源的可贵,增强了利用“绿色能源”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在寒暑假,我们安排学生利用外出旅游和走亲访友的机会开展自选小课题研究,进行环境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使孩子们受益匪浅。如在全国2007年度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比赛中,我校选送的《电池的危害和处理调查报告》等六篇小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通过多样化的课题研究,学生从关心自己发展到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真正理解了地球是人类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把环境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
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实践基地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野外考察,强化环保意识。如:参观“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了解扬子鳄在地球上已神奇地生活了两亿三千万年,是人们研究和揭示自然奥秘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对象,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参观“金钉子地质公园”,了解地球形成并孕育生命的过程;考察仙山湖湿地,宣传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在活动中,孩子们能自觉爱护野生动物和花草树木,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和木筷,主动打扫和清除垃圾,把环保意识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我们还在龙山新区、北门社区建立了护绿基地,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环保活动,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
其他绿色人文活动。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绿色承诺”“争当环保小卫士”“我为长兴献一片绿”“淘书乐”“缤纷艺术节”“绿色挂牌行动”“校园花木认养管护”等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创建“绿色书屋”“绿色班级”“绿色家庭”等,使得全校师生人人关心环境,个个重视环保。如在“节约一滴水”活动中,学生反思并比较了自己从早至晚的用水方式和用水量后,感受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对生态的影响,明白环保就在身边,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而自觉制定了家庭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环境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不用一次性木筷,买菜购物多用布袋和篮子,少吃口香糖,节约纸张,回收废纸,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等,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身边的人。在长兴县中小学生“打造绿色
长兴,建设生态长兴”征文比赛中,我校有48名学生获一、二等奖,超过总奖席的50%。
二、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认真挖掘现行教材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的环境知识及环保内容,并在每学期初分册罗列出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教学语文课《去年的树》,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感悟着友谊,也反思着自然生物的现实处境,感悟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数学课《自编应用题》的教学,老师通过了解学校绿化情况,引导学生用环境绿化的数据自编应用题,强化环保意识;科学课中,教师更是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时时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全国劳动技术课赛课中,我校何卷棣老师执教的《纸杯娃娃》一课,师生利用废旧纸杯尽展才艺,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些课堂教学,均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渗透,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实践性的综合活动。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设计了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使学生牢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增强了环保责任感。其中,喻秋凤老师设计的综合活动课《校园节约新主张》荣获市一等奖。
三、环境熏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爱护校园开始。因此,学校注意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孩子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立体绿化,四季花香。学校充分利用空间,如校园的边角、空地,教室的走廊、窗台等,建起了花坛、草坪、绿地,栽种了银杏、红枫、香樟、桂花、杜鹃、黄杨、铁树等品种多样的花草树木,并注重花草树木的树体与特性、颜色与形状的合理搭配,再加上盆景的装饰与点缀,把学校变成了一个四季常绿、清香宜人的大花园,让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加植物常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垃圾分类,校园整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学校在操场、楼道等公共活动区放置了垃圾箱,在教室里设置了绿色回收垃圾筒,教育学生垃圾分类投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保持校园的整洁。学校大队部还开展了“弯弯腰,还校园一片洁净”“废旧物品制作设计大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环保的热情。美丽整洁、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激发了孩子们爱护环境的热情。
除此以外,校园的每项设施设备都精心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兴趣,作好整体规划,把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渗透其中,逐步做到让“每块墙壁会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从想象奇特的绘画,图文并茂的小报,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宣传专栏,主题鲜明、书写工整的黑板报,富有创意、形式多样的书画作品展览,到小巧别致的花木吊牌,含意深刻的警示语,美观大方的提示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环保理念的熏陶和影响。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不断努力,让绿色环保旋律永驻校园,让生态文明意识永驻心间!
(作者单位:浙江长兴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