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兰州上大学时,周末偶尔会去姑妈家。姑妈家离我们学校不远,都在城关区,走路不过半个小时。
  姑妈并不是我的亲姑妈,是我大姑父的妹妹,也就是我大姑的小姑子。我大姑父煤炭中专毕业后分到宁夏汝箕沟煤矿成了一名技术员,一直到离世。大姑父去世早,在我不到三岁就因肝硬化離世了,我大姑二十九岁开始守寡。加上两家又离得远,大姑父去世后,我的大姑和她这个小姑子来往很少。
  我是上大学时,才听我表哥说起这个姑妈的。
  那是我读大一的初冬,表哥带着表嫂来兰州,专程来学校看我,要把我带到姑妈家去认认门。
  在去姑妈家的路上,表哥对我有过一番叮嘱。
  他是这样说的,一会儿到姑妈家,姑妈问你表嫂是干什么的,你别吭声,听表嫂说就行了。如果以后再到姑妈家,姑妈问起来,你就照今天说的去说。
  我没听明白。
  表哥只好明说,我给姑妈说过,你嫂子在矿宣传科,矿广播员。
  我不知道表哥为什么要这样说。我表嫂在矿充电房工作,三班倒,工作的内容是为矿工们下井所用的矿灯蓄电池充电。矿工们头顶戴的矿工帽上方的头灯,要连接一块充满电的蓄电池,这电池挂在矿工服外的宽皮带上,为井下工作照明。矿工们下井进矿坑前要到井口充电房去领充好电保养好的蓄电池,下完井,再将用过的蓄电池交还充电房,进行充电保养。矿上能为女工提供的工种十分有限,除了后勤服务之外,就是这些围绕着井下煤矿生产的辅助工作,比如,矿灯房,选煤楼,洗煤厂,都是要跟煤跟矿工打交道的活儿,一是要三班倒,二是比矿工也干净不到哪儿去。
  我问,说在哪儿工作有区别么?我想干嘛要撒这样一个谎呢。
  表哥说,你不懂,姑妈一家都是知识分子,姑妈的三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大儿子虽是电大毕业,但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是不多的佼佼者;二儿子是大学的老师;小儿子正在重点大学就学。姑父是省水利厅的工程师,五十年代老中专生。姑妈虽是工厂的退休工人,但她还是很在意这些的。我一直都给姑妈说我在工会,从不敢说我下过井。
  我没再吭声。我的小心眼一动,接着联想到,如果我不是一个大学生,表哥会把我带到姑妈家么?我是个
  合 影
  曹海英
  大学生,和嫂子是一个矿机关工作人员,都会显得有面子吧。
  到了姑妈家,他们就这么像演戏一样地,按照路上说好的表演了一番。
  姑妈一个劲儿地说我长得像我大姑,不过,看上去比大姑文静多了,嗯,到底是受过教育的人。
  聊了会儿天,姑妈准备晚饭,我帮姑妈淘米。我把里面的小石子捡了,姑妈检查了一遍,说,没捡干净,然后凑过来,把一粒边上有些微黄的米捡出来给我看,说,这样的米不能吃,这是贮存时受潮发了霉的。
  哦,我从来不知道,我们家捡米光捡里面的小石子,连带稻壳的都不管。我说。
  这种米吃上人要生病的。你们矿上的人没啥文化,没这方面的常识。
  这话听上去挺有道理,但是,怎么让人觉着有点高高在上,还有点不易察觉的轻蔑呢。
  你大姑还那么疯癫么?姑妈停了一下,好像在找一个更适中的词——还那么爱唱爱跳么?
  我看了看表哥。
  表哥接了话,我妈现在年纪也大了,很少唱啊跳啊。
  表嫂挤出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那像暗中递来的一个眼神,只有我知晓意味的瞬间消逝的眼神,一种刻意的提醒和沉默中的掩饰。
  纯属撒谎。这时候的大姑还不到五十岁,还没退休,仍是他们矿上文艺宣传队的骨干。
  大姑这个人一生没别的爱好,就好唱歌跳舞。当年要不是家庭成分不好,大姑也许早就是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了,两次招专业舞蹈演员都通过了,但是一查档案,爷爷是“破坏社会主义分子”,是正在劳动改造的旧社会小业主(1960年“双反”运动中爷爷被打成破坏社会主义分子,判处二十年劳动改造,被送到宁夏平罗县监狱服刑)。这成了大姑常常感慨叹息的遗憾。对大姑这种一听音乐就坐不住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唱唱歌跳跳舞这样的业余爱好,没有那些在业余舞台上蹦蹦跳跳的经历和日子,我想,生活该是多么的乏味和单调。有了舞台上那一束微光,会让她自己觉得不那么庸常,即使日子再普通,心里的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了。对于大姑自己来说,这是她艰苦生活之余的乐子,从年轻到现在,乐此不疲。
  姑妈和表哥说这些话时,大姑不仅还在台上唱啊跳啊,还在给小年轻们指导排练和编排节目。因为常年练功,快五十岁的大姑,现说着话双腿就能一下子就劈下叉去。
  就是,这么大岁数了在台上疯疯张张不好看,也该收敛了。姑妈慢吞吞的兰州话让我回到了眼前。
  听得出来,姑妈对我大姑的业余爱好,透着隐约的不满和鄙视。
  姑妈对我说,你大姑第一次来兰州,刚跟你大姑父结婚不久。那次她一个人来的,好像是来兰州办什么公事,事办完了才来我家里。坐火车从银川到兰州,人还没到呢,我就听别人说你大姑一上车,广播上放新疆歌,火车上谁也不认识谁,谁也没请她跳,她自己站出来,说要给大家跳个新疆舞,所以,别人就都把她认下了。正好车上有个人是我们家的老邻居,听她说是我的嫂子,就把她给记住了,一见我就给我说你大姑在火车上的疯样,说得我脸上都挂不住。
  姑妈说,她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情节。
  这段小故事,我也听母亲说过。不过当时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大姑这个人可能真是太爱跳舞了,所以,才能把跳舞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忘了。只是这个时候,姑妈以闲碎的语气,以不可理喻的视角一讲,我才明显地感到,那是在六十年代初,整个社会都还很保守的年代。这个在火车上跳舞的画面突生前所未有的扭曲变形,感觉颇有些异样。
  聊了一阵子闲话,姑妈提议合影。照相机一摆,家人都坐好了,这时候,姑妈说,等等,让我把眼镜戴上。姑妈全家都戴着眼镜,散发着统一的知识分子气质。姑父和三个儿子都是高度近视,只有姑妈戴的是镜片很小很扁的金丝边老花镜。当然,照片上是看不出近视镜和老花镜的区别的。   戴了老花镜的姑妈多了些呆板老气。但看得出来,姑妈似乎很喜欢戴着眼镜的自己。至少,所有的女人无论美丑,总是愿意在照片上留下最美最中意的自己。
  照完相,姑妈立马把老花镜塞回了眼镜盒,放回了针线筒里。从下午一直到晚上,姑妈再也没有戴过老花镜。
  照相一定要戴老花镜,是这次初到姑妈家姑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也是以后每逢家人亲友聚会时都会被强化的印象。
  在兰州上学的四年,我大概每学期要去姑妈家一两次。每一次去吃一顿姑妈做的家常饭,说一说家常。通常都是姑妈说得多,即使是姑妈问我,我也很少正面回答,不知道的摇头,知道又不确定只好说不太清楚。我也不知道表哥在许多事情上是跟姑妈怎么说的,万一说岔了呢。所以,我多是听姑妈说她的三个儿子,或者她的两个儿媳。而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龄,的确不怎么喜欢听这些家长理短,常常是听着就走神了,或者听完也就忘了。于是,在姑妈家吃的什么说的什么,过后全然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去他们家不是特别勤,姑妈对我的登门造访既不十分热情也不算冷淡。
  这样一直到了大四,快到毕业时节。母亲觉得应该去一趟姑妈家,一来算是亲戚走动感谢一下,二来,也是最主要的目的,看是不是有可能托靠他们家的关系让我留在兰州。于是母亲坐了一夜火车第一次来到兰州。
  母亲买了一些礼物,我陪着去了姑妈家。母亲当然是客气的,说了一通谢谢他们一家在我大学四年期间的照顾的话,最后,母亲说,看能不能托姑妈一家把我留在兰州。
  姑妈一口就回绝了。口气虽然委婉,但是话却是极直白的,说她家都是本本分分的知识分子,不会这些社会上的拉关系请客送礼这一套;她家三个儿子都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学分到现在的工作单位的,就是她的小儿子也是要凭自己能力考研究生的。
  母亲还在讪讪地说着,仍然在试图将我的未来托付姑妈。姑妈句句都是实话,却听得我浑身冒汗,有种坐不住待不下去的难堪。我们最终在姑妈挽留下吃罢了晚饭才回去的。晚饭吃的什么却完全没印象,大概当时的我只顾着不好意思了,我和母亲是怎么离开姑妈家的我都忘了,只记得从头到尾,我一直感觉如坐针毡般的不安和难为情。
  大学毕业前,我去姑妈家匆匆打了声招呼算是告别。那一次我没有在姑妈家吃晚饭,姑妈也没有刻意挽留。
  之后许多年,我没再回过兰州,也再没去过姑妈家。
  参加工作许多年后,我结了婚生了子,有一天,接到我大姑的电话,说姑妈来银川了,想见见我。算来,我们至少有七八年没见面了。正是刚入秋的时节,毛栗子刚上市,我买了些桔子香蕉还有毛栗子,去大姑家看姑妈。
  姑妈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皱纹多了些,还是从前那有些细瘦的脸,暗黄的肤色,深深的双眼皮眼角有點往下耷拉,扁扁的嘴唇边上都是些细小皱纹,偏瘦而略有些佝偻的身体仍套在一身深色便装里。大姑却身着大红色毛衫裤腿颇肥的米色灯笼裤,身段挺拔地站在姑妈旁边。她俩站在一块儿显得反差极大,姑妈更显严肃苍老。
  姑妈夸我,说我在穿着打扮上倒像他们家的人,有点知识分子的朴素内秀。这倒一点不像你,姑妈对大姑说。
  我知道姑妈在夸我,但是听起来,总觉得话里似乎还有别的意思。
  大姑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才不像呢,哪像你这么老古板。
  谁都像你呢,都当奶奶了,还穿这么花哨,一天蹦蹦跳跳,还没个正形。
  我爱唱爱跳才认识你哥的,要不然我们还成不了一家子呢。那时候你哥拉胡琴,我唱秦腔……
  行了,都好着呢。表哥岔开话题,要给大家合个影。
  姑妈坐在正中间。两个老太太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亲热——大姑挽着姑妈的胳膊,两个人的头偎在一起。在暗色外套的反衬下,红色显得格外鲜艳。
  表哥刚要按快门,姑妈说,先别照,把我的包拿来。姑妈打开花布手提包,取出眼镜盒,拿出镜片窄小的老花镜戴上,然后说,行了,照吧。
其他文献
那是八年前的北京,我认识了李小良,因为电影。更准确地说,是因为盗版的电影碟片。  是在一个拍摄纪录片并且狂爱电影的朋友家里,李小良背了一个很大的包敲门,我从猫眼里看见了,吓了一跳,以为是抢劫或者要饭的,赶紧让朋友过来。朋友却只瞥了一眼,便笑着打开了门,说,嘿,小良,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货来了?这个背大包的瘦弱大男孩一步踏进门来,喘一口粗气,这才得意笑道:好货多着呢,全是市面上见不到的。  我听得有些胆
期刊
蛙  不知世界多大  囿于井下  岁月为温水  我是青蛙  致胡杨林  胡杨林,  你可知人们对你的崇敬: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那是生命天長地久的坚韧,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图腾!  我曾经走进你,  在一个美丽的梦中;  我今天走近你,  乘夕阳红绿皮蛟龙。  在遥远的沙漠戈壁——  额济纳旗,  有一抹灿黄灿黄的云霞,  将点亮我生命的深秋……  胡杨
期刊
“我喜欢磨砂玻璃。”  “是的,父亲叫它毛玻璃。诗人则更喜欢叫它暗花玻璃。”  “我喜欢它的隐蔽性。它的粗糙。”  “它漫反射的光柔和、恬静。它是通透的,又是模糊的,你永远无法看清楚里面的一切。”  “哦,是的,这一切难道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譬如,你不知道眼前那个房间是不是空的。里面都有些什么。一个男人或女人刚刚离开,他们拥有什么,烟斗,蕾丝花边的衣饰,婴儿最初的啼声,爱的荣光、屈辱、罪孽
期刊
36度的体温  你不会想到  这是通过衣角的隧道  游移进体内的凉  这是风的专属语言  它告诉世界需要降低热度  把热爱减一分  把痛苦再减一分  日子一天比一天减少  生命一天比一天接近原点  我已经找不出更多的内容  供自己笑一笑  也供别人笑一笑自己  秋天正在锐减繁琐的枝叶  而我正添加一件又一件衣裙  给渐凉的心  取暖  我需要小心  我只要36度的正常体温  它不会病着  不会在处
期刊
太阳升到当空时,我还活着。我躺在木椅上,感到烘热。天空被流火烤过,稀疏不定的云,身段柔软,滋润着整幅画面,降低了几分火气。鸟掠过树梢,影子一个完美的滑翔,羽翅分明可见,停落在枝上。我眼见生命在旺盛。风很大,是下雨前的风,撼动着树木。当树枝的影子抚过我脸庞时,我忍着不眨眼。悉心保存的无数个秘密此刻就挂在嘴角,而我紧抿嘴唇,极有安全感。  那些丑鸟早早就明白,进入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眼里会被许久思量,可
期刊
和妹妹聊天,谈到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记得你当时喜欢一个女孩,连做梦都念叨哩!”妹妹笑的合不拢嘴:“名字好像叫陈微吧,哈哈,到现在我还记得!”我惊讶于妹妹的记忆力,但思绪却再也待不住了,探出尘封已久的脑袋来,记忆一直拉伸到了十多年前,还是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  “陈微”这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看起来却总像个男孩名字。我对陈微的第一印象,便是从她的名字开始的。小学五年级时候我从大湾村转到了海安集,当
期刊
只有不停地朝前奔跑,才可能追上太阳;只有伸出双手,才可能触及曙光。  这是曹烁殿下的名言之一。  曹烁谓谁?看到篮球场上那个掌控篮球的男生了吧,满头短发一起一伏上下飘扬,汗滴浸透了略显小麦色的皮肤,身手敏捷,活力四射。那就是初二(1)班大名鼎鼎的曹烁,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演讲比赛、数学竞赛、运动会上随处可见他的身影。而且他乐于助人,人缘很好。  “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夸父逐日的故事好么。又不是诗人
期刊
彩色的  黑白的  是一样的  是世界  色彩中的人  会幸福  然而这幸福  将成为永生的浩劫  直到黑白  黑白中的人呢  会痛苦  然而这痛苦  将化为永世的恩惠  转入彩色  两个世界  完整了生命  一个交给永生  一个赠与永世  众人云  众人云  繁星是夜空的眼睛  它们能望尽喜乐  望穿疾苦  它们并没有因為贫穷而变作钻 石散落  也没有因为疾病而化药作丹  贪财的人免去被砸伤的命
期刊
冯陈是知名大学研三的学生,不过他就读的地点很是让人担心。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上海市区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他却脱离了大部队,一个人来到昆仑岭“搞科研”,没有任何人陪同不说,因为这里没有信号,想联系到他根本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此冯陈的父母还专门到学校请求撤销儿子的“科研计划”,结果他就是不回去,他说昆仑岭就是他的家。  可能所有人都觉得昆仑岭是个绝境,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但在冯陈看来,这里的日子远比在
期刊
梅黛奥拉  梅黛奥拉一定是个仙女的名字  今天 她把薄纱的裙裾  落在膝盖下面  我同样看不清她的眼眉  那些雾气里  隐约一声一声叹息  那些湿漉漉的群山  攒着你的泪水  我找不出合适的词语  或者赞美  或者安慰  或者你心尖上的那把剑  还滴着血  我周身被你的注视打湿  濯洗从内到外的灵魂  也许所有的朝拜  就是为了把短暂的春天  留给你 然后  永不相见  爱琴海  我被爱琴海的风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