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高铁去串门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在站台候车时,一辆高速客车如一位儒雅“君子”翩翩而来。我坐在舒适、明亮、宽敞的大同开往北京的高铁客车上,平稳至极的感觉,优质的服务,使我享受着美的旅途。窗外怡人的景色,一景末视,一景又视,简直让你眼花缭乱,我的思绪也像长了翅膀似的,回到了那个难忘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叫王元地的小村里度过的。当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把我送回到姥姥家并且一住就是七八年,那时的王元地村远没有现在这么的发达与繁华,当然也没有今天的喧闹与浮躁。村南有一条河,水清清的,静静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沙石小草和自娱的小鱼,村北有一条铁路,就是呼兰线,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轰隆轰隆驰过,给这娴静的小村平添几分生机。无论小时的我怎样顽皮任性执拗,却不敢独自一个下河或上铁道,因为就怕最疼我的姥爷发现,若是知道了真要拿起扫帚打屁股。不过每隔几天里总能有一两次最愉快的时光,拉着姥爷的手伫立在站台上在荆条编就的“栏杆”旁看火车,远远地看到蒸汽机头冒出的白烟黑烟混合在一起拉出长长的气线,听到进站前汽笛拉出嘹亮高亢的长音,感受到大地在巨大的铁轮下发出的震颤。那时我最初想往大概就是将来长大当一名火车司机,在幼小的心灵中没有比这种职业更威风更神圣的了。
  家中的小院里有棵榆树,姥爷在树枝间挂了一块铁皮,每次吃饭前我都要在铁皮上用一块废道钉“当当当”敲几下,然后模仿火车进站的样子嘴里喊“进站罗,哧——开饭罗”。而往往是在吃饱饭了之后才想起忘了敲钟,连忙跑去补敲几下。去年回村,那棵老榆树仍在,枝繁叶茂,而那张铁皮早已在时光的长河中无影无踪了。
  大约是在我六七岁的样子,村里人说铁道上有了一种不烧炭不烧油的新型火车头,不冒“烟”也不“响”,和票车一样好看。我缠着姥爷带我去,头一天与姥爷在站台上等啊等,直到日头偏西,没有见到。第二天又去,铁道上驶过的也都和原来的一样“黑”车头。第三天姥爷说家中有活不能去,急得我在屋里屋外走个不停,一整天都在焦急中。掌灯时,邻居的小花姐姐过来找我玩,说她下午见到了那种和票车一样的绿火车头(因当时是试验阶段,不是每日都有)。我一听就哭了,在年幼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失落。
  在村里,与我同龄的小孩子们相比,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我坐过火车,是在母亲带我去呼和浩特到大姨家的时候,虽说那时的火车慢不说,冬天车厢还冷,夏天闷热,车厢弥漫着异味,但心里欢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拿着印有火车图像的图片对同学们讲“火车,一起念”。同学们便异口同声附和“火车”,接着老师讲,火车,是快速的交通工具,等将来你们长大了,有机会能够坐上火车,可以去看看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山河,我举起手说,老师,我坐过火车。班里突然一下子寂静无声,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汇聚到我身上,我能感到这目光中流露出的羡慕。我几乎成了一个小英雄。八九岁以后,我离开了王元地村,离开了姥爷回到了父母身边,每年有一两次机会看望带我长大的姥爷,不记得是那年哪一次,我突然发现铁路的两旁矗立起许多带“网眼”的电杆,铁路上空布下了长长的导线。那时的年龄已不再是单纯看火车的乐趣了,而是与其他的小伙伴嘻笑打闹疯来跑去,什么“抓特务”、“捉迷藏”,甚至在电杆的“网眼”里钻来钻去。虽然姥爷仍不放心,怕我出事,但他已追不上我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台头上长了“角”的火车头驶过,当时不懂得这些电杆和导线的作用,后来听铁路上班的叔叔说,那是电氣化铁路要开通运行了。我把这当做新闻和炫耀的资本带到父母所在地的那个学校,向那些没见过火车的同学们讲解,电车如何拖了多少节车厢如何不费事疾驶而过,机头上如何不时闪过一道道蓝色的弧光,留下耀眼的光芒,(今天想来,那弧光许是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性能不太好造成的)。从此火车司机告别了烟熏火烤时代,由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又到电车时代,冒着浓浓黑烟的蒸汽机车,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时光飞逝而过,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火车从慢牛到快马再到奔驰高速的骏马,旅客乘车从闷热难熬到便捷舒适,缩短了人在路上的时间,这也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使人在相同的生命长度内,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当年我说有一种火车座位软得像棉花,车厢象个小二层,冬天暖和夏天凉,人们大概认为我在说胡话。事实如此,今天,当你乘上快速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大地上,深感千里江陵一日还,那种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火车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千里之隔的朋友在晚饭后不能坐上火车串个门呢?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老百姓自发的人口大迁徙,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   走西口与闯关东、下南洋相比还有不同,历史跨度时间最长,人口迁移最多,文化影响最深。历史跨度有多长呢?从清朝开始直至今天。现在山西、陕西人还源源不断涌入内蒙古及鄂尔多斯,但是有多少鄂尔多斯人回流到陕西和山西呢?人口迁移有多少呢?以内蒙古中西部盟市计算,走西口人及其生育的后代至少在1500万,形成了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呼
期刊
1923年浑源出土的李峪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罕有之精华、无价之瑰宝,浑源州光绪举人麻席珍对其曾有“一朝出世名不朽”“古物本身群伦冠”的评语。李峪青铜器经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动荡,幸存的器物或毁或散,去向至今难以全部查明。现在,收藏李峪青铜器最多的是两个地方,一是上海博物馆,一是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李峪青铜器如何外流至法国,法国人又如何看待它们,这也是每一位关心此批国宝者最想了解的问题。戴浩石先
期刊
晚清朔平府首榜秀才、民国山西大学电气教授、新中国察哈尔省和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近代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山西电力之父王梦龄,是山西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我和他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尽管这种缘分很牵强。  1984年,我调入中国电力报山西记者站工作,办公室在省电力工业管理局办公楼二层东面的一间屋子里。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心里有个疑问:我这个位置当年都有什么人坐过。偶尔一次查阅山西电力历史档案,发现一张上世纪六
期刊
阳高县有一个大辛庄,村子坐落在火山熔岩上,村傍流淌着美丽的桑干河,村里建有古堡,古堡虽已衰败,却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壮观的火山熔岩  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们一行几人前往大辛庄观览。从远处看到,村民住的大部分是砖瓦房,走进村庄偶尔有一两声狗吠声,街上稀稀疏疏地走着几个村民,显得有点冷清。带路的朋友将车停在村子的中央,一下车眼前的情景即将我惊呆!村里到处是火山熔岩,有火山熔浆流淌的一圈一圈的流纹岩
期刊
进医院,我没想过雇人帮忙。母亲八十三岁,之前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也很少因病住院。年后,母亲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状况,当时疫情形势紧迫,有所耽搁,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两个多月以来先后三次住院治疗。多年来,母亲在家乡雇着保姆,身边几个子女离得都不远,而我一直在外地工作,月余回去探望一次,每每母子相聚,承欢膝下的时光也非常短暂,往往是周六上午到家,周日下午就依依惜别了。母亲来市里住院的这段日子,是多年以来我和她
期刊
感动如一泓清泉,使我们的内心澄澈而明亮,感动如一缕海风,使我们的内心澄澈而宽敞。因为感动,我们笑脸相对,我们泪流满面。我无法想象没有空气的世界,正如我不能接受没有感动的人间。烈火无情,英雄无畏  “你说你习惯了遮天蔽日的烟波,你说你听惯了警铃的脉搏,你说你愿为任何人赴汤蹈火,你说这就是使命和职责”。 这就是消防员。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数次毫不犹豫地冲向熊熊烈火,满面灰尘地出来,有的甚至永远没
期刊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十多个独立自主的北大生物系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条幅,在国庆游行盛典上表达对伟人的热爱。那个时候,他们不会想到这次异乎寻常的行为竟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小平您好”再朴实不过,再真实不过,它像同事之间、平辈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一句早晨的问候,一句晚上的道别。邓小平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人民需要某种东西寄托他们的情感,抒发他们的感激。  
期刊
草纸糕又名槽子糕、鸡蛋糕,是我们小时候非常喜爱吃的一种食品。至于为什么起个名叫草纸糕,好像也没有专门的定义,或许是用黄麻草纸包上,拴上根草绳,吃起来松软可口,顾名思义,大家都这么叫吧。  北京话叫槽子糕,《清稗类钞》中有这样的表述“京人讳‘蛋’字,蛋糕曰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北京人是这样描述的“槽子糕小圆饼形,呈花冠状,顶部棕红,底部微黄,入口松软清香。”或许,太原人吃的草纸糕也是从北京皇家宫
期刊
公元一千七百八十九年,当进士及第奉旨即任广灵县知事的朱休度踏上平舒大地,第一眼看到沣水湖边壶山之上的水神堂,眼前一亮,心中大喜,顿感历时半载由浙江秀水前往广灵上任的疲惫、落寞、失望竟然一扫而光,不由诗兴大发抚髯而吟:乃圣乃神坦白澄清如此水,作霖作雨聪明正直谓之神。一幅楹联既抒发了对水神堂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赞美,也直述了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坦白澄清聪明正直的为官作人之道, 同时也表达了乃圣乃神作霖作
期刊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形成却是千百年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相互斗争、相互交融、逐渐磨合的结果。我们都以炎黄子孙自许,五千年前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兼并战争,可以说是民族融合的鼻祖。至于由夏代的“万有余国”到商代的“千有余国”,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直到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的出现,三千多年间战争不断,每一次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都是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