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7308.44万数字中的一个,是数小时排在长队中、数十万密布的游览人群中一个个真实的脸孔,也许也是“不文明”现象的一分子。除了体验到或许是他们人生中最长的排队经历,这些第一次看到世博的中国人,他们是谁?来自哪里?为了看什么挤入这个7000万人的集会?世博又带给他们什么?
李鹏: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
李鹏眼中的世博会无疑是由一场场奇幻的表演秀组成的。他觉得,世博会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很多糟糕的弱点”
本刊记者/万佳欢
10月29日下午2点半,离世博结束还剩两天,美洲广场的表演刚刚结束,李鹏匆匆走向德国馆。一块牌子立在远处黑压压的人群上方:“排队需要3小时”。这个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吃个午饭,李鹏已经打算好了。
这是他第31次进入世博园。而在5月第一次来上海看世博之前,这个26岁的小伙子还从来没有出过云南省。
路过饮水处,他刚掏一双筷子放到直饮水龙头下,旁边的志愿者立刻喊道,“请不要用水冲洗餐具!”李鹏急忙点头道歉,一边用手擦擦筷子。
“我都是自己带饭,从没在世博园里买过吃的,”他说话带一点家乡口音,一字一顿,还有些谨慎,“除了和我弟弟第一次进世博园时,我请客,买了一盒章鱼小丸子。60块,送一杯饮料。太贵了。”
他一边钻进通往德国馆的队伍,一边拨开挎包,里面掖着捡来的欧盟小旗。他取出一个一次性餐盒,狠狠地把筷子戳进压得死死的白米饭,没有菜、没有水,大口吃起来。周围人群投来异样的眼光,他倒吃得挺坦然。
早在2008年,李鹏就产生了来看世博会的想法,而第二年播出的纪录片《百年世博梦》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机会很难得,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
5月,他开始筹划着去上海,先让在上海念大学的弟弟帮忙买了10张票,又买了一些T恤和云南风景明信片当做小礼物。他的原则是不跟旅行团,因为“时间短、花费高,而且也就是走马观花”。他也曾想过找人同行,但住在农村的父母原本就不大支持,身边的人又都忙,没人响应。
请了十几天假,李鹏坐火车第一次离家来到上海。他跟几个贫困学生一起住在离上海大学两公里远的月租房里。
在上海期间,他每天早晨起来煮饭,8点吃过早餐后,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到世博园,下午2点左右吃自带的一盒米饭。一开始他还带上些零食晚上吃,后来零食省了,每天晚10点回住地后“再胡乱煮些饭吃”。
为了省手机费,李鹏在上海从不接电话,只收发短信,“吃住行都降低到最低标准”。5月和9月两次来看世博会,加上路费门票他花了不到一万块钱。
“仙女离我只有20米”
第一天走进世博园时,李鹏震惊了,看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稀奇的,一时间竟乱了方寸,不知道先看哪里。由于缺乏“计划性和紧迫感”,他发现自己有很多场馆都没有看过。
“我不常排德国馆这种热门场馆,”他一边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一面有点费劲地咽下一口白饭,“我对演出比较热衷。”
李鹏26年间观看现场演出的经验并不多,事实上,20岁那年,他才在昆明听了生平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会:神秘园组合音乐会。那次,他紧紧攥着咬牙买的一张60元学生票,站在角落,心潮澎湃。
当神秘园出现在挪威馆日的演出现场时,李鹏还在第二次前往上海的火车上,毫不知情。当得知自己错过了什么时,他后悔不迭,自责自己如此狭窄的信息来源。
9月26日李鹏开始自己的第二段世博之旅,他仍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报,只能早上到园区领取一张当日的节目单,然后仔细拟定自己当日的观博路线表。
李鹏眼中的世博会无疑是由一场场奇幻的表演秀组成的。他最喜欢的是非洲广场和美洲广场上外国歌舞团的表演,因为音乐极富激情,“比如喀麦隆歌舞团,太慷慨了!一个月天天演出。”看到兴高采烈时,性格有些内向的他会在台下手舞足蹈地呐喊。
最令李鹏激动的是在俄罗斯馆日的演出,一个女演员在欧洲广场上表演,他觉得她“简直就是仙女。天使吻了这个人的嗓子,”他一直在想,“而且她离我不到20米!”
演出结束后,李鹏冲到后台,把一张用英语写满祝福、标注自己姓名和电邮地址的明信片(他事先都会在笔记本上打好草稿)送给了这位俄罗斯姑娘,而她回赠了一盘精美的CD,还给了他一个拥抱。“太幸福了,”他一脸陶醉地回忆。
谈及非洲马拉维儿童的武术、格鲁吉亚歌舞等演出时,李鹏滔滔不绝,“太美了。太好了。每次我都看得……”他极力在脑子里搜寻合适的词语表达当时的想法,每次却都只是激动地说出来同一个词,“热泪盈眶”。
除了免费得到赠品音乐专辑,他也在世博园买过几张挺贵的CD。一次,李鹏跟一个芬兰歌手讨价还价,一张原价80块的芬兰歌曲专辑最后以100块2张的价格成交。一高兴,他又加送给对方一件T恤。
“他们是旅游我是来参观学习的”
三个小时后,李鹏终于挤进德国馆。身后的游客们匆匆跟不来梅驴子、柏林熊们合影,然后匆忙向前赶,他却站在展板前一板一眼地读各州情况,用自己的小数码相机给每幅照片拍照。“他们是旅游,收获不大。而我是来参观学习、感受交流的。”他说。
他必须同时计算自己还能拍多少张,因为相机内存卡只有256MB。在世博园的31天里,他从来没有给自己拍过照片。
除了挎包,李鹏还随身携带一个黑色购物袋,每天里面都能塞满大堆宣传资料、小礼物、徽章和免费纪念册。怎么把那么多天来收集的全部资料带回云南?他很头疼。
外国音乐CD是他世博的收集品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除了别人送和自己买的,有时候演员在表演中会往台下扔小礼品和CD,那往往是李鹏会拼了命的时刻。一次一个巴西乐队往台下扔光盘,他拼劲地抢到了一张,“都不讲文明了,因为实在太喜欢”。
看到其他纪念品,他往往舍不得花钱买。在精心考虑之后,他买了一个120块的柚木果盘,因为“还比较实用”。
李鹏的世博收获当然不仅仅包括这样的实物。
宝钢大舞台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对李鹏很熟悉,因为他老去那里看演出。有时候,他还会帮有急事的参展人员看着展台,熟练地回答一些游客的问题,竟然有了些主人翁意识。
5月,他帮天津的几个参展者做了一次英语翻译,有些结巴,但可以勉强达意,“居然获得了两个太平洋联合馆的外国艺术家的肯定。”李鹏说起来很有自信。虽然他还没有考过英语大学四级。
他觉得,世博会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很多糟糕的弱点”,比如不善交流、封闭自我、不重视社会生活的规则、太拘小节。“世博会多么宏大,创造了那么多纪录,连7000万游客都达到了,我怎么还能那么拘于小节?”李鹏说。
对于世博后的生活,他想了很多——即使5月第一次参观世博后回云南,他就不怎么能跟身边的人交流世博会的事,因为周围很少有人来过——“自己会能容纳更多不同的、美的东西,因为开了眼界;以后工作和挣钱都得提高效率,为以后更多的旅行做准备。”接下来,他最想去内蒙古和新疆。
另外,在世博记了那么多笔记,李鹏打算回家总结整理,写本小册子,“不仅仅是纪念,还想给亲戚朋友分享。”
不过,李鹏也承认,基于自己的电脑打字水平,这个计划不会那么快就能实现。现在他要担心的是,之前跟老板软磨硬泡请的假必须补回来,他估计很长时间里很难有双休日了。★
涂和东、宏涛夫妇:
可能是我们对世博的期望太高了
虽然世博会有值得看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来说,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了,不值得
本刊记者/唐磊
对住在北京的涂和东、宏涛夫妇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旅行早在一年前就在他们的规划中。像许多高学历、收入稳定的80后白领一样,涂宏夫妇俩几乎每年都有旅行计划,每次都做好自己的旅行攻略,这次也不例外。
涂和东先在北京某银行花400元买了一张三次票,当时就剩一张;又通过邮局买了三张160元一次的门票。俩人计划用三天的时间好好逛逛。
世博会开幕后,涂和东很关注网贴,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世博攻略。“我比较想看高科技含量的馆,可以互动体验的。再看看国家馆的异国风情,闲暇时再扫扫小馆。”涂河东很清楚自己希望在世博园看到什么。
按计划,英法德馆、太空馆、石油馆等宣传较好的场馆被夫妇俩定为参观首选,像中国馆、沙特馆等需要预约或要长时间排队的被直接放弃。
利用端午节假期,夫妇俩又请了几天假前往上海,并将进入园参观的日期都定在工作日,避开人流高峰。
6月13日,两人先坐车到世博轴附近的纪念品商店,买了两本世博护照后,由东往西参观。
先去世博主题馆。主题馆排队的人不多,而且内部空间很大,二十多分钟的参观让人感觉不错。
离开主题馆,两人到马来西亚馆排队,约一个小时后,影星杨紫琼出现了。伴随着一阵骚动,杨紫琼进入马来西亚馆,馆门也随之关闭。排队的观众回过神后开始怒吼,有人喊道:“杨紫琼滚出来,我们要参观。”很多人开始往前挤,原本井然的秩序在见证特权后瞬间崩溃。队伍旁的栏杆都被推倒,有观众和保安发生冲突,不断有警察增援马来西亚馆。
约半小时后,马来西亚馆重新开放,但观众已经不愿再重新排队,又是一阵混乱。
柬埔寨馆、印尼馆后,两人接着到捷克馆,依然是约一个小时的等待,宏涛玩游戏解闷,两人轮流坐在随身带的小板凳上休息。
“一进捷克馆我很震撼,以前我觉得捷克发展并不好。”涂河东说,“捷克馆顶挂着各种机器设备,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这颠覆了我对捷克这个国家的印象。”之后他一人去了非洲联合馆,宏涛体力不支放弃了。
根据攻略计划,下午五点到七点是一个空档期,团体游客大多撤离,晚场观众还没入场。两人开始横扫几个口碑不错的欧洲国家馆。分别排了一个多小时,两人得以进入法国馆、英国馆。
“法国馆门口的照片,像是一些残脸,感觉他们在描述中国孩子的面貌时都是愁云惨淡的,看了觉得很压抑。”宏涛回忆着自己的印象。
“之前对世博期待很高,感觉去了一个国家馆,就像旅游一样,能对这个国家有一定了解。”由于工作关系,涂河东时常有出国的机会,他也希望在世博会上见识更多的国家,但发现不是这回事。“像英国馆,好像和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关联。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到处都是种子,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
盖了几个护照章后,又去了奥地利馆,之后离园。
“非常非常累,走完就不想再走了。”但一天逛10个馆,两人觉得满意。6月17日,夫妻俩选择在工作日第二次入园。他们直接坐地铁到浦西馆区。
参观完中国船舶馆和信息通信馆后,俩人到了中国航空馆。“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馆。”夫妻俩的意见一致。
航空馆内有个体验设施——地乘4D展演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无轨全智能自动化控制观光车,结合3D投影,让人身临其境,时而从高空俯冲到某条公路上,时而起飞升入浩瀚的星空。恰从这天起,航空馆的另一个受追捧的设施——模拟机开始预约,每天只接待300名游客。他们没能赶上。
这天俩人逛了7个馆,觉得很享受。但对于各企业馆有自己的评价。
18日,两人第三次入园,这天上海的天气开始闷热起来。
两人再次从浦西入园,体验坐船过江到浦东,准备去“传说中”的日本馆排队。“我们决定看看是否能坚持一下。”涂河东说,“但日本馆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
越南馆、巴基斯坦馆、哈萨克斯坦馆……夫妻俩逛着,也有着自己的参观体会。“伊朗馆的地毯标价380万,没想到那里百姓穷,但仍做这样的奢侈品”“我们看朝鲜馆是去感受外国人看我们的那种心态。也想从朝鲜馆中找找80年代中国的影子……”
“我们太伟大了,去了三天,像完成任务似的把票花完了,没浪费。第三天我累得只想坐着。”宏涛总结自己的世博之旅说,“虽然世博会有值得看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来说,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了,不值得。也可能是我们对世博的期望太高了。”
国庆节后,宏涛的一位同事到世博园参观,那天的入园人数83万,并下着大雨,同事排了一整天,参观了两个“不怎么样”的馆后匆匆离开。★
邱英:去世博就是跑步、排队、看电影
孩子钻过去了,邱英和同事也跟着钻过了坏的栏杆。周围不明情况的其他排队者开始起哄谩骂。“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本刊记者/唐磊
局里二十年都没有组织过旅游,因为经费实在太少。这次局长破例,将局里的10个人分成两批,组织去参观上海世博会。
“我们都特别高兴。”邱英说。她来自南方一个三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在县档案局工作。直到孩子上大学后,她才有过两次分别到北京和苏州、南京较远的旅行。
档案局的人报了当地三四十人规模的旅游团,从乌镇到上海再到杭州,一共玩五天,每个人1100元,局里找其他名目报销。
局长要求大家对这次旅行保密。“其实县里很多部门都已经去过世博会了,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邱英说,“听去过的人说,很辛苦,里面吃的东西很贵,方便面都要50元。但我对世博会很向往。”
10月11日上午9点,邱英坐着旅行团的大巴来到世博浦东展区,排队一个多小时后通过安检,当天入园参观人数超过40万。在车上,团员们就相互交流“经验”说,哪个馆排队人多就不去哪个馆。
邱英和4个同事先去了人少的国际组织联合馆,同行的还有两个同事的七八岁小孩。在馆里,邱英不断地寻找盖章处,在她花30元买的世博护照上盖章,以至于回家后半个月了她都想不起在馆里看到过什么,只是模糊记得有的展览和环保有关。
出了国际组织联合馆后,大家走散了,她和一个同事及同事小孩结伴参观。
按照排队人少的原则,邱英来到亚洲联合馆片区,伊朗、伊拉克、约旦……又是一通盖章,看过什么已经忘了。
再去了主题馆后,没有预约票的邱英围着中国馆看了看,用相机留下对中国馆的纪念。
邱英一行人决定去看看“大馆”。她们到日本馆排队,排了一个小时后,突然发现排队公告说要排五个小时,旅行团规定的集合时间是晚上7点,时间不够,她们只好放弃,转而到日本馆对面的哈萨克斯坦馆排队。
七八岁的孩子开始坚持不住了,一天不断地走动和排队让他疲惫且烦躁不堪。身边的游客好心建议:“前面栏杆坏了,你们让孩子钻过去吧,这样不用等那么久。”
孩子钻过去了,邱英和同事也跟着钻过了坏的栏杆。周围不明情况的其他排队者开始起哄谩骂。“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邱英说,“但是能怎么办,不能让小孩一个人到前面,我们也不想放弃这个队伍,不然一天都没进过大馆。”
两个小时候后,邱英进入哈萨克斯坦馆。“这个馆看得最全了。看了3D电影,但忘记讲什么了。记得馆里的屏幕是可以遥感拼图的。还有能感受阿斯塔纳冬季的景象。”邱英说。
邱英从来没有看过3D电影,她把在世博馆里看到的所有片子都叫3D电影。从这个她参观过的“最大”国家馆中出来,邱英记住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不曾听说的城市。
坐上返回宾馆的大巴,行驶在街上,邱英才见着C片区,在电视里看到多次的欧洲馆区的展馆都在这里,但已经无法参观了,连照相留念的时间也没有。
12日上午9点,旅行团进入浦西展区。
安检后,邱英一行人往石油馆飞奔——大家听说石油馆最好看。
热得湿透了衣服,邱英排了一个多小时后,广播里通告的排队时间不断变化,从4小时慢慢涨到7小时。邱英放弃了。
这天入园的人数超过40万,和昨日相当。有的团友排了一整天的队,就看了石油馆。据现场的观众说,这一天热门的沙特馆要排队10个小时。
邱英和同事带着同事孩子来到育乐湾,一个儿童未来城市职业体验乐园,孩子们经过简单培训,能选择各种职业,穿上相应的工作服,完成设定的工作。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邱英和同事看着孩子享乐,也当作对自己不断排队消耗精力的慰藉。
她们决定还是接着排队。
在通用汽车馆门口站了3个小时后,邱英看了《2030,行》,一部展示2030年城市移动系统的电影里,讲述那时的生活将是“没有堵车,没有交通事故,很美好的未来交通生活,我们能更多享受亲情爱情。”邱英觉得,这个3小时的等待是很值得的。“这一天收获很大。”
在太空家园馆里,邱英第一次看了真正的3D电影。最后她去了国家电网馆,在看了一堆“看不懂”的展览后,邱英随旅行团离开了上海。
“我们总结去世博就是跑步、排队、看电影。看世博很累,但很值得看。跟我期待的差不多。”邱英记忆里的世博会给她的印象很丰富。★
李鹏: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
李鹏眼中的世博会无疑是由一场场奇幻的表演秀组成的。他觉得,世博会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很多糟糕的弱点”
本刊记者/万佳欢
10月29日下午2点半,离世博结束还剩两天,美洲广场的表演刚刚结束,李鹏匆匆走向德国馆。一块牌子立在远处黑压压的人群上方:“排队需要3小时”。这个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吃个午饭,李鹏已经打算好了。
这是他第31次进入世博园。而在5月第一次来上海看世博之前,这个26岁的小伙子还从来没有出过云南省。
路过饮水处,他刚掏一双筷子放到直饮水龙头下,旁边的志愿者立刻喊道,“请不要用水冲洗餐具!”李鹏急忙点头道歉,一边用手擦擦筷子。
“我都是自己带饭,从没在世博园里买过吃的,”他说话带一点家乡口音,一字一顿,还有些谨慎,“除了和我弟弟第一次进世博园时,我请客,买了一盒章鱼小丸子。60块,送一杯饮料。太贵了。”
他一边钻进通往德国馆的队伍,一边拨开挎包,里面掖着捡来的欧盟小旗。他取出一个一次性餐盒,狠狠地把筷子戳进压得死死的白米饭,没有菜、没有水,大口吃起来。周围人群投来异样的眼光,他倒吃得挺坦然。
早在2008年,李鹏就产生了来看世博会的想法,而第二年播出的纪录片《百年世博梦》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机会很难得,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
5月,他开始筹划着去上海,先让在上海念大学的弟弟帮忙买了10张票,又买了一些T恤和云南风景明信片当做小礼物。他的原则是不跟旅行团,因为“时间短、花费高,而且也就是走马观花”。他也曾想过找人同行,但住在农村的父母原本就不大支持,身边的人又都忙,没人响应。
请了十几天假,李鹏坐火车第一次离家来到上海。他跟几个贫困学生一起住在离上海大学两公里远的月租房里。
在上海期间,他每天早晨起来煮饭,8点吃过早餐后,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到世博园,下午2点左右吃自带的一盒米饭。一开始他还带上些零食晚上吃,后来零食省了,每天晚10点回住地后“再胡乱煮些饭吃”。
为了省手机费,李鹏在上海从不接电话,只收发短信,“吃住行都降低到最低标准”。5月和9月两次来看世博会,加上路费门票他花了不到一万块钱。
“仙女离我只有20米”
第一天走进世博园时,李鹏震惊了,看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稀奇的,一时间竟乱了方寸,不知道先看哪里。由于缺乏“计划性和紧迫感”,他发现自己有很多场馆都没有看过。
“我不常排德国馆这种热门场馆,”他一边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一面有点费劲地咽下一口白饭,“我对演出比较热衷。”
李鹏26年间观看现场演出的经验并不多,事实上,20岁那年,他才在昆明听了生平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会:神秘园组合音乐会。那次,他紧紧攥着咬牙买的一张60元学生票,站在角落,心潮澎湃。
当神秘园出现在挪威馆日的演出现场时,李鹏还在第二次前往上海的火车上,毫不知情。当得知自己错过了什么时,他后悔不迭,自责自己如此狭窄的信息来源。
9月26日李鹏开始自己的第二段世博之旅,他仍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报,只能早上到园区领取一张当日的节目单,然后仔细拟定自己当日的观博路线表。
李鹏眼中的世博会无疑是由一场场奇幻的表演秀组成的。他最喜欢的是非洲广场和美洲广场上外国歌舞团的表演,因为音乐极富激情,“比如喀麦隆歌舞团,太慷慨了!一个月天天演出。”看到兴高采烈时,性格有些内向的他会在台下手舞足蹈地呐喊。
最令李鹏激动的是在俄罗斯馆日的演出,一个女演员在欧洲广场上表演,他觉得她“简直就是仙女。天使吻了这个人的嗓子,”他一直在想,“而且她离我不到20米!”
演出结束后,李鹏冲到后台,把一张用英语写满祝福、标注自己姓名和电邮地址的明信片(他事先都会在笔记本上打好草稿)送给了这位俄罗斯姑娘,而她回赠了一盘精美的CD,还给了他一个拥抱。“太幸福了,”他一脸陶醉地回忆。
谈及非洲马拉维儿童的武术、格鲁吉亚歌舞等演出时,李鹏滔滔不绝,“太美了。太好了。每次我都看得……”他极力在脑子里搜寻合适的词语表达当时的想法,每次却都只是激动地说出来同一个词,“热泪盈眶”。
除了免费得到赠品音乐专辑,他也在世博园买过几张挺贵的CD。一次,李鹏跟一个芬兰歌手讨价还价,一张原价80块的芬兰歌曲专辑最后以100块2张的价格成交。一高兴,他又加送给对方一件T恤。
“他们是旅游我是来参观学习的”
三个小时后,李鹏终于挤进德国馆。身后的游客们匆匆跟不来梅驴子、柏林熊们合影,然后匆忙向前赶,他却站在展板前一板一眼地读各州情况,用自己的小数码相机给每幅照片拍照。“他们是旅游,收获不大。而我是来参观学习、感受交流的。”他说。
他必须同时计算自己还能拍多少张,因为相机内存卡只有256MB。在世博园的31天里,他从来没有给自己拍过照片。
除了挎包,李鹏还随身携带一个黑色购物袋,每天里面都能塞满大堆宣传资料、小礼物、徽章和免费纪念册。怎么把那么多天来收集的全部资料带回云南?他很头疼。
外国音乐CD是他世博的收集品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除了别人送和自己买的,有时候演员在表演中会往台下扔小礼品和CD,那往往是李鹏会拼了命的时刻。一次一个巴西乐队往台下扔光盘,他拼劲地抢到了一张,“都不讲文明了,因为实在太喜欢”。
看到其他纪念品,他往往舍不得花钱买。在精心考虑之后,他买了一个120块的柚木果盘,因为“还比较实用”。
李鹏的世博收获当然不仅仅包括这样的实物。
宝钢大舞台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对李鹏很熟悉,因为他老去那里看演出。有时候,他还会帮有急事的参展人员看着展台,熟练地回答一些游客的问题,竟然有了些主人翁意识。
5月,他帮天津的几个参展者做了一次英语翻译,有些结巴,但可以勉强达意,“居然获得了两个太平洋联合馆的外国艺术家的肯定。”李鹏说起来很有自信。虽然他还没有考过英语大学四级。
他觉得,世博会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很多糟糕的弱点”,比如不善交流、封闭自我、不重视社会生活的规则、太拘小节。“世博会多么宏大,创造了那么多纪录,连7000万游客都达到了,我怎么还能那么拘于小节?”李鹏说。
对于世博后的生活,他想了很多——即使5月第一次参观世博后回云南,他就不怎么能跟身边的人交流世博会的事,因为周围很少有人来过——“自己会能容纳更多不同的、美的东西,因为开了眼界;以后工作和挣钱都得提高效率,为以后更多的旅行做准备。”接下来,他最想去内蒙古和新疆。
另外,在世博记了那么多笔记,李鹏打算回家总结整理,写本小册子,“不仅仅是纪念,还想给亲戚朋友分享。”
不过,李鹏也承认,基于自己的电脑打字水平,这个计划不会那么快就能实现。现在他要担心的是,之前跟老板软磨硬泡请的假必须补回来,他估计很长时间里很难有双休日了。★
涂和东、宏涛夫妇:
可能是我们对世博的期望太高了
虽然世博会有值得看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来说,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了,不值得
本刊记者/唐磊
对住在北京的涂和东、宏涛夫妇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旅行早在一年前就在他们的规划中。像许多高学历、收入稳定的80后白领一样,涂宏夫妇俩几乎每年都有旅行计划,每次都做好自己的旅行攻略,这次也不例外。
涂和东先在北京某银行花400元买了一张三次票,当时就剩一张;又通过邮局买了三张160元一次的门票。俩人计划用三天的时间好好逛逛。
世博会开幕后,涂和东很关注网贴,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世博攻略。“我比较想看高科技含量的馆,可以互动体验的。再看看国家馆的异国风情,闲暇时再扫扫小馆。”涂河东很清楚自己希望在世博园看到什么。
按计划,英法德馆、太空馆、石油馆等宣传较好的场馆被夫妇俩定为参观首选,像中国馆、沙特馆等需要预约或要长时间排队的被直接放弃。
利用端午节假期,夫妇俩又请了几天假前往上海,并将进入园参观的日期都定在工作日,避开人流高峰。
6月13日,两人先坐车到世博轴附近的纪念品商店,买了两本世博护照后,由东往西参观。
先去世博主题馆。主题馆排队的人不多,而且内部空间很大,二十多分钟的参观让人感觉不错。
离开主题馆,两人到马来西亚馆排队,约一个小时后,影星杨紫琼出现了。伴随着一阵骚动,杨紫琼进入马来西亚馆,馆门也随之关闭。排队的观众回过神后开始怒吼,有人喊道:“杨紫琼滚出来,我们要参观。”很多人开始往前挤,原本井然的秩序在见证特权后瞬间崩溃。队伍旁的栏杆都被推倒,有观众和保安发生冲突,不断有警察增援马来西亚馆。
约半小时后,马来西亚馆重新开放,但观众已经不愿再重新排队,又是一阵混乱。
柬埔寨馆、印尼馆后,两人接着到捷克馆,依然是约一个小时的等待,宏涛玩游戏解闷,两人轮流坐在随身带的小板凳上休息。
“一进捷克馆我很震撼,以前我觉得捷克发展并不好。”涂河东说,“捷克馆顶挂着各种机器设备,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这颠覆了我对捷克这个国家的印象。”之后他一人去了非洲联合馆,宏涛体力不支放弃了。
根据攻略计划,下午五点到七点是一个空档期,团体游客大多撤离,晚场观众还没入场。两人开始横扫几个口碑不错的欧洲国家馆。分别排了一个多小时,两人得以进入法国馆、英国馆。
“法国馆门口的照片,像是一些残脸,感觉他们在描述中国孩子的面貌时都是愁云惨淡的,看了觉得很压抑。”宏涛回忆着自己的印象。
“之前对世博期待很高,感觉去了一个国家馆,就像旅游一样,能对这个国家有一定了解。”由于工作关系,涂河东时常有出国的机会,他也希望在世博会上见识更多的国家,但发现不是这回事。“像英国馆,好像和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关联。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到处都是种子,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
盖了几个护照章后,又去了奥地利馆,之后离园。
“非常非常累,走完就不想再走了。”但一天逛10个馆,两人觉得满意。6月17日,夫妻俩选择在工作日第二次入园。他们直接坐地铁到浦西馆区。
参观完中国船舶馆和信息通信馆后,俩人到了中国航空馆。“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馆。”夫妻俩的意见一致。
航空馆内有个体验设施——地乘4D展演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无轨全智能自动化控制观光车,结合3D投影,让人身临其境,时而从高空俯冲到某条公路上,时而起飞升入浩瀚的星空。恰从这天起,航空馆的另一个受追捧的设施——模拟机开始预约,每天只接待300名游客。他们没能赶上。
这天俩人逛了7个馆,觉得很享受。但对于各企业馆有自己的评价。
18日,两人第三次入园,这天上海的天气开始闷热起来。
两人再次从浦西入园,体验坐船过江到浦东,准备去“传说中”的日本馆排队。“我们决定看看是否能坚持一下。”涂河东说,“但日本馆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
越南馆、巴基斯坦馆、哈萨克斯坦馆……夫妻俩逛着,也有着自己的参观体会。“伊朗馆的地毯标价380万,没想到那里百姓穷,但仍做这样的奢侈品”“我们看朝鲜馆是去感受外国人看我们的那种心态。也想从朝鲜馆中找找80年代中国的影子……”
“我们太伟大了,去了三天,像完成任务似的把票花完了,没浪费。第三天我累得只想坐着。”宏涛总结自己的世博之旅说,“虽然世博会有值得看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来说,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了,不值得。也可能是我们对世博的期望太高了。”
国庆节后,宏涛的一位同事到世博园参观,那天的入园人数83万,并下着大雨,同事排了一整天,参观了两个“不怎么样”的馆后匆匆离开。★
邱英:去世博就是跑步、排队、看电影
孩子钻过去了,邱英和同事也跟着钻过了坏的栏杆。周围不明情况的其他排队者开始起哄谩骂。“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本刊记者/唐磊
局里二十年都没有组织过旅游,因为经费实在太少。这次局长破例,将局里的10个人分成两批,组织去参观上海世博会。
“我们都特别高兴。”邱英说。她来自南方一个三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在县档案局工作。直到孩子上大学后,她才有过两次分别到北京和苏州、南京较远的旅行。
档案局的人报了当地三四十人规模的旅游团,从乌镇到上海再到杭州,一共玩五天,每个人1100元,局里找其他名目报销。
局长要求大家对这次旅行保密。“其实县里很多部门都已经去过世博会了,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邱英说,“听去过的人说,很辛苦,里面吃的东西很贵,方便面都要50元。但我对世博会很向往。”
10月11日上午9点,邱英坐着旅行团的大巴来到世博浦东展区,排队一个多小时后通过安检,当天入园参观人数超过40万。在车上,团员们就相互交流“经验”说,哪个馆排队人多就不去哪个馆。
邱英和4个同事先去了人少的国际组织联合馆,同行的还有两个同事的七八岁小孩。在馆里,邱英不断地寻找盖章处,在她花30元买的世博护照上盖章,以至于回家后半个月了她都想不起在馆里看到过什么,只是模糊记得有的展览和环保有关。
出了国际组织联合馆后,大家走散了,她和一个同事及同事小孩结伴参观。
按照排队人少的原则,邱英来到亚洲联合馆片区,伊朗、伊拉克、约旦……又是一通盖章,看过什么已经忘了。
再去了主题馆后,没有预约票的邱英围着中国馆看了看,用相机留下对中国馆的纪念。
邱英一行人决定去看看“大馆”。她们到日本馆排队,排了一个小时后,突然发现排队公告说要排五个小时,旅行团规定的集合时间是晚上7点,时间不够,她们只好放弃,转而到日本馆对面的哈萨克斯坦馆排队。
七八岁的孩子开始坚持不住了,一天不断地走动和排队让他疲惫且烦躁不堪。身边的游客好心建议:“前面栏杆坏了,你们让孩子钻过去吧,这样不用等那么久。”
孩子钻过去了,邱英和同事也跟着钻过了坏的栏杆。周围不明情况的其他排队者开始起哄谩骂。“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邱英说,“但是能怎么办,不能让小孩一个人到前面,我们也不想放弃这个队伍,不然一天都没进过大馆。”
两个小时候后,邱英进入哈萨克斯坦馆。“这个馆看得最全了。看了3D电影,但忘记讲什么了。记得馆里的屏幕是可以遥感拼图的。还有能感受阿斯塔纳冬季的景象。”邱英说。
邱英从来没有看过3D电影,她把在世博馆里看到的所有片子都叫3D电影。从这个她参观过的“最大”国家馆中出来,邱英记住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不曾听说的城市。
坐上返回宾馆的大巴,行驶在街上,邱英才见着C片区,在电视里看到多次的欧洲馆区的展馆都在这里,但已经无法参观了,连照相留念的时间也没有。
12日上午9点,旅行团进入浦西展区。
安检后,邱英一行人往石油馆飞奔——大家听说石油馆最好看。
热得湿透了衣服,邱英排了一个多小时后,广播里通告的排队时间不断变化,从4小时慢慢涨到7小时。邱英放弃了。
这天入园的人数超过40万,和昨日相当。有的团友排了一整天的队,就看了石油馆。据现场的观众说,这一天热门的沙特馆要排队10个小时。
邱英和同事带着同事孩子来到育乐湾,一个儿童未来城市职业体验乐园,孩子们经过简单培训,能选择各种职业,穿上相应的工作服,完成设定的工作。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邱英和同事看着孩子享乐,也当作对自己不断排队消耗精力的慰藉。
她们决定还是接着排队。
在通用汽车馆门口站了3个小时后,邱英看了《2030,行》,一部展示2030年城市移动系统的电影里,讲述那时的生活将是“没有堵车,没有交通事故,很美好的未来交通生活,我们能更多享受亲情爱情。”邱英觉得,这个3小时的等待是很值得的。“这一天收获很大。”
在太空家园馆里,邱英第一次看了真正的3D电影。最后她去了国家电网馆,在看了一堆“看不懂”的展览后,邱英随旅行团离开了上海。
“我们总结去世博就是跑步、排队、看电影。看世博很累,但很值得看。跟我期待的差不多。”邱英记忆里的世博会给她的印象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