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完美的教育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嗯,我能感受得到您对孩子的爱,您希望她/他的心灵是多彩的,而不是只有黑白的。确实,非黑即白是绝对的世界,在那里是体会不到万物广博之美的,也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造成无尽的焦虑和压力。
  是不是因此孩子就完全不需要好坏是非观念了呢?也不是。
  人类需要道德,每个人都需要是非观,父母也需要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可问题是,大多数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仅仅不断地向孩子重复自己的是非观,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这样就能教育好孩子,那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教育问题了。
  事实上,成熟的道德观是稳定而灵活的,而不是机械僵化的。面对一件事,怎么说,怎么评价,其实是融合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经历的,而不是依据僵硬的“就是对啊就是对”。
  一个孩子要发展出成熟的道德观,需要很长的过程。从出生到青少年再到成年,他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完全以对错看待周围世界,到慢慢接受“灰色地带”,再发展出带有自己特点的稳定而灵活的道德观、价值观。
  要让“小孩子”直接越到第二、第三个阶段,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时候他们的小脑袋还没有发育完全,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以让他们多方位地看待事物,他们的生活经验也非常有限。所以小时候,我们看一部电影,首先会说谁谁是坏人,谁谁是好人,而没有不好不坏的人。对小孩子来说,以非黑即白的态度看待世界是很正常的。
  但随着接触世界越来越多,想的事越来越多,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孩子会逐渐发现,现实世界里是存在“灰色地带”的,不黑不白。咦,这个人偷了东西,是个坏人,但他是为了救妻子的命啊,他到底是好是坏呢?于是,孩子的价值观会受到挑战,他会感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时候,如果父母和周围对孩子有影响力的人,能给孩子时间思考,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孩子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就能帮到孩子,让孩子慢慢成长,调整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发展出自己稳定而灵活的价值观。
  而如果天天跟孩子唠叨强调对错的标准,就有可能会让孩子的发展受到限制。孩子越来越追求“正确”,而忽视了世界的广阔和多彩,忽视了事物的多面性。这种现象在乖巧听话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发生。
  从您的描述中,我体会到了您的痛苦:“小时候因为这些过分的对错观被嘲笑,直到现在,遇事蹦出的第一个想法还是对错而不是感受”,因此您“我无数次对自己说,不要让他重复我的生活”。可是,我有个感觉,您的这种做法还是没有真正摆脱“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您将自己的父母看作一个极端——绝对错误,自己则要走向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绝对正确。这就完全否定了您自己和您的经历,这种完全否定也会让您紧张焦虑,这种紧张焦虑就像一副有色眼镜,您会戴着它去观察孩子和自己,得到的可能仍然是“对”和“错”——凡是跟父母做法相同或相似的就是错误的。
  “父母能给孩子最顶级的教育就是不教任何好坏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仔细想想,它本身也是一种二元对立。既然有最顶级的,那就是完美或接近完美的。您仍然在追求完全正确的“完美”,要做—个完美的妈妈。
  人的大脑本来就喜欢“最”这个字,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最”这个字自然能一下子吸引其注意力。“最顶级的教育”这几个字对追求完美的父母仿佛充满了不可抵御的魔力,让父母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不教任何是非对错观念”是不是真的就完全正确呢?或者说,是不是真实——父母怎么才能做到“不教任何是非对错观念”呢?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
  为人父母,我们会回想当年父母怎样对我们的,会想着把自己认为好的抚养方式继续用在孩子身上,而不好的,就去尽力避免。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只是个“人”而已,不是上帝,不是个完美的信息分析者。我们往往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用简单化的方式寻找问题原因,还自以为做得很对,这就可能会矫枉过正。
  所以说,在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完美的教育”时,我们可以稍停一下想一想,这种寻找会不会阻碍我们用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我们也许忘了,孩子是另一个生命,他们不会重复我们的生命,只要我们不要这样去看、去证明。
  另外,如果我们认为,只要父母向孩子灌输对与错,孩子就一定会成为只知绝对对错的人,那同样是僵化的。事实上,天生叛逆的孩子可能会本能地反抗这种影响,而其他很多孩子也会在青春期到来后,通过叛逆来反抗父母的这种影响。再者说了,孩子不是窝在家里不出门的,同龄人、导师、网络,都会对孩子有影响,而且现代社交媒体使同龄人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有很多促使孩子反思“非黑即白”观念的信息,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们去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完美的教育”,多多少少是为了弥补我们在自己生命中看到的遗撼:如果当初父母给我的教育不是这样,那我将是多么幸福和快乐。这种思维模式是不是好像存在—个假设,就是过好一生其实很简单,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生命是没有完美的,教育也是没有完美的。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对光明对美好的向往和自由意志,那这种不完美就不会让我们陷在原地,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遗憾而要求孩子的人生必须如何如何。
  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反思,学习宽容地看待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事情,学习改变,而不是简单地跟过去做个了断,僵化地把过去的事情作为自己未来的靶子,认为只要我能避免这个问题,孩子的生活就会变好。那样会让我们的生活失去平衡、失去色彩,这应该不是您的目标吧?
其他文献
读者提问:  孩子很小就没有爸爸,所以我一直都不愿意让他觉得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只要他想要的我都尽量满足。现在孩子9岁了,只知道索取。我想知道如何引导单亲孩子成长为健康感恩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阿诺的解答——  “感恩”是无法培养的  事实上,“感恩”是不需要培养的。感恩源自于人类共同的情感,用一句特别俗的话说“一切都是因为爱”。但是为什么我们在一些孩子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呢?  比如那些啃老族。孩子很
期刊
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去匆匆,所以每年“五一”小长假,我总是会趁着春风婀娜,跟三五好友玩玩闹闹,吃吃喝喝。以前是一帮大龄女青年碰头恶搞,如今就变成了妈妈帮带着孩子全天吐槽。  小朋友们一般都会玩得比较愉快,尤其是约见在有猫有狗的朋友家中,简直是好大一场灾难性的热闹。相比之下,我是很害怕拜访故乡中的某些老同学,总是要一遍又一遍地打岔,让他们不必怀着满腔好心让女儿展示唱歌跳舞拉小提琴,真是好累。  不过还好
期刊
有一次,半夜赶着翻译书稿,在电脑上敲下这么一句:“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会如此怀念那些简单的事。比如读本小说,或者从从容容地洗个澡。”  “从从容容地洗个澡”,默念一遍这几个字,忽然觉得心酸。  我并不是个矫情的人,但那一时的酸楚却绵延至今,以至于读到这本《让我安静五分钟》,第一时间,我的脑海中,即刻又清晰明白地滴滴敲打出这行字。这本书,我是在陪游拉粑粑的时候(是的,我是她钦点的“陪拉”者)讲这个故事
期刊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①。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②。花灼烁,草蒙茸③,九夏对三冬④。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⑤。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⑥。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⑦。  我是注释  ①中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②奁(lián):镜匣,古代妇女用来收放梳妆用具。笥(sì):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盛物器具,多用来盛放衣物。杵(
期刊
期刊
王艺兴 5岁 临沂桃花源社区幼儿园 指导教师: 彭雪梅  削完铅笔,一桌子的铅笔屑。我瞅着这发了半天呆,突然瞅出了一些门道。看,一扯开,成了蝴蝶翅膀;合在一起,就是朵花;分散分散,又成了树叶。哎呀呀,我怎么这么有才呢?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丰一帆 6岁 武训实验小学幼儿园 指导教师:李方  幼儿园又发鸡蛋!可是我不爱吃鸡蛋啊。攥在手里看啊看,我又拿彩笔涂啊涂,鸡蛋变成了彩虹蛋。
期刊
幼儿园今天要进行安全讲座,讲课的是一个漂亮的警察阿姨和一个帅气的警察叔叔。  我们家的双胞胎酉酉和西西,还有所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坐在下面,用力地拍手欢迎。  西西坐在橙子班的队伍里,酉酉坐在苹果班队伍里,两个人的小椅子正好排在一排,就隔着一个过道儿。  “小朋友们好!”警察阿姨笑眯眯地,“现在有一些坏人,经常会以各种理由接近小朋友,骗取小朋友的信任,然后做一些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今天啊,阿姨和叔叔
期刊
很多小孩子三五天才解一次大便,小脸憋得通红,半天才掉下一个“羊粪球”——便秘了。家长很着急,用开塞露、肥皂,甚至服用成人使用的牛黄片。在这些“强有力”手段的帮助下,大便暂时通了,但如果不用的话,又回到老样子。怎样才能治本呢?  排便与人的心理情绪有很大关系,小孩子也有类似的心理情绪问题。有的家长工作繁忙,孩子只能上全托幼儿园,孩子刚入园,对环境和老师不熟悉,有大便不敢说,坐便盆时间长了怕受批评,常
期刊
“两岁小人两岁乖,两岁小人真可爱”,千真万确,一点不假。我的外孙女叫畅畅,今年也两岁了。  一天晚上,睡意正浓。畅畅“啊!啊……”的叫声惊醒了我。立即开灯,只见她瞪着眼、咬着牙,两只小手紧紧拽住我的枕巾“啊”个不停。“怎么了宝贝?”“你的枕巾!你的枕巾打呼噜!”  枕巾怎么会打呼噜呢?我恍然大悟,拽起枕巾说:“好吧,我把它扔掉,咱们睡觉行吧。”畅畅咕嘟着小嘴,满意地倒头便睡。  我却没有睡意,童言
期刊
新闻事件:  一则“优秀教师”课上连爆粗口的新闻在网上疯传,在家长提供的录音里,这名“优秀教师”上课时至少29次对孩子爆粗口,“滚、弱智、他妈的、猪脑、傻货……”  不是每个老师都这样,但由这个事件我们应该聊聊孩子的“心理虐待”这个事。  什么是“心理虐待”?  儿童虐待已为大家所熟知,南京9岁男孩遭养父母虐待事件震惊世人,身体、行为方面的虐待更显而易见,而少有人关注隐藏的“心理虐待”。  事实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