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文化民生”理念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五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今天在空气新鲜、气候宜人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开幕了。我谨代表研究委员会向来自大江南北、长江内外的各位兄弟院校与新闻出版单位的与会代表,以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是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属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也是全国第一个由国家主管部门(民政部)批准的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团体。她成立于2011 年,到今年整整4个年头了。四年来,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不仅有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院校新闻院系、新闻专业加入,而且还有新闻媒体的代表成为研究委员会的特邀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的《新闻论坛》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新闻业务刊物,不仅开辟专栏发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而且从今年起成为与研究委员会共同协办的刊物。也就是说,研究委员会已有了发表会员科研成果的阵地。《新闻论坛》已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的会刊了,至少也算是准会刊。
  一年一度的“新媒体与民族文化论坛”创立于2009年。研究委员会成立之后,“论坛”与“年会”同时举行。举办4届之后,关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前沿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在红河学院续写新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研究委员会会员单位约有40所院校,个人会员约有近150多人。每年参加“年会”和“论坛”的专家学者基本稳定在在六七十人。今年的参会名单有83人,去掉因病因事未到会的,我看至少也有70人参加此次会议。
  在新成员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认为有必要重申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的职责与使命。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是: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政策的关系;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动向;配合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开展少民族新闻传播史论研究,制定和引导少数民族新闻教学与发展方向,在总会的指导下,联合全国新闻学术机构在新闻传播方面有造诣的学者,定期召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研讨会,开办网站,加强与其他学术团体的交流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普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基本知识,为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等提供咨询。
  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我们本着这个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研究委员会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呢?
  我个人认为,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确立文化民生理念,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为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文化民生”,为什么要确立“文化民生”理念呢?其实在习近平治国理政一系列讲话中已经阐明。比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习近平的24篇文章,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诸如社会主义制度、反对铺张浪费、纪律作风建设、食品安全、政法工作等,无不关注民情民生。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梦想。在北京“APEC”期间习近平又向与会各国领导人提出“亚太梦”。“中国梦”也好,“亚太梦”也罢,都关乎亿万人民的最大的“民生”。习总书记是从“文化民生”的视角,在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途径。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文化民生”理念,就是通过(传统的、新型的,以及两者融合的)各种不同的媒体,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百姓生计,关心百姓文化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特别是少数民族语文的媒体,更应以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视角记录少数民族普通百姓的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各类少数民族新闻栏目(节目)都应以少数民族视角、熟悉的内容、喜爱的形式以及价值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与品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走转改”中,关注“民生”,彰显“文化民生”理念,讲好中国故事,记录时代风云,展现中国形象。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是民族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生力量。在新形势下,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观念;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感悟发展,在发展中不失优良传统且能展现时代风貌;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民族高校的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让青年人从读书时起,就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造就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新闻人才。
  我们的会员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我希望新老会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常务理事会要加强与会员的沟通。我们这个学术团体要率先落实“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一定要把我们这个会办成民族团结的模范,高高竖起民族团结的旗帜! (本文略有删节)
  作者简介:白润生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
  编辑:邰山虎
  编者按:民族新闻定义在学界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使得民族新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面临诸多困境。民族新闻传播是关乎民族地区、民族人群最新变动的文化传播活动, 对于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事务、支持民族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至关重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努力完成当地新闻信息传递的同时,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媒体外交”,塑造地区、民族和国家形象,为国家的对外联系、确立世界地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本期择选几篇探索民族新闻理论和实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价值的文章刊发,供读者参鉴。
其他文献
相对于一般的新闻栏目,编辑类新闻栏目没有强大的记者、编辑配备,可近几年此类节目却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一方面是因其成本低廉,新闻素材较易取得。更重要的是,只要找对正确的制作方法和发展方向,并不会妨碍此类栏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像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贵州卫视的《午间道》等,现在都具备强大的观众基础和网络影响力。  通辽广播电视台开设的《都市漫话》从
期刊
《神舟9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四子王旗草原/3名航天员平安归来》这则消息在电视上成功播发后,分别获得第二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得到业界同仁的认可与鼓励,这对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但细细回味,创作过程中,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在整个采访报道中,我们始终在想如何拍摄好这条消息,如何充分展现其新闻价值。我们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抢抓到了“神9”返
期刊
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3个环节:一是办好报,使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真正使党报根植于群众之中;二是印好报,使用当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党报成为平面媒体中的技术领先者;三是发好报,不断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包头日报社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抓住党报发行这一生命线工程,引进民营资本合资组建发行公司,走出
期刊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记者以及通讯员、撰稿人用以认识实际和反映实际的专业技术手段,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近年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淡化采访。除了会议采访以外,大多数采访都通过电话、相关材料或者依赖互联网,在电脑上把材料一拼凑,加上个本报讯,一篇消息就这样出炉了。没有经过到第一现场进行深入调查采访而写成的新闻,既违背新闻
期刊
这篇人物通讯发表在《内蒙古日报》2014年3月25日第六版,署名本报记者邓玉霞。  通讯从杜小平脚上那双污垢的大头鞋入笔,经过记者的直接观察、间接釆访、面对面沟通三部分,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平平凡凡、辛辛苦苦、坦坦然然的环卫工呈现给读者。整篇通讯都是记者的亲见、亲闻与被采访者的亲诉,没有材料“二传手”的痕迹,将被釆访者写得生动形象、亲切感人。  通讯虽然没有明确分几个部分,也无小标题,但在行文中思
期刊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百姓的生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使现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流媒体的统一声音逐渐变弱,人们更多的是被多媒体信息所包围,真伪难辨,对社会舆论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重点新闻网站在多媒体时代肩负的职责  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有些媒体和网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吸引眼球,不惜转载发布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甚至制造假新闻
期刊
一、概述   文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文风的背后其实是媒体的新闻观、价值观问题。  谁都知道,观众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新闻报道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信息服务的。既然如此,媒体的表达方式对于信息传达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对文风上的沉疴痼疾下猛药,任它泛滥成灾,到头来,媒体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改文风”是新闻媒体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遵循和把握新
期刊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已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资讯齐头并进的全媒体时代。但对偏远牧区来说,谈起全媒体为时尚早。就笔者所工作的锡林郭勒草原来说,牧区信息闭塞、获取新闻渠道单一的状况仍未得以解决。  当城里用微信传递信息、用微薄获取一手新闻的拇指一族日趋增多的时候,偏远牧区里仍有很多人守着一台破旧收音机,依靠每天几十分钟的新闻节目来了解大千世界。差异来自哪
期刊
一、距离精品还差“一公里”  2014年2月21日,《内蒙古日报》一版刊发了一篇题为《列车上的温情3小时》的通讯。此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稿的内容刊发,并且排在头条位置,应该说是一篇分量较重的。但是,在素材的采集、写作的构思等方面的一步之差,未能成就一篇精品稿,在“最后一公里”处与好稿失之交臂。  评点:  生动、鲜活、自然,文字也比较简洁。一个平凡人,一件平常事,展示一个不平凡
期刊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运用新闻评论这一体裁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运用好声音元素  首先,用好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还原现场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