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浅析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财务结构、增加业务收入和降低经营风险的特点,因此,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改善收入结构、拓宽盈利渠道、降低经营风险、推进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近期,我们以鹰潭市为例,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寻求中间业务有效发展的策略。
  一、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业务品种不断增加。近年来,鹰潭市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开展中间业务的认识大大提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作为商业银行转轨时期战略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以传统的中间业务(如结算、代收付、银行卡等)为基础,以代收代付业务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中间业务,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担保、承兑、信用证等一系列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品种多样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间业务体系。
  (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通过几年的战略转型与调整,鹰潭市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和盈利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改变。尽管传统的利息收入依然强占70%左右比例,但非利息收入却持续稳步增长,且占比正在不断提高。2012年鹰潭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8153.12万元,分别较2010年、2011年增长76%、15%,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中间业务呈稳定发展态势(如下图)。
  鹰潭市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趋势图
  (三)业务结构逐渐优化。目前,鹰潭市国有商业银行在着力加强中间业务规模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相关业务的发展质量,中间业务结构逐渐优化,传统的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下降,新兴的中间业务如托管类、租赁类、其他类业务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见下表)。在2010年至2012年中间业务收入中,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由2010年的41.05%下降到2012年的35.91%;托管类、租赁类、其他类业务收入占比由2010年的7.63%上升到2012年的16.78%。
  (四)新兴业务有所拓展。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和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鹰潭市国有商业银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新兴中间业务的拓展,在开展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担保、承兑、信用证、租赁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以满足社会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金融需求。2012年,鹰潭市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信息咨询、担保、承兑、信用证、租赁等新兴中间业务收入达10076.37万元,较2010年增长115%。
  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手段待提高。有些商业银行由于对中间业务的认识有偏差,虽然设置了中间业务管理部门,但没有制定对中间业务发展状况的考核办法和考核制度,无法形成严格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无法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由于中间业务还没有全面地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中去,因此,社会对中间业务的信任度不高,导致许多中间业务无人问津。
  (二)业务结构欠合理。目前,鹰潭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局限在结算性服务(结算、信用卡等)上,管理性服务(保管、代管等)、咨询性服务(财务顾问等)和表外业务(担保、承诺、衍生工具交易等)开展得较少或基本没有,而这些业务恰恰是国外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在鹰潭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要素中,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代理业务收入、银行卡业务收入等所占比重较大,2012年三项业务收入占比高达67%,构成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和担保承诺类业务收入的占比极少,2012年担保业务收入只占0.92%。
  (三)规模效益仍较低。中间业务是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意图主要还是围绕资产负债做文章,通过低价或无偿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增加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各银行间为了拉存款、争客户,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不得不采取降低收费标准的手法,导致银行应有收益的减少,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四)人才资源尚匮乏。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业务,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投入。而目前鹰潭市各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人才、技术装备以及技术手段上,对中间业务的支持力度都不够,特别是中间业务领域的高素质人员严重不足,如企业信用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人才缺乏,从而制约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深入发展。
  三、问题成因分析
  (一)经营理念存在误区,导致中间业务市场营销乏力。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思想上,不少商业银行自身在经营观念上存在误区,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仅将中间业务视为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吸收存款、开拓市场的一种附带性服务,没有把中间业务收入当作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中间业务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对经营管理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和发展。
  (二)收费标准偏低,导致中间业务非理性竞争现象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没有按照收益与成本风险对等的原则合理收取费用,而是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免费开办中间业务。支付结算、担保和承诺类中间业务只收取相当低的费用。代收水电、代发工资等代理业务,都是作为吸引客户的赠送品,基本不收费。银行卡业务、基金托管由于激烈竞争,收费标准也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这不但减少了银行收入,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而且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加上大部分金融创新业务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目前不良竞争问题较为严重。随着中间业务日益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各行为了占有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低收费标准、不收费甚至倒贴的做法,导致国内银行界非理性竞争现象突出,低层次竞争较为普遍。
  (三)市场调查及社会宣传不够,导致客户对中间业务认知度偏低。国内商业银行在开设中间业务品种时,对市场需求、市场反应、同业动态、产品替代等问题的调查不够深入,导致无法形成市场反应强烈的业务品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普遍没有明确的营销目标,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和社会宣传,结果虽然银行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开设了很多中间业务,但客户并没有及时了解这些业务如何办理、如何收费,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认知度偏低。   (四)消费者经济能力有限,导致高层次中间业务发展受限。中间业务相对于传统业务,提供的是更高层次的服务,要求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国GDP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消费水平还是有限。在我国,尚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仅限于简单的结算、转账等生活中必需的中间业务,对那些更复杂、功能更多的中间业务,如咨询、代客理财等业务的需求不予考虑。
  (五)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复杂性”,以致低文化水平消费者望而怯步。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新兴中间业务、综合性中间业务,要深入的了解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一些消费者由于文化水平低的原因,对享受中间业务产品的服务形成了障碍。
  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寻找中间业务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应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形势,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认识到中间业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把发展中间业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要从形势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去认识中间业务的作用和地位,把中间业务纳入商业银行整体业务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在综合经营计划中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营销策略,在推广中间业务的同时加大主动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中间业务的认知度。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消费群体经济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对于市场发达、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地区,应重点开发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产品,如信息咨询、资产评估、担保等。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要在稳定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注意市场细分,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面向一批效益较好、收入较高的企业和个人客户开办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
  (三)加强产品开发创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各商业银行应在大力发展传统中间业务的同时,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各银行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和信息资源优势,在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工程项目“三算”、资产评估等信息咨询方面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针对一些信誉较好的企业大力开展承诺和担保类业务,办理担保签证、借款保函、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适时推出知识密集型的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及其相应代理业务,为证券资金转账、清算服务,提供基金账户管理以及派发红利等服务,积极争取代办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的发行交易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上市包装、投资顾问和企业并购重组策划等高附加值服务。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保障。中间业务具有人才、技术、信息等为一体的特征,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和复合性金融人才来驾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建立员工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业务创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现代科技的投入,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完善开办中间业务所需的硬件设施,组织研发队伍不断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发展中间业务等创新业务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我们用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来度量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人力资本各项投资和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
期刊
摘要:文章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为例,从商务成本角度分析了总部经济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几年中心城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大幅上涨,使得周边城市在硬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因此对制造企业而言,生产制造基地与企业总部的空间分离,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最后,针对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商务成本;总部经济;产业转移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宁夏村镇银行的反洗钱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反洗钱 村镇银行 现状 对策  一、现状  宁夏目前共有村镇银行7家,分别是吴忠市滨河村镇银行、平罗沙湖村镇银行、宁夏贺兰回商村镇银行、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隆德六盘山村镇银行、大武口石银村镇银行及中卫香山村镇银行,其中:吴忠市滨河村镇银行、平罗沙湖村镇银行和宁夏贺兰回商村镇银行3家银行成立一年以上,其他4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深远变化,商业银行深度参与投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与结构性投资,用银信合作等方式,使资产和运作方式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银行表外业务便是银行理财业务。本文通过了解银行理财业务的资产配置和定价机制,寻找银行理财产品热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财业务带来的风险,并得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建议  一、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与定价机制
期刊
摘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但总体来看,农村支付环境仍相对落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深入调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面临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农业弱质性与资本逐利性相冲突、支付知识普
期刊
摘要:实体经济部门需求和金融部门的供给的高度不匹配,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金融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竞争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把过去银行认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无效融资需求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有效需求,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民企的投资扩张的临界点,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本文在分析这一领域研究成果和统计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以2000-2010年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与灰色关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与现行经济金融统计制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如何构建农村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甘肃张掖的个案研究,分析县域支付服务环境特征,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评价体系;县域  2009年初,甘肃省启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全省各级金融机构、各地方政府部门等积极参与,至2012年9月甘肃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推进会在张
期刊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人口构成使得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表现出与内地区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墨玉县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落后,接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墨玉县人均耕地仅1.2亩,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于土地,已成为墨玉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加快墨玉县农村
期刊
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大趋势,有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永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契机和现实需要。特别是2011年10月份,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永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和区域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增长点。湖南作为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取得初步成绩,但与发展成就相比,金融支持的力度还不够,亟需加大。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  文化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源头,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因此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