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们学校针对计算机教师和化学教师资源在我地区县中学里有相对优势的情况,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一年来,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点经验心得:
  
  一、促进教学思想的更新,提高认识是开展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求在设备、技术手段等“硬件”方面更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思想内容和思想方法等“软件”方面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宗旨的,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其具体表现是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
  现代化学教学要求教育过程要善于揭示化学的本质和化学的思维过程,能提炼思想方法。如果说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和化学素质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那末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发展观方面将是不可多得的形式。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使常规课堂教学、某些实验教学如虎添翼。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促进了教学技术现代化的进步
  
  现代教学论已把化学教学的目的提高到“知识—能力—思维—实践”的高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能。通过辅助常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手段并与其它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使之相辅相成发挥整体优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化,尤其是在揭示化学过程的微观实质,展示化学思维的形成路径,描述化学思想的产生,化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都有其独到之处。
   1、突破教学难点。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的障碍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降解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也因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2、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例如我在初三复习“气体的制取与发生装置”就是利用课件上的,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两人一机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充当了学生探求知识规律的向导。借助于软件中三套气体发生装置的实物录像,配合教师的精要剖析,让学生确认了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原则与规律,为今后的迁移性练习作好铺垫。
  软件中展示了常见错误的几种装置类型及其纠正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感官上的信息接受和思维上的信息处理。在正反两方面认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两人一组独立完成了新情境中的迁移性练习,并及时反溃,形成了课时内讲、练、评一体化。这种高密度教学是常规教学难以实现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复习课一反过去实验复习的单调重复模式,不再是板书的迁移与活动、课本的再现与组合、旧知的重复与罗列,而是通过软件的高密度大信息量,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
  3、反馈教学成果。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特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进行教学、练习、检测等。重要的是,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全部学生答案迅速收集统计,及时分析教学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迅速地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中深切地体验到及时反馈,迅速调控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三、几点思考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主要是用于教学信息的呈现、教学效果的分析。在教学中它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方面特别符合我地情况的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并不多,还须加强研究,我们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1、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
  2、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鉴于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
  3、从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变换方式最有效果。如果不是必要,应尽量避免一课时的45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有的课虽然只用了2分钟的软件辅助,却解决了最难突破的关键点,说得上是画龙点睛、雪里送炭。
  一年来,我们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化学教学上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某些进展,但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我们仍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们去追求。为了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把充满生命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深入下去,创造出璀璨的教学成果。
  (西藏察雅县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与其它任何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
期刊
本文通过对上海早期流行音乐的概括,讲述上海早期流行音乐的发展,从上海早期流行音乐的背景看中国社会发展,上海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是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来源。从最早的歌曲形式学堂乐歌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爵士乐的引入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代表。从五四运动以后世界一些知名的音乐家也纷纷来到中国演出,使西洋乐在中国流行乐坛上得到迅猛发展,中国上海早期流行音乐的创始人黎锦晖和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在中国流行乐
期刊
现阶段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各类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语文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随着基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
期刊
播音主持涉及的科目很多,它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包括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等。播音主持再创作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其个性很多时候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的,在播音艺术再创作中,每个人表达的效果都不一样。  有的播音员就象一个发声机器,播出来的稿件平淡如水,而有的播音员能够紧紧的抓住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使受众全身心的融入一个事件,这就是播音再创作的个性。在播音艺术的再创作中,把握好细节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期刊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师的说课中或报头刊尾,但如何操作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听懂了做不了,做不对,做不全。”是学生的共同的问题。  教师又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进一步呼吁教学改革。“自己动手做”的自主式尝试法用于教学即用探索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成功试解不但使他们体会到成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更能培养创新思想.创新意识.
期刊
首先,我们来自农村城市的学校,很有幸,我能够加入幼儿教育这个队伍,我很欣慰,由衷的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可爱的阳光般的、千真无邪的笑脸,我们有时候就像好朋友,有的时候又像孩子们的妈妈,我用我全部爱的心灵,浇灌着每一朵漂亮的鲜花,特别是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我就像天使一样,带他们自由的飞翔,还在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的感言,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和大家进行研究和探讨。   
期刊
初中物理是学生的启蒙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它是新课程中的生力军,它应当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新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让每位同学特别是后进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物理老师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强烈使命感:让物理课真正成为同学们喜爱的一门功课,让他们在物理课中体验成功到成功的感觉,让他们在物理课上感受自尊,获得自信。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但是在听课调研中,面对课堂现场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意外”生成时,本人发现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缺少智慧,出现教学偏差现象。如何有效变“意外”为教学资源,生成出课堂的精彩呢?笔者借此谈谈个人的思考。    案例1 对课文理
期刊
课程资源的概念本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直接因素的来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内涵相同,我们认为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因此,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办学规则、课程设置的形式,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学生的水平与个性、家庭的处所与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方的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都可成为开发利用的对象。面对诸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