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中人物的舞台形象塑造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歌剧;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水红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92-03

一、歌剧中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意义

(一)演绎剧本


  歌剧所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或是暗喻某些社会现象,就像电影一样是有剧本的,一部歌剧中有唱、有对白、有舞美这些形式互相结合,结合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剧本。剧作家在编写一部歌剧时,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为纪念某种历史史实,或是赞颂某些英雄事迹,或是暗喻某种社会现象。成功的歌剧,会使剧本鲜活起来,而能让剧本走向舞台的唯一途径便是歌剧中人物的舞台形象塑造,人物的舞台形象塑造至关重要,它可以赋予剧本生命力。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是通过演员的演唱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其人物性格,推动剧情的發展。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不仅可以诠释歌剧内容,剖析剧本,还可以使观众对歌剧产生共鸣,激发观众的听赏热情,引发观众的思考。

(二)激发表演


  表演,在歌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部歌剧的呈现离不开每一位演唱者声情并茂的表演,在歌剧中根据场景的不同,每位演员都必须要粉墨登场,在舞台上的走步、眼神、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这都考验着歌唱演员的表演功底,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表演本身就很难把握,而歌剧不仅要演更是要边演边唱,这极大地考验着每一位歌剧演员的综合能力,若是想要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歌剧演员不断的勤学苦练,从而使歌剧重新获得生命,把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音乐方式,就是表演艺术。

二、歌剧中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条件

(一)人物声部、角色的合理分配


  在歌剧表演中,各声部的分配、角色的分配、演员的分配这些都决定了一部歌剧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作曲家在创作一部歌剧时会根据不同声部的特点,为某些角色量身定做声部再促成角色的设定,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笔者通过观看两个版本,其一为谭晶饰演的“喜儿”,其二为雷佳饰演的“喜儿”,两者最突出的特点为都是民族女高音,因为角色需要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女,“喜儿”的扮演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身着红袄、头梳长辫,活泼俏丽的人物形象,所以在人物角色的选定以及声部的安排上,民族女高音再合适不过,民族女高音的特点便是灵动精巧,极具表现力和张力。再如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角色,“夜后”在剧中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复仇心理极强比较狂躁的角色,在角色的选择上是华丽的花腔女高音Arleen Auger,这样的角色安排完美体现了她爱恨交织的人物形象,“花腔”有着华丽震撼极具戏剧性的特点,所以选择这样的声部,才能完美塑造出人物形象。综上所述,合适的角色安排才能再现当时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鲜活地塑造出人物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二)演员的演唱、表演技巧


  成功塑造出人物舞台形象特征,首要条件便是歌剧演员要有好的演唱功底,技术过硬。歌剧是一门艺术,不同时期的歌剧都有不同的内在含义,一名歌剧演唱者在演唱某部歌剧时要根据其时代特点来把握演唱技巧,这样才能顺利表达出歌剧中的人物形象。[1]演唱技巧的突出,不仅仅表现在声音上,同时还要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和表演经验来加强自身的演唱功底。还可以通过观摩优秀的声乐作品来提升对声乐的认识,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扎实的演唱技能对于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使你游刃有余地通过声音来表现角色,通过声音来塑造角色。
  歌剧是剧作家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他们所表达的是某些思想或是历史史实,歌剧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融入表演艺术,就是要把自己设身处地的置于剧作家所设定的情境中,所有的动作、表情、走位、情绪都是剧作家提前设置好的,体现的是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歌剧演员要抛开自己的性格特点,把自己的表演与剧中的人物形象角色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诠释出人物性格特点。表演人物角色形象,想要在歌剧舞台上更自然的表现,首先要分析剧本,在整体上把握剧本,对歌剧内容要足够熟悉,深刻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歌剧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其次,能表演和会表演,是两个概念,我们要做到会表演,这就要求歌剧演员在舞台上要足够自信与大方。最后表演技术不仅在动作和表情上,更重要的是情感要融入到角色中,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

(三)歌剧中舞美的设计


  作为舞台表演形式的一种,歌剧中的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综合设计,舞美设计在歌剧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够为歌剧内容创造适当的戏剧环境,渲染和铺垫歌剧的整体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将歌剧中幕与幕之前的过渡自然而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使得观众所看到的是一个连贯完整的作品。舞美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部歌剧的质量,舞美服务于剧本服务于角色,在歌剧人物角色塑造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例如在中国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中,主人公“水红莲”与“秦啸生”的故事剧情是在一艘大船上展开的,所以在歌剧中舞美的设计上就制造了一艘巨轮,贴合故事剧情。这部歌剧中始终穿插女声合唱“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舞美则是一行女子穿着水墨样式的服饰,一直在舞台内侧,挥舞着水袖模仿运河流水的感觉,给观众以美轮美奂之感。

三、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人物形象塑造

(一)角色解读


  中国新民族歌剧《运河谣》是以史实为题材创作而成的作品,这部歌剧与中国其他传统歌剧相比,大胆新颖的设计小人物,大光环的设定有别于其他歌剧,以女主人公水红莲为线索贯穿整部歌剧。
  女主人公水红莲,自小在运河边生长,跟随师傅学习技艺,她天性善良聪敏,机智过人。故事的开场,是水红莲的逃亡之路。她遇到了因要上书贪官遭遇官兵抓捕的秦啸生,水红莲这时候的机智举动,让两人逃脱追捕,水红莲机智勇敢的形象树立;秦啸生彬彬有礼儒雅的气质让水红莲感到少女般的青涩,两人之间渐渐产生好感。水红莲羞涩、娇美可人的形象树立;当恶霸张水鹞知道秦啸生是假冒的时候,想尽办法赶走秦啸生,因为心怀不轨的他看中了水红莲,面对恶霸张水鹞的丑恶嘴脸,她毫不惧怕,宁死不屈,水红莲泼辣正直的形象树立;三四场中,关砚砚的出现打破了秦啸生与水红莲之前的生活,关砚砚双目失明,怀中还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前来寻找负心的李小管,错把秦生当成李小管,而水红莲默默承受,水红莲隐忍善良的形象树立;最后两场中,由于水手张水鹞的告发,官兵前来捉拿秦啸生,在危急关头为了保全秦啸生的生命舍弃了自己,水红莲舍生取义的形象树立。

(二)角色的二度创作


  角色的二度创作主要包括对剧本的分析方面,台词和形体的塑造方面,整体唱段的把握几个方面。剧本中的水红莲人物风格多变,娇羞可人、机智勇敢、善良隐忍、刚毅果决、舍生取义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的标签,雷佳饰演的水红莲为了使角色鲜活起来,在作品中加入很多个人的一些见解,在剧本方面,她深刻了解水红莲的性格标签,如在台词方面,她针对不同的场地不同的剧情,语气语调上的抑扬顿挫,在与秦啸生对话上表现出的娇羞,与张水鹞对话上表现出的坚决。在形体方面,水红莲是18岁的少女形象,那种灵动活泼,通过雷佳老师的表演活灵活现。在每场的唱腔上,加入了很多细微的倚音,如《运河谣》中第二场开始的时候,水红莲双手划着桨,一边划一边唱“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故乡”两个字的后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音乐处理,表现出水乡两岸百姓生活平稳安定的场景。再如第五场中,水红莲被绑在桅杆上,雷佳老师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情感,开头第一句便震撼人心“啊,烈焰为我沸腾,激流为我澎湃……”在旋律上这句谱面上没做太多的要求,但雷佳老师在表演的时候却加入顿挫感的呐喊,使观众颇为动容。

(三)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包括演员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一部歌剧的成功,不仅在于有成熟的专业技能,同样要好看,这就要求演员对人物的透彻把握,要感同身受,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角色中去,在这其中,必然要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有时候肢体语言勝过说话,肢体的加入会增加剧情的生动性,同样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在歌剧中,水红莲在第二场出场的时候,摇桨的动作,使剧情生动形象。遇到大风大雨时水红莲拉纤的动作,以及最后被张水鹞绑在桅杆上,大火燃烧整个船舱的时候,水红莲张开双臂,这一系列的肢体动作,设计得恰到好处,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2]同时加入了肢体动作使歌剧充满戏剧性,更加有看点。面部表情同样至关重要,在这部歌剧中,每一位演员的情感都极为细腻。水红莲与秦啸生相识在船板上,两人质朴单纯的情愫,通过眼神便能明白。她与张水鹞在第二场中的对话,水红莲不屑一顾的神情,面对关砚砚和秦啸生之间纠结无奈的神情,思念秦啸生时候的痛苦,最后与张水鹞周旋之间的决绝,这些表情都极致地展现出来。

(四)情感处理


  要想塑造好水红莲的人物形象,情感必不可少。[3]在情感处理方面,可以分为四点来融入自己的感情,使角色鲜活起来。其一,在台词方面,从第一幕到第五幕只要有水红莲出现的地方,在台词上,更是要表现得出神入化,从刚开始的娇羞可人的对白,接着机智泼辣的对白,再接着勇敢坚决的对白,到最后大义凛然的对白,不管是哪个部分,台词上的抑扬顿挫要完全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为水红莲的人物形象增添色彩。其二,在咬字方面,在这部民族歌剧中每一场都有大量的唱段,要想充分发挥出情感光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还不够,咬字至关重要,要追求字正腔圆把每个字集中在头顶,这样的声音才具有穿透力,才能更好地传送情感。其三,在气息的运用方面,控制好气息实质上就控制好了情绪,气息有强有弱的推动,才能使得人物情感得以舒展,因此在演唱其中的作品时,一定要记住运用气息来做情绪,这样的感情才能更加真挚生动。其四,在力度方面,力度包括舞台动作力度,语言台词的力度,对情感的改变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五)服装道具及乐队伴奏  在服装方面,水红莲这一人物扮相,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换了三身衣服,开头娇羞的形象,搭配粉色系,在舞台上大方得体,后面红色简单的装束,显得水红莲成熟稳重,最后大红色裙装和火焰的颜色融为一色,大气磅礴,最后的红装舞台视觉冲突极强,有很强的震撼力,同样给观众不小的视觉冲击。在乐队伴奏上,整部歌剧是民族色彩浓郁的民族风,大量运用传统五声调式,随着歌剧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伴奏在不断的变化,时而轻松活泼时而伤感悠长时而辉煌,这些变化都是建立在人物活动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水红莲在舞台上的人物塑造。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探究了人物舞台形象塑造具有何种意义,成功地塑造出人物形象必要的条件,以及重点论述了在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人物舞台形象塑造的分析,笔者通过专业实践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人物舞台形象塑造对于歌剧本身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性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表演技巧也是一方面。笔者通过本课题的论述,希望在对于歌剧中人物舞台形象塑造方面,能够给声乐爱好者一些启示与引导。
  注释:
  [1]薛 雷.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北方音乐,2020(14):237—238.
  [2]唐颖娜.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的形象塑造分析[D].厦门大学,2018.
  [3]王思颖.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艺术处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韩莹莹)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教育;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69-03一、问题的提出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高校延迟开学,因此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网上授课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以解决实际困难。舞蹈教学在进行线上授课以来,首先,由于舞蹈教学主要是以口传身教的教学
期刊
[关键词]红色歌曲;党史教育;高校学生;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78-03一、当前高校党史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高校党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也面
期刊
[关键词]钢琴演奏;紧张情绪;缓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52-03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包括演奏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演奏时所弹奏的钢琴以及场地灯光、演奏时的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这些因素都和当时的演奏水平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中钢琴演奏时的紧张情绪贯穿演奏的始终。不管是业余钢琴爱好者,还是
期刊
[关键词]21世纪;《乐记》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及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1-03  《乐记》是中国最早具有较完整系统的音乐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以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要论述对象。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同时对世界音乐思想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江汉大学龙珲在2006年第2期《黄钟》发表文章《二十世纪〈乐记〉
期刊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育;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72-03  作为幼儿教师培养摇篮的高校学前教育,其能力培养效果,关系到我国幼儿教师素质建设以及师资力量水平。舞蹈艺术教育,需要关注美育教育价值和功能体现,提高学生未来的教育水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属于很重要的内容。应重视学生舞蹈应用素质培养
期刊
[关键词]铃鼓;演奏技法;手指、手掌运动变化;乐队困难片段  [中图分类号]J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55-05一、色彩打击乐器——铃鼓(一)打击乐器背景介绍  打击乐器通常是根据不同的发音体来彼此区别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膜鸣乐器(即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者革膜而发出声音的乐器),比如:定音鼓、军鼓、嗵嗵鼓等。一类是体鸣乐器(通过敲打乐器
期刊
[关键词]周少梅;三把头二胡;国乐讲义;民族音乐教育;刘天华  [中图分类号]J6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4-02  周少梅(1885—1938),字守逢,一作守凤,1885年出生于江阴县顾山镇,为我国近现代卓越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周少梅出身于“丝竹世家”,其父周靖梅擅长演奏二胡、京胡、琵琶等多种丝竹乐器,承有“顾山丝竹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历史研究也成为当下热点之一。根据现今北京西什库教堂演奏的利玛窦歌曲作品,利玛窦等教明皇宫乐师弹的伴奏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伴奏,即一个人负责一个声部的单旋律伴奏,合起来就是四个声部的复调伴奏形式。  [關键词]“一带一路”;利玛窦;伴奏;古钢琴;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6-0
期刊
[关键词]莎士比亚;历史背景;人文主义;脚本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89-03一、莎士比亚阶段性代表作品综述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他的一生共创作了众多艺术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其中卓越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