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汉书·西域传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篇论说佛教的专文。通过剖析《后汉书·西域传论》及其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到范哗的佛教思想及其他与佛教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是一位佛学理论家,而非一名无神论者。
  关键词:《后汉书·西域传论》;范晔;佛教思想
  中圈分类号:B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5-0109-03
  
  南朝刘宋时代的范晔以其《后汉书》扬名于世,《后汉书》作为“前三史”之一,在文、史两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可是,范哗作为一位精通佛学的理论家,却很少有人提及。过去很多人甚至把他作为一名无神论者看待。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因此笔者特撰写此文试作以澄清。
  
  (一)
  
  范晔的父亲范泰与谢灵运齐名,同为佛教界名士,备受宋文帝青睐。其事迹与佛学理论多见载于《弘明集》、《广弘明集》。《广弘明集》卷一六记载的《与谢侍中书》,就是他与谢灵运谈论佛教的书信。在这封信里。范泰提出了“事”与“理”的佛理逻辑范畴,成为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举盛事。因此,有着这样的佛教家学背景,《后汉书》中所体现出来的范晔的佛教理论造诣就不难理解了。
  《后汉书·西域传论》是体现范晔佛教观念的最主要文本。《西域传论》叙述完西域物事,接着说:
  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张骞但著地多暑湿。秉像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迭之功,靡所传述。余闻之后说也,其国财殷乎中土。玉烛和气。曼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而骞、起无闻者,岂其道闭往运,教开叔叶乎?不然,何证异之甚也!汉自楚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毕盖之饰。将微义未译。而但神明之邪?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且好仁恶杀,蠲敞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然好大不经,奇谲无已,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盖导俗无方,适物异会,取诸同归,措夫疑说。则大道通矣。
  在这一大段话中,范晔较为集中地阐述自己对当时佛教现状的看法。成为了解范晔佛教思想的主要文本来源之一。系统归纳起来。它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对佛教之事的记载很不全备。范晔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汉与东汉的方志中,从来没有记载过它。二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回国以后,记载了佛国天竺的一些风土人情,但总体较为简略,没有提及佛道之事。三是东汉班勇(班超之子)虽然谈到了当地的一些佛教信仰,如“不杀伐”等,但对于佛教的精深理论。耩文善法、导达之功”,则没有作以记述和传播。
  第二,范晔根据自己间接所了解的佛国、佛教的情形,与张骞、班超叙说的大不一样。而由此作出判断:张骞、班超带回中国的不是佛法的精义,而是“诬异”之说。张骞、班超都曾经出使西域,耳闻目睹佛国、佛教之事,并有所记载;范晔未出国门,对西域的了解。主要源于来中国弘扬佛法的高僧之口。但对于西域佛国、佛教的描绘,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出入。通过高僧的描绘,范晔了解到:佛国比中国富裕,“玉烛和气”,佛祖诞生时有种种吉祥瑞兆,以及一些“事出天外”的感验故事等。所有这些,都是张骞、班超从未听闻过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范哗觉得其中的过失应该在张骞、班超。因而对他们两人的“诬异”之说表示不满。
  第三,正是因为佛法的精义没有真正得到记载和传播,所以中国的佛法传播便弊端重重,诬异之说盛行。在上述引文中,范晔强烈批评了中国弘扬佛法过程中的种种误区。他主要提到了三类,第一类是纯粹追求铺张淫祀,如东汉楚王刘英隆重的斋戒祭祀,汉桓帝对华盖的铺张装饰。其根本原因是“微义来译,但神明之”。即当时的佛教精义还没有被翻译出来。他们对佛道精义并不懂得多少,只是神往而已。后来佛教精义得到发扬光大了,但华丽的佛寺建造、盛大的斋戒祭祀,却并没有随之止息。其流俗之弊,楚王英、汉桓帝就是始作俑者。第二类是好空疏议论。俨然以道法高深者自居。范晔批评他们即使具备邹衍、庄周那样的才华,也难以窥得佛法之万一。范晔藉此阐述佛教理论的博大精深,远非一般浅薄之徒所知。第三类是对佛教理论的理解似是而非,困惑不解。范晔举了“精灵起灭、因报相寻”两个例子来作说明,人们对这些理论。似乎知道却又说不清楚,似懂非懂。
  第四,范晔指出,中国目前佛教的不良症状在于“导俗无方”,只有“取诸同归”。把佛教的真正精深理论引人中国,破除各种弊端和疑说,佛教才能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发展。
  清代李光地高度评价《西域传论》说:“按此自佛说人中国后论佛之第一篇也。”可见后世对此的肯定和重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域传论》是范晔针对当时佛教传播的现状,而提出佛教理想传播的一篇理论文章。他的分析冷静而睿智。具有较高的佛学理论渊源与造诣。
  
  (二)
  
  自南朝刘宋王朝以后,不少人把范哗作为中国本土传播佛教的第一人,对他在佛教史的贡献大加赞赏。元代《佛祖历代通载》说:“凡史籍议论释氏自(范)晔而始。”四在中国所有的历史书中,范晔的‘后汉书》是最早谈论与介绍佛教的。明代学者王世贞更是盛称范晔“能叙述释氏而无贬辞”。他赞扬范晔能对佛教进行正面的肯定的评价,可见范晔对佛教抱有的基本情感。
  但笔者认为,范晔的佛学理念,只是在佛家典籍《法藏碎金录》中留下了点只言片语。他说:“小乘执空,反成空病,既取空相,空复为有。此所谓空即是色也。且据三界,名为三有。夫无色界有四空天,列为三有之数。岂非执空相而生空天乎?故范晔所论,谓佛法为空有兼遣之宗,盖不许著有著空也。”这是范晔对佛教“空”、“有”思想的一点阐释。意即佛法追求“空”、“有”虚实两忘的境界,既不贪恋“空”,也不贪恋“有”。只可惜语句太少,具体无法详知。
  不过如果潜心研读《后汉书》的一些篇章,它本身就是了解范哗佛教理论的宝库。以下结合《后汉书》,进一步深入解读范哗的佛教思想及其修养,以使对其了解更加丰富而系统。
  第一,范晔具有深厚的佛学专业语言功底,并产生了极大的佛学魅力。长期饱受佛经的熏陶。范晔深厚的佛学语言在《后汉书》中时常体现出来。如《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语,清人沈铭彝阐释说:“东汉已有佛书,而‘浮屠’字则始见于此。及楚王英与陶谦两传耳。”尽管东汉已有佛经的传播,但“浮屠”一词却最早为范晔所用于《后汉书)中。在《楚王英传》中,沈铭彝发现的词汇更多。“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句,沈铭彝解释说:“仁祠指佛寺。唐时多以寺为仁祠。权载之诗:‘仁祠访金碧’是也。温公《通鉴》以祠为慈,非。”范晔最早使用“仁祠”一词来指称“佛寺”。又,《楚王英传》“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句,沈铭彝解释说:“桑门即沙门。《瑞应经》:‘沙门之为道。舍妻子捐弃爱欲也。’”最早用“桑门”来指称“沙门”。即对和尚的尊 称。句中的“伊蒲塞”,《翻译名义集》说:“即优婆塞也。中华翻为‘近住’,言受戒行堪近僧住也,或名檀那者。《要览》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钵底留那也。’思《大乘论》云:‘能破悭吝嫉炻及贫穷下贱苦,故称陀。后得大富,及能引福德资粮,故称那。又称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贫穷海。”这也是最早用“优婆塞”来指称在家中奉佛的男子,即居士。这样的例子甚多,不赘举。
  值得关注的是,范哗的佛教语言,对于佛教修行者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魅力。《法藏碎金录》记载说:“吾爱《后汉书》中有‘清心释累’之言,吾今行此四字而已。内澄诸念渐清,其心外简诸缘,渐释其累,过此以往,未能自知。”又说:“‘清心释累’,予取《后汉书》;‘息业养神’,予取《掸源序》。二句足矣,用不必多。”四在佛教修行者眼里,范晔的“清心释累”竟成了四字真言。可以“诸念渐清”、“渐释其累”,产生神奇的力量。远非一般的佛教典籍所能比拟。
  更神奇的是,相传高僧神会因读《后汉书》,忽然领悟浮屠之说。《宋高僧传》记载:“释神会,姓高,襄阳人也。年方会学,厥性犉明,从师传授《五经》,克通幽赜,次寻庄、老,灵府廓然。览《后汉书》,知浮图之说,由是于释教留神,乃无仕进之意。辞亲投本府国昌寺颢元法师下出家。”高僧神会因为阅读《后汉书》,领会了佛教奥义,从此舨依佛门,成为一代名僧。这桩奇特的事,更加体现了《后汉书》无比的佛学魅力。
  第二,范哗熟谙佛典,精通佛教的掌故、物事。他将此不自觉地带人《后汉书》中。典型的是《后汉书·西南夷·哀牢传》。其开篇说:
  衰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反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日:“若为我生子,夸悉何在?”九子见龙谅走。被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日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聚以为妻,后渐相滋长。
  这是一段哀牢始祖的诞生神话,与中原的始祖诞生神话母题相差较大。“中国载籍以此哀牢国位置于今云南西南之永昌,是为此故事相传之古说,顾自佛教输入以后,此故事遂为阿育王时代一较大故事之一傍枝,……则明见其将古代之九隆故事与最近输入的佛教结合之痕迹。”只可惜无法详细考证这种结合的痕迹。但它与佛教圣地阿育王时代流传的故事,则毫无疑问有着密切的关系。
  《宸牢传》中还记载:“有梧桐术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自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说:“此种风俗,苟非视为同化印度,抑或当时佛教既已传播此地。”这样的习惯很显然也不是内地风俗。而是直接来源于佛国印度。范晔却对此谙熟,足见其佛学造诣之深,以及对佛教物事的熟悉。
  第三,范哗将佛经的叙事风格融人到《后汉书》的叙事之中,并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汉书》常常不厌其烦地记载传记人物“代死”或“代罪”的事迹。如《庞参传》写庞参妻子杀死前妻之子,庞参因此被洛阳令祝良案罪。庞参因为灾异被赦免。祝良却被有司纠察,关押狱中。因为祝良能得人心,所以洛阳吏人纷纷请求代受其罪,请求的人每天达数千万之多。每天达数千万之多,这样的数字足以惊人。又如《孔融传》记载孔融少时私藏通缉犯张俭,事泄治罪,孔融、孔褒兄弟及其母亲三人争相抵罪,“一门争死”,成为传颂一时的佳话。有时甚至是被判处死刑的人,即使他的罪过完全是咎由自取,也会有人愿意为之代死。如《儒林·欧阳歙传》写欧阳歙因为任汝阳太守时臧罪千余万被发觉下狱,其门生礼震上书,乞求代欧阳歙而死。这样的记载以《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最为突出。在这卷篇幅并不算长的七人合传中,“代死”的叙述模式竟然被重复达至八次之多。
  这种叙事风格直接来源于佛教故事的影响。《法句譬喻经忿怒品》(25)说:
  昔有国王,喜食雁肉。常遣猎师。张网捕雁。日送一雁,以供王食。时有雁王,将五百雁,飞下求食。雁王堕网,为猎师所得,余雁惊飞,徘徊不去。唯有一雁,连翻追随,不避弓矢。悲鸣吐血,昼夜不息。猎师见之,感怜其义,即放雁王,令相随去。群雁得王,欢喜迥绕,尔时猎师,具以闻王。王感其义,断不捕雁。
  雁王坠网,被猎人捕得。有一雁愿代雁王而死。感化猎人,从此不再捕雁。等等,例子不胜枚举。上引佛经中的“鹿母”、“鹿夫妇”、“雁王”等故事。都带有典型的“代死”故事情节。《后汉书》“代死”母题叙述,与之有着惊人相似性。“鹿母”故事见于《佛说鹿母经》,由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翻译;“雁王”故事见于《法句譬喻经忿怒品》第二十五,由西晋沙门法炬、共法立翻译。范哗所生活的刘宋时期,离西晋年代并不远,这些佛经当时传播正盛。范晔为佛教名士之列,自然当备受其影响。
  
  (三)
  
  可是,建国以来,范晔一直被视为无神论者,不少人甚至把他后代子孙范缜“神灭论”的思想,也寻根溯源到范晔的思想之中。《宋书·范晔传》记载:
  (范)晔尝谓死者神灭,欲著《无鬼论》;至是与徐湛之书,云“当相讼地下”。其谬乱至此。又语人:“寄语何仆射(指何尚之),天下决无佛鬼。若有灵,自当相报。”
  范晔尝欲著《无鬼论》,又说“天下决无佛鬼”,将范晔判定为无神论者,似乎很自然。但具体事实怎样?我们不妨将《宋书》的这段材料细加分析。它可分为三层意思:一是范晔曾经认为死者神灭:二是要与徐湛之相讼地下;三是认为“天下决无佛鬼”,如果有。定当相报何尚之。向来讨论范晔无神论思想时,只引述此处前后两层的意思,唯独不引述中间一层。很明显,在这里,前后两层的话语是一个意思,中间一层话语的意思,与前后两层恰恰相反。一则说死者神灭,决无神鬼,一则却说“当相讼地下”。“当相讼地下”,显然是相信鬼神的存在,是说人世间没有争讼清楚。到了阴间仍然要继续相讼下去。所以这番话,马上遭到《宋书》作者沈约“其谬乱至此”的批评。这样看来,《宋书》记录在这儿的话语就矛盾了:范哗尝说死者神灭、决无鬼神,就是不信鬼神的存在;而云“当相讼地下”,则是又信鬼神的存在。
  如何理解范晔的矛盾呢?他在《狱中与诸甥侄书》说自己“无意于文名”“常耻作文士”,却又自夸《后汉书》的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往往不减《过秦》篇”,而且在《后汉书》创作上,也是极逞文士之笔的。笔者认为这大概是范晔的个性使然。他要故意表现出与流俗的不同,流俗流行什么,他却偏要声称反对什么。宋文帝好文章“自谓人莫能及”。所以范晔却偏偏要声称他“常耻作文士”:宋文帝佞佛,群臣争相效之,所以范晔却偏偏要反对佛教,声称决无鬼神。这样公开地表示他与流俗的不同。他不愿仿效群臣,作媚宠状的个性,《宋书·范晔传》也有体现:
  (范晔)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这样的个性,和他在《和香方》中“悉以比类朝士”的性格是一样的。也正是这样的个性,使他莫明的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偏激的个性,处处故意要和流俗表现出不同,当然主要来于他在当时的不得志,被诽谤,被群小不断地中伤,像他要相讼、相报的徐湛之、何尚之等人,就是诽谤和出卖他的人。所以,根据范晔生平和《后汉书》文本,才能将范晔的思想看得更为清楚。
  可惜一直以来,人们对范晔佛教思想的理解,都是断章取义的。只攫取了范晔批评佛教现状时的那些文字,便匆匆给他贴上无神论者的标签。这不是一种严肃的研究态度,应该还他本来的面目。要之,范晔是一位佛学理论家,而非一名无神论者。以上诸论,希冀能引发方家对范晔佛教思想的审视和关注。
  
  责任编辑:陈合营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我国古代以义庄为载体的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得以成功运行的原因、实践及历史进程,目前在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以NGO形式开展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可以成为多支柱农村养老模式中重要的一极,这将有利于激活和培育乡土社会中的社会资本为农村养老事业服务并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人口社会学;社会资本;农村养老模式;家族  中图分
[摘要]条块基础在网络时代日趋落伍,僵化的管理体制难以弥合纵横交错的动态府际争议。斜向府际关系倡导“能量场”的作用,打破上级政府自说自话的垄断地位;重视行政主体间协商对话和信息交换,破除政府间一对一反馈困境,实现回应的多多互动;培养政府与社团乃至个人的共生价值观念,实现多元主体间全方位协调发展。  [关键词]斜向府际关系;后现代语境;网络型政府;整体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唐淑教授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老一辈优秀学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她亲身经历了研究会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对研究会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切身体会和独特见解。2019年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40周年,唐淑教授受邀接受了本次专题访谈。一、研究会诞生的背景  王艳(简称王):尊敬的唐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回顾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以下
摘 要: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三种主要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下的政治行为决定着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制度因素,包括宪法的原则性规定、行政决策制度、妇联组织的地位与参与方式等;利益因素,女干部、女工人及以男性为主体的决策部门所具有的不同利益;观念因素,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利益各方对性别平等和退休年龄关系的理解也即对实现男女平等途径的不同认识。由于社会性别观念的深入、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我国的发展
我园自2013年启动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以来,园本教研抓住核心内容,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讨活动。在园本教研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几个问题:(1)教研活动是否可以更关注教师需求,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2)教研活动是否可以更关注活动的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益?(3)教研活动是否可以更关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调整,形成可持续、可深入的教研活动?(4)教研活动是否可以更关注活
[摘要]冲突理论认为,冲突在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同时,又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维护和社会的变迁。从长远来看,冲突对新规范、价值和制度,以及新群体结构与社会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运用冲突理论分析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之间冲突现状及其成因,提出处理这些冲突的相应对策,对于双方构建和谐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冲突理论;石油企业;资源所在地;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 
一方庭院,四面花香,青砖绿瓦,古巷幽深。这儿有古色古香,也有温暖人心。这儿便是我的家,有着浓浓的中国味儿的家。  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对面老婆婆总是戴着一方朴素、泛白的粗布巾,样式古旧,素淡,极浅的青,针脚细密,一尘不染。而她的内心热络,在今年的端午,敲开了我家的门。她浅笑着递过一个小袋,说:“不值钱的小吃食,自己包的,想着给你们送点。”我惊喜,连忙道谢。她却脸红了,开心地说:“你喜欢最
[摘要] 信息是劳动供求双方从环境中搜寻的第一要素。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就业信息市场存在的非均衡性、非对称性、非转换性等“信息失灵”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构建IPI促进就业模式的任务、内容和途径,指出就业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信息载体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信息环境的安全性等是实现信息化就业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信息失灵;IPI 模式;促进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问题意识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对中国问题的应对思考,在对中国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中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并在解决中国问题中获得旺盛生命力。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问题意识,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问题意识;发展逻辑  问题意识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同样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
本园坐落于小区内,入园经由一条木质长廊,曲折通向幼儿园的广阔天地:一个偌大的操场上有蜘蛛网、秋千架、篮球架、大型滑梯等,主体建筑退居其后。  从入口进来后,直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园所总占地面积约5530平方米,教学楼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约占总占地面积的1/5。其他场地均供幼儿玩耍游戲。“超大”可奔跑的操场和远看“超小”的一个教学楼形成很大的对比。  本着“乐慧”的办园理念,我园在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