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从此清明深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max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一语天然万古新,浮华落尽见真淳——语文就是语文,她是天使的翅膀,诗意的精灵,思想的火炬,人文的使者,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是世间最醇厚最醇美的味道。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语文组23位教师,努力追寻诗意、理想的境界,课改与教研齐飞,悦读与生命同在,让语文学习从此变得简单,清明,深刻。
  烂漫书山任我行
  (曾凤莲)浸润书香,精神奠基。读书益于励志,益于启智,拓展眼界,陶冶性情,为成长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打下“精神的底子”。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品位。
  社团引领,活动有序。“青年读书社”由学校团委直接领导负责,社长每年制定社团计划,确定活动方案;语文老师具体组织活动,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形式多样,一是平时的漂读活动。每周两节课,学生提前在图书室借来书籍,每人一册,全班名著相同,规定时间阅读,记笔记。一本书阅读完后,写读书心得,班级交流展示;并观看相关视频,以增强记忆,形象感知。二是每年举行两次大型汇报展示。在11月科技节中进行知识竞赛、作文大赛,在3月读书节举行诗词背诵大赛或经典名著表演等活动。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笔试、口试结合,经过充分的准备,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进行等次评比、给于奖励。三是平时语文课前的阅读,积少成多,形成素养。漂读内容丰富灵活,包括必读书籍和选读内容。必读内容为新课程规定的阅读书目,
  书香满园,硕果满枝。通过几年的读书活动和漂读工程,成绩有目共睹:一是我校学习风气大变,学生一有时间都在自觉翻阅书籍,品味经典,咀嚼文字。真是买书的多了,买零食的少了;读书的多了,玩游戏的少了。二是爱好写作,可喜可贺。学生爱好写作,成为习惯。每次的周记,不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心写作,字字珠玑。优秀作品集成《雏凤》文集,每班一册,每年一集;风格各异,蔚为壮观。三是参加大赛,成绩斐然。每年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均有几十人获奖。有的学生作品被报刊录用;有的同学创作小说,立志成未来作家。2007届张玉昭同学现在已经成为有名的网络写手。
  与此同时,我校语文组教师悦读经典也蔚然成风,定期举办读书论坛,全面提高老师们的认识;成立青鸟读书社,组织读书活动;开展生日赠书活动等,以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改的天空自由飞翔
  (程晓蓉)我校语文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坚守“四环节”生本课堂。“四环节”即以生为本,课堂分为自学、问题、互学、检测四个环节,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场深刻的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传道授业”、知识本位的终极目标。我们着眼于未来,旨在培养人,培养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情感丰富的大写的人,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高效课堂中,教师已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对话。教师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独到而真切的见解,极富生命个体体验和感受。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和颜悦色,学生滔滔不绝。课堂成为争鸣、砥砺的自由论坛。有舌战群雄的辩才,有语惊四座的观点,有温度和热度,更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自觉调动已有的积累和阅读体验,释放生命的激情,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也成为了生成的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智者。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掌握真理的方法,我宁可要掌握真理的的方法而不要真理。”传统课堂往往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漠视,教师讲,学生听,然后简单地模仿训练。而高效课堂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按照学习线路图,“遵路识斯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为了展示,往往要研读大量的内容,查阅大量资料,只有博观才能约取,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入才能浅出。这个过程和教师的备课实际上没什么两样了。甚至可以说,近乎一次学术研究了。试想,学生从确定题目,到广泛阅读,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审慎取舍,进行整合,最后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示,不就是一次研究吗?长期处于这样课堂的学生,已经为今后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思考,变得自信,从容,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谦逊而不盲从,独立而有主见,最终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高效课堂最终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个性气质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才能快速的捕捉对方谈话的要点,领会对方的意图,倾听是自己发表见解的前提。学会倾听,才能使自己的发言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要言不烦。学会倾听,方能汇集百家学养,广泛吸纳智慧,丰富完善自我。伏尔泰说:“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真理正是在激烈的争辩中愈辩愈明的。宽容异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格素养,在高效课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时常感叹,最初对某个问题,个人的理解囿于一孔之见,或失之偏颇,或失之狭隘,或挂一漏万,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其他同学展示和对抗质疑后,自己的理解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语文组秉承以生为本宗旨,践行“四环节”生本课堂理念。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在课改的天空里自由飞翔,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思考者
  (闫春玲)我们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不勤苦,但由于工作繁忙、时间有限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想破茧成蝶,开辟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本也是最细微的小事做起。于是各种草根研究应运而生,遍布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
  刚刚进入高中,很多学生对高中语文的知识结构和系统还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语法这一块。中考基本是不涉及语法的,但高考语文却多处涉及到语法知识,如辨析并修改病句,文言文阅读等,为了让学生能早日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我们进行了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研究,并自编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在每届高一新生进校之后开设初高中衔接课程。
  在我校全面推行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的模式之后,课堂上学生讲得多了,老师讲得少了,预习课 展示课的固定课堂模式,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大大缺失了,于是,我们又开展了“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下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这一专题研究,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从导学案的编写上和课堂教学上两方面入手,导学案不仅要编写,还要设计,把语文教学的一些经典元素引入到导学案中。如设计导语,学生展示时创设良好情境,文言文导学案“言”“文”并重,注重诵读,熏陶感染,诗歌导学案的设计穿插朗读品味,多设计一些争鸣、见仁见智的开放性题目,既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又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产生感情的交流和碰撞,最后达到感情的共鸣。课堂上,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对学生的点评和总结点拨要简洁精当语言优美,学生的展示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情景式体验的表演,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诵读……还是在同样的背景下,我们还开展了多媒体在四环节高效课堂中的运用、四环节高效课堂下教师点评的艺术等一系列的小课堂研究。
  2013-2014年度是我校的“校本研究推进年”,我们语文组开展了“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文本、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试题。每个教师人手一本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人手一套高考试题,每周二集体备课时间,首先就是学习考试说明,集中讨论两套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以便更好摸清教材编写意图及考试内容和范围,掌握各个省市的高考动向,准确把握本省高考题的命题趋势和走向。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远安一高语文组23位教师,个性峥嵘而鲜明,或热情洋溢,或温厚内敛,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可多得的教益。我们躬耕在语文的百花园里,以理想、意气相激,共同践行诗意、生命、生活的语文课堂,让语文真正闪耀人本、人文、人性的太阳般的光泽。
  曹德宏,闫春玲,湖北省远安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责任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江西省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于2005年,当年的第一份课标版试卷,成了全省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了引导全省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从2005到2008年,江西中考语文评价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从本地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基本稳定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以追求每年10%的创新题为努力目标,充分挖掘语文试题的人文因素,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向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音。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  从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年级越高,这个工作做得越不好。尤其到了高三,语文课堂成了讲习课堂,从课堂传出的大多是“嘶哑”的讲解声音。有的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有的认为主要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朗读不朗读没有多大关系;还有认为“朗读浪费时间”“朗读是读死书”等等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   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
方方,女,1955年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分配到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大学期间始发小说,现已出版小说、随笔集三十多部。《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埋伏》《过程》《奔跑的火光》分获《小说月报》第二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百花奖”。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
剑男:王老师,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您做一个访谈。语文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近段时间,语文界都在谈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我们就谈谈新课标,好吗?  王尚文:好的。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我就不揣冒昧谈谈吧。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
最近,我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到自己第一次“成功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一个运动会的作文,“其他同学都写了运动会的许多场面”,而他“只写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场篮球赛”,受到老师的表扬——认为他写得生动,很有戏剧味道。由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莫言的获奖与他这“戏剧味道”有很大关系。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各种因为关注学生活动而使课堂精彩的教学案例,在各大教学刊物上可谓“比比皆是”,似乎课堂上只要有了学生活动,只要关注了学生活动,课堂就必然精彩。然而事实上有些课堂并没有因学生热闹的活动而“锦上添花”;相反,常常因教师课前的设计存在问题或预设不足,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  《项羽之死》教学片段:  教师:本篇散文分哪几个场面塑造
叶圣陶先生提倡学生作文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表明作文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会说话,你就会作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呼作文难写,老师叹作文难教,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几年来,笔者带领“诗意语文”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激:作文出题竞标  无论是以前的命题作文,还是现在的话题作文,我们发现,题目出得再新颖,总有些学生还是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俗语用在作文教学中就再恰当不过了。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作文训练的成效不明显已成为共识。因此,作文教学既要是“放长线钓大鱼——长远计划”,也要“穿钉鞋走泥路——步步落实”,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出“化整为零”训练的方法,长期不断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支部队,那么,词语就是这支部队的“兵”,句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滋味”说,滋味,即诗味,诗的艺术魅力、美感。他阐发了滋味的形成有赖于“指示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也就是通过细致深刻的形象描绘,蕴含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至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总结优秀诗歌的艺术特征,则进一步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是说诗歌的形象表现得真切、生动、鲜明逼真,好似近在眼前,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