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要求小学数学课堂重视知识概念的建构,理解知识概念意义,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巧用“麻烦”、巧用“冲突”、巧用“需要”等途径,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真正在建构中获得意义认知,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去探索,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建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3-0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在理解中应用知识和概念,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要具有真实性和问题性,让知识和概念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得以内化,让学生在关键能力上得到发展,从而在情感上建立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缺乏理解的知识,缺乏理解的概念,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自然数学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从学习知识或概念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在建构中获得意义认知,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去探索,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巧用“麻烦”、巧用“冲突”、巧用“需要”等途径来进行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建构。
一、巧用“麻烦”,青睐新知
巧用“麻烦”是指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虽然旧知识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比较繁琐。这时老师适时针对旧知识应用中遇到的“麻烦”,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把学生从“知足”状态带出来探索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建构新知的兴趣。在教学中,巧用“麻烦”就是要在教学时,通过对比新旧知识应用过程中难易,让学生感受旧知解决问题时的繁琐,不便利,感受新知识的便利性和优越性,从而青睐新知。
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一课中,如果教学时,老师直接应用分数的初步认识里所学的知识,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为,直接迁移至平均分成三份为,四份呢?,五份呢?……,学生是迁移了,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分数来表示。
那么怎么“巧用麻烦“来进行有意义的概念建构呢?教师创设情境:一块饼分给两个孩子时,每人得到 个饼?(生:半个);师:一块饼分给四个孩子呢?(生:半个的一半)……,老师问:那如果一块饼分给一百个孩子?(学生:……,要怎么表达真的很麻烦。),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知识点,学生自然而然会迁移的知识,说出,,……。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的“麻烦”,让学生切身体会旧知识的局限性,便会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知,从而知道认识分数的必要性,而,,……不再是一个个静止、呆板的符号。
二、巧用“冲突”,激起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错愕,进而促使其关心和探索的行为。课堂教学中有了认识冲突不仅能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由此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学习新知做了良好的“诱饵”。巧用“冲突”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计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动机,进而理解学习相关知识概念的意义。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五年级的《小数除法》的教学中,在教学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前先补充了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教学。
她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故事引入)甲乙丙丁四个好朋友吃了一顿饭,总共花97元,付款时AA制,请问,甲乙丙丁各自要给收银员多少钱?
生:(动手计算)97÷4,(回答)报告97÷4=24(元)……1(元)。师:假如我是收银员,我该向她们每个人收多少钱?
生:24元。
师:24元,我可不干,这样收我亏了一块钱。
生:25元。
师:这样她们就多付了3块钱。
师:那要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还差的1元如果让4个人平均分,每个人要交多少钱呢?
生:(交流讨论)如何把1元分给4人,如何用列竖式来表示过程。
……吴正宪师指导引出小数点,让学生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
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冲突的课堂。吴老师从整数除法入手,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旧经验已经解决不了新问题了,产生了认知冲突,这时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学中往往不要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接受,适当变化,让前概念与新概念冲突、旧经验与新问题冲突,此时学生就急需去探索新知来解决,新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巧用“需要”,感受价值
巧用“需要”是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因为“需要”去建构数学知识和概念,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巧用“需要”,就是教学时,将数学生活化,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去体验、感受,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五年级的《积的近似数》一课,可以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展开教学:小明妈妈到超市中购买食材,其中牛小排的标价是每千克45.25元,问小明,如果需要买1.5 kg应付多少钱?
小明计算得67.875元,那么该付多少钱?67.875元就是67元8角7分5厘,不能这么付吧,大约应该给67元8角。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保留一位小数,因为现在市场上最小面值几乎都是角,积的近似数自然而然被学生理解。学生明白“为何学习这堂课”,自觉性、积极性不知不觉被调动了,数学价值便潜移默化于学生心中。
学习便是知其源,明其流。学习数学亦是如此,你想传授知识给学生,需要学生明白其意义,否则学生便难于把握本质。教学中你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便欣然去探索。换而言之,数学很有用,不是靠教师的说教,不是靠课堂上贴标签,而是需要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落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索,笔者在这里提出知识和概念“三巧”等建构途径,抛砖引玉,以期小学数学课堂能更关注知识和概念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主动探究,让“生本”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3.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建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3-0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在理解中应用知识和概念,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要具有真实性和问题性,让知识和概念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得以内化,让学生在关键能力上得到发展,从而在情感上建立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缺乏理解的知识,缺乏理解的概念,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自然数学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从学习知识或概念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在建构中获得意义认知,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去探索,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巧用“麻烦”、巧用“冲突”、巧用“需要”等途径来进行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建构。
一、巧用“麻烦”,青睐新知
巧用“麻烦”是指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虽然旧知识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比较繁琐。这时老师适时针对旧知识应用中遇到的“麻烦”,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把学生从“知足”状态带出来探索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建构新知的兴趣。在教学中,巧用“麻烦”就是要在教学时,通过对比新旧知识应用过程中难易,让学生感受旧知解决问题时的繁琐,不便利,感受新知识的便利性和优越性,从而青睐新知。
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一课中,如果教学时,老师直接应用分数的初步认识里所学的知识,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为,直接迁移至平均分成三份为,四份呢?,五份呢?……,学生是迁移了,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分数来表示。
那么怎么“巧用麻烦“来进行有意义的概念建构呢?教师创设情境:一块饼分给两个孩子时,每人得到 个饼?(生:半个);师:一块饼分给四个孩子呢?(生:半个的一半)……,老师问:那如果一块饼分给一百个孩子?(学生:……,要怎么表达真的很麻烦。),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知识点,学生自然而然会迁移的知识,说出,,……。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的“麻烦”,让学生切身体会旧知识的局限性,便会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知,从而知道认识分数的必要性,而,,……不再是一个个静止、呆板的符号。
二、巧用“冲突”,激起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错愕,进而促使其关心和探索的行为。课堂教学中有了认识冲突不仅能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由此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学习新知做了良好的“诱饵”。巧用“冲突”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计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动机,进而理解学习相关知识概念的意义。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五年级的《小数除法》的教学中,在教学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前先补充了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教学。
她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故事引入)甲乙丙丁四个好朋友吃了一顿饭,总共花97元,付款时AA制,请问,甲乙丙丁各自要给收银员多少钱?
生:(动手计算)97÷4,(回答)报告97÷4=24(元)……1(元)。师:假如我是收银员,我该向她们每个人收多少钱?
生:24元。
师:24元,我可不干,这样收我亏了一块钱。
生:25元。
师:这样她们就多付了3块钱。
师:那要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还差的1元如果让4个人平均分,每个人要交多少钱呢?
生:(交流讨论)如何把1元分给4人,如何用列竖式来表示过程。
……吴正宪师指导引出小数点,让学生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
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冲突的课堂。吴老师从整数除法入手,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旧经验已经解决不了新问题了,产生了认知冲突,这时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学中往往不要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接受,适当变化,让前概念与新概念冲突、旧经验与新问题冲突,此时学生就急需去探索新知来解决,新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巧用“需要”,感受价值
巧用“需要”是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因为“需要”去建构数学知识和概念,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巧用“需要”,就是教学时,将数学生活化,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去体验、感受,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五年级的《积的近似数》一课,可以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展开教学:小明妈妈到超市中购买食材,其中牛小排的标价是每千克45.25元,问小明,如果需要买1.5 kg应付多少钱?
小明计算得67.875元,那么该付多少钱?67.875元就是67元8角7分5厘,不能这么付吧,大约应该给67元8角。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保留一位小数,因为现在市场上最小面值几乎都是角,积的近似数自然而然被学生理解。学生明白“为何学习这堂课”,自觉性、积极性不知不觉被调动了,数学价值便潜移默化于学生心中。
学习便是知其源,明其流。学习数学亦是如此,你想传授知识给学生,需要学生明白其意义,否则学生便难于把握本质。教学中你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便欣然去探索。换而言之,数学很有用,不是靠教师的说教,不是靠课堂上贴标签,而是需要孩子们的亲身体验。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落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索,笔者在这里提出知识和概念“三巧”等建构途径,抛砖引玉,以期小学数学课堂能更关注知识和概念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主动探究,让“生本”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吴正宪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