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学习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在教学中具体采用的几种方法来阐述学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乐学数学,会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法;有效学习;有序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画图分析法 ;转化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61-01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数学学习不得法,从而他们就认为数学难,不好理解,渐渐的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上不去,他们就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有其相应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的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
1、有序观察法
小学生天生好奇,教学时应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小学数学中的规律、运算定律、性质等知识,不必反复的讲,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培养。当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后,学习会变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会学的轻松愉快。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出示一组习题:
12÷3=4
120÷30=4
1200÷300=4
12000÷3000=4
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出示问题: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陆续举起了手,在此基础上,我说:"同桌先交流一下看法",教室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我叫一个学困生给全班同学说说他的发现。他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还没等我开口,"对"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和回答问题的同学笑了,全班同学笑了。"从下往上观察,又发现了什么?"第二个问题适时出现,好多同学又举起了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能不能把这两条规律用一句话来叙述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即可以为学生架起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书上的许多知识,只要有可能,我都让学生亲自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掌握。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数方格的办法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但是这种办法有它的局限性,怎么办?学生说可以用拼摆的办法,他们拿出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然后摆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学生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直接关系,最后通过计算、验证,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的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整个过程,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3 、画图分析法
在小学阶段,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仅靠思考,往往不容易找到解题的途径,可采用许多辅助方法,画图分析法就是其中一种方法。可以画线段、利用实物图等手段。如红花有12朵,比黄花多4朵,黄花有多少朵?看到题目,很多学生分不清谁多谁少?有的学生用加法计算,有的学生用减法计算。这时我先引导学生摆出12朵红花,然后从右往左数出4朵,用手捂住,让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好多学生还说出了解题思路。又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各自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40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学生知道了甲乙共同行一个全程中,甲车走了60千米,照这样两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甲车应走了60×3=180(千米),这时离A站还有40千米,两个全程就是(180+40)÷2=110(千米)。学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后,稍复杂的应用题的解答迎刃而解。
4、转化法
转化是把一种数学问题转化成另一种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的方法。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所以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时多采用这种方法。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指出"转化"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也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自己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和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对转化这种方法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便将来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开始指导,使学生学习有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会学得主动,学的轻松。
【关键词】数学学法;有效学习;有序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画图分析法 ;转化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61-01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数学学习不得法,从而他们就认为数学难,不好理解,渐渐的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上不去,他们就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有其相应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的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
1、有序观察法
小学生天生好奇,教学时应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小学数学中的规律、运算定律、性质等知识,不必反复的讲,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培养。当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后,学习会变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会学的轻松愉快。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出示一组习题:
12÷3=4
120÷30=4
1200÷300=4
12000÷3000=4
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出示问题: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陆续举起了手,在此基础上,我说:"同桌先交流一下看法",教室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我叫一个学困生给全班同学说说他的发现。他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还没等我开口,"对"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和回答问题的同学笑了,全班同学笑了。"从下往上观察,又发现了什么?"第二个问题适时出现,好多同学又举起了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能不能把这两条规律用一句话来叙述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了商不变的性质,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即可以为学生架起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书上的许多知识,只要有可能,我都让学生亲自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掌握。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数方格的办法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但是这种办法有它的局限性,怎么办?学生说可以用拼摆的办法,他们拿出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然后摆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学生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直接关系,最后通过计算、验证,学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的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整个过程,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3 、画图分析法
在小学阶段,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仅靠思考,往往不容易找到解题的途径,可采用许多辅助方法,画图分析法就是其中一种方法。可以画线段、利用实物图等手段。如红花有12朵,比黄花多4朵,黄花有多少朵?看到题目,很多学生分不清谁多谁少?有的学生用加法计算,有的学生用减法计算。这时我先引导学生摆出12朵红花,然后从右往左数出4朵,用手捂住,让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好多学生还说出了解题思路。又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各自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40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学生知道了甲乙共同行一个全程中,甲车走了60千米,照这样两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甲车应走了60×3=180(千米),这时离A站还有40千米,两个全程就是(180+40)÷2=110(千米)。学生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后,稍复杂的应用题的解答迎刃而解。
4、转化法
转化是把一种数学问题转化成另一种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的方法。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所以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时多采用这种方法。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指出"转化"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也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自己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和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对转化这种方法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便将来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开始指导,使学生学习有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会学得主动,学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