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每天早上我都围着社区跑上几圈,把看到的要解决的问题都记下来。
从2001年到现在,这样的民情笔记我记了三十多本。每天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我觉得吧,只有群众信任你,社区的工作才能干好。
字幕:守信 “兑现对群众的每一个承诺是我工作的基本准则”
同期 刁俊(社区居民):生命对我来说本来没有意义了,但我还是想把我的心里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写遗书)
同期 任才平(社区居民、刁俊邻居):哎呦,那天晚上失火,火烧得啪啪的,太吓人了。我就讲刁俊这孩子很可怜,他爸爸疯掉了,妈妈改嫁了,爷爷又生病过世了。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了解了情况之后,依据政策给刁俊办理了低保,保证了他的基本生活来源。之后社区出面把他父亲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事后我们发现,孩子因为家庭问题有抑郁倾向。看到他写的东西,我们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孩子的遭遇,欣慰的是他要把所有东西捐给社区,感谢政府对他家庭的照顾。
同期 林惠霞(社区工作人员):从那以后,书记让我们每天都到他家去与他多交流,希望能帮他早日恢复健康。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快五年了,经过我们不间断的沟通和开解,这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温暖,健康地生活着。
同期 刁俊(社区居民):如果没有书记,我的遗书就真的成了遗书。
(社区危房情景再现)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2011年,这里被房管局鉴定为D级危房,随时有倒塌危险,但当时楼里还住着24户居民。
同期 社区居民们:唐书记你看这楼里面还能住人吗,万一楼倒了砸死人怎么办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决不会让任何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我们华阳社区一定全力以赴解决这个问题。
(新建小区内)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你们现在住这儿满意吗?
同期 社区居民们:太满意了,谢谢唐书记!没想到把我们的问题解决得这么快啊!
(社区办公室门前)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瑶瑶,你怎么来这里了啊?
同期 瑶瑶(裴善翠女儿):唐爷爷,我就要期末考试了,你能不能让我妈早点回家,天天都这么晚。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怎么能这样和唐爷爷说话,赶紧道歉!
同期 瑶瑶(裴善翠女儿):就知道工作工作,你到底还是不是我妈?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写信)小朋友,爷爷认真地思考了你的话,觉得你说得非常对。我接受你的批评,以后一定多给你妈妈留出时间回家陪你学习,希望你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这封信我一直留着。别人都说华阳社区出来的人和别的社区不一样,我认为唐书记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把社区每户人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包括我们。他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
字幕:帮扶 “能为社区居民雪中送炭是我的荣幸”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我开了二十几年车,那一次是我遇到雨下得最大的一次。
字幕:冯正保,因交通肇事,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事故之后,我腰椎受伤,驾照被吊销,又欠了外债,妻子和我离了婚。我找不到工作,儿子又在念高中,我和儿子生活很困难。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打电话)他四十几岁,对,符合你们的用人条件。对对对,我了解他,他干事很认真。好的好的,非常感谢。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想不到社区真能帮我找到工作。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明天你就去厂里报到。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好好好。
(唐绍平家中)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们家这个冰箱用了不少年了吧?
同期 朱维霞(唐绍平妻子):是啊,你想换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冯正保不是刚回来嘛,他家里条件困难,我想把这个冰箱给他。
(唐绍平家门口)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绑紧点啊,回去骑慢一点啊!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好的书记,我走了。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会知道谁是真正地帮助你。唐书记为我做的这些事,让我在这个社区生活感到很踏实。
(民营公司内)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最近公司怎么样啊?
同期 石明华(民营公司负责人、社区居民):现在公司接近八十名员工,有七成都是华阳社区的。要不是唐书记指引,当初,作为失地农民,我走不到今天的好局面。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根据失地扭转政策,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优先照顾失地农民创业。
同期 石明华(民营公司负责人、社区居民):在我最难的时候,唐书记出面帮我办理了小额贷款。我才一步一步从汽修队发展到市政工程队,再到现在注资成立了建筑公司。我是在社区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现在正是有能力回报社区的时候。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石明华是党员,他先富起来,不忘社区百姓。汶川地震他捐款2000元;2012年雪灾,他率领自己的车队,义务为社区铲雪。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金大爷,今天到擦澡的时候了,我给你擦个澡吧。 同期 金文传(社区居民):谢谢你啊。
同期 王后虎(社区工作人员):老两口没子女,天冷的时候,唐书记经常带他们去门口澡堂洗澡;天热的时候,书记经常去他家,帮他擦擦身体。(书记)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去。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帮扶特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重要的是持续。后来我号召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把一阵子变成一辈子,使帮扶工作扩大化、规范化、持续化。
字幕:忘我 “舍小家为大家”
同期 唐传红(唐绍平女儿):其实十几年前我对我爸意见很大,甚至有段时间我和我哥都特别恨我爸。
同期 朱维霞(唐绍平妻子):跟女儿一起毕业的小孩,父母都想办法帮忙找工作。女儿回来跟她爸爸讲,她爸爸一句话就把她回了,说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女儿最生爸爸气的事,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她生第一个小孩的时候。那天晚上下大雨,他接到抗洪电话半夜就走了。女儿要生了,路上的水都没过膝盖了,我跟女婿把她送到医院,小孩出生后半夜发高烧抢救无效去世了。当时他在抗洪,我怕他着急就瞒了他半个月。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那段时间,我忙着把居民暂时安置出去,又要抢修下水管道工程。期间我问过孩子情况,他们瞒着我没说,这件事情我一直觉得愧对孩子。
同期 唐传红(唐绍平女儿):那半个月对我来讲,是最难过的日子,在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我没有看到过父亲的身影。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我又有了孩子,我渐渐地知道了工作对我爸来讲是他这一辈子的追求。
字幕:微服务 “不管在社区还是互联网社区,尽心服务是根本”
(社区服务中心内)
同期 张国荣(社区居民):老唐,我的医保卡办下来了吗?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马上到信息平台上给你查。你看,在这上面呢。
同期 张黎明(社区居民):老张,你可是不晓得啊,我家门口路灯坏了,我在社区平台上发了留言,第二天社区就给我们修好了。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信”字怎么写?“人”字边是个“言”。这是说啊,人讲话要守信,我们跟老百姓讲话要言而有信。我们在社区工作的人,就像一支火把,必须要身体力行,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给群众温暖,引导大家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行。
(该片获得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片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典型事迹片”一等奖、安徽省第十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一等奖)
从2001年到现在,这样的民情笔记我记了三十多本。每天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我觉得吧,只有群众信任你,社区的工作才能干好。
字幕:守信 “兑现对群众的每一个承诺是我工作的基本准则”
同期 刁俊(社区居民):生命对我来说本来没有意义了,但我还是想把我的心里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写遗书)
同期 任才平(社区居民、刁俊邻居):哎呦,那天晚上失火,火烧得啪啪的,太吓人了。我就讲刁俊这孩子很可怜,他爸爸疯掉了,妈妈改嫁了,爷爷又生病过世了。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了解了情况之后,依据政策给刁俊办理了低保,保证了他的基本生活来源。之后社区出面把他父亲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事后我们发现,孩子因为家庭问题有抑郁倾向。看到他写的东西,我们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孩子的遭遇,欣慰的是他要把所有东西捐给社区,感谢政府对他家庭的照顾。
同期 林惠霞(社区工作人员):从那以后,书记让我们每天都到他家去与他多交流,希望能帮他早日恢复健康。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快五年了,经过我们不间断的沟通和开解,这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温暖,健康地生活着。
同期 刁俊(社区居民):如果没有书记,我的遗书就真的成了遗书。
(社区危房情景再现)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2011年,这里被房管局鉴定为D级危房,随时有倒塌危险,但当时楼里还住着24户居民。
同期 社区居民们:唐书记你看这楼里面还能住人吗,万一楼倒了砸死人怎么办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决不会让任何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我们华阳社区一定全力以赴解决这个问题。
(新建小区内)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你们现在住这儿满意吗?
同期 社区居民们:太满意了,谢谢唐书记!没想到把我们的问题解决得这么快啊!
(社区办公室门前)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瑶瑶,你怎么来这里了啊?
同期 瑶瑶(裴善翠女儿):唐爷爷,我就要期末考试了,你能不能让我妈早点回家,天天都这么晚。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怎么能这样和唐爷爷说话,赶紧道歉!
同期 瑶瑶(裴善翠女儿):就知道工作工作,你到底还是不是我妈?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写信)小朋友,爷爷认真地思考了你的话,觉得你说得非常对。我接受你的批评,以后一定多给你妈妈留出时间回家陪你学习,希望你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同期 裴善翠(社区工作人员):这封信我一直留着。别人都说华阳社区出来的人和别的社区不一样,我认为唐书记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把社区每户人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包括我们。他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
字幕:帮扶 “能为社区居民雪中送炭是我的荣幸”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我开了二十几年车,那一次是我遇到雨下得最大的一次。
字幕:冯正保,因交通肇事,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事故之后,我腰椎受伤,驾照被吊销,又欠了外债,妻子和我离了婚。我找不到工作,儿子又在念高中,我和儿子生活很困难。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打电话)他四十几岁,对,符合你们的用人条件。对对对,我了解他,他干事很认真。好的好的,非常感谢。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想不到社区真能帮我找到工作。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明天你就去厂里报到。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好好好。
(唐绍平家中)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们家这个冰箱用了不少年了吧?
同期 朱维霞(唐绍平妻子):是啊,你想换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冯正保不是刚回来嘛,他家里条件困难,我想把这个冰箱给他。
(唐绍平家门口)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绑紧点啊,回去骑慢一点啊!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好的书记,我走了。
同期 冯正保(社区居民):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会知道谁是真正地帮助你。唐书记为我做的这些事,让我在这个社区生活感到很踏实。
(民营公司内)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最近公司怎么样啊?
同期 石明华(民营公司负责人、社区居民):现在公司接近八十名员工,有七成都是华阳社区的。要不是唐书记指引,当初,作为失地农民,我走不到今天的好局面。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根据失地扭转政策,在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优先照顾失地农民创业。
同期 石明华(民营公司负责人、社区居民):在我最难的时候,唐书记出面帮我办理了小额贷款。我才一步一步从汽修队发展到市政工程队,再到现在注资成立了建筑公司。我是在社区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现在正是有能力回报社区的时候。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石明华是党员,他先富起来,不忘社区百姓。汶川地震他捐款2000元;2012年雪灾,他率领自己的车队,义务为社区铲雪。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金大爷,今天到擦澡的时候了,我给你擦个澡吧。 同期 金文传(社区居民):谢谢你啊。
同期 王后虎(社区工作人员):老两口没子女,天冷的时候,唐书记经常带他们去门口澡堂洗澡;天热的时候,书记经常去他家,帮他擦擦身体。(书记)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去。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帮扶特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重要的是持续。后来我号召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把一阵子变成一辈子,使帮扶工作扩大化、规范化、持续化。
字幕:忘我 “舍小家为大家”
同期 唐传红(唐绍平女儿):其实十几年前我对我爸意见很大,甚至有段时间我和我哥都特别恨我爸。
同期 朱维霞(唐绍平妻子):跟女儿一起毕业的小孩,父母都想办法帮忙找工作。女儿回来跟她爸爸讲,她爸爸一句话就把她回了,说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女儿最生爸爸气的事,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她生第一个小孩的时候。那天晚上下大雨,他接到抗洪电话半夜就走了。女儿要生了,路上的水都没过膝盖了,我跟女婿把她送到医院,小孩出生后半夜发高烧抢救无效去世了。当时他在抗洪,我怕他着急就瞒了他半个月。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那段时间,我忙着把居民暂时安置出去,又要抢修下水管道工程。期间我问过孩子情况,他们瞒着我没说,这件事情我一直觉得愧对孩子。
同期 唐传红(唐绍平女儿):那半个月对我来讲,是最难过的日子,在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我没有看到过父亲的身影。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我又有了孩子,我渐渐地知道了工作对我爸来讲是他这一辈子的追求。
字幕:微服务 “不管在社区还是互联网社区,尽心服务是根本”
(社区服务中心内)
同期 张国荣(社区居民):老唐,我的医保卡办下来了吗?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我马上到信息平台上给你查。你看,在这上面呢。
同期 张黎明(社区居民):老张,你可是不晓得啊,我家门口路灯坏了,我在社区平台上发了留言,第二天社区就给我们修好了。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信”字怎么写?“人”字边是个“言”。这是说啊,人讲话要守信,我们跟老百姓讲话要言而有信。我们在社区工作的人,就像一支火把,必须要身体力行,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户,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给群众温暖,引导大家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行。
(该片获得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片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典型事迹片”一等奖、安徽省第十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