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是近年来常用的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受到广大医生及患者的青睐,在妇科得到广泛应用,但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使腹腔镜手术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术者对镜下操作的熟练掌握,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已经不再是手术禁忌症。
  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共行婦科腹腔镜手术2000例,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共有500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手术情况及转归。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既往腹部手术史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0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6.7岁。按既往腹部手术史情况分:剖宫产手术后321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89例,附件手术后50例,腹部做过2次以上手术者20例,子宫次全及全子宫切除术10例,胃癌根治术1例,脾切除术后1例,阑尾切除术后8例。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头低位。于脐孔穿刺10mm鞘卡,置镜及气腹。于左上腹及左右麦氏点穿刺5mm鞘卡,置操作器械。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术中切割采用:超声刀,单级电钩,双极电凝及剪刀。止血采用:双极电凝,缝合,止血纱。术后置盆腔引流管,心电监护及血氧监测,吸氧等。
  2 结果
  500例患者按腹腔镜行各种手术成功489例,其中小肠浆膜层损伤2例,镜下行修补术,术后一期愈合,按期出院。中转开腹11例,均因粘连广泛,镜下无法辨认正常解剖,或无法置入操作孔而放弃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均预后较好。
  3 讨论
  3.1 脐部穿刺孔的选择,多采用脐部正中切口,长约10mm,脐两侧布巾钳提起,穿刺锥垂直刺入,多能一次成功,若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穿刺锥可稍微向下倾斜,若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穿刺锥可稍微向上倾斜。2、穿刺成功后先置镜观察,是否进入腹腔,若进入腹腔则冲入CO2气体,若未进入,则考虑重新穿刺,直至进入为止。3、气腹形成后镜下看盆腔粘连情况,多为大网膜粘连于腹壁,粘连部位不同,有的粘连于脐耻间纵切口下,镜头绕过粘连带看双侧腹壁粘连情况,尽量避开粘连部位,穿刺双侧麦氏穿刺孔及左上腹穿刺孔。若上述三个穿刺孔均穿刺困难,可适当移动穿刺部位,选择较安全处,先穿入一个穿刺孔,置入操作器械,超声刀,单级电钩或双极电凝,分离粘连,(多采用超声刀,因为其凝切均能进行,避免来回置换操作器械,耽误时间)。暴露其他穿刺部位,进入第三,第四穿刺孔,术者多双手操作。一般双极电凝止血,超声刀切割,双手配合,亦有利于缝合止血。若创面渗血,可用止血纱止血。4、因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避免术中肠管损伤[1],术前予以甲硝唑片,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口服3天,术前晚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术中若出现肠管损伤经修复多能一期愈合。避免肠瘘发生。术后置盆腔引流管,观察盆腔引流液性状,判断预后。
  3.2 总之,随着各种微创器械的更新及操作者镜下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禁区越来越少,但无论什么手术方式,最终还是以患者的健康及预后为根本,不能一味追求腹腔镜手术成功率,而贻误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孙静,金露青,林敏等。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13(8):463-46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减少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对照组)和2012年手术患者随机抽取各100例,将2012年对围手术期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对,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90%,p<0.01;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时间3d,,明显短于对照组12d,p0.0
期刊
【关键词】足部挤压伤;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局部肿胀  2009年06月/2013年5月我院共诊断治疗30例闭合性足部挤压伤,伴有骨折15例,给予相应处理,因局部肿胀应用药物治疗,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9-52(平均33)岁,左足12例,右足8例。重物砸伤8例,车祸砸伤12例,复合损伤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无脊柱及同侧下肢神经损伤,X线检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7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79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78例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20ug/天,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LD评分(22.18±10.08)与治疗前MELD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应用于普通妇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普通妇科60例需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清洁肠道。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灌肠。结果:两组进行肠道准备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结论: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用于普通妇科手术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灌肠,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灌肠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性因素及其特点,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我院2007年2月到2012年7月时期,对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抽样调查,对其中的21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用药方式、用药程度、和药物类型都是有一定关系的[1]。结论: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的事项,以及其用药的适应性,这能够有效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3例因服用抗癫痫药物过敏,2例因抗生素过敏,治疗上均予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后,静滴甲基强的松龙40~60mg/d及丙种球蛋白400mg/d治疗,经积极治疗后5例病人均治愈。结论:早期使用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合用丙种球蛋白可减少激素用量和减轻激素所致的副反应,临床应用获得满意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探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患者20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对静脉应用中药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涉及的中药品种、进行总结,结果:200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以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20%(2/10),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首。
期刊
【摘 要】目的:调查我地区乙肝疫苗漏種和接种及时率情况。方法:选择本地区2004年-2013年出生的500例小儿作为调查对象,对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所有小儿都进行了乙肝免疫接种,无漏种小儿,接种及时率为96.0%,未及时接种20例,主要为首剂未及时接种。及时接种小儿的抗HBs阳性率为72.9%,而未及时接种小儿的抗HBs阳性率为4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 要】目的:寻找一种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能在高危人群、献血员、孕妇等体检中使用的、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金标快速法对6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抗体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法的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和金标快速法抗HCV阳性结果分别是58例和56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7%和96.3%,ELISA法的敏感性略高于金标法,但无显著差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80%以上,由于支气管痉挛、狭窄及渗出物阻塞致喘息,导致换气功能发生障碍,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反复发作致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最常见的栓子血栓。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