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周年高产形成的生态条件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麦-玉米周年高产地区的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生长季内光、温、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高产地区的生态条件在正常年份基本上都能满足作物的高产需要,但地区间光热资源在两个生长季的配置不尽相同;小麦、玉米进一步高产,应因地制宜进行高产技术突破,充分挖掘光热资源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生态条件
  中图分类号:S512.1+1;S51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55-04
  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好坏与其所在地区的生态条件密切相关。明确作物高产所需的基本生态条件,有助于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的自然资源,通过良种良法配套趋利避害,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不利条件对作物的影响。有关作物生长与生态条件关系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1~9];在小麦、玉米生产实践中,广大科研人员针对各地生态特点和生产实际,研究提出了以灾害主动应对技术、灾前应急防御技术和灾后应变补偿技术等为核心的灾害综合防御栽培技术体系,并取得良好的丰产效果。但作物实现高产对其生长的生态条件有怎样的要求?各地高产地块的生态条件有何异同?高产水平下如何进行产量突破?上述问题至今仍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随着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实现高产对生态条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深入了解作物高产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对于实现作物的持续性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04年以来各高产地区的小麦、玉米产量、土壤和气象数据资料,对作物产量与气候、土壤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高产地块选择和高产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土壤数据主要来自河南浚县农科所、河北吴桥实验站和赵县新建原种场、山东兖州小孟镇、山东莱州农科院潘家农场和莱州农科院成港路西实验站等高产攻关田;产量数据由各地的负责人提供。气象数据由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所许晨海研究员提供。
  1.2方法
  在作物成熟期,按对角线法进行田间土壤取样,每块地3个点。从地表开始,每10 cm土层取一个样本。将所取土样带回阴干、研磨、过筛待测。养分测定方法参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10]。部分地块的气象数据选自邻近县市气象台站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的土壤条件分析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产量水平。土壤肥力水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土壤肥力的指标主要有土壤营养(化学)指标、土壤物理性状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等[11]。土壤与作物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凡是影响作物水肥吸收和根系生长代谢的因素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形成。本研究仅对各高产地块的基础土壤数据进行分析。
  由表1看出,壤土、砂壤土和粘壤土田块均能实现高产。玉米在莱州的砂壤土上产量表现最好(19 347 kg/hm2),小麦在兖州的壤土上产量最高。尽管各高产地块的土壤质地各有差异,但均属壤土类,这可能是因为壤土的土壤组分比例适中、三相比协调,兼具砂土通透性及粘土保持水肥的优点,对作物生长较为有利。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高产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各有差异,但小麦、玉米高产田多出现在pH值7.0左右的砂壤、粘壤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1.4%,速效氮> 65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90 mg/kg的地块上均可实现高产。
  2.2小麦—玉米周年高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对上述4个高产地区近8年来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发现(表2),高产点的日照时数在1 856.3~2 570.0 h之间,以浚县最少,兖州最多;>0℃的年积温在4 836.3~5 110.0℃之间,以吴桥最低,兖州最高;年降水量在508.1~810.9 mm之间,以吴桥最少,兖州最多。由表2还可以看出,兖州的光热资源配置最好,有利于实现小麦—玉米周年高产。
  进一步分析各高产点单季作物产量与生育期间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现,高产小麦、玉米均对当季光热资源有一定的基本要求(表3、表4)。小麦产量达到9 000 kg/hm2时,全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应大于1 550 h,有效积温应大于1 770℃(表3)。分析表明,不同地区小麦达到某一产量时所需的有效积温存在一定差异(数据未列出)。如莱州有效积温在1 835.8~2 000℃内,小麦产量随积温增加而下降,在2 050℃左右时的产量突然升高;浚县1 100 h的日照时数也出现了9 000 kg/hm2的产量,表明在日照时数1 100 h、有效积温1 850℃时,可以满足冬小麦高产的光热需求;冬小麦产量与全生育期的降水量无明显相关,但高产出现年份的降水量多在250 mm以下。
  玉米产量达到11 500 kg/hm2时,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应大于2 700℃,日照时数应大于740 h;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大于2 900℃时,则完全可以保证11 500 kg/hm2的要求。总体来看,玉米产量有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提高,同时也存在随日照时数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全生育期的降水量在500 mm以下时,玉米产量总体上随降水量增加而提高(表4)。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1.4%、速效氮>65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90 mg/kg的地块能够满足小麦、玉米高产需要。但在同一生长季、同一土壤类型的相邻地块中,常常存在品种相同、栽培管理措施相近而产量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小面积零星地块出现高产的现象表明,作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数据分析发现(表1),即便在0~20 cm耕层内,高产田土壤养分分布也不均匀,表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随土层加深土壤养分含量迅速下降。土壤养分层次间的这种不均一性,可能是导致作物产量高而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高产实践表明,加深耕作层厚度和提高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是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12, 13]。   同一地区常出现光热资源总量变化较大,而产量变化不明显或光热资源总量基本接近,而产量差异较大的现象。似乎说明,现有产量水平下,高产地区的光热资源总量已不是产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作物生长季内光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之间的协调程度可能是影响作物产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李潮海等(2001)[3]的观点一致。研究还发现(数据未列出),高产地区间的光热资源总量及其配置不尽相同。周年光温生产潜力大小依次是莱州、吴桥、兖州和浚县。兖州和吴桥小麦季的光温生产潜力大于玉米季,而莱州和浚县则为玉米季的光温生产潜力大于小麦季。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以兖州最高,浚县最低;玉米以浚县最高,吴桥最低。研究发现,作物生长过程中,温度与日照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作补偿效应;相对而言,日照时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温度的影响更大。
  不同地区应根据各自的光温资源状况进一步优化周年资源高效配置,充分挖掘生长季内光温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小麦、玉米两季协调增产。罗继春等(1992)[14]就气候因子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但作物、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在小麦、玉米生产中,首先应确定影响作物产量各要素形成的关键时期及其主导生态因子,阐明各生态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技术调控措施,为提高作物生产调控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Park W I,Sinclair T R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and crop yield limi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rn yield[J].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3,15: 483-493.
  [2]Stooksbury D E,Michaels P J. Climate change and large-area corn yield in the southeastern US [J]. Agron. J.,1994,86:564-569.
  [3]李潮海,苏新宏,谢瑞芝,等. 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产量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311-316.
  [4]刘晚苟,山仑.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1):1906-1910.
  [5]张力,张保华. 冬小麦气象产量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1):22-24.
  [6]张军,牛玉贞,王忠孝,等. 沂蒙山区夏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1990,3:12-14.
  [7]欧阳秋明. 章丘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相关灾情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86-88.
  [8]贾春兰,刘少坤,唐世伟,等. 不同年份玉米增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9:50-52.
  [9]潘庆民,于振文,王月福,等. 公顷产9 000 kg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5):541-547.
  [10]鲁如坤主编.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2-195.
  [11]骆东奇,白洁,谢德体.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11(2):202-205.
  [12]孙世贤. 2002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 玉米科学,2003,11(3):102.
  [13]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等.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J]. 玉米科学,2004,12(4): 110-113.
  [14]罗继春,叶修祺. 山东省玉米产量和气候因子关系初析[J]. 中国农业气象,1992,13 (1):40-41.
其他文献
摘要:为实现栽培、保护野生种质的目的,本研究以山酢浆草的根颈为材料,进行了试管苗的培养和继代繁殖培养、试管苗根茎的扦插和移植研究,建立起根颈试管苗培养技术。结果表明:1/2MS+15 g/L蔗糖+0.4 mg/L ZT+0.4 mg/L IAA是试管苗培养和试管苗根茎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在温室苗床上试管苗根茎扦插成活率为96%,繁殖速度提高了2.9倍;试管苗移植成活率为98.8%,移植成活的
期刊
摘要:以密植园主枝过多的纺锤形新高梨 (Pyrus pyrifolia cv. Niitaka) 树为试材,研究了去大枝对树体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树体不同时间、不同方位的相对光照强度和采收期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去大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树体的光照强度,提高了新高梨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相对光照强度提高117.23%,单果重提高14.28%, 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2.06%,可滴定酸含量降低24.1
期刊
摘要:以24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变产结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大年树新梢生长量较小,小年树新梢生长量较大;小年树叶片的叶面积和比叶重明显大于大年树。与稳产树相比,小年树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6.1 g、0、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0.3 kg/cm2和0.2个百分点,大年树以上各品质指标分别降低18.1 g、0.01、5个
期刊
摘要:以NPT Ⅱ基因为筛选标记,利用农杆菌转化系统将目的基因ZmHSD1转入玉米自交系昌7-2、齐319和18-599的胚性愈伤组织,筛选抗性愈伤,并获得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表明,ZmHSD1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最终获得转基因T1代种子。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胚性愈伤组织;ZmHSD1基因  中图分类号:Q78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
期刊
摘要:临J-12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运用紫外线诱变鸡腿菇品种CC985选育而成的鸡腿菇新品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富含微量元素与矿物元素,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在生产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J-12;鸡腿菇;营养价值;适口性  中图分类号:S646.1+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65-02  鸡腿菇(Coprinds comatus)是一
期刊
摘要:2007、2008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潍麦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及播量对潍麦7号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以播期10月2日的产量最高,10月上旬为宜播期;播量在666.7m2基本苗10万时产量最高。  关键词:小麦;潍麦7号;产量;农艺性状;播期;播量  中图分类号:S512.1+1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马家沟芹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得出马家沟芹菜品质与当地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这对在马家沟芹菜基地周边具有相似生产环境和条件的区域推广马家沟芹菜的种植、推进产业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家沟芹菜;生态环境;粗纤维;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S636.3(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67-02  马家沟芹菜原产青岛平度市
期刊
摘要:以无籽西瓜“牧童”的种子为材料,以其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再生植株的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MS+2.0 mg/L 6-BA+0.1 mg/L NAA是子叶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不定芽在添加0.3 mg/L NAA 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无籽西瓜;子叶;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S651.04+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12-03 
期刊
摘要:以6种无融合生殖砧木新品系为试材,观察了8种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表现与成花结果情况。结果表明:烟富6/青砧1号、嘎拉/青砧3号、烟富6/99TD211等砧穗组合,表现成花能力、坐果能力强,树势整齐壮旺,抗病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抗重茬能力,不用设立支柱,建园成本低,可以在生产中进一步扩大利用。  关键词:无融合生殖砧木;苹果矮化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1.1(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5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籽粒容重为789 g/L,蛋白质含量为14.66%,湿面筋含量为31.2%,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0%,国外优质小麦多在65%左右;面团稳定时间较短,少数品种较高,如济麦4号、周麦24分别达到19 min、14.3 min,高于国外优质小麦(一般在9 min以上),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