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给柳永和苏轼贴标签的应属宋人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需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从此在很多人心中,这两位词坛大家便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似乎东坡词有多么豪放豁达,柳永词就该有多么缠绵多情。甚至还有许多不屑于善感柔媚一派的人们,热衷于诟病柳词为“俗曲”,戏称耆卿为“腻柳”。
  其实,如果能不被这些固化的“标签”所牵制,凭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去读一读柳永,往往不难发现藏在他温婉背后的豪情。比如:柳永怀古,开口便是“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斜阳暮草茫茫,尽成千古遗愁”(《双声子》);柳永怀人,也不尽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柔媚,也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的大气磅礴。所以,叶嘉莹在评价柳永时也不禁感慨后人所称的“腻柳”,其实他的“词境拓东坡”。而高一必读诗词《望海潮》更是让我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柳永。今天,让我们以这首词为例,来进一步了解柳永的格局和他作品的万千气象。
  一、视野广阔,气象万千
  《望海潮》是柳永20岁时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词作,此时的柳永还未洞察人生无奈与苦痛,初离家乡,外出闯荡,还没有经历多少人世沧桑,所以,这首词的每一个角落,都满溢着青年柳永的情怀与初心。
  初到杭州的柳永,与千百年来众多的文人墨客一样,被杭州的美景深深震撼。描写杭州的佳篇名句不胜枚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人们或细描“莲叶荷花”,或惊叹“水光山色”,也有人无法忘怀“西湖歌舞”,却很少有人能有柳永一样的开阔视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落笔,写到钱塘悠久的文化历史,再写此地的繁华富庶。浓墨重彩的铺垫和渲染之后,再将杭州的美景、杭州的民风一一呈现。一千多年前真实的杭州在柳永的笔下,就这样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如此大开大合、层层铺叙的笔法,我们称之为“以赋笔入词”,这是柳永的大胆创新,也是他对慢词发展的巨大贡献。在他后来创作的许多作品中,特别是表现当时都市生活的词作里,描写扬州、苏州、开封、成都都以如此广阔的视野和浓墨重彩的笔法,为我们见证并摄录了一个时代的繁华,被称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
  二、审美高雅,格调不俗
  在《望海潮》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对景物的选择、意境的创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玉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每处细节都体现着柳永高雅不俗的审美与品味。
  首先,树、桥、帘幕、堤沙、霜雪、桂子、荷花,选择的景物细致又具有代表性,烟树翠幕、桂子荷花,确是杭州该有的样子。他写树,不绘颜色与姿态,只说“如烟似云”,想象在细雨或微风里,树枝如云烟般轻盈飘荡,淡雅无比,而“画桥翠幕”又渲染其雕梁画栋、艳丽色彩,使画面浓淡相济,美不胜收。除此之外,“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描绘树木成行,浪花翻滚的场景,不仅让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还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开阔而有气势。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乍看上去,语言朴素,轻描淡写,其实最见功力。三秋,能看出花期长,十里,写的是种植广。选择的两种花,盛开于不同的季节,确实也最能代表杭州。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高度凝练。看似简单的几句写景,看出作者高超技巧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这位词坛大家的不俗格调。
  比较“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的含蓄婉转、绮丽柔媚,柳永的《望海潮》简直可以被称为豪放词了。
  “重湖叠巘清嘉”,在作者眼里,杭州的山川湖泊都是如此美好可爱,连苦累的劳作都是那般轻松愉悦,连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都是那样豪迈风流……万物都在他面前展现出最美好的样子。这一点,哪怕在柳永人生陷入窘境时都没有改变,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无论是“想佳人,妆楼颙望”的怅惘,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不舍,都是在同样不俗的审美基础上表达出来的。
  三、乐观自信,昂扬不屈
  《望海潮》是一首干谒投赠之作,这从词作的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中可以看出来。据记载,20岁的柳永前往开封应试,路过钱塘,听闻自己当年好友孫何正好在此处任职,想要拜访旧友,却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下这首《望海潮》作为一块特别的敲门砖。所以,这首词的创作,是有功利性的。我们也经常看到其他人用来投赠的作品。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了一展抱负,如此直接又迫切地表达着自己渴望被引荐的内心。另一首著名的投赠词当属朱庆馀的《闺意》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尽管运用了贴切的比喻,看上去委婉多了,但明眼人一看,便能洞察他临考前忐忑的心情和对功名的渴求……
  对比之下,柳永的投赠词则显得无比从容。在整首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他陶醉于钱塘风光的愉悦心情,看到的是他专注于写景状物的气定神闲,看到的是他对杭州风土的由衷赞美,却看不到他强烈的用世之心,和急功近利的自我证明。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才华,无须言语的自我吹捧,懂我的人自然会懂,这是对自己能力的无比自信。果然,一词既出,孙何很快便主动登门造访了……
  当然,也正是这样的自信,让他比别人更要面子,更加反叛。所以,直到屡试不第,他依然高昂着不肯屈服的头颅。“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遭遇再多的人生逆境,他都没有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有过丝毫的怀疑。许多年过去,那个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内心住着的依然是20岁时在钱塘江边高唱着“怒涛卷霜雪”的那个热血少年。
  当仕途坎坷的柳永被遗弃于市井,普通百姓的生活便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贴近大众不仅没有让他的作品流于庸俗,反而让他比那些高居庙堂的文人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虽然有时他以低沉的语调哀叹人生的悲伤苦痛,有时他以昂扬的热情歌唱时代的承平气象,但是不变的基调,是他对生命的热爱,正是这样的热爱,成就了他作品的万千气象。
  《望海潮》记录的不只是柳永的初心,还有柳永藏在所有雅俗共赏的柳永词背后的大格局。所以,柳郎中的词,有时也是需要手持铜琵琶铁绰板的关西大汉来高唱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215200)
其他文献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组成。其中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设定为精读教学,《牛郎织女》(二)设定为略读教学。教学时,要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来设计导读打开方式,通过对课内习得方法的学习,指引学生迁移运用到民间故事的自主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一、围绕语文要素,做好课外阅读衔接  本单元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界定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学习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路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学会灵活运用。  吴欣歆教授将整本书阅读大致梳理出五种基本策略:
期刊
新课改提出后,花样翻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成了配合教师的“合桌聊天的演员”。客观地讲,智慧的教学应是形神兼备的。语文教师应摒弃浮华的外表,将潜心的备、有效的导、静静的等、适时的讲有机结合,学生的心智之花才会在我们的智慧课堂绽放。  一、潜心的备  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的环节。课前,教师必须潜心研读文本,并做深入剖析,力求全面而透徹地解读文本。然而,由
期刊
语文教材中有一定量的自读性课文,在教学设计上如何对其定位,在学生自主阅读时应该发挥怎样的调度作用,如何让学生展开卓越的阅读学习,这是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主体学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主流认识,教师要在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思路规划、阅读活动设计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服务和启示,确保自主阅读也能够酝酿巨大的回响。  一、创新设计原则,讓学生情绪活跃起来  自读阅读教
期刊
文言经典引领人们在文化熏陶中不断成长,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还停留在浅层,主要围绕文言文大意进行解读,简单地对内容进行梳理,缺乏思维的参与,思辨性不足,导致文言文阅读教学“冷场”,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引入思辨性阅读,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思辨性阅读活动中触摸文言经典的温度,感受文言经典的魅力,从而亲近文言经典,从中汲取精髓,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初中语文必读名著篇目,该小说记叙了汤姆历险的经历,情节跌宕起伏,极具语言魅力,适合初中生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上,需要重视学生思辨性思维指导,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考,能够更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收获。  一、细读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通读文章是名著阅读第一步,还需要对主要情节细读分析,了解主人公人物形象,感受名著
期刊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正是这种美妙绝伦,才使文人墨客将诗情画意付诸笔端,钟情于美景与心灵结合的一刹那迎来的智慧与想象。所以,与其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古人为某次游景所写的美文,不如说是因自然之景,古人从己身挖掘的富饶精神情感。但是,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终不能直接目睹作者最后要表达的东西,所以,还是要从景色本身的文化内涵、精心布置的语言“棋局”,以及作者的人生迹况入手进
期刊
散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因其特殊的体裁风格,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往往难以抓住作者的真实情感。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的思维插上“共情”的翅膀,不但能够让学生离文章内核更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从苏教版教材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具体论述将“共情”与散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点心得。  一、摆脱传统范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单元整合更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借助群文阅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思维,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一、课前预习,奠定群文阅读基础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内容,带着问题去阅读新课文,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互动,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高
期刊
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提升的当下,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提升语文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来达成,丰富阅读内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切实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所谓的“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构建,从而达成共识的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探索文本的意蕴,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训练学生形成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