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木工坊活动中,幼儿可以利用多种工具根据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对材料进行设计和创作。幼儿投入到木工制作中,能够让幼儿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锻炼,这与新课程改革以来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培养不谋而合。幼儿时期正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阶段,具备良好的素质能力,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木工坊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重视木工坊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充分发挥木工坊活动的价值,正确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启发出自己的潜力,让幼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幼儿日后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幼儿启蒙教育真正的教学价值。本文将对木工坊活动在幼儿教学中如何实现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木工坊活动的作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木工坊活动;幼儿教学;核心素养发展;策略;作用
一、利用木工坊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木工制作需要幼儿利用相应的工具進行制作,因此,需要幼儿准确的认识常用的几个工具的用途,让幼儿能够利用其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用。在木工坊活动教学中,教师平时多加留意其中的特点,就可以发现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机会,从而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核心素养渗透教学,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针对于木工坊活动中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首先,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工具的图片:螺丝刀、螺丝钉、锤子、老虎钳。教师选择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利用图片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形状以及工具的图片,这样能够让幼儿生动直观的了解到各个工具,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每个工具的特点。然后,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工具的用途,并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生活中认识到的工具名称和它的使用方法,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拥有了对工具的认识,教师让幼儿来进行分享,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布置木工坊活动:“我是一个修理工”,让幼儿修理一些坏掉的工具。在正式开始活动之前,教师要为幼儿展示修理需要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教师的提示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修理。在这个修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幼儿对工具的认知,还能挖掘出幼儿的探索精神,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多工具进行使用,从而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幼儿能够进行探索操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凸显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通过木工坊活动培养幼儿操作能力
在木工坊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木工创作,幼儿可以根据木工坊师傅或者教师的步骤进行模仿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得到相应的木工制品,还能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出具有特色的成品。幼儿熟练的掌握了操作过程,能够为幼儿日后制作出更过的制品打下基础,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在木工坊活动木工制作时,要有意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木工制作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设计出制品的图案,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制作的兴趣,也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喜好设计出满意的图纸,幼儿可能在设计图纸时会出现畏难的现象,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形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美好意志品质。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进行制品制作过程的示范,一方面是让幼儿知晓制作的基本过程,自己只需要在上面进行补充就行,让幼儿有思路和方法进行木工制作。另一方面给予幼儿一些注意事项,如:操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幼儿用法不当弄伤自己或者他人,这也是保障木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最后,幼儿再根据自己的图纸进行设计,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会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还能通过实际制作锻炼到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具备动手的能力,促使幼儿综合发展。
三、在木工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木工活动的开展与传统的知识教学活动不同,它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可以在木工制作的过程中,结合已经累积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制作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木工活动时,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和制品的操作流程,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幼儿自主学习散发自身的思维潜能,挖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拥有能够正确的看待问题的态度,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从而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开展木工活动时,可以让幼儿组成小团体,使得幼儿可以依靠团队的力量解决制作中的问题,如:在木工搭建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询问幼儿:(1)正确使用锤子的方法?(2)总结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3)再或者教师给出完成一半的搭建,再让幼儿继续搭建。这些合作探讨的问题从实际操作出发,引导幼儿发现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步骤,从而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幼儿依据自身经验选择得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有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姗姗.“畅美”课程下的“工匠游戏”—幼儿园班级创意木工区的创设思考[J].科学咨询,2017(11).
[2] 邬珊.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3] 徐虹艳 .幼儿园特色木工坊的设置与实施[J].读与写,2020(5).
关键词:木工坊活动;幼儿教学;核心素养发展;策略;作用
一、利用木工坊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木工制作需要幼儿利用相应的工具進行制作,因此,需要幼儿准确的认识常用的几个工具的用途,让幼儿能够利用其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用。在木工坊活动教学中,教师平时多加留意其中的特点,就可以发现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机会,从而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核心素养渗透教学,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针对于木工坊活动中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首先,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工具的图片:螺丝刀、螺丝钉、锤子、老虎钳。教师选择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利用图片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形状以及工具的图片,这样能够让幼儿生动直观的了解到各个工具,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每个工具的特点。然后,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工具的用途,并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生活中认识到的工具名称和它的使用方法,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拥有了对工具的认识,教师让幼儿来进行分享,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布置木工坊活动:“我是一个修理工”,让幼儿修理一些坏掉的工具。在正式开始活动之前,教师要为幼儿展示修理需要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教师的提示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修理。在这个修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幼儿对工具的认知,还能挖掘出幼儿的探索精神,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多工具进行使用,从而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幼儿能够进行探索操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精神,凸显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通过木工坊活动培养幼儿操作能力
在木工坊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木工创作,幼儿可以根据木工坊师傅或者教师的步骤进行模仿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得到相应的木工制品,还能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出具有特色的成品。幼儿熟练的掌握了操作过程,能够为幼儿日后制作出更过的制品打下基础,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在木工坊活动木工制作时,要有意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木工制作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设计出制品的图案,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制作的兴趣,也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喜好设计出满意的图纸,幼儿可能在设计图纸时会出现畏难的现象,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形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美好意志品质。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进行制品制作过程的示范,一方面是让幼儿知晓制作的基本过程,自己只需要在上面进行补充就行,让幼儿有思路和方法进行木工制作。另一方面给予幼儿一些注意事项,如:操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幼儿用法不当弄伤自己或者他人,这也是保障木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最后,幼儿再根据自己的图纸进行设计,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会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还能通过实际制作锻炼到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具备动手的能力,促使幼儿综合发展。
三、在木工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木工活动的开展与传统的知识教学活动不同,它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可以在木工制作的过程中,结合已经累积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制作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木工活动时,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和制品的操作流程,还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幼儿自主学习散发自身的思维潜能,挖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拥有能够正确的看待问题的态度,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从而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开展木工活动时,可以让幼儿组成小团体,使得幼儿可以依靠团队的力量解决制作中的问题,如:在木工搭建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询问幼儿:(1)正确使用锤子的方法?(2)总结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3)再或者教师给出完成一半的搭建,再让幼儿继续搭建。这些合作探讨的问题从实际操作出发,引导幼儿发现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步骤,从而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幼儿依据自身经验选择得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有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姗姗.“畅美”课程下的“工匠游戏”—幼儿园班级创意木工区的创设思考[J].科学咨询,2017(11).
[2] 邬珊.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3] 徐虹艳 .幼儿园特色木工坊的设置与实施[J].读与写,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