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曲该如何成长?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评论者看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
  形式重要,故事也重要
  刘青青
  小剧场戏曲自诞生以来,便高擎实验和探索的大旗,积极寻求着传统戏曲在当下生存发展的新出路。这次小剧场戏曲节我看了两部作品,昆剧《长安雪》用了间离的舞台效果,越剧《再生·缘》则采用了“沉浸式”戏剧的概念。尽管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但从两部作品身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着重形式轻文本、重理念轻故事的倾向。如果说前者在二伶工的插科打诨中变成片段式组合,那么后者则在孟丽君等人的对话里成为一篇舞台议论文。当下小剧场戏曲也时有佳作涌现,但还是能发现更多的戏曲人在小剧场“先锋”“实验”口号的指引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在形式的创新上,除着力形式的别致外,主创团队们还以传达当代理念、进行哲理思辨为己任。并不是说形式不重要,但我还是希望主创能扎实内在、讲好故事,不要忽略了戏曲“演故事”的本质。
  怎样面对“现代性”
  草木人儿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到2018年已经是第四届了。窃以为,此次小剧场戏曲节上演的剧目最大的一个共性和特点是在题材的选择上。与第三届的剧目尝试改编中外小说、跨界较大不同,这届小剧场戏曲节呈现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有的题材已是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新编作品试图另辟蹊径,从反向的角度和立场引起观众对经典的重新认识。有趣的是,就笔者所看的这四部作品而言,虽然舞台呈现方式各有创造,但在主题方面似乎不约而同地从两性关系角度探讨人性和人生选择的潜在议题。朱买臣、王魁、李山甫,包括陈仲子,都是“自我”到有些“自私”的男性,而他们身边的女性又都具备了温柔善良的底色,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一心一意以辅佐丈夫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重,“戏眼”也多集中在这个女性“自我”觉醒后与男性的人生选择之间的冲突。这无疑是当代人在重新审视“传统”故事之时,对于其中“失语”的女性特别关照的结果。有点可惜的是,从这几部剧作来看,这个本来很具有“现代性”的主题在戏曲舞台上呈現出来之后,还是让人感到定位还不够清晰——作为观众,我可以理解编剧或主创力图营造对“传统”故事再思考的初衷和努力,但是在情感上却无法产生共鸣。《琵琶记》的作者高明曾说:“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此次小剧场戏曲节上的这几部剧作,舞台手法颇多新意,故事选材角度出人意表,然而共同的问题就在于不“动人”。究其原因,大多或可归结为剧本创作中人物塑造和剧情逻辑的问题。一己之见,供方家探讨。
  一根针,带来一束光
  轻   云
  上海的小剧场戏曲节办到2018年已经是第四届了。这届的节目单一公布,就让我觉得很有些意思——竟然无一例外都是古装戏,不仅仅是古装,而且相当比例都是“老戏新编”。京淮合演《新乌盆记》之前有京剧经典《乌盆记》;黄梅戏《玉天仙》敷演的就是“马前泼水”的故事;在越剧《再生·缘》之前,本剧种的《孟丽君》已经家喻户晓。而《青丝恨 2018》说的其实就是王魁负桂英……即便是瓯剧《伤抉》中的“兰陵王”,梨园戏的《陈仲子》,喜爱历史的朋友一定也不会觉得陌生。
  今年的小剧场,大家似乎都很有点“推陈出新”的雄心——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人还是那些人,可我偏要“换一种说法”,让观众看到另一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也做到了。
  坐在剧场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即便有些剧目剧本还有待改进之处,舞美也可以再行商榷,但主创团队独立思考、跳出窠臼的理念和追求却表达得相当坚定。用现代的眼光——或者我更愿意用“人性”这个词,去打量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未必都对,但已经让人觉得新鲜可爱。
  小剧场虽小,我却愿意它是一根小而尖锐的针,在我们固有的思维、认识壁垒上戳破一个小小的洞,投进一道耀眼的光。
  以成长为目标
  关   心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办到第四届,既有渐入佳境之感,也有后继乏力之忧。
  渐入佳境,是说剧目越来越具备小剧场的特质,既非大剧场新编大戏中的一折,也非传统戏中那一类本就演员不多、舞美极其简单的剧目。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作品在主题上体现出先锋性、思辨性,表现手法上具有探索精神。
  后继乏力则是说最终遴选出来的作品中,佳作凤毛麟角,整体质量还不是很高。纵观历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也会发现表现手法趋同、剧种特色不明显的趋势,还有部分作品存在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
  举办小剧场戏曲节是为了什么呢?它给青年主创提供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而这样的机会和平台,目标在于成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展示时暴露问题,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每一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通过初选的作品,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都会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意见,在小剧场戏曲节展演完成之后也会举办研讨会。那么是否有作品从中获益?仅就初选和最终在上海公演的样貌对比看,很少有作品在此过程中进行修改提高,真正实现成长。
  实际上,小剧场戏曲出现的问题并非独有,而是目前戏曲创作的普遍现状。在戏曲成为小众文化的当下,小剧场戏曲在尚未取得营销上的成功前,可以说是“小众中的小众”了,观众面甚至比一般的戏曲演出更为狭窄,演出机会也更少,如果再沦为为“奖”而生、为“节”而做,无疑更缺乏修改提高的恒心和动力,最终可能成为主创自我陶醉的秀场。这样对于戏曲创作长远发展和主创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就很有限。
  (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剧照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提供)
其他文献
疫情以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引领所属千名戏曲工作者携手并肩,艺起前行,倾情投身抗疫主题文艺创作,走上云端,推出一系列优质线上文艺服务,其中进行的线上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艺术抗“疫”·创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作品。截至5月底,京、昆、沪、越、淮、评等六院团共创作了23个作品,其中戏曲作品共计13个,朗诵作品1个,曲艺作品9个,已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以艺术振奋精神,用作品温人心。  二、艺起前行
期刊
上海沪剧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利用“云创排”创作了四部沪剧微剧场作品《阿拉上海人》《一路有你》《城市的温度》《凯旋》。这些作品均由沪剧院中青年演员联合演绎,聚焦疫情中的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家属、热心市民、快递小哥、外卖员等。  3月底,艺起前行·演艺大世界云剧场戏曲展演周,剧院推出了沪剧电影《雷雨》线上导赏活动。我们在汾阳路150号沪剧院新址,边走边聊边唱,将《雷雨》与花园洋房的渊源娓娓道来,并带
期刊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现在,上海京剧院做了5场线上演出直播活动,剧院从演唱、音乐、武戏等不同侧重点举办的云演出,均受到广泛关注。2月26日,上海京剧院与全民K歌APP共同打造了“全民在线演唱会”。3月5日,剧院开展了“三五”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之云游上海京剧传习馆,剧院首次尝试自主直播。3月26日,“一江连心 艺起前行”上海京剧院线上演唱会多平台同时直播。4月30日,“音韵——上海京剧院主题音乐会”再次
期刊
30多年来,国家一级编剧褚伯承先生专做一件事:研究沪剧。为此他写了不少论著。4月,他又出版了一本《沪剧与海派文化》,24万字,将沪剧这张“上海的名片”的正反两面、前生今世、高低起落介绍得一清二楚,论述准确而新颖。这本书,可谓是沪剧第一史。  著名学者、褚伯承的同班同学余秋雨为这本书写了序,对于褚伯承的努力,余秋雨以华美而形象的文字评介:“他是一名晚风下的守护者,秋霜下的扫野人。据我所知,这样的人物
期刊
上海越剧院是启动线上节目最早的一批,从今年2月8日开始第一期,到现在一共三期,总的直播量已达到46场。其中有演出资源的展示,线上的教学普及,也有为直播量身打造的、适合线上的直播类节目。上越的线上节目具有开播时间久、覆盖面广、参与人次多、形式和内容丰富、网络流量大等特点。  我们对线上节目的思考与探索分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储备与对互联网的认知。互联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只有经过亲身参与的过程才
期刊
疫情发生以来,各单位都纷纷做了线上节目,我们剧院老同志93岁的蒋锡礽老师第一时间(1月29日)发来了自创快板书,武汉演员张玥跟着快板书配上音乐打着节拍录制了音频,在微信上发布了。  我们主要的一个线上节目是自创的抗疫微剧《万众一心》。主创团队在24小时内创立,从搭建主创班子到素材、后期、录音等,整个团队摸索着做,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体现了责任担当,充分看到儿艺人的精神。微剧创作的中期,我们把创
期刊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各项评审工作已顺利完成。为配合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原定于2020年春季在沪举行的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拟延期至2020年9月下旬举行。  特此公告。  上海白玉蘭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办公室  2020年5月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大年三十开始上海评弹团就迅速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创作了一系列文艺作品,如《众志成城迎春归》《使命》《携手共筑防疫墙》《我是一月之后才认识他》《秀发》《逆行的白百合》《儿子的微信》《甜津津,暖融融》《手机又响了》等。同时,上海评弹团在危机中主动思变,从书场走进空中剧场、抖音直播间。  我们推出的线上节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专门制作的线上演出,3月8日,上海评弹团“艺起前
期刊
第一位观众提前四十分钟就到了剧院门口,在闸机口扫描绿色随身码,测量体温,完成安检后进入剧场,这个平日里看来近乎“繁琐”的入场流程,现在却能带给观众最直接的安全感。这是2020年6月12日,阔别观众100多天之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于打开了剧场的大门,与观众重逢。  在疫情期间,这家场团合一的国有剧团经历了哪些焦虑和挣扎,又如何面对不可抗力带来的重重考验?带着这些疑问,作为刚刚加入上话的青年从业者,
期刊
5月11日,在经历了55天的禁足之后,法国终于迎来了“解封”。人们在继续保持隔离措施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根据法国政府此前公布的解封计划,5月11日之后,病毒不会消失,仍将继续蔓延,人们要适应和病毒共存的生活,同时遵循“保护、测试、隔离”的宗旨,有序开展企业复工计划,保障公共交通运行,允许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逐步恢复商业活动,并将公共集会的人数上限定为10人。  6月22日法国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