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反复实践,总结提高。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以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新事物,希望社会变革和进步,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寻找一条适用于当代高中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进行探讨。
一、观念上,实现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到“大教育”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效果,而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过去那种仅以关心个人政治上成长进步为出发点而采取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求得表面思想稳定。现代社会人才培养是以复合型为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在意识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在能力上,应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因而,学生渴望全面提高能力素质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对思想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创新,必须确立“大教育”观念,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身体素质锻炼为一体,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理想、信念、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既要立足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更要给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既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帮助学生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
二、以课程整合理念,活化当前思想政治教材
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创新,不能拘泥于教材的规定性,不能做教材的附庸,要赋予教材必要的张力,探究教材中蕴涵的具有活力的素质发展的可能性。现编教材在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学科内的综合以及学科间的综合都不够强。而现实生活存在众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它们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形成问题,只有考虑诸多因素,运用相关知识才能解决问题。高考为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新课程也在课程和内容的综合性、弹性上作了比较大的努力,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构建学科内的体系,伴随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所建体系应汇总、加深、拓广。就学科间的综合而言,应做到由此及彼,互相引用,互相验证。比如,理、化、生知识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案例,亦可作为例证加以采用;也可结合地理知识为情境,以历史知识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作分析等等。总之,教师可以将现行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设计、开发,通过巧妙的设计,让政治教材在吸纳其他学科的同时,充满活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开展创新教学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方向。显然,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与表现。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与过程。学生是这一活动与过程的主体。因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只被动地听老师的讲授,其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很大。教师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应将“开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而不是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求知,去改进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还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予以指导。
六、对作业进行创新,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作业的创新首先要直面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弊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着“教师一味地拿教材或练习册上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原题当作业”的现象。为此,作业的创新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有一种说的欲望、一吐为快的欲望。进而,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创新是一个较大的课改课题,需要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汪雪红.新课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试探[J].安徽教育,2006,(4)
[2]谭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07.(9)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以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新事物,希望社会变革和进步,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寻找一条适用于当代高中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进行探讨。
一、观念上,实现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到“大教育”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效果,而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过去那种仅以关心个人政治上成长进步为出发点而采取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求得表面思想稳定。现代社会人才培养是以复合型为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在意识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在能力上,应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因而,学生渴望全面提高能力素质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对思想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创新,必须确立“大教育”观念,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身体素质锻炼为一体,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理想、信念、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既要立足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更要给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既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帮助学生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
二、以课程整合理念,活化当前思想政治教材
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创新,不能拘泥于教材的规定性,不能做教材的附庸,要赋予教材必要的张力,探究教材中蕴涵的具有活力的素质发展的可能性。现编教材在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学科内的综合以及学科间的综合都不够强。而现实生活存在众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它们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形成问题,只有考虑诸多因素,运用相关知识才能解决问题。高考为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新课程也在课程和内容的综合性、弹性上作了比较大的努力,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构建学科内的体系,伴随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所建体系应汇总、加深、拓广。就学科间的综合而言,应做到由此及彼,互相引用,互相验证。比如,理、化、生知识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案例,亦可作为例证加以采用;也可结合地理知识为情境,以历史知识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作分析等等。总之,教师可以将现行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设计、开发,通过巧妙的设计,让政治教材在吸纳其他学科的同时,充满活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开展创新教学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方向。显然,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与表现。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与过程。学生是这一活动与过程的主体。因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只被动地听老师的讲授,其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很大。教师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应将“开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而不是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求知,去改进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还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予以指导。
六、对作业进行创新,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作业的创新首先要直面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弊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传统的书面作业存在着“教师一味地拿教材或练习册上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原题当作业”的现象。为此,作业的创新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有一种说的欲望、一吐为快的欲望。进而,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创新是一个较大的课改课题,需要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汪雪红.新课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试探[J].安徽教育,2006,(4)
[2]谭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