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竞赛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探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其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随着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蓬勃开展,双创竞赛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乡村振兴”等竞赛主题的开展,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竞赛中多维度多层次能力的训练成了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平台。通过比赛,众多创业项目落地,成为农业院校就业工作的新助力。高校应通过优化竞赛项目,促进成果转换,全面提升农业院校创新育人成效。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竞赛;双创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033-0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达到286.37万人[1],其中,农科类研究生人数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如何更好地提升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新时期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相继推出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成为新时期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抓手。
  一、双创竞赛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新课堂
  (一)开展青年红色筑梦爱国教育
  借助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特点,高校应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由抽象变得更具体,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牢固初心信念,更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振兴人才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開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我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紧密联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认清使命、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服务于乡村振兴。高校应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的有效实现方式、田园综合体与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耕文化、农地制度改革等方向开展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
  (三)学以致用的学术科研公益实践
  高等教育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以及发展,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竞赛中突出了公益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注重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元素相结合,最终质变为有针对性、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公益模式。
  二、双创竞赛是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平台
  (一)结合专业科研打造实践平台
  高校应将专业和科研紧密结合,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创业项目,实现产学研一体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院校传统教育与双创教育培养的新模式,高校以“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龙头,结合专业开展英语竞赛、电子竞赛、数学建模、计算机竞赛、力学竞赛、GIS竞赛等学科竞赛。正是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与学生研究方向和领域相结合,打造科研成果转换类创业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扎实专业基础、激发创新的能力,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创业大赛作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展示与转化的平台,能让更多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创业导师,并成为创业参与者、财富创造者、成果转化者和项目扶持者。
  (二)结合比赛训练综合技能平台
  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要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扎实的专业技能,高校人才培养还需要开展全面的综合技能训练。沟通能力,口头、书面及图解表达能力,团队工作和人际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是新时代研究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关系到人才的长远发展。农业院校要结合创新创业的广泛开展,充分调动、挖掘和整合资源,为综合技能的培养做好引导和支撑工作。
  三、双创竞赛是农业院校就业工作的新助力
  创新就业思路,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高校应通过创新创业比赛,让久居象牙塔的学生深入社会,开拓视野,对行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就业形势,在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规划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建立规划意识;通过比赛的相关培训指导,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就业及求职经验,在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激发下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完善孵化机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以“互联网+”、创青春、三创赛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比赛,挖掘了很多大学生中具有高价值的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服务等,这些项目在创新创业的孵化机制下迅速落地,在全国高校中影响深远,树立了较好的榜样,激发了研究生的创业兴趣。
  拓展教育思路,提升双创教育质量。高校应以赛促建,完善学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从单一课程丰富为包含理论课程、团体辅导、个体指导、专题讲座和竞赛训练的完整体系,各环节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理论与实践同时发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权利,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提升学生创新素质;通过理论教育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内化创新创业素养[3]。   四、双创竞赛是促进成果转换提升育人成效的新方法
  精准项目选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具有资金有限、项目周期短、综合实践性和自主创新等特点,对项目的选题有一定的要求[4]。项目可以结合导师和个人的研究课题,做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特色学科的建设,真正做到把知识转变为财富。
  合理团队建构。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要重视团队的价值和作用,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明确目标,重视成员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互补协同效应,保持团队的动态和开放,贯彻团队的统一价值理念,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强大的战斗力[3]。
  标准文书撰写。商业计划书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市场的调查、政策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构想、技术的结合、运营的思路、发展的规划及财务的预算等。文书的撰写要符合文书格式要求,内容翔实具体,财务分析准确,数据引用规范,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行排版设计计划书,这也是对学生文字和语言驾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4]。
  成熟路演训练。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路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常八分钟的路演和答辩,直接决定着该项目的竞赛结果。在路演中要求着装规范,言谈大方,举止得体;路演幻灯片要精简清晰,使评委和观众对产品的价格、质量、性能、产品特色等信息一目了然,对市场现状、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介绍,力争做到简明清晰地表述运营情况,包括技术发布、用户数里程碑、线下拓展情况、加盟情况等数据。答辩干净利落,充满自信,对于项目现存问题要坦诚相告,寻求评委的指导[5]。
  孵化商业落地。为了创新创业项目更快落地,很多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资金投入、平台孵化等方面,选拔一些市场发展潜力大、有自我发展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以及具有开发优势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并提供科研生产服务、培训服务、政策金融服务、基本服务等,使项目尽快落地[6]。针对研究生创业的入门难、经验薄、起步弱的特点,创业孵化机构可为其提供公用服务设施、代办工商基本服务、提供政策指导等方式,协助入孵企业顺利落地。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校生人数逾2.8亿[EB/OL]. (2020-05-20)[2021-01-20]. 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520/c1053-31716824.html.
  [2] 习近平. 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0L]. (2019-09-05)[2019-05-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6/c_1124967725.htm.
  [3] 董魯皖龙,赵秀红. 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三届述评[N]. 中国教育报,2018-11-26.
  [4] 戴永辉,冯彦杰,徐波. 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实践[J]. 中国商论,2019(24):239-241.
  [5] 林伟连,吴伟. 以“IBE”为特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154-157+180.
  [6] 张佳景,李静,刘小利,等. 创新创业竞赛与高校育人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06):92-95.
  (荐稿人:刘君娣,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岁月不居,弹指芳华.转眼间刘素清已在北大图书馆工作了28 个年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奔波忙碌的中年,她经历了中国高校图书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的过渡,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
期刊
摘 要:农村书屋建设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推进全民阅读起保障性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农村书屋建设的意义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书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高校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实践案例,从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整合力量、保障运行,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等几个角度,对农村书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究
摘 要: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自身的独特性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不论历史如何变迁更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都未曾改变。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铸就了中华儿女坚实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变迁补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引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干部群体面临着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党和国家对干部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内驱力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意义重大,如何提升干部学习者在培训学习中的内驱力成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学习活动中内驱力作用的过程,就干部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途径做了探索和分析。学习者只有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相关史料,特别是历史档案等原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回顾和梳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程以及金陵大学图书馆学人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本土化探索与创新,分析其意义及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启示。
课程资源建设是教改的核心,研究课程资源改进的步骤和规律,是推动课堂革命的关键。本文以国家一流课程会计学为例,介绍了课程组利用PDCA循环理论,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计划,检查教学效果,发现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以期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以数据库为代表的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采购问题不仅涉及金额巨大,且法律问题复杂。现行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多通过经验思维和行业惯例与数据库供应商进行谈判,鲜有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认识数据库的采购问题。文章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采购谈判工作提供法理阐释,在运用法律意识和思维规避法律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图书馆和读者的合法权益。文章采用调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当前疫情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数据库采购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瓶颈问题进行调研和整理,提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框架下解决这
摘 要: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新时代青年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当代国防建设现状的有效途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转略转移是国家国防历史的组成部分,长征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长征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筑牢理想之根、坚守信仰之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探讨融合长征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使长征精神贯穿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达到赓续红色基因、高扬理想信
摘 要:如今,全球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背景下,要使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地发展,需探索全球治理的途径。推进互联网建设,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各国都需重视网络管理。我国在2017年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这是管控网络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围绕《网络安全法》展开,分析了其颁布的意义;提出其在实施时,需遵循保障虚拟空间主权、安全发展与信息化发展同步、多层次共同治理这几个基
摘 要:作为非裔美国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最具盛名的戏剧之一,《篱笆》以美国黑人马克森家族三代的父子关系为主线,刻画了固守传统的家长制父亲形象与背离传统的反叛式儿子形象,揭示了非裔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本文将在成长小说的视阈下,通过冲突与反叛、继承与超越、文化认同三方面,探析《篱笆》中三代父子之间成长的因果关系,展现家族传统的连续性,彰显黑人文化的传承性,探寻威尔逊为非裔美国人谋划的生存出路。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