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兹诺在其1992年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信息技术和通讯占优势为标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未来教育的理念正在被不断刷新,世界各国普遍把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当“互联网 ”在中国迅猛发展,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当充满网络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 ”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形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教育深度变革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因材施教难”为代表的教育痛点问题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基本社会公平之一的教育公平能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实现?教育的深度综合改革能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等等,教育变革给予了信息技术大量的期许,特别是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
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微课、MOOC、翻转课堂、互动教学、大数据针对性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创客空间等社会化知识组织方式日益成熟,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些方式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学也正在发生着转型和融合,以互联互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促进教育发生着深度的变革。
信息时代朝阳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技术变革正在引发教育内部的深度变革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无论是从学习效率、效果,还是从教育普惠公平的角度来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推行智慧教育,都已是大势所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字北京’建设的优先领域,构建支撑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首都教育信息化水平”。
作为北京的一颗明星——崛起的朝阳区,正在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教委提出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搭上信息时代这班高速前行的列车,朝阳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同步推进,正处于新一輪的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三大周期之中,为全区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顺应时代特征,破解教育难题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要求,破解制约全区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加快实现朝阳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朝阳区于2016年启动交互性智慧校园项目,通过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入,以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试验为切入点,在教育内容、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切准要害、深化改革、逐一突破当前教育的痛点问题。
1. 解决教育因材施教疑难问题
教育信息化解决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对学习过程中的诊断及时反馈;第二层次是依兴趣做的课程选择;第三层次是形成课堂新常态。
(1)及时反馈解决教育针对性问题
通过课前自学自测、课堂互动诊断、课后作业练习诊断、期中期末学业诊断等信息化环节,实现及时反馈。一方面形成集体统计结果,用作集体纠错教学,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依据统计形成的个性化错题推送学生个性化资源,包括文本、视频、练习题等,供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这种精准投放,既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节约了教师的统计时间,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了减负提质。
(2)课程选择解决学生个性发展问题
朝阳区的数字课程系统,聚集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国家课程区本化的数字课程资源、地方数字课程资源、优秀的学校数字课程资源,以及区域各种社会实践基地、人才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为学生开展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课程提供选择。平台开辟“自学空间”“创客空间”“论坛空间”,供学生拓展选课、创造性地学习使用,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特别是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3)课堂新常态展现教育的变革
课堂新常态是知识呈现方式、评价诊断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综合革新,学生的泛在化、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更加突出。通过命制有区分度的试卷来判断学生个体的学业水平。学生随时可以申请诊断,诊断过关的学生可继续自学,更加个性化地拓宽、加深超前性学习。诊断未过关的学生留在教室里,教师组织指导、讨论、练习、再测试等学习。更多的学生被鼓励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少数的学生集中讲授、讨论式学习。学校的办学环境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需要更多的自学空间,图书馆的利用率会更高。 2. 解决优质资源公平服务难问题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自建、合作、购买等多种方式,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京版教材资源全部免费提供朝阳区,全区自建全覆盖微课资源,自建诊断试题11万道。平台上线后建设区级地方课程和征集校级优秀校本课程,利用政策引导资源建设。
3. 解决科学决策难问题
采集学生日常学业诊断数据、行为数据(选课信息、学习时间等)、问卷调查数据、社会实践活动数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整合原有的干部教师信息、学业质量信息、招生考试信息等,实现数据的纵向贯通、横向关联。大数据分析后推送给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研究人员、督导部门和社会机构等,服务教育决策和教育研究。
大数据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成长;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教师成长档案,促进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大数据还服务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记录学校发展轨迹,利于对学校管理进行优化和流程再造;服务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提高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聚集优质资源来推进个性教育并服务科学决策
为推进2014年至2018年期间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机制,促进教育现代化和育人方式的变革。朝阳区深入研究,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关注到五大方面。
(一)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
努力构建以公共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共享“智慧课程”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缩短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教育的高端均衡发展,推动朝阳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打造“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使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交互的平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成为世界级“智慧朝阳”的传播载体。创新和推广“学生电子书包”学习新工具。立足“学生电子书包”的特点和优势,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系统变革,形成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新型教育模式。
建设“智慧型学习社区”云平台。创造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泛在式学习环境,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和职业教育课程,服务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在校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的终身学习。
(二)搭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
建成教育评估信息化体系和教育管理云服务系统,推进以服务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建设。为专家办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成才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切实推进学生、教师、学校自主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整合教育系统内外优质资源,依托“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等项目,促进课程系统、教学方式、评价办法、育人模式、队伍成长、管理模式等区域教育项目综合改革,凝聚力量,全员参与,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朝阳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构建现代教育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建设区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整合市、区、校各级各类培训资源,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背景下的新型干训、师训、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干部信息化领导力。
(五)完善信息化硬件基础环境
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和优化硬件基础环境,达到国家及北京市颁发的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满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区域教改成效
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课题为引领,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以试点带动的方式拓展实验学校,切实推动个性化教育,解决教育痛点问题,推进朝阳教育的内涵发展。
着力推进数字课程资源及教育云平台和网络建设。目前,已建设试题11万道,微课全覆盖。网络环境由原来的百兆到校升级到1.25G到校,扩容12倍,180多所学校实现无线网覆盖。
朝阳区信息化项目小组编制了《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全区正式印发。设计了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的移动多媒体终端以及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平台。该系统不伤害学生眼睛、支持多媒体教学。在互动基础上,扩充了课程资源、备课和诊断,全面支持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使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研究及管理形成闭环。
几年来,朝阳区以课题为引领,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模式变革等方面进行研究。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申请展示,教师引导,全班分享。学生主动在网上发起讨论和质疑、进行问题解答。调研显示: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花费时间可达到90%,比对比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高出78%。其它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所占比例也相应比对比班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
区域信息化教育未来发展的规划
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形成一场班级授课制创建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最大变革。
朝阳区关注当前的研究,着眼于未来的信息化教育,全面规划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六大工程:“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建设工程、“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建设工程、“智慧型学习社区云”建设工程、教育评估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教育管理云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基础环境和一体化运维体系建设工程。
未来朝阳,将借助信息化技术服务于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将汇聚优质资源,实现服务公平公正;将挖掘收集大数据,为科学决策服务。未来的朝阳,教育教学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泛在學习、反转课堂等都成为新常态。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必将解放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的劳动,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朝阳区将时刻保持在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始终领先于北京,领跑于世界。树立一个国际高端、全球优质的 “智慧朝阳”教育品牌。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未来教育的理念正在被不断刷新,世界各国普遍把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当“互联网 ”在中国迅猛发展,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当充满网络气息的行业热词“互联网 ”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形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教育深度变革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因材施教难”为代表的教育痛点问题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基本社会公平之一的教育公平能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实现?教育的深度综合改革能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等等,教育变革给予了信息技术大量的期许,特别是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
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微课、MOOC、翻转课堂、互动教学、大数据针对性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创客空间等社会化知识组织方式日益成熟,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些方式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学也正在发生着转型和融合,以互联互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促进教育发生着深度的变革。
信息时代朝阳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技术变革正在引发教育内部的深度变革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无论是从学习效率、效果,还是从教育普惠公平的角度来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推行智慧教育,都已是大势所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数字北京’建设的优先领域,构建支撑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首都教育信息化水平”。
作为北京的一颗明星——崛起的朝阳区,正在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教委提出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搭上信息时代这班高速前行的列车,朝阳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同步推进,正处于新一輪的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三大周期之中,为全区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顺应时代特征,破解教育难题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要求,破解制约全区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加快实现朝阳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朝阳区于2016年启动交互性智慧校园项目,通过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入,以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试验为切入点,在教育内容、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切准要害、深化改革、逐一突破当前教育的痛点问题。
1. 解决教育因材施教疑难问题
教育信息化解决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对学习过程中的诊断及时反馈;第二层次是依兴趣做的课程选择;第三层次是形成课堂新常态。
(1)及时反馈解决教育针对性问题
通过课前自学自测、课堂互动诊断、课后作业练习诊断、期中期末学业诊断等信息化环节,实现及时反馈。一方面形成集体统计结果,用作集体纠错教学,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依据统计形成的个性化错题推送学生个性化资源,包括文本、视频、练习题等,供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这种精准投放,既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节约了教师的统计时间,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了减负提质。
(2)课程选择解决学生个性发展问题
朝阳区的数字课程系统,聚集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国家课程区本化的数字课程资源、地方数字课程资源、优秀的学校数字课程资源,以及区域各种社会实践基地、人才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为学生开展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课程提供选择。平台开辟“自学空间”“创客空间”“论坛空间”,供学生拓展选课、创造性地学习使用,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特别是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3)课堂新常态展现教育的变革
课堂新常态是知识呈现方式、评价诊断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综合革新,学生的泛在化、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更加突出。通过命制有区分度的试卷来判断学生个体的学业水平。学生随时可以申请诊断,诊断过关的学生可继续自学,更加个性化地拓宽、加深超前性学习。诊断未过关的学生留在教室里,教师组织指导、讨论、练习、再测试等学习。更多的学生被鼓励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少数的学生集中讲授、讨论式学习。学校的办学环境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需要更多的自学空间,图书馆的利用率会更高。 2. 解决优质资源公平服务难问题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自建、合作、购买等多种方式,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京版教材资源全部免费提供朝阳区,全区自建全覆盖微课资源,自建诊断试题11万道。平台上线后建设区级地方课程和征集校级优秀校本课程,利用政策引导资源建设。
3. 解决科学决策难问题
采集学生日常学业诊断数据、行为数据(选课信息、学习时间等)、问卷调查数据、社会实践活动数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整合原有的干部教师信息、学业质量信息、招生考试信息等,实现数据的纵向贯通、横向关联。大数据分析后推送给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研究人员、督导部门和社会机构等,服务教育决策和教育研究。
大数据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成长;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教师成长档案,促进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大数据还服务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记录学校发展轨迹,利于对学校管理进行优化和流程再造;服务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提高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聚集优质资源来推进个性教育并服务科学决策
为推进2014年至2018年期间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机制,促进教育现代化和育人方式的变革。朝阳区深入研究,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关注到五大方面。
(一)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
努力构建以公共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共享“智慧课程”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缩短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教育的高端均衡发展,推动朝阳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打造“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使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交互的平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成为世界级“智慧朝阳”的传播载体。创新和推广“学生电子书包”学习新工具。立足“学生电子书包”的特点和优势,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系统变革,形成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新型教育模式。
建设“智慧型学习社区”云平台。创造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泛在式学习环境,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和职业教育课程,服务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在校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的终身学习。
(二)搭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
建成教育评估信息化体系和教育管理云服务系统,推进以服务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建设。为专家办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成才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切实推进学生、教师、学校自主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整合教育系统内外优质资源,依托“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等项目,促进课程系统、教学方式、评价办法、育人模式、队伍成长、管理模式等区域教育项目综合改革,凝聚力量,全员参与,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朝阳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构建现代教育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建设区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整合市、区、校各级各类培训资源,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背景下的新型干训、师训、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干部信息化领导力。
(五)完善信息化硬件基础环境
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和优化硬件基础环境,达到国家及北京市颁发的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满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区域教改成效
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课题为引领,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以试点带动的方式拓展实验学校,切实推动个性化教育,解决教育痛点问题,推进朝阳教育的内涵发展。
着力推进数字课程资源及教育云平台和网络建设。目前,已建设试题11万道,微课全覆盖。网络环境由原来的百兆到校升级到1.25G到校,扩容12倍,180多所学校实现无线网覆盖。
朝阳区信息化项目小组编制了《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全区正式印发。设计了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的移动多媒体终端以及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平台。该系统不伤害学生眼睛、支持多媒体教学。在互动基础上,扩充了课程资源、备课和诊断,全面支持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使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研究及管理形成闭环。
几年来,朝阳区以课题为引领,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模式变革等方面进行研究。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申请展示,教师引导,全班分享。学生主动在网上发起讨论和质疑、进行问题解答。调研显示: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花费时间可达到90%,比对比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高出78%。其它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所占比例也相应比对比班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
区域信息化教育未来发展的规划
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形成一场班级授课制创建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最大变革。
朝阳区关注当前的研究,着眼于未来的信息化教育,全面规划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六大工程:“北京中学智慧教育云”建设工程、“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建设工程、“智慧型学习社区云”建设工程、教育评估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教育管理云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基础环境和一体化运维体系建设工程。
未来朝阳,将借助信息化技术服务于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将汇聚优质资源,实现服务公平公正;将挖掘收集大数据,为科学决策服务。未来的朝阳,教育教学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泛在學习、反转课堂等都成为新常态。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必将解放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的劳动,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朝阳区将时刻保持在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始终领先于北京,领跑于世界。树立一个国际高端、全球优质的 “智慧朝阳”教育品牌。